第三十二章 荒城接印

    接连遭遇截杀,颜惜夕与青柳不敢再有丝毫耽搁,一路避开官道城镇,专拣荒僻小径,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青柳肩伤未愈,又连日奔波,脸色愈发苍白,却始终咬牙坚持。

    五日后,当一座破败土黄色的城墙轮廓终于出现在地平线上时,两人皆松了口气。

    沽源城。

    比想象中更为…荒凉。

    城墙低矮,多处坍塌,只用夯土和碎石勉强修补。墙头上不见守军旗号,只有几面破旧不堪的旗帜有气无力地耷拉着。城门洞开,并无兵丁把守,只有一条被车轮压出深辙的土路蜿蜒伸入城内,路两旁是枯黄的野草和散落的垃圾。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尘土、牲口粪便和某种若有若无的腐朽气息混合的味道。

    牵着仅剩的疲惫坐骑走入城中,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萧索。街道宽阔,却坑洼不平,两旁房屋低矮,十室九空,许多门窗破损,显然久无人居。偶尔可见几个面黄肌瘦的百姓蜷缩在屋檐下,目光麻木地看着这两个风尘仆仆的外来者。几条瘦骨嶙峋的野狗在垃圾堆里翻找着食物。

    整座城,仿佛被抽干了精气神,只剩下一个苟延残喘的空壳。

    “这…这便是沽源城?”青柳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她想象中的出海口城池,纵不繁华,也该有些生气,绝非如此死寂破败。

    颜惜夕沉默地看着眼前景象,心中亦是震动,但更多的是一种沉甸甸的压力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

    破败至此,一无所有,才意味着无限的可能。

    根据宁远王的文书,她径直找到了位于城东的太守府。说是府衙,不过是一处稍大些、同样破旧的院落,门楣上的牌匾油漆剥落,字迹模糊。

    通报之后,一个穿着洗得发白官袍、须发花白的老者快步迎出,正是沽源城现任太守冯伦。他见到颜惜夕宁远王府印信,激动得几乎老泪纵横。

    “下官冯伦,恭迎颜大人!总算…总算把您盼来了!”冯伦声音哽咽,“这沽源城…下官无能,愧对大王,愧对百姓啊…”

    交接过程简单得近乎潦草。府库空空如也,账册上除了亏空便是欠债,兵丁名册上倒有百余人,实则能点出的老弱病残不足三十。冯伦絮絮叨叨说着困难:土地贫瘠,商路断绝,海盗时常骚扰,百姓逃的逃,死的死…

    颜惜夕安静听着,并未多言,只是仔细查看了所有文书印信,确认无误后,平静地接受了象征城主之权的铜印和鱼符。

    “冯大人辛苦了,此后之事,交由本官即可。”她的语气平静无波,却自有一股令人心安的力量。

    冯伦千恩万谢,几乎是逃离般当日便带着寥寥几个仆役离开了这座他无力回天的城池。

    是夜,颜惜夕站在沽源城低矮的城墙上。

    夜风猎猎,吹动她的衣袂。脚下是沉睡(或者说昏死)的城池,远处黑暗中,传来沧澜江入海口低沉澎湃的潮声,带着咸腥的水汽。

    手中冰凉的铜印提醒着她,从此刻起,这座荒芜的城池,连同它辖下的土地、海岸线,以及那未知的、可能蕴藏资源的山区,正式归于她的治下。

    站在这里,呼吸着自由而凛冽的空气,颜惜夕心中涌起的,更多是掌控命运的笃定和开创局面的豪情。

    这里,将是她的根基,她的起点。

    “青柳,”她轻声唤道,“取纸笔来。”

    回到临时收拾出的书房(原冯太守的书房,同样家徒四壁),油灯如豆。颜惜夕铺开粗糙的纸张,提笔蘸墨,眸光在灯火下熠熠生辉。

    她开始书写规划,思路清晰,落笔飞快:

    一、安民固本,招揽流散:

    清查户口田亩: 明日即刻张贴安民告示,组织可靠人手逐户清查登记现存人口、可用田亩、房屋资产,摸清家底。

    以工代赈,吸引流民: 以城主府名义,宣布将以粮食、盐铁为酬,招募壮劳力参与城墙修补、道路整修、港口清理等工程。消息可逐步放至周边州县,吸引流亡百姓回归或迁入。

    发放粮种,鼓励垦荒: 开仓(虽几乎无粮,需尽快筹措)借贷粮种、简单农具,鼓励百姓开垦城外荒地,承诺三年内赋税减免。

    二、疏通商路,搞活贸易:

    清理港口,重定规矩: 立即组织人手清理废弃码头,修建简易货仓。宣布沽源港对所有合法商船开放,大幅降低乃至免除初期停泊、交易税赋,吸引商船前来。

    组建商队,打通脉络: 待韩忠带人到来,挑选精干者组建城主府商队,携带本地可能产出的海盐、药材、手工品,前往内陆城镇交易,换回急需的粮食、布匹、铁器。

    三、发展特色,积蓄财力:

    渔业与海盐: 靠海吃海。组织渔民修复船只,出海捕鱼,既可解决部分口粮,鱼获亦可晾晒贩卖。勘察沿海滩涂,开辟盐田,晒制海盐,此为重要财源。

    手工业: 鼓励发展编织、制陶、酿酒等家庭手工业,产品可供内需及商队贸易。

    四、巩固城防,培植武力:

    1.

    整饬军备: 汰弱留强,重组城防兵丁。以韩忠带来的人为骨干,招募本地青壮,严格操练。

    打造器械: 设立工匠坊,优先修复、打造守城器械、兵刃弓箭,应对可能的海盗骚扰及其他威胁。

    情报网络: 借助圣听司部分渠道(需谨慎),逐步建立自己的消息来源,监控周边动向,尤其是海上及边境异动。

    笔尖沙沙,一条条计划在纸上呈现,虽初步,却勾勒出一幅清晰的蓝图。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大量的资金、人力和时间,更需要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应对各种突发危机的智慧。

    写完最后一条,颜惜夕搁下笔,吹干墨迹,目光投向窗外漆黑的夜空。

    沽源城在沉睡,但她已能想象它苏醒后的模样。这里将不再是荒芜边城,而会是连通内陆与海洋的枢纽,财富与情报交汇的中心,更是她颜惜夕真正的立身之本。

    “呼——”她长长吐出一口气,眼中虽有疲惫,但更多的是锐意和期待。

    “青柳,早些休息。明日,还有很多事要做。”

    “是,大人。”青柳轻声应道,看着灯下颜惜夕沉静而坚定的侧脸,心中的惶惑渐渐被一种新的信心所取代。

    夜还很长,但黎明终将到来。在这片荒芜之地上,新的故事,才刚刚开始书写。(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虞歌凰图不错,请把《虞歌凰图》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虞歌凰图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