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
泰山封禅大典结束的消息,从朝廷中枢渐渐扩散。
除了大典完备之外,还有有关泰山之巅神迹的种种消息,不胫而走。
这消息起初在宫闱秘档和中枢重臣间流传。
但很快当一份详述了这些神迹的邸报摘要,被例行抄送至国子监供博士、学子们了解朝政时,这座帝国最高学府瞬间沸腾了。
................
清晨的国子监学堂,本该是书声琅琅。
然而,今日却是乱糟糟一片。
“荒谬!荒谬至极!”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博士拍案而起,面红耳赤。
“子不语怪力乱神!泰山封禅,乃告慰天地、彰显文治武功之礼!皇太孙年幼,言语或有童真,祷雨得应尚可归于巧合天时。”
“但是这什么石裂剑出、轩辕圣剑认主?”
“这简直是胡说八道。”
“置圣贤经典于何地?!”
“博士此言差矣!”一名颇为年轻的学子霍然站起,拱手道,“《河图》、《洛书》亦载神异,《史记》所录祥瑞难道也是胡说八道吗?”
“泰山乃通神之山,封禅大典更是沟通天人的至高仪式。”
“这邸报所载,有陛下、梁国公、郑国公、卫国公等满朝文武数千人亲眼目睹。”
“如此多的国之柱石,岂会集体妄言?”
“这哪里是怪力乱神,分明是煌煌天命昭示我大唐盛世!”
“皇太孙殿下,正是应运而生,承天眷顾的神子!”
“对!对!对!”旁边立刻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学子附和,“那轩辕剑上流转的山川日月,岂是凡物能仿?这定然是传说中的神器!”
“这是昊天上帝对我大唐、对皇太孙殿下的认可!”
“是圣道重现的吉兆!”
旁边一名学子笑道。
“皇太孙这求雨似乎有些草率,与典籍记载的祷祝之礼相去甚远。”
“然而老天爷还是下雨了。”
“这正是说明赤子之心,至诚则灵!”
那老博士气的眼睛瞪得溜圆。
但是年轻学生向来是敢言语的,说的头头是道,他竟然反驳不了。
..................
长安城内。
永昌坊。
“听说了吗?惊天大事!泰山顶上,皇太孙小神仙显灵了!”西市茶馆里,一个行商模样的汉子眉飞色舞,声音洪亮,瞬间吸引了所有茶客的注意。
“显灵?怎么个显灵法?”众人纷纷围拢。
“嘿!齐州几个月不下雨,地都裂开缝了!咱们小殿下心疼百姓,就在那祭天的坛子上,直接跟老天爷唠嗑!”汉子模仿着李易的语气,惟妙惟肖,“‘老天爷,后土娘娘,给齐州下点雨吧,看我这么可爱懂事的份上!’说完,‘噗通’就磕了个响头!”
“噗!”有人喷出茶水,“这……这能行?”
“嘿!神就神在这儿!”那汉子一拍大腿,“头刚磕完,那雨点,噼里啪啦就砸下来了!把当时在场的卢国公程咬金淋得哇哇叫,直喊‘哎呦俺滴娘咧,这冷冷的冰雨在脸上胡乱的拍啊!’”
茶馆里顿时爆发出哄堂大笑。
“这还不算完!”另一个茶客显然消息更灵通,抢过话头,“小殿下懂事啊,下雨了得谢谢老天爷吧?他又对着天喊:‘讲究!太讲究了!五星好评!’结果你们猜怎么着?”
“怎么着?”众人伸长脖子,瞪大眼睛,一脸好奇。
“轰隆!!一声炸雷!天上射下一道七彩神光,‘咔嚓’就把旁边一块大石头劈开了!”这茶客手舞足蹈,仿佛亲眼所见,“金光‘噌’地冒出来,里头躺着一把金光闪闪、刻着山河日月的宝剑!老辈人说,那是黄帝老祖宗用过的轩辕剑!”
“轩辕剑?!”满座皆惊,倒吸冷气声此起彼伏。
“陛下看见了,龙颜大悦,上前就想拿!”
“嘿!怪事了!陛下的手,唰一下从那剑上穿过去了!抓了个空!”茶客瞪大眼睛,表情夸张。
“啊?!”众人惊呼。
“这时候,咱们小殿下上前,小手这么一握!”茶客做出一个握剑的动作,“嗡!!!那宝剑金光冲天,亮得人睁不开眼!剑上的山河日月都活了!满山的王公大臣、将军士兵,‘呼啦啦’全跪下了,扯着嗓子喊‘天命所归!天命所归啊!’”
茶馆里一片寂静,只剩下粗重的呼吸声,大伙儿眼睛都瞪的大大的。
所有人都被这离奇又震撼的故事攫住了心神。
更不用说这故事的主角可是天底下最尊贵的皇太孙和皇帝!
“乖乖,轩辕剑认主……天命所归……”角落里一人喃喃道,“这……这小殿下真是神仙下凡啊!”
“肯定是神仙啊!那还有假?红薯是他给的,雨是他求来的,圣剑认他为主!不是神仙是什么?”立刻有人附和。
“怪不得皇太孙如此聪慧!大唐有福了!”旁边的老茶客捋着胡子感叹。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
........................
很快,消息像长了翅膀,飞遍长安的大街小巷。
酒肆里,脚夫走卒在谈论。
坊门前,妇人聚在一起啧啧称奇。
连深宅大院里的仆役,也在交头接耳。
细节在传播中不断被丰富、夸张,李易的形象被迅速神化,“泰山显圣”、“天命所归”、“轩辕剑主”成为了他无比耀眼的标签。
很快,连街头的孩童们也开始嬉戏传唱新的童谣。
“泰山顶,圣剑鸣,皇太孙,握天命!”
“求甘霖,救百姓,轩辕出,大唐兴!”
..................
另一边。
正在慢慢往回准备启程的皇帝行辕,经过几日的休整,很快便打算启程。
李世民颇有一些志得意满的自得之感。
此次泰山封禅圆满成功,更重要的是居然真的沟通了上天,自古以来,虽然泰山封禅的皇帝有一些,但是能够真正沟通上天的人却是从来没有过。
更不用说大孙此次如此耀眼,上天还回应他了!
他倒要看看以后谁还会说他的皇位得位不正。
他李唐皇室,简直不会再有如此得位正的时候了。
那些自诩为得位很正的王朝,有没有人能勾通上天,得到天意?
李世民想到此,不免朝着旁边的李易得意的笑道。
“大孙,皇爷爷估摸着五百年内,不可能再有人泰山封禅比咱们爷俩更加耀眼的了!”
“那些后世的皇帝,都得仰着脖子,瞻仰咱俩!”
李易撇撇嘴。
“皇爷爷,胆子大点。”
“五百年少了,至少一千年。”
李世民一愣,笑道。
“大孙不要小看世人。”
“万一后世子孙晚辈,也有能承天意的,也说不定。”
李易摇了摇头道。
“皇爷爷,你误会我的意思了。”
“我的意思是,把您的后半句‘比咱们爷俩更加耀眼的了!’去掉!”
李世民一怔,有些挠头。
“去掉?”
那意思不就是......“大孙,皇爷爷估摸着五百年内,不可能再有人泰山封禅......”
李世民一怔,旋即大笑道。
“大孙,你这就小看天下英雄了。”
“后世子孙怎么可能没有人能够泰山封禅。”
李易一脸严肃。
“皇爷爷,我就说一种可能,只是一种可能嗷!”
“有可能一种可能,除了功绩很大的帝王能够泰山封禅外,也有那种德不配位、毫无功绩、好大喜功的皇帝也来泰山封禅,以至于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导致后世的皇帝不想再来泰山封禅了呢?”(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