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信息茧房的威力!大家都很器重野原广志!祝大家双节快乐!

    清晨九点的东京电视台制作局本部大楼,三十层的社长办公室里飘着醇厚的哥伦比亚咖啡香气。

    胡桃木办公桌上并排放着两盏银质台灯,暖黄的光线落在摊开的《东京市市长选举宣传方案》上,将密密麻麻的宋体字映得格外清晰。

    岛津义弘坐在黑色真皮座椅上,手指轻轻摩挲着方案封面烫金的“东京电视台”字样。

    他今天穿了件深灰色定制西装,花白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只是眼角的皱纹比三个月前深了些——毕竟刚办完离职手续,接下来东京电视台台长与放送广播集团社长的职务,都要正式移交到坂田信彦手上。

    “咚咚咚”,敲门声响起时,咖啡杯里的泡沫还在轻轻晃动。

    “请进。”岛津义弘的声音沉稳依旧,只是语气里多了几分卸下重担的松弛。

    门被推开,坂田信彦带着几人走了进来。

    他穿藏青色西装,领带打得一丝不苟,手里捧着厚厚的文件夹,身后跟着制作局副局长明日海、常务副局长高田俊英,还有技术局局长佐藤健、企划局局长铃木隆一——都是东京台如今的核心管理层。

    “岛津桑,您今天精神不错。”

    坂田信彦躬身行礼,将文件夹轻轻放在办公桌一角,生怕碰倒旁边的骨瓷咖啡杯:“按您的要求,我们把选举宣传方案的细节整理好了,今天特意过来跟您汇报。”

    岛津义弘抬手示意众人坐下,目光扫过沙发上的几人,最后落在坂田信彦身上:“方案我粗看了一遍,‘信息茧房’这个思路很有意思,具体怎么落地?你跟我仔细说说——别用官话,就说咱们电视台能做什么,怎么做才能让选民记住我。”

    坂田信彦立刻翻开文件夹,抽出一张彩色的时段规划表,铺在桌面上:“您看,我们把东京台现有的节目资源分成了四个板块,每个板块对应不同年龄段的选民,用他们最容易接受的方式推送您的竞选理念。”

    他指着表格里“晨间时段(6:00-8:00)”的栏目,语气变得细致:“这个时段主要是家庭主妇和中老年选民在看,我们打算在《晨间健康厨房》里加‘政策小剧场’——比如让主持人做您小时候常吃的味噌汤,聊起您母亲说‘做人要实在’,顺势带出您‘民生政策不搞花架子’的理念;《晨间新闻》后的天气预报环节,加个‘岛津桑的天气提醒’,比如‘明天降温,记得添衣,就像我会为东京的民生保暖’,用生活化的语言拉近距离。”

    高田俊英在旁边补充,手指点了点表格里的收视率数据:“我们做过调研,晨间时段家庭主妇的收视粘性最强,她们不仅自己投票,还会影响家人的选择。这种‘软植入’比直接播竞选广告效果好——去年田中三上神在晨间时段硬播广告,被观众投诉‘影响做饭心情’,反而丢了不少票。”

    岛津义弘端起咖啡喝了一口,眉头微微舒展:“这个思路不错,民生政策就得接地气。那午间时段呢?年轻人很少看午间节目吧?”

    “午间时段(12:00-14:00)我们主攻上班族和学生群体。”

    明日海接过话头,她穿米白色西装套裙,语气沉稳却不失细腻:“《午间职场访谈》会邀请您的老同事、老部下做嘉宾,聊您在电视台任职时的往事——比如您当年顶着压力保住《东京文化周刊》,支持年轻导演搞创新,突出您‘重视人才、敢于担当’的形象;学生群体这边,我们跟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的学生会合作,在《校园音乐榜》里插播‘岛津桑的青春故事’,讲您年轻时勤工俭学、靠自己努力考上早稻田的经历,拉近跟年轻选民的距离。”

    她从文件夹里抽出一份学生问卷,递给岛津义弘:“这是我们上周在五所高校做的调研,68%的学生表示‘更愿意给有真实经历的候选人投票’,而不是只会喊口号的政客。我们还打算在节目里搞‘岛津桑的提问箱’,让学生们提就业、住房的问题,您亲自录视频回答——现在年轻人喜欢这种‘互动感’,传呼机留言肯定会很多。”

    岛津义弘翻看着问卷,看到“希望候选人能理解年轻人的压力”这条留言时,忍不住点头:“现在的年轻人不容易,泡沫经济看着热闹,其实他们找工作、买房都难。你们这个‘提问箱’做得好,能让他们觉得我不是高高在上的政客,而是能听他们说话的人。”

    “晚间黄金时段(19:00-22:00)是重头戏。”

    坂田信彦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手指在表格上重重一点:“这个时段收视人群最广,我们打算分三个方向发力:首先是《东京晚间新闻》,每天用五分钟做‘岛津桑的政策解读’,比如讲您的‘住房保障计划’,就带记者去杉并区的公租房项目实地拍摄,让住户说真话——去年田中三上神的‘住房政策’只拍了样板间,被媒体扒出来是临时装修的,反而失信了;”

    “其次是电视剧和综艺。”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们正在筹备的家庭剧《东京一家人》,会在剧情里悄悄植入您的政策——比如主角家申请到了您推行的‘青年住房补贴’,解决了住房难题;《超级变变变》会搞‘政策主题变装赛’,让选手用身体模仿‘东京地铁扩建’‘养老设施升级’,既有趣又能让观众记住您的施政重点;”

    技术局局长佐藤健推了推眼镜,补充道:“我们还会优化晚间时段的信号覆盖,确保东京都23区和周边市町村都能清晰收看——上次测试发现,多摩市的部分区域信号弱,我们已经安排了技术人员去调整信号塔,保证不会因为技术问题影响宣传效果。”

    岛津义弘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忽然问道:“广告时段怎么安排?我记得田中三上神去年在黄金时段买了不少广告位,咱们不能比他差,但也不能太浪费经费——放送集团的预算还要留一部分给下半年的节目制作。”

    “您放心,我们做了精准投放。”

    企划局局长铃木隆一拿出一份广告排期表:“我们分析了田中三上神去年的广告投放数据,发现他在深夜时段浪费了不少预算——深夜看节目的大多是年轻人,投票意愿本来就低。我们把深夜时段的广告预算砍掉,加到傍晚(17:00-19:00)的通勤时段,在《交通新闻》《下班美食指南》里插播短广告,时长控制在15秒,内容都是您的政策亮点,比如‘3年内新建20所养老院’‘地铁10号线明年开工’,用简洁的语言让通勤族记住。”

    高田俊英在旁边补充,语气里带着几分感慨:“我们还跟关东电视台联动了——毕竟现在关东台也是咱们东京台的子台,他们的观众覆盖了神奈川、千叶这些周边县,不少人在东京工作,有投票权。我们打算让关东台的《关东民生新闻》每天同步播放您的政策解读,还会联合推出‘岛津桑的关东行’特别节目,带您去神奈川的工厂、千叶的农田,聊您‘东京都市圈协同发展’的理念——田中三上神一直只关注东京市区,忽略了周边地区,这是咱们的机会。”

    岛津义弘听到“关东电视台”,忍不住笑了:“当年收购关东台时,不少人反对,说会拖累咱们的业绩,现在看来,这个决定是对的。对了,报纸和其他刊物怎么配合?现在还有不少中老年人习惯看报纸,不能忽略这部分选民。”

    “我们跟《朝日新闻》《读卖新闻》都谈好了合作。”

    坂田信彦说道:“《朝日新闻》的‘东京民生版’每周三会刊登您的专栏,内容是您对东京发展的思考,比如‘如何解决中小学入学难’‘怎么改善老年人就医问题’,用深度内容吸引关注;《读卖新闻》的周末版会做‘岛津桑的一天’专题报道,拍您去社区调研、跟选民聊天的场景,突出您‘亲民’的形象;我们还跟《东京家庭杂志》合作,在‘育儿’‘养老’栏目里插您的政策介绍,比如讲育儿话题时,提到您‘增加保育园名额’的计划,让家庭主妇更容易接受。”

    明日海补充道:“我们还会在便利店、地铁站放宣传册,内容是您的政策摘要,图文并茂,方便选民取阅。宣传册的设计我们也下了功夫,用暖色调为主,避免像其他候选人那样用大红大绿,显得更亲切——上周我们在银座的便利店试放了500份,半天就被取完了,反馈很好。”

    岛津义弘看着桌面上的规划表、问卷、排期表,心里的石头渐渐落地。

    他端起咖啡杯,发现咖啡已经凉了,却还是喝了一口:“你们考虑得很周全,比我预想的还要细致。说真的,我本来还担心你们经验不足,现在看来,我是多虑了——坂田,你接手东京台,我放心。”

    坂田信彦连忙躬身:“都是您当年教得好,而且团队里的各位都尽心尽力,尤其是明日海桑、高田桑,这段时间天天加班改方案,连周末都没休息。”

    明日海淡淡一笑:“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您在东京台任职这么多年,为台里做了不少贡献,现在您要竞选市长,我们肯定要全力支持——而且我们也相信,您当了市长,会更重视文化和传媒发展,对东京台也是好事。”

    高田俊英也跟着点头,语气里带着几分诚恳:“以前我总觉得您太保守,现在才明白,您是看得远。田中三上神要是当了市长,肯定会把电视台当成他的宣传工具,不会考虑咱们的发展——只有您,才会真正为东京台着想。”

    岛津义弘闻言,忽然叹了口气,目光扫过办公室的落地窗,看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流:“可惜啊,野原广志那小子没来。要是他在,肯定能给方案提些好点子——那小子脑子活,不管是做节目还是搞宣传,总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角度。上次《七武士》的宣传,他搞的‘武士精神进社区’活动,效果多好,连文部省都夸了。”

    坂田信彦忍不住笑了:“您还惦记着他呢?他最近在熊本休假,说是要陪美伢桑,顺便画漫画——您也知道,他那三本漫画《幽游白书》《哆啦A梦》《深夜食堂》都要赶稿,集英社那边催得紧,他实在抽不开身。不过您放心,他说了,这周结束就回东京,到时候我让他来跟您汇报,看看方案还有什么需要调整的地方。”

    “休假好,休假好。”

    岛津义弘笑着点头,眼神里满是欣赏:“那小子太累了,又是做导演又是画漫画,还得管制作部的事,是该好好休息休息。不过等他回来,我可得跟他好好聊聊——我听说《哆啦A梦》要动画化了?要是能在竞选期间播几集,用里面的‘梦想’‘友情’主题拉近距离,说不定效果不错。”

    “您还知道《哆啦A梦》?”坂田信彦有些惊讶:“我还以为您不看漫画呢。”

    “怎么不看?我孙女天天在家看《哆啦A梦》的单行本,还跟我说‘爷爷,哆啦A梦的口袋好厉害,能解决所有问题’。”

    岛津义弘的语气里多了几分温情:“其实竞选也一样,选民就像孩子,希望有个能‘解决问题’的领导人。野原那小子能抓住这点,把《哆啦A梦》做得这么受欢迎,说明他懂人心——这种懂人心的人,提的建议肯定管用。”

    众人都笑了起来,办公室里的气氛变得轻松了不少。

    岛津义弘收起笑容,语气变得坚定:“这次竞选,我必须赢。田中三上神那家伙,当年我竞选东京台社长的时候,他就暗中使绊子,说我‘不懂经营’;后来我推动电视台改革,他又在市政府那边说我‘浪费纳税人的钱’。这次他要是当了市长,肯定会处处针对东京台,甚至可能把放送集团拆分——我不能让我几十年的心血,毁在他手里。”

    明日海轻声说道:“您放心,我们都支持您。田中三上神的政策太激进,去年他搞的‘东京CBD扩建计划’,拆了不少老街区,得罪了很多老选民;而且他跟房地产商走得太近,不少人都担心他当了市长,会让房价涨得更厉害——这些都是咱们的突破口。”

    高田俊英也跟着说道:“我们已经收集了不少田中三上神的负面素材,比如他去年参加房地产商的宴会,收了名贵的字画;还有他承诺的‘新建学校’,到现在还没动工——不过我们不会主动攻击他,而是在宣传您的政策时,顺便对比,让选民自己判断。比如讲您的‘住房保障计划’时,提一句‘不会让房地产绑架民生’,点到为止就好。”

    岛津义弘点了点头,语气里带着几分感慨:“你们做得对,竞选要靠实力,不是靠抹黑对手。我当年在电视台推改革,也是靠实实在在的业绩,不是靠耍手段——这次竞选,也要一样。”

    他忽然叹了口气,手指轻轻敲着桌面:“其实这次竞选,也是我们内部派系的一次对决。田中三上神代表的是‘房地产拉经济’派系,他们觉得只要把房价炒高,把CBD建好,东京的经济就好了;而我们代表的是‘经济调控’派系,觉得不能让房地产绑架经济,要靠制造业、文化产业、民生产业带动发展——这两派的矛盾,已经存在很多年了。”

    铃木隆一在旁边点头,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您说得对。这几年东京的房价涨得太离谱了,我去年想给儿子买套公寓,杉并区的二手房都要五千万日元,比三年前涨了一倍还多。不少年轻人买不起房,只能租住在郊区,每天通勤两三个小时——再这么下去,东京的人才会流失的。”

    佐藤健也跟着说道:“我们技术局的年轻员工,有好几个都想辞职回乡下——他们说在东京看不到希望,房租占了工资的一半,连谈恋爱的钱都没有。田中三上神还说‘房价高说明东京有活力’,这简直是歪理。”

    高田俊英咳嗽了一声,语气有些尴尬:“其实……我前年也在港区买了套公寓,现在房价涨了不少,资产确实增值了。说实话,刚开始我也觉得房地产涨点挺好,毕竟自己能受益。”

    他这话一出,沙发上的几人都沉默了——

    在座的都是东京台的管理层,收入不低,大多在东京有房,房价上涨确实让他们的资产增值了,说完全不认可房地产,也不现实。

    岛津义弘看着他们,眼神变得严肃起来:“我知道你们大多有房,房价涨了你们高兴——我也有房,去年评估的时候,资产也涨了不少。但咱们不能只看自己的利益,要想想东京的未来。房地产增值赚钱,只是纸上富贵,不能创造真正的经济价值——工厂不生产产品,商店不卖东西,光靠房子涨价,经济早晚要出问题。”

    他顿了顿,声音提高了几分:“真正的经济,是让年轻人有工作、有收入,能买得起房、养得起家;是让工厂能生产出好产品,卖到全霓虹甚至全世界;是让文化产业能做出好节目、好漫画,让东京成为文化中心——这些才是能长久的东西,不是靠房地产泡沫堆起来的虚假繁荣。”

    办公室里鸦雀无声,只有窗外传来的电车声隐约传来。

    过了好一会儿,坂田信彦才站起身,躬身说道:“您说得对,是我们格局小了。以后我们会更注重宣传‘实体经济’‘民生保障’,让选民明白,您的政策才是真正为东京的未来着想。”

    明日海也跟着点头:“我明天就跟宣传科的人说,调整方案里的宣传重点,多提您在‘制造业扶持’‘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计划,让选民看到您不是只关注眼前利益,而是有长远规划。”

    岛津义弘看着他们,眼神里的严肃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几分疲惫:“算了,你们也不用太自责——房地产的诱惑太大,能守住本心不容易。等野原广志回来,我再跟他聊聊,那小子看问题比你们透彻,说不定能给你们提些好建议。”

    他抬手看了看表,发现已经快十一点了:“时间不早了,你们也忙了一上午,先去吃饭吧。方案就按你们说的执行,有什么问题随时跟我沟通——我虽然卸任了,但只要你们需要,我随时都在。”

    坂田信彦等人连忙站起身,躬身行礼:“多谢您,岛津桑!我们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众人陆续走出办公室,坂田信彦走在最后,关门时回头看了一眼。

    岛津义弘正坐在办公桌前,看着窗外的东京市区,阳光落在他的身上,显得有些落寞。

    他心里忽然有些感慨。

    这位老社长,为东京台奋斗了几十年,现在又要为东京的未来奔波,这份担当,不是谁都有的。

    ……

    熊本县的午后总带着点慵懒的暖意,阳光透过小山家书房的木格窗,在榻榻米上投下细碎的光斑,空气中飘着淡淡的墨水香和纸页的气息。

    野原广志坐在矮桌前,右手握着铅笔,笔尖在画纸上快速移动,留下流畅的线条——《幽游白书》最终卷的分镜已经接近尾声,稿纸上每一格的动作衔接都精准得像是提前在脑海里演过无数遍。

    他的左手边堆着厚厚的画稿,码得整整齐齐,最上面是《哆啦A梦》的最新话,大雄正抱着铜锣烧,和哆啦A梦一起坐在樱花树下笑。

    中间是《深夜食堂》的原稿,老板正低头给客人盛味噌汤,刀疤在侧脸投下淡淡的阴影。

    最底下是刚完成的《幽游白书》,整整九十话,虽然还没上色,但黑白线条已经勾勒出足够动人的故事。

    “呼——”野原广志终于落下最后一笔,将铅笔搁在笔洗里,伸了个懒腰,骨节发出轻微的“咔嗒”声。

    他侧过头,就看到美伢正坐在旁边的软垫上,手肘撑着矮桌,小手托着下巴,亮晶晶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他,连呼吸都放得轻轻的,像是怕打扰到他似的。

    浅紫色的家居服衬得她皮肤愈发白皙,发梢垂在脸颊旁,随着呼吸轻轻晃动。

    野原广志忍不住笑了,伸手轻轻刮了下她的鼻尖,指尖触到细腻的皮肤,带着点温热的触感:“看什么呢?这么入神,我都画完了你还没反应。”

    美伢被他刮得鼻尖一痒,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随即脸颊泛红,连忙坐直身体,目光落在那堆画稿上,语气里满是惊叹:“广志君,您也太快了吧!早上我来的时候,您还在画《幽游白书》,这才三个小时,就都画完了?而且每一格的分镜都这么细致,连幽助头发上的汗滴都画出来了……”

    她伸手轻轻碰了碰画稿,指尖小心翼翼的,像是在触碰什么珍贵的东西:“之前社里的小林桑画一话二十页,要花整整三天,还总担心剧情衔接不上,上次因为分镜错了一格,还哭了好久。我以前没接触漫画的时候,还以为大家画漫画都像您这样,又快又好,直到成立了未来漫画社,才知道原来画漫画这么难——现在再看您画稿,真的觉得您就像神一样。”

    野原广志拿起桌上的绿茶,递了一杯给美伢,看着她双手捧着杯子小口喝着的模样,眼底闪过一丝柔和:“也没有那么夸张,只是提前把故事脉络理清楚了而已。画漫画其实有很多讲究,不是光靠手快就行。比如分镜的节奏,什么时候该用大格突出情绪,什么时候该用小格推进剧情,都要提前想好——就像《深夜食堂》里,老板给客人递食物的瞬间,要用大格,把食物的热气和客人的表情都画出来,这样才能让读者感受到那种温暖;而《幽游白书》的打斗场景,就要用小格快速切换,让动作看起来更连贯,有紧张感。”

    他随手拿起一张《哆啦A梦》的原稿,指着大雄摔倒的那格:“还有人物的表情和动作,要符合人设。大雄本来就有点冒失,他摔倒的时候,眉毛要皱起来,嘴巴张成‘O’型,手要下意识地撑地,这样才真实;要是换成静香,她摔倒的时候会先捂住裙子,表情会有点害羞又有点委屈,这就是人设的差异。很多漫画家容易犯的错,就是让人物做出不符合性格的动作,比如让胖虎突然变得温柔,读者就会觉得‘违和’,剧情也就崩了。”

    美伢听得很认真,时不时点头,还从口袋里掏出小本子记下来,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原来还有这么多细节!我之前看社里的佐藤桑画漫画,让女主角突然跟反派打架,一点都不害怕,我还觉得‘好厉害’,现在才知道,这是人设崩了——女主角本来很胆小,怎么会突然变得这么勇敢呢?难怪读者反馈说‘看不懂’。”

    她抬起头,眼里满是好奇,像个求知的学生:“可是广志君,您好像从来不用考虑这些问题?不管是《幽游白书》里幽助的热血,还是《哆啦A梦》里哆啦A梦的温柔,或者是《深夜食堂》老板的沉稳,都特别真实,读者从来没说过‘违和’。您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呀?”

    野原广志摸了摸鼻子,嘴角勾起一抹略带狡黠的笑,指尖轻轻敲了敲画稿:“可能……我就是漫画之神吧?”

    这话一出,美伢立刻“噗嗤”笑了出来,眼睛弯成了月牙:“广志君您又开玩笑!哪有什么漫画之神呀,肯定是您偷偷下了功夫,只是不告诉人家而已。”

    野原广志没再解释,只是拿起一张《哆啦A梦》的原稿,看着上面蓝色的机器猫和大雄,心里却泛起一丝感慨——他哪里是什么漫画之神,不过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而已。

    前世霓虹漫画界的前辈们,早就把这些故事打磨得尽善尽美,人物性格、剧情节奏、分镜设计,都经过了时间的检验。

    他只是把那些刻在记忆里的经典,一笔一划地“复刻”到这个世界而已,说起来,还要感谢那些前辈们的付出,才能让他在这个世界里,用漫画传递温暖。

    “对了广志君。”

    美伢忽然想起什么,放下小本子,语气里满是期待:“社里的漫画家们昨天还问我,能不能请您回去以后,给他们上堂课?小林桑说,想听听您怎么设计《深夜食堂》里的美食场景,她说每次看您画的玉子烧,都觉得好香,好像能闻到味道一样;佐藤桑则想知道,您是怎么想出哆啦A梦那些道具的,他说自己想个魔法道具,要憋好几天,还总觉得不有趣。”

    野原广志看着她期待的眼神,笑着点头:“没问题啊,等下周回东京,我抽个下午去社里。其实画美食场景,关键是细节——玉子烧要画出油亮的光泽,边缘要有点焦黄色,旁边放一小碟酱油,再撒点葱花,这样就有画面感了;至于道具设计,要贴近生活,哆啦A梦的任意门,其实就是大家‘想立刻去某个地方’的愿望,把这种愿望具象化,道具就会让人觉得‘要是真的有就好了’,自然就有趣了。”

    “哇!原来是这样!”

    美伢眼睛一亮,连忙在小本子上记下来,笔尖划过纸面的声音格外清脆:“我明天就跟社里的人说,他们肯定会特别开心!对了,还有件事——集英社的田所编辑昨天给我传呼机留言,说想让咱们社负责《哆啦A梦》动画的角色上色,他说您推荐的,还说要是做得好,以后《幽游白书》动画的上色也交给咱们社!”

    说到这里,美伢的声音都拔高了几分,脸上满是激动:“您都不知道,我昨天看到留言的时候,手都在抖!社里的漫画家们之前还担心,只是给您的漫画上色,没有自己的作品,会被人看不起,现在能参与动画制作,他们肯定会更有干劲的!”

    野原广志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语气温柔:“这是你们应得的。上次给《深夜食堂》上色,你们把老板围裙上的褶皱、餐桌上的木纹都处理得很细致,田所编辑跟我夸了好几次,说比专业的动画公司做得还好。而且你们更了解这些角色,知道静香的头发应该是浅棕色,哆啦A梦的铃铛要画得亮晶晶的,交给你们,我放心。”

    美伢被他夸得脸颊更红了,低下头,手指绞着衣角,小声说:“其实都是跟着您学的……您之前教我,上色要注意光影,比如《深夜食堂》里,灯光从头顶照下来,要在桌子边缘留一圈阴影,这样看起来更立体,我都记在心里,然后教给社里的人了。”

    “咚咚咚——”就在这时,楼下传来小山高伢的声音,带着点笑意:“广志!美伢!下来吃午饭啦!今天做了你们爱吃的天妇罗,还有豚骨汤,再不吃就要凉啦!”

    野原广志站起身,伸手拉起美伢:“走,吃饭去。正好我也有点饿了。”

    美伢连忙把画稿小心翼翼地收进画夹里,抱在怀里,像是抱着宝贝一样:“这些稿子要放好,可不能弄丢了,这可是能变成动画的原稿呢!”

    野原广志看着她认真的模样,忍不住笑了,伸手接过画夹:“我来拿吧,别累着你。”

    两人并肩走下楼,楼梯间里飘着天妇罗的香气,混合着豚骨汤的浓郁味道,让人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刚走到一楼客厅,就看到小山芳治坐在餐桌旁,手里拿着一份熊本县的报纸,看得津津有味,听到脚步声,立刻抬起头,脸上满是笑意:“广志回来啦!快坐快坐,今天的天妇罗是用刚炸的,外酥里嫩,你肯定爱吃。”

    小山高伢正从厨房里端着托盘出来,上面放着天妇罗、米饭和豚骨汤,她把托盘放在桌上,笑着说:“广志啊,你是不知道,最近熊本城里到处都是熊本熊的身影,昨天我去超市买东西,看到好多人围着熊本熊的玩偶货架,都抢着买,还有小孩子哭着要,说‘要是没有熊本熊玩偶,晚上就睡不着觉’。”

    小山芳治放下报纸,喝了一口茶,语气里满是敬佩:“可不是嘛!我昨天去公园下棋,老朋友们都在说,广志你设计的这个熊本熊,简直是神了!以前熊本在九州都没什么名气,外地人提到九州,只知道福冈、长崎,现在倒好,不管是东京来的游客,还是大阪来的商人,一提到九州,第一个就说‘想去熊本看熊本熊’。”

    他指着报纸上的新闻,标题写着“熊本熊带动旅游业,3月游客量同比增长40%”:“你看,这报纸上都写了,因为熊本熊,咱们熊本的酒店入住率都涨到90%了,连以前没人去的阿苏火山周边,都开了好几家新民宿。还有本地的特产店,以前马肉刺身、草莓大福都卖不出去,现在印上熊本熊的图案,天天都卖断货,老板们都笑得合不拢嘴。”

    野原广志拿起筷子,夹了一块天妇罗,外皮酥脆,里面的虾鲜嫩多汁。

    他点点头,语气里带着几分欣慰:“能帮到熊本就好。对了叔叔,之前说的成立公司,负责熊本熊在本地的监制工作,现在怎么样了?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

    提到这个,小山芳治立刻来了精神,腰板都挺直了不少,语气里满是得意:“没问题!我喊了几个以前在县政府工作的老兄弟,都是懂流程的,注册公司、申请商标,一周就搞定了!现在公司叫‘熊本熊文化发展株式会社’,我当社长,还有三个老兄弟当副社长,专门负责熊本熊的周边监制、线下活动策划,还有跟商家的合作对接。”

    他放下茶杯,手指轻轻敲着桌面,眼神里带着点怀念:“说起来,自从退休以后,我天天在家下棋、看报纸,总觉得浑身不得劲,像是少了点什么。现在好了,每天去公司上班,跟老兄弟们一起讨论怎么推广熊本熊,怎么把咱们熊本的特产卖出去,反而觉得精神头足了,晚上睡得也香,连血压都降了不少。”

    小山高伢端着豚骨汤走过来,放在野原广志面前,笑着点头:“可不是嘛!以前他退休在家,天天唉声叹气,说自己‘没用了’,连浇花都会走神。现在倒好,早上六点就起床,比上班的时候还积极,晚上回来还跟我讲公司里的事,说今天跟哪个商家谈成了合作,明天要去学校搞熊本熊的活动,那种劲头,跟年轻的时候一模一样,好久没看到他这么有精神的样子了。”

    美伢喝了一口豚骨汤,鲜美的味道在嘴里散开,她忍不住嘟着嘴笑了:“我看啊,这就是权利让人返老还童!爸爸以前只是个教导主任,没什么实权,现在当了社长,能拍板做决定,自然就有精神了。”

    小山芳治也不否认,反而哈哈大笑起来,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了:“你这丫头,还挺懂!确实是这样,人啊,一旦失去了目标,没了事情做,就容易老得快。以前我总觉得,退休了就该养老,可真到了那时候,才发现自己根本闲不住。现在好了,有了这家公司,有了熊本熊这个项目,我觉得自己还能再干十年!”

    他看向野原广志,眼神里满是感激:“广志,说真的,要不是你,我现在还在家里当‘老古董’呢!是你给了我这个机会,让我能再为熊本做点事,也让我找回了年轻时的劲头。这份情,我小山芳治记在心里,以后不管你有什么事,只要用得上我,一句话,我肯定帮忙!”

    野原广志放下筷子,语气真诚:“叔叔您太客气了。我只是提供了一个想法,真正把事情做好的,还是您和各位老兄弟。而且熊本是美伢的家乡,能为这里做点事,我也很开心。只要叔叔阿姨能开心,能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比什么都重要。”

    小山高伢看着桌上其乐融融的场景,脸上满是笑意,她给野原广志夹了一块天妇罗:“广志啊,你也多吃点,看你最近画漫画,都瘦了。以后要是在东京忙不过来,就回熊本住几天,阿姨给你做你爱吃的豚骨拉面,还有草莓大福。”

    “谢谢阿姨。”野原广志接过天妇罗,心里满是暖意。

    阳光透过客厅的窗户洒进来,落在餐桌上,给每个人的脸上都镀上了一层金边。

    天妇罗的香气、豚骨汤的浓郁、还有大家的笑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最温馨的画面。

    小山芳治又说起公司接下来的计划,说要在熊本城门口建一个熊本熊的巨型雕像,还要搞“熊本熊文化节”,邀请全霓虹的漫画家来画熊本熊的同人作品。

    美伢则说起未来漫画社的新计划,说要招更多的年轻漫画家,不仅给野原广志的漫画上色,还要创作自己的作品。

    野原广志坐在旁边,听着他们的讨论,嘴角一直带着笑意。

    他忽然觉得,这样的生活真好。

    有自己热爱的事业,有在乎的人,能为身边的人带来快乐,能为这个地方做些贡献,这大概就是他穿越到这个世界,最大的幸运吧。

    午饭在热闹的讨论中结束,小山高伢收拾餐桌,小山芳治则拉着野原广志看公司的策划案,美伢坐在旁边,一边帮着整理画稿,一边时不时插上几句话,客厅里的笑声,久久没有散去。

    窗外的樱花树已经冒出了花苞,再过不久,就能绽放出粉色的花朵。

    而属于他们的故事,也像这即将盛开的樱花一样,正朝着充满希望的方向,慢慢展开。

    PS:继续厚着脸皮求点推荐票月票啥的,顺便祝大家国庆节,中秋节快乐!希望大家玩的开心!不过要注意节假日的作息安排哦~(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我,野原广志,霓虹影视之星!不错,请把《我,野原广志,霓虹影视之星!》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我,野原广志,霓虹影视之星!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