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元气大伤

    这样壮烈的事迹得以被史家铭刻,代代相传,给后来者以向往。

    所有阵亡烈士的英灵呢,铭刻在忠烈祠内,每年檀香祭奠,祈福不绝。

    痛失亲人的家庭虽悲伤,但后世永享抚恤,国家也并未忘却他们的牺牲。

    国都里处处洋溢着激动人心的喜悦,人们谈论的尽是荣耀与刚健。

    盛典的背后,造就这一切的主角刘启。

    却在安静的背后思索,似乎这一切还不是他的终点。

    他的目光,早已越过了眼前的这点成就。

    投向了更加遥远,也更加广阔的未来。

    恰恰相反,它只是一个开始。

    如何消化掉新征服的这片广袤土地。

    如何将数千万的异族百姓,彻底地融入到大晋的体系之中。

    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能够长治久安的边疆管理制度。

    这些,才是真正考验一个统治者智慧和能力的难题。

    处理不好,这些新征服的土地,不但不会成为帝国的助力。

    反而会变成一个不断失血的伤口,最终将整个帝国拖垮。

    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屡见不鲜。

    刘启,绝不会允许自己重蹈覆辙。

    他要用一代人,甚至两代人的时间。

    将那些新征服土地上的异族百姓,从语言、文化、血缘上。

    彻底地,变成大晋人。

    那些曾经的身份,仿佛缓缓沉入了过往时光,渐渐变得模糊不清。

    连仇恨,也像褪色的旧漆,失去了发动的原动力。

    久而久之,发自内心地,认为自己就是大晋帝国的一部分,也许并非不可能。

    这条路艰难而辽阔,如同巨匠绘就的一副恢弘蓝图,却也满是难解的疙瘩。

    对于刘启而言,信心并不缺席,筹码和手段更是样样准备妥当。

    一步他便决定要动手废去旧的羁縻州。

    都护府等层层叠加的名目繁复、却终究不管用的边疆制度。

    那些新归附的土地,现在被大刀阔斧地划作安北、安东。

    与尚未征服却已进入图谋中的安西三大行省。

    安北,原本辽阔的草原所在地;安东,是昔日高句丽的旧域。

    至于安西,还需以后再一点点蚕食。

    不管名字如何变换,如今它们在体制上已经和中原腹地的各大行省毫无分别。

    权力下放的幻象烟消云散,这三地直接纳入中央朝廷的统辖之中。

    至于最高长官总督的位置,皇帝亲自圈点,外人别想插手一句话。

    能被委以重任的只会是嫡系之中的汉人官员,其中绝不容半分马虎。

    与此同时,一串密集的新法令滚滚出台,加快汉文化的推进速度。

    首先就是强推汉字汉语,从公文书写到课堂讲授,再不是选择题。

    任何异族官员如果学不会这两样,别说做官,甚至连商人的资格都要被剥掉。

    哪怕市井间买块田、置间铺面,也会因不识字、不通语而处处受阻。

    其次大力推动通婚,鼓励异族女子嫁给汉人。

    只要愿意迈出那一步,家族三年不用交税。

    成婚后,女方成了帝国正式户口,和土生土长的大晋女子待遇都一样。

    孩子日后想考科举、想读书,每个门槛都开着,没人会拦着。

    即便是外族男子,只要肯入赘到汉人之家,也会有一笔丰厚安置款等着。

    这样的安排,不仅利诱了愿者,也在无形中侵蚀了族群归属的界限。

    时间一长,混血的面庞和新生的姓氏摊开地图看,便像水墨晕染一般淡化了原本的痕迹。

    终有一日,那些曾经割裂的民族仇怨,会在街市人流和新家的炊烟里慢慢消散。

    移民政策则更加雷厉风行,从富庶之地挑选三百万汉人,浩浩荡荡驶向三大行省。

    屯垦、筑渠、起新城,他们像锃亮的铁犁一样,将底层的土地彻底耕新。

    汉人家庭抵达异乡,少见的机会顿时显得无比诱人。

    每户实分百亩良田,五年之内什么税费都免。

    几乎不用盘算,大田新窝头已经有人管。

    连农具、种子都是官府贴心准备,途中车马饭钱一律照拂到身。

    对许多在内地早已吃不饱的百姓来说,这简直像天上落下个黄金口袋,谁忍得住不动心?

    官府门口登记移民的人,乌泱泱排了好几层。

    举家前往的大军从西到东挤得各地路口水泄不通。

    一场席卷帝国的大迁徙开始肆意翻滚,每时每刻都在扩大疆土和声音。

    新旧三条措施咬合得像机器的齿轮,分布在人口、文化和血缘三个关键锚点。

    大刀阔斧的方案,冷静又坚定,从根本上动手做起,锐利得让外人看着只觉脊背发凉。

    即使是向来沉得住气的赵括苏勋,读过这份全部的筹划后,也不由得为之一惊。

    到这一刻,他们终于确信,皇帝瞄准的是比征战更绵远、比土地名义更崭新的未来。

    他的抱负里,从不单只谋得一场战役的功成。

    而是在天地间作一块永远割不断的大统一根基。

    疆域联结的辽阔,连人的心思,民族莫名的符号,都静静要归于同一个方向。

    搞明白这一切,他们终于体会到了那股烫人热烈的精神昼夜点燃在心头。

    接下来,这伙子人注定会在历史的幕布上一同书写出属于自己的分量。

    越想越觉得澎湃,仿佛某种豪气正顺着掌心涓涓流过。

    对于他们而言,已经毫无退路,就该如此,死也要跟着主君奔入前所未有的光辉年代。

    夜晚的太极殿里,刘启刚批完最后卷奏匆匆,揉着微微僵硬的脖子,总算松了口气。

    宫墙那边已是夜色侵袭,屋顶冷光生起,月光洒在琉璃勾缝间流出阴影。

    他慢慢踱出大殿,站到月夜下,手背在身后一言不发地望着寂然的帝都轮廓。

    星辰摇摇坠坠,一切好像偃旗息鼓,安静到能听见自家的心跳声。

    外患被短暂驱散,江山则在掌控之间,但这清一色的安稳并不能让人放松。

    江南深处的世家门第,即便元气大伤。

    瘦死的骆驼终归还是有他们拿得出手的势力。

    山重水复,他们在地方的势头始终盘踞,经久难以斩草除根。

    这些老奸巨猾的家族仿佛深夜拐角藏着的蛇。

    也许哪怕一时按下,终有窜出咬人的时候。

    帝国的不眠夜,也将因这些掩藏不动的旧毒流转不断。(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猎狮虎,宰狼熊,你说是普通书生?不错,请把《猎狮虎,宰狼熊,你说是普通书生?》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猎狮虎,宰狼熊,你说是普通书生?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