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冒死进谏

    同样需要一个明确的继承人来稳固人心。

    这本来是一件,足以让整个帝国上下都欢欣鼓舞的大事情。

    可这个消息,传到某些人的耳朵里,就完全变了个味道。

    国子监,是大晋的最高学府,也是新时代文官集团的摇篮。

    祭酒孔颖,是刘启当年亲手提拔上来的儒学大家。

    这个人的学问很深,在士林中名望也极高,被人称作当代的文宗。

    刘启当初推行新学,建立皇家学院的整个体系。

    孔颖是其中最坚定的支持者,也是执行者。

    可以说,要是没有孔颖,刘启的教育改革,根本不会进行的这么顺利。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孔颖和他身后那一批新派文官。

    在朝堂上的地位,也就水涨船高了。

    他们自认为自己是新时代的开启者,是皇帝思想的代言人。

    这些人渐渐忘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他们手里的权力,到底是谁恩赐下来的。

    当皇帝打算立后产子的消息传过来时,孔颖的第一反应,根本不是欣喜而是警惕。

    他立刻召集了几十个心腹门生,在自己的府邸里面,开了一场秘密的会议。

    “各位,想必都已经听说了宫里面的消息。”

    孔颖端坐在主位上,神情很严肃,完全没有即将迎来国母的喜悦。

    “陛下春秋鼎盛,想要立下后嗣,这本来是国家的大幸。”

    “但是,皇后的人选,以及未来皇子的生母,却关系到国家的根本不能不谨慎。”

    一个年轻的御史,马上就领会了意思,接过了话头。

    “老师说的没错,那赵氏姐妹出身太低了。”

    “不过是陛下还没发迹的时候,身边的侍女罢了。”

    “要说德行,要说才学,要说家世,她们到底哪一点,配得上母仪天下?”

    “要是让这种卑贱的人,诞下了皇子,那未来我们大晋的血脉岂不是要蒙羞。”

    另一个翰林学学士也跟着附和起来。

    “是啊,陛下是千古一帝,未来的太子,也必然是人中之龙。”

    “龙的母亲,又怎么能是凡俗的女子?我们身为臣子,有责任替陛下分忧。”

    “必须劝谏陛下,另外选择名门闺秀,才能保证我们大晋江山万代传承。”

    一时间,整个书房里群情激奋,就好像他们正在做一件,匡扶社稷的伟大事。

    他们的话里,充满了对赵氏姐妹的鄙夷和不屑。

    也充满了他们对自己身为士大夫阶层的,那种根深蒂固的优越感。

    在这些人看来,治理国家,是他们这些读书人的事情。

    皇帝负责坐稳江山,武将负责开疆拓土。

    而他们这些文官,则负责教化万民,维护纲常。

    皇后,作为天下女子的表率,未来的国母。

    她的出身和德行,实在是太重要了。

    赵含嫣和赵如烟,两个连大字都认不全的村姑,根本就不配坐上那个位置。

    这不仅仅是丢皇家的脸,更是丢他们整个士大夫阶层的脸。

    孔颖听着门生们的议论,很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需要把这件事,上升到国本的高度。

    只有这样,他才有足够的理由,去干涉皇帝的家事。

    “说得很好,我们吃着朝廷的俸禄,自然就应该替君王分忧。”

    孔颖的声音里,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这件事,不只关系到皇室的颜面,更关系到我们大晋的未来。”

    “自古以来,外戚干政,就是取乱的根源。”

    “那赵氏姐妹要是得了势,她们的家族,必然是鸡犬升天。”

    “一群泥腿子,突然得到高位,根本不懂礼数。”

    “也不知道进退,将来一定会成为祸患。”

    “我们这些人今天要是不仗义执言,那将来的史书上,后人会怎么评价我们?”

    “难道要让我们背上一个,谄媚君上,坐视国本动摇的骂名吗?”

    “老师说的对,我们绝对不能坐视不管。”

    “明天早朝,学生就联名上书,请陛下三思。”

    “我等应当效仿前朝的魏征,冒死进谏,才不辜负圣贤的教诲。”

    看着这些被自己煽动得热血沸腾的门生。

    孔颖的眼睛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

    他根本就不在乎皇后到底是谁,也不在乎未来的太子,到底是谁的儿子。

    他在乎的,是这件事背后,所代表的权力。

    自从军改之后,武将集团的势力空前的膨胀。

    霍渠,苏勋这些人手握重兵,权倾朝野,几乎压得他们这些文官喘不过气来。

    如今好不容易天下太平了,正是他们文官集团。

    收复失地,重新掌握话语权的好机会。

    而立后,就是一个绝佳的突破口。

    只要他们能够在这件事上,成功地影响皇帝的决定。

    这就等于向天下人宣告,文官集团,依旧是这个帝国,不可或缺的力量。

    皇帝,也必须尊重他们的意见。

    至于得罪皇帝的风险,孔颖也不是没有想过。

    但在他看来,这种风险,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毕竟,他们是出于“公心”,是为了“国本”在着想。

    皇帝就算再不高兴,也不可能因为这点事情,就杀了他们这些国家的栋梁。

    最多,不过是斥责几句,罚俸禁足罢了。

    而他们,却能够因此,收获巨大的政治声望。

    这笔买卖,怎么算,都是划算的。

    孔颖的算盘,打得噼啪作响,他觉得自己的计划,简直是天衣无缝。

    他甚至已经开始想象,当自己力排众议。

    成功地为帝国,挑选了一位贤后之后。

    史书上,会如何浓墨重彩地,记载自己的功绩。

    他完全没有意识到,他和他身后的这群,自作聪明的读书人。

    正在将自己,以及自己的家族,推向一个万劫不复的深渊。

    他们根本就不了解,坐在龙椅上的那个男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他们用自己那套可笑的“圣贤道理”和“为官之道”。

    去揣测一个拥有着,超越这个时代千年眼光的,铁血帝王的心思。

    这件事情本身,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笑话。

    第二天,早朝。

    当太监刚刚宣布完“有事启奏,无事退朝”的口令。

    御史张诚,便第一个站了出来,他的手里,高举着一份早已准备好的奏折。

    “臣,有本启奏。”(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猎狮虎,宰狼熊,你说是普通书生?不错,请把《猎狮虎,宰狼熊,你说是普通书生?》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猎狮虎,宰狼熊,你说是普通书生?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