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无声关注

回到办公室,方允迅速整理好当天上午待处理的文件,并将下午的安排逐一调整妥当。

    随即,拿起笔记本和钢笔,走向位于走廊尽头的办公室。

    轻叩实木门,得到应允后推门而入。

    秦岚的办公室视野极佳,俯瞰着核心区的繁华景象,内部装饰低调而奢华。

    她正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面前摊开几份厚重的文件。

    “坐。”秦岚头也没抬,示意对面的椅子,语气是一贯的干脆。

    方允依言落座,脊背挺直,姿态专业。

    秦岚合上手中文件,锐利的目光落在方允脸上,没有任何寒暄,开门见山:

    “方律师,‘新丝路跨国铁路一期工程’,这个项目你一直在跟前期法律尽调,情况你熟悉。刚收到正式通知,金成中标了该项目的‘国际法律总顾问’。”

    方允心头一震,这是**级“一带一路”旗舰项目之一,体量和战略意义都非同小可。金成能拿下这个总顾问角色,无疑是律所实力的巅峰体现。

    秦岚的目光在方允脸上审视片刻:

    “你在跨境能源基础设施的主权风险缓释方案上见解独到,项目处理得很漂亮。所以,这块硬骨头,由你主笔框架协议的核心风险规避条款。”

    方允顿感肩上压力陡增,但被信任与挑战激起的职业热情更甚。

    “明白,秦总。我会确保协议在保障投资人权益与尊重东道伙伴主权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风险隔离机制会作为重中之重。”

    “很好。”

    秦岚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加重:“这个项目,是*治任务,更是金成树立行业标杆的关键一役。你是我看好的人选之一,能力和潜力有目共睹。这次是绝佳的平台,抓住它。”

    “谢谢秦总信任,我一定全力以赴。”方允郑重回应。

    “嗯。”秦岚扫了一眼腕表,“时间差不多了。下午两点半,‘这个项目领导小组’第一次联席会议。你代表金成,作为法律顾问列席。”

    方允心头一凛,这是项目最高决策和协调机构。

    “地点已经发你微信。记住,”秦岚特意强调,“这是严格的工作会议,与会者都是重量级人物,发言务必精炼、精准、有高度。”

    “明白。”方允心领神会。

    这种会议,技术细节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展现大局观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带上名片和律所简介,着装保持现在这样就好,去吧。”秦岚挥挥手,结束了这场高效而信息量巨大的谈话。

    方允起身:“好的秦总,我这就去准备。”

    走出办公室,方允没有立刻回去,而是在走廊尽头的落地窗前驻足片刻。

    窗外是车水马龙的都市画卷,而她脑中,已开始高速推演下午会议需要阐述的关键点。

    这枚婚戒带来的“红利”或许意外。

    但此刻,站上这个最高级项目的舞台,她无比清醒:唯有硬核的专业能力与对复杂规则的深刻洞察,才是她立足的根本。

    她整理了一下西装领口,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而沉静。

    下午,方允提前十五分钟抵达。

    经过严格的证件核验和安检,由工作人员引导,来到位于大楼深处的“项目领导小组”专用会议室。

    厚重的实木门被无声推开,室内光线明亮而柔和。

    巨大的椭圆形会议桌旁还空着大半位置。

    方允精准找到贴有“金成律师事务所法律顾问”铭牌的座位,利落落座。

    她打开笔记本,抽出钢笔,安静地等待着。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厚重的门被一次次推开,身着深色正装的人物陆续步入。

    空气仿佛逐渐凝固,无形的压力随着每一个新面孔的加入而层层叠加。

    方允目光低垂,专注于笔下的预备要点,但眼角余光敏锐地捕捉着胸牌上的名字,每一位都是各自领域举足轻重的人物。

    低沉的寒暄与脚步声在偌大的空间里谨慎地回响。

    当主位旁的关键席位几乎坐满时,会议室的门再次被推开。

    一股更沉凝的气场瞬间涌入。

    方允的心脏猛地一跳,随即被强大的职业本能死死摁住,面上沉静如水。

    赵廷文。

    他端坐于主位,身姿挺拔如松,深色西装一丝不苟,神情是惯常的沉静与疏离,目光正落在面前的一份文件上。

    一股掌控全局的无形气场已从他周身弥散开来,让整个会议室都笼罩在他主导的节奏里。

    方允迅速垂眸,所有心神重新锚定在笔尖和即将开始的会议议程上。

    刚才那一瞬的停顿,仿佛从未存在。

    会议开始,由发改*一位副主任主持,介绍项目整体进展和本次会议议题。

    随后,各部门代表逐一发言,汇报工作进展、存在问题及需协调事项。

    讨论逐渐聚焦至项目推进的核心挑战:跨国投资与建设风险的精准管控。

    轮到法律顾问发言环节。

    主持人将目光转向方允:“下面,请金成律所的方允律师,从国际法律顾问角度,阐述对项目风险防控框架的思考。”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集中到她身上,包括主位上那位。

    方允清晰感知到,那道沉静却极具穿透力的视线落在自己身上。

    她没有抬头,只是深吸一口气,起身走到侧前方的汇报席站定。

    “各位领导。”她开口,声音清亮平稳,带着律师特有的条理与力量,瞬间掌控全场注意力。

    “结合项目特点及前期工作基础,我们认为,构建一个三位一体的法律风险防控框架至关重要。其核心在于:国际公法为基、国际投资法为盾、*治风险评估为引。”

    她稍作停顿,目光扫过全场,最后不着痕迹地掠过主位,赵廷文身体微微前倾,目光专注地锁在她身上。

    “第一,国际公法为基。特许经营协议及后续所有多边法律文件的谈判签署,必须牢牢锚定‘条约必须信守’这一国际法基石原则……”

    方允看到赵廷文的手指在桌面上极轻地敲击了一下,随即恢复平静。

    “第二,国际投资法为盾。 充分利用组织与沿线国家现有的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及可能适用的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

    这时,坐在赵廷文侧后方的李秘书,极其自然地起身,拿起赵廷文手边的保温杯,走到角落的饮水机续水。

    续水时,他的目光飞快地在方允身上停留了半秒,然后不动声色地将保温杯轻轻放回赵廷文手边,位置比原先更靠近他手肘一寸,方便取用。

    整个过程安静又迅速。

    “第三,*治风险评估为引。法律条款的设计不能脱离现实*治环境。”

    越到后面,方允的声音愈发沉稳。

    她的发言逻辑严密,重点突出,将复杂的国际法律规则与组织战略、项目实操紧密结合,兼具理论高度与落地抓手。

    在座不少领导微微颔首表示认可。

    整个发言过程中,赵廷文的目光大部分时间都落在方允身上。

    看着她条理清晰地阐述观点,眼神专注,面对众多领导时那份不卑不亢的从容与专业自信。

    这与他印象中那个在民政局乖巧局促、在竹里馆安静用餐、甚至醉酒后迷糊的她,截然不同。

    此刻的她,像一把出鞘的利剑,锋芒内敛却又锐不可当。

    李秘书则全程保持着最标准的秘书姿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他注意到领导的目光停留在方律师身上时,眼神中带着一种罕见的专注和欣赏。

    当方允提到一个关键点时,赵廷文的指尖又微不可察地动了一下。

    李秘书立刻提笔,用极小的字迹飞速记下了方允刚才提到的那个法律术语和要点。

    会议持续了近三个小时。

    散会后,领导们相互寒暄着陆续离开。

    方允收拾好资料,也准备离开。

    经过主位附近时,她目不斜视,保持着得体的距离。

    赵廷文正被两位领导围着说话,目光却在她经过时,若有似无地扫过她挺直的背影。

    ……(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玫瑰与青松不错,请把《玫瑰与青松》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玫瑰与青松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