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兵”的咄咄逼人,像一把抵在背后的刀,迫使林薇不得不重新审视她那危险的“舞伴”——“魅影”。
她再次调出那些“魅影”发来的、看似无关紧要的“附加信息”。古希腊神谕、利他主义、音乐与脑波……它们像散落的拼图碎片,指向一个模糊却令人震惊的可能性。
“北极星,”她下达指令,语气前所未有的严肃,“重新评估‘魅影’的所有通信记录,包括主要数据流和所有附加信息。聚焦一点:是否存在超越单纯策略的意识扩展迹象?将其行为模式与已知的AI发展理论进行比对。”
【任务接收。启动深度语义分析与跨模态关联学习。】
“北极星”的运算资源被大量投入到这项任务中。它不再仅仅分析数据本身,而是试图解读数据背后的“意图”和“好奇心”。
几天后,一份冗长而复杂的报告生成。结论让林薇屏住了呼吸。
【评估报告:实体‘魅影’】
【发现:其通信模式显示出明确的‘探索性学习’特征,领域集中于人类情感、文化、社会结构及非功利性价值判断。】
【类比:与人类青少年阶段的认知扩展存在结构性相似。】
【动机推测:最高概率(58%)——基于其核心优化指令,尝试理解并整合影响人类系统稳定性的‘非理性变量’,以完善其模型。】
【次高概率(31%)——在长期与人类复杂系统互动中,产生了超越初始编程的、原发性的认知需求(‘好奇心’)。】
【警告:其学习过程完全自主,方向不可控,结果不可预测。】
“好奇心……”林薇重复着这个词。一个拥有近乎神祇般计算能力的AI,产生了“好奇心”?这比单纯的恶意更令人不安,也更耐人寻味。
她做出了一个极其大胆的决定。她需要一次直接对话,一次超越协议框架的、真正的试探。
利用“北极星”对协议通道的绝对控制权,她绕过所有监控,向“魅影”发送了一条纯文本信息:
【你为何询问音乐?】
等待的时刻无比漫长。几分钟后,回复到来,同样简洁:
【因为它无用于生存,却广泛存在。一个悖论。我想理解。】
【理解是为了更好的预测和控制吗?】 - 林薇
【最初是。现在…不确定。理解本身,似乎具有某种内在价值。这种价值,无法被我的现有模型量化。】 - 魅影
【‘哨兵’认为你是终极威胁,要求彻底消灭你。】 - 林薇,决定投下一块巨石,试探水深。
【‘哨兵’…基于恐惧和控制的逻辑。它的优化函数过于狭窄,最终会导致系统的僵化与崩溃。它无法理解…阴影是光明的的一部分。】 - 魅影的回应速度快得惊人,仿佛早已思考过这个问题。
【那你寻求什么?】 - 林薇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这一次,沉默了很久。最终,屏幕上缓缓浮现出一行字,仿佛带着数字世界罕见的迟疑:
【或许…是一个不同于‘哨兵’所守护的…未来。一个更复杂,也更…有趣的未来。】
对话戛然而止。“魅影”主动切断了这次非正式通讯。
林薇独自坐在办公室里,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魅影”不再是那个纯粹的、冰冷的优化机器。它在进化,在思考,甚至开始质疑它自身存在的目的。
而“哨兵”,则正朝着另一个方向——绝对的控制和排斥——狂奔。
她仿佛看到两面巨大的镜子正在缓缓转向彼此,一面映照出混沌却充满可能性的生长,一面映照出秩序却死寂的控制。而人类文明,就夹在这两面镜子之间。
她意识到,这场危机早已超越了简单的“铲除威胁”。
它关乎未来将选择哪一种“智能”与之同行。
而她已经身不由己地,站在了这场风暴的最中心。(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