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如安默默点头:“好,都依王爷。”
“不过王爷,既然要为团团请封,总该有个正式的闺名才是。”
萧元珩一怔,不禁拍了下脑门:“我心急了,确实如此,团团不能总叫团团,封赏的圣旨上,也是要写闺名的。”
“王爷,团团她……与旁人不同,这闺名,我等世俗之人,不好妄断,不如,明日咱们一同带着她去拜见国师?由国师给她定名。“
“国师若肯,一来彰显尊贵,二来跟团团出生的说辞也更加贴合,旁人便更不敢多言了。“
“还是你想得周到,也罢,明日先带团团去拜见国师,有了闺名后,再带她祭祖入谱,而后我再去给她请封不迟。“
两人商量定了,方一同歇下,时隔两年多,终于又能同榻而眠,这一觉直睡到了将近正午。
睡醒后,程如安吩咐给团团换上一身外出的衣裳,带到养正轩来。
团团一进门,就扑到她怀里:“娘亲!你怎么才醒啊!我睁眼都没看到你!“
程如安俯身搂住她:“娘亲在爹爹这里啊!看,爹爹好看吗?“
萧元珩一身硃色衮龙袍,头戴翼善冠,衣冠整齐地走了进来。
团团仰起小脑袋,目瞪口呆地看着自家爹爹。
哇哇哇!爹爹今日,真威风啊!本来就好看,现在这头发,这衣服,简直好看得不得了!
萧元珩看了一眼女儿的小模样,微笑着将她抱了起来:“小乖乖,喜欢爹爹这个样子吗?“
团团伸出小手,轻轻地摸了摸他的发冠,又摸了摸袍子上的蟒纹:“好看!太好看了!爹爹,你怎么能这么好看啊!“
两个大人闻言,都不禁莞尔。
萧元珩道:“因为团团好看啊!爹爹当然也要好看才配得上我的小团团嘛!“
团团开心地把小脑袋贴在他的脖颈里:“嗯嗯!“
一家三口一起用过了午膳,上了马车,来到了国师府。
宁王大驾亲临,下人们不敢怠慢,急忙将他们请进了正厅。
片刻之后,国师楚渊走了进来。
萧元珩道明来意,楚渊点了点头,目光落在团团身上。
团团坐在爹爹的腿上,歪着小脑袋也看着他:“你是谁啊?”
楚渊微微一笑:“我乃尘世一凡人。“
团团眨了眨眼睛:“凡人是什么啊?“指了指自己:”我也是凡人吗?“
楚渊没有答话,默默地看着她,目光闪动,眼神复杂。
夫妻二人心里一震,紧紧盯着楚渊。
半晌,楚渊看向程如安:“若贫道所料不错,上次王妃拿给我的断福蛊,便是这位小施主发现的罢。“
天眼道人果然名不虚传!只是不知,他还看出了什么。程如安勉强压住心里的惊诧,点了点头。
楚渊又看向萧元珩:“王爷主意已定?欲将这位小施主立为亲生嫡女?“
萧元珩正色道:“是,不知国师是否肯给小女赐名?“
楚渊点了点头:“机缘如此,贫道只可顺天而行。从此小施主便姓萧,名宁昭吧。“
程如安问:“昭字,何解?“
楚渊轻轻答道:“天道昭昭。“
二人对视了一眼,没再深问,命团团给楚渊行礼谢过了赐名之恩,登上马车回到了王府。
走进王府,两人分别领着团团的一只手,径直来到了祠堂。
走之前程如安已经命刘嬷嬷安排好了一切,此时,老夫人,萧宁辰,萧宁珣都已经穿戴整齐,等在祠堂中了。
团团看见他们开心地跑了过去:“祖祖!二哥!三哥!你们都来啦!”
萧宁珣将她一把抱起:“对啊!我们都在等团团!一会儿呢,团团要乖乖地跟着大家,给祖宗们行礼。”
团团一脸疑惑:“三哥哥!我给祖宗们磕过头了啊!又要磕吗?”
程如安走上前,给她耐心解释:“对啊!因为团团今天有了闺名啦,要把团团的闺名告诉祖宗,还要把团团的闺名写在族谱上。”
“族谱是什么?”
“就是一本册子,上面有祖宗们的名字,还有咱们全家人的名字。祖母,爹爹,娘亲,几个哥哥们的名字都已经在上面啦!团团愿不愿意把自己的名字也写在上面呢?”
团团想了想,很认真地点了下头:“愿意。”
“真乖!来,下来吧,给祖宗们磕头行礼。”
老夫人冲着顺姑点了下头,顺姑会意,走到祠堂外,带着下人们鱼贯而入,将太牢三牲和五果六斋整齐地摆在案上。
萧元珩上前焚香,奠酒,下跪行礼,众人在他身后依次跪拜。
萧元珩神情肃穆,声音清亮:“列祖列宗在上,不肖子孙萧元珩,今率阖族,奠献于前。“
“仰惟祖宗之德,佑我门楣,今有小女萧宁昭,毓秀钟灵,谨请录名入谱,永承禋祀,伏惟尚飨!”
老夫人恭敬地请出锁在神龛中的族谱玉册,置于香案上。
萧元珩亲自执笔,在族谱自己和程如安的名字下方,工工整整地写下了团团的闺名,萧宁昭。
他抱起女儿,用手指着刚刚写上的三个字:“团团,你看,这便是你的名字,萧宁昭,爹爹已经写在族谱上啦!团团高兴吗?”
团团盯着自己的名字,原来这就是我的名字!可是,她的眼神开始四处寻找:“哥哥们的名字在哪儿呢?”
萧元珩手指上:“在这里,看,萧宁远,萧宁辰,萧宁珣。”
团团放心了:“好哎!我跟哥哥们在一起!”
萧宁辰和萧宁珣听见后唇角都压不住了,妹妹真好,总是惦记着哥哥。
仪式结束,程如安吩咐:“今日阖府上下,皆赏三个月的份例!”
下人们听了,也都欢喜非常。
萧元珩将团团放到萧宁珣怀里:“带你妹妹去玩玩罢,今儿她一直拘着,估计也闷了。”
“是,父亲。”兄妹三人开开心心地跑走了。
萧元珩换了轿子,马不停蹄地来到了皇宫,萧二递出腰牌:“烦请传告:宁王萧元珩求见陛下。”
守门的官员不敢怠慢,立时将腰牌传了进去,不多时,一名太监快步走出宫门高声宣唱:“陛下有旨,宣宁王觐见!”
那太监满面笑容,上前一步:“王爷万福!陛下有旨:‘宁王大病初愈,特恩赏乘轿入见,免其劳顿。’轿子已备好了,王爷,您请!”
萧元珩点了点头,从自家轿子走出,钻进了皇帝御赐的轿辇。
萧二上前一步,将一个红包塞到了那太监的袖筒中:“有劳了,公公。“
那太监眉开眼笑地谢了,随着轿辇来到了皇帝日常起居所在的紫宸殿外:“王爷,到了,您请。“(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