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遇见木偶戏(四)

    林砚打开木盒,里面放着的,正是消失的白素贞和牛郎木偶!更让他惊讶的是,木偶的身上还缠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沈万山虽灭,木偶怨气未散,需以花为引,以魂为祭,方能彻底净化。若见纸花,便是怨气复燃,速寻‘戏魂灯’。”

    “戏魂灯是什么?” 林砚拿着纸条,看向赶来的祖父。祖父接过纸条,沉默了片刻,说:“我师父说过,墨老当年做了一盏‘戏魂灯’,灯芯是用苏玉娘的头发和墨老的木屑混合做的,能驱散木偶的怨气。但这盏灯一直下落不明,没想到竟然藏在戏楼里。”

    就在这时,戏楼的窗户突然 “哐当” 一声被风吹开,一阵阴冷的风灌了进来,舞台上的走马灯猛地加速转动,光影在墙壁上投出扭曲的影子,像是有人在跳舞。那两尊刚找回来的木偶,眼睛突然闪过一丝红光,吓得林砚赶紧将木偶放回木盒里。

    “不好,怨气真的复燃了!” 祖父拉住林砚,“我们得赶紧找到戏魂灯,不然戏楼又要出事了!”

    根据墨老纸条上的提示,林砚和祖父开始寻找 “戏魂灯”。他们再次研究那张戏楼地图,发现地图上除了标注过的观众席、后台、地下室、阁楼,还有一个从未注意过的地方 —— 舞台下方的地下通道。

    “之前修复舞台时,我以为下面只是普通的地基,没仔细看。” 林砚有些懊恼。他和祖父找来工具,撬开舞台中央暗格旁边的几块木板,果然看到一个黑漆漆的洞口,洞口旁边有一架生锈的铁梯,通向地下。

    林砚打开手电筒,率先爬了下去。通道里很窄,只能容一个人弯腰行走,墙壁上布满了青苔,湿漉漉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潮湿的泥土味。走了大约十几米,通道突然变得宽敞起来,眼前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房间 —— 和地下室的结构很像,但比地下室更隐蔽。

    房间的中央,放着一盏古朴的灯笼 —— 灯笼的骨架是用桃木做的,外面罩着一层红色的纱纸,纱纸上画着《白蛇传》的图案,正是墨老和苏玉娘的画像。灯笼的灯芯是黑色的,看起来有些诡异,这就是 “戏魂灯”!

    林砚走上前,想要拿起戏魂灯,可就在他的手快要碰到灯笼时,房间的角落里突然传来一阵 “嘎吱嘎吱” 的声音。他猛地转身,手电筒的光线照过去 —— 角落里站着一尊木偶,正是之前在地下室看到的黑色木偶!

    这尊木偶比之前的那些更大,手里拿着一把小小的斧头,眼睛是红色的琉璃珠,正一步步向他走来。林砚赶紧后退,从背包里拿出之前的白色木偶 —— 自从净化了巨大木偶后,白色木偶的光芒就变得微弱了许多,但此刻,感受到黑色木偶的怨气,白色木偶又开始散发淡淡的白光。

    “砚儿,快点燃戏魂灯!” 祖父爬进房间,大声喊道,“只有戏魂灯能彻底消灭它!”

    林砚点点头,从口袋里拿出打火机,小心翼翼地靠近戏魂灯。黑色木偶已经走到了他面前,斧头猛地向他砍来。林砚侧身躲开,斧头 “哐当” 一声砍在地上,溅起一串火花。他趁机将打火机凑到灯芯上,“噗” 的一声,灯芯被点燃了。

    橘红色的火焰从灯芯上窜起,照亮了整个房间。火焰中,隐约传来苏玉娘的唱腔,和之前夜半听到的一模一样。黑色木偶看到火焰,发出一阵刺耳的尖叫,身体开始慢慢融化,就像之前的沈浩和巨大木偶一样。

    火焰越来越旺,房间里的阴冷气息渐渐消失。林砚拿着戏魂灯,走到房间的另一角,发现那里还有一个小小的木箱。他打开木箱,里面放着几封墨老写给苏玉娘的信,信里满是墨老的思念和悔恨:“玉娘,我不该信沈万山的话,害了你…… 我做了戏魂灯,就是想有一天,能驱散木偶的怨气,让你安息……”

    “墨老的心愿,终于实现了。” 祖父看着信,眼眶有些湿润。林砚关掉戏魂灯,将信和灯笼小心地收好。他知道,这场关于戏楼的诡异探险,终于真正结束了。

    戏魂灯被找到后,戏楼里再也没有出现过诡异的事情。消失的木偶回到了道具架上,夜半的唱腔也再也没有响起过。林砚将墨老的信和照片整理好,放在戏楼的一个玻璃展柜里,旁边还有那盏戏魂灯和白色纸花。他想让每一个来戏楼的人,都知道墨老和苏玉娘的故事,知道这座戏楼背后的秘密。

    修复后的戏楼,成了当地的一个小有名气的文化景点。林砚和祖父每周都会在这里举办木偶戏表演,有时候是传统的《白蛇传》《牛郎织女》,有时候是林砚新编的现代木偶戏,比如《环保小卫士》《垃圾分类奇遇记》。来观看的人越来越多,有老人,有小孩,还有很多对木偶戏感兴趣的年轻人。

    有一天,一个穿着校服的小姑娘找到林砚,手里拿着一个自己做的木偶 —— 木偶的身体是用 金檀木做的,衣服是用彩色纸剪的,虽然简陋,但很精致。“林老师,我能跟着您学木偶戏吗?” 小姑娘的眼睛亮晶晶的,“我觉得木偶戏太神奇了,我想把它传承下去。”

    林砚看着小姑娘,想起了小时候趴在祖父身边看木偶的自己。他笑着点点头:“当然可以,以后每周六下午,你都来戏楼,我教你。”

    从那以后,戏楼里多了很多像小姑娘一样的学徒。林砚和祖父耐心地教他们雕刻木偶、缝制戏服、操控木偶,还教他们唱木偶戏的唱腔。戏楼里不再只有诡异的传说,更多的是孩子们的笑声和木偶戏的唱腔。

    有一次,祖父在教孩子们雕刻木偶时,突然对林砚说:“砚儿,你知道吗?当年我把你带到戏楼,就是希望你能喜欢木偶戏,没想到你不仅喜欢,还把它救了回来,还让更多人喜欢上了它。我这辈子,没什么遗憾了。”

    林砚看着祖父慈祥的笑容,又看了看孩子们认真的模样,心里充满了温暖。他知道,这座戏楼,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木偶戏文化的传承之地,是墨老和苏玉娘的心愿之地,也是他和祖父的牵挂之地。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透过戏楼的窗户,洒在舞台上。林砚拿起那尊白素贞木偶,轻轻操控着,木偶在他的手中,仿佛活了过来,在舞台上翩翩起舞。台下的孩子们看得入了迷,祖父坐在观众席上,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

    戏楼的故事,还在继续。但这一次,没有诡异的木偶,没有邪恶的怨气,只有传承的温暖和文化的力量。

    戏楼恢复平静后的第三个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打破了这份安宁。暴雨连续下了三天三夜,戏楼后院的土墙被雨水冲塌了一角,露出了藏在墙后的一个破旧木箱。林砚发现木箱时,箱子已经被雨水浸透,里面的东西却意外保存完好 —— 一本用蓝布封皮包裹的古老戏谱,封面上用褪色的朱砂写着 “《锁魂记》木偶戏谱” 五个字,字迹扭曲,像是在挣扎。

    他小心翼翼地翻开戏谱,纸张泛黄发脆,上面的唱词晦涩难懂,还夹杂着许多奇怪的符号,和之前在阁楼墙壁上看到的 “墨老印记” 有几分相似。戏谱的最后一页,画着一幅诡异的插画:十几尊木偶围成一个圆圈,中间躺着一个穿着昆曲戏服的女子,正是苏玉娘的模样,而木偶的眼睛都盯着女子,像是在进行某种仪式。插画下方写着一行小字:“戏谱现世,魂锁木偶,七日之内,需寻‘还魂引’,否则戏楼之内,无人生还。”

    “这是什么意思?” 林砚拿着戏谱去找祖父,祖父看到 “《锁魂记》” 三个字时,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手都开始发抖。“《锁魂记》…… 这是墨老当年没敢完成的戏谱!” 祖父的声音带着恐惧,“我师父说过,墨老当年为了纪念苏玉娘,想写一部木偶戏,可写到一半就发现,这部戏谱被下了诅咒,只要有人翻开,就会唤醒木偶里沉睡的怨气,七天之内找不到破解之法,所有接触过戏谱的人都会被木偶‘锁魂’,变成没有意识的傀儡。”

    林砚心中一紧,他想起自己刚才翻戏谱时,指尖曾碰到过那些奇怪的符号,现在指尖还残留着一丝冰凉的触感。“那‘还魂引’是什么?” 他急忙追问。祖父摇了摇头:“我师父没说过,只知道墨老当年为了压制诅咒,把戏谱藏了起来,还特意砌了土墙挡住,就是怕有人发现。”

    当天晚上,诡异的事情就发生了。林砚放在卧室桌上的戏谱,竟然凭空消失了。他四处寻找,最后在戏楼的舞台上找到了戏谱 —— 戏谱被摊开在舞台中央,上面的插画里,苏玉娘的眼睛竟然动了,正死死地盯着他!更可怕的是,舞台两侧道具架上的木偶,全都转了过来, faces 对着舞台中央,像是在 “阅读” 戏谱。

    林砚赶紧上前合上戏谱,可就在他碰到戏谱的瞬间,所有木偶突然 “嘎吱嘎吱” 地动了起来,有的木偶伸出手臂,有的木偶迈开脚步,朝着他围了过来。他吓得转身就跑,跑出戏楼后,回头一看,那些木偶竟然没有追出来,只是站在舞台边缘,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他,像是在等待着什么。

    接下来的几天,林砚和祖父四处打听 “还魂引” 的消息,可无论是当地的老人,还是文物保护部门的专家,都没人听说过这个名字。时间一天天过去,距离诅咒发作的七天期限越来越近,林砚的指尖开始出现黑色的纹路,像是被墨水染过一样,而且纹路还在一点点向上蔓延,祖父说,这是被诅咒 “缠上” 的迹象。

    就在两人一筹莫展时,一个穿着灰色长衫的老者突然来到戏楼。老者头发花白,手里拿着一根拐杖,拐杖顶端刻着 “墨” 字。“你们在找‘还魂引’?” 老者开口问道,声音沙哑却有力。林砚又惊又喜,连忙点头:“老人家,您知道‘还魂引’在哪里?”

    老者走进戏楼,目光扫过舞台上的戏谱,又看了看林砚指尖的黑色纹路,叹了口气:“我是墨老的后人,墨守成。当年墨老将戏谱藏起来后,就怕后人遇到危险,特意留下了线索,说‘还魂引’藏在‘苏魂所依之处’。”

    “苏魂所依之处?” 林砚疑惑地重复道,“难道是和苏玉娘有关的地方?”

    墨守成点点头:“苏玉娘生前最喜欢在戏楼的‘水镜台’练戏。那水镜台是墨老特意为她建造的,台面上镶嵌着一面铜镜,能映出人的影子,苏玉娘说,看着铜镜练戏,就像有人在陪她一起唱。后来苏玉娘去世,墨老把她的一缕头发藏在了水镜台的铜镜后面,说那是苏玉娘‘魂灵所依’的地方,‘还魂引’应该就在那里。”

    林砚和祖父立刻在戏楼里寻找 “水镜台”。根据墨守成的描述,水镜台应该在后台的一个小房间里。他们在后台找了很久,终于在一个堆满旧戏服的角落,发现了一扇隐藏的木门。推开木门,里面果然有一个小小的石台,石台上镶嵌着一面半人高的铜镜,铜镜上布满了灰尘,看起来已经很久没有被人触碰过了 —— 这就是水镜台!

    林砚小心翼翼地擦拭掉铜镜上的灰尘,铜镜慢慢变得清晰起来。他仔细观察铜镜的边缘,发现铜镜的右下角有一个小小的凹槽,凹槽里刻着 “还魂引” 三个字。他用手指抠了抠凹槽,铜镜突然 “咔哒” 一声,从中间裂开一道缝隙,里面掉出一个小小的锦盒。

    打开锦盒,里面放着一根红色的丝线,丝线上系着一朵白色的纸花 —— 正是之前在道具架上发现的那种纸花!“这就是还魂引?” 林砚疑惑地问道。墨守成凑过来,点了点头:“没错,这丝线是用苏玉娘的头发编织的,纸花是墨老用自己雕刻木偶的木屑做的,两者结合,就能驱散戏谱的诅咒。”

    第十四章:诅咒爆发与木偶围城

    就在林砚准备用 “还魂引” 破解诅咒时,戏楼外突然刮起了大风,窗户被风吹得 “哐当” 作响,舞台上的戏谱再次自动翻开,插画里的木偶开始一个个 “跳” 出来,变成了真人大小的木偶,手里拿着各种道具,向后台围了过来。

    “不好!诅咒提前爆发了!” 墨守成大喊一声,“快把还魂引放在铜镜前,念出戏谱最后一页的解除咒!”

    林砚赶紧将锦盒放在铜镜前,翻开戏谱最后一页,找到那行解除咒 ——“魂归其位,木偶归台,戏谱尘封,诅咒消散”。他大声念出咒语,可就在这时,一尊巨大的木偶突然从戏楼的房梁上跳了下来,正是之前被净化的巨大邪恶木偶!它的身体比之前更大,眼睛是血红色的,手里拿着一把巨大的斧头,向林砚砍来。

    “这是怎么回事?它不是已经被净化了吗?” 林砚一边躲闪,一边大喊。墨守成脸色凝重:“是戏谱的诅咒唤醒了它!它现在吸收了所有木偶的怨气,变得更强大了!”

    巨大木偶的斧头一次次砍在地上,舞台的木板被砍得粉碎,灰尘弥漫。林砚手里的 “还魂引” 开始散发淡淡的红光,红光照射到巨大木偶身上,木偶的动作明显变慢了。祖父和墨守成趁机拿起旁边的道具,向木偶扔去,试图拖延时间。

    “快!再念一遍解除咒!” 墨守成喊道。林砚深吸一口气,再次大声念出咒语。这次,“还魂引” 的红光变得更加强烈,红光围绕着巨大木偶,形成一个红色的光圈。木偶发出一阵刺耳的尖叫,身体开始慢慢融化,那些围过来的小木偶也一个个倒在地上,变成了普通的木偶。

    可就在巨大木偶快要完全融化时,它突然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斧头向铜镜扔去。“小心!” 林砚大喊一声,想要挡住斧头,可已经来不及了。斧头 “哐当” 一声砸在铜镜上,铜镜瞬间碎裂,“还魂引” 也掉在地上,红色的丝线断了。

    诅咒没有完全解除!那些倒在地上的小木偶再次 “站起来”,数量比之前更多,它们围成一个圆圈,将林砚、祖父和墨守成困在中间,像是在进行最后的 “锁魂” 仪式。

    就在三人陷入绝境时,墨守成突然从怀里拿出一个小小的木盒,打开木盒,里面放着一枚印章 —— 印章上刻着 “墨老印记”。“这是墨老的随身印章,他说过,如果诅咒无法解除,就用这枚印章,加上苏玉娘的头发和他的木屑,就能彻底封印戏谱。”

    林砚看着地上断裂的 “还魂引”,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他捡起地上的白色纸花和红色丝线,对祖父说:“祖父,您不是会用木偶木屑做粘合剂吗?我们可以用戏楼里的木偶木屑,把丝线粘好,再用墨老的印章盖章,说不定能重新激活‘还魂引’!”

    祖父立刻点头,从背包里拿出随身携带的木屑和胶水。林砚小心翼翼地将断裂的丝线对齐,祖父用木屑和胶水一点点粘好丝线。墨守成则拿着印章,站在一旁,随时准备盖章。

    小木偶们越来越近,有的已经伸出手,快要碰到林砚的衣服。就在这时,丝线终于粘好了!林砚赶紧将 “还魂引” 再次放在铜镜的碎片前,墨守成将印章盖在纸花上。“魂归其位,木偶归台,戏谱尘封,诅咒消散!” 三人一起大声念出解除咒。

    这一次,“还魂引” 散发出耀眼的红光,红光覆盖了整个戏楼。巨大木偶的身体彻底融化,变成了一滩黑色的液体,消失在地面上。那些小木偶也一个个倒在地上,再也没有动过。戏谱自动合上,封面上的朱砂字迹慢慢褪色,最后消失不见。林砚指尖的黑色纹路也一点点褪去,恢复了正常。

    诅咒终于解除了!三人松了一口气,瘫坐在地上。墨守成看着戏楼,轻声说道:“墨老的遗愿,终于完成了。他这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苏玉娘,现在,苏玉娘的魂灵应该能安息了。”

    林砚捡起地上的戏谱,将它和 “还魂引”、墨老的印章一起,放进了之前发现的木箱里,重新埋回了后院的土墙下。他想,这场关于戏楼的诅咒,从此应该不会再有人提起了。

    几个月后,戏楼再次热闹起来。林砚不仅修复了被损坏的舞台和铜镜,还在戏楼里开设了 “木偶戏文化体验馆”,邀请更多人来了解木偶戏的历史和制作过程。墨守成也留了下来,他带来了墨老当年雕刻木偶的工具和笔记,和林砚、祖父一起,教孩子们雕刻木偶、编写木偶戏剧本。

    体验馆开馆的那天,来了很多人。有之前的学徒,有当地的居民,还有从外地特意赶来的木偶戏爱好者。林砚和祖父表演了新编的木偶戏《墨老与苏玉娘》,讲述了墨老为苏玉娘建造戏楼、对抗沈万山、压制诅咒的故事。当表演到墨老用 “还魂引” 驱散诅咒时,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表演结束后,那个曾经想学木偶戏的小姑娘,拿着自己雕刻的第一尊完整木偶 —— 一尊白素贞木偶,走到林砚面前,兴奋地说:“林老师,您看!我终于雕好了!以后我也要像您一样,把木偶戏传承下去!”

    林砚摸了摸小姑娘的头,笑着说:“好啊,以后戏楼就交给你们这些年轻人了。” 他看着戏楼里来来往往的人,看着孩子们认真雕刻木偶的模样,看着祖父和墨守成一起讨论木偶戏技巧的场景,心里充满了温暖。

    夕阳透过戏楼的窗户,洒在舞台上。林砚拿起那尊白素贞木偶,轻轻操控着,木偶在他的手中翩翩起舞,仿佛苏玉娘的魂灵,在戏楼里得到了真正的安息。

    这座曾经充满诡异传说的废弃木偶戏楼,如今变成了木偶戏文化的传承之地。它见证了墨老与苏玉娘的深情,见证了林砚的勇敢与坚持,也见证了木偶戏这门古老艺术的新生。而林砚知道,戏楼的故事,还会继续,木偶戏的传承,也永远不会停止。(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左眼见飘心中喜叁不错,请把《左眼见飘心中喜叁》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左眼见飘心中喜叁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