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怒江佤族飘(二)

    距离林砚将神树种子交给陈教授已过去半年。这半年里,她频繁往返于城市与丙中洛之间,一方面跟进神树种子的研究进展,另一方面也时常去飘写林,帮岩龙打理生态保护站。

    这天,林砚刚抵达丙中洛,就接到了陈教授的紧急电话。“林砚,你快来研究所!神树种子出现了奇怪的波动!” 电话里,陈教授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焦虑。

    林砚立刻驱车赶往位于昆明的云南省社科院研究所。一进实验室,她就看到培养皿中的神树种子周围萦绕着一层淡淡的蓝光,原本嫩绿的芽叶也变得有些萎靡。陈教授指着监测仪器说:“这半个月来,种子的生命体征一直在下降,而且这种蓝光是之前从未出现过的。我们尝试了各种方法,都无法阻止它的衰败。”

    林砚皱起眉头,她想起在魂归谷溶洞中,神树种子发芽时的情景。“会不会和它生长的环境有关?” 她提出疑问,“当时在溶洞里,种子接触到了那里的水和土壤,才顺利发芽。或许只有怒江的环境才能让它存活?”

    陈教授眼前一亮:“有这个可能!我们之前只考虑了人工模拟环境,却忽略了它原生环境的特殊性。明天我们就带着种子去丙中洛,试试在飘写林里培育它。”

    第二天一早,林砚、陈教授带着几名研究人员,小心翼翼地捧着装有神树种子的培养皿,再次踏上了前往丙中洛的路。一路上,林砚心里忐忑不安,她担心如果连飘写林都无法挽救神树种子,那母亲毕生守护的东西,就真的要消失了。

    抵达丙中洛后,他们马不停蹄地赶往飘写林。岩龙早已在保护站等候,当他看到神树种子的状态时,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这是山神在警示我们,” 岩龙严肃地说,“神树种子离开魂归谷太久,已经失去了山神的庇佑。要想让它恢复生机,必须把它送回魂归谷的溶洞里。”

    众人一致同意岩龙的提议。当天下午,他们就整理好装备,向着魂归谷出发。一路上,怒江的江水依旧咆哮,峡谷里的雾气比上次更浓,仿佛有什么神秘的力量在召唤着他们。

    再次来到魂归谷的溶洞,林砚发现这里发生了一些变化。原本被江水淹没的石台,不知何时露出了水面,石台上还多了几个奇怪的凹槽,形状与佤族图腾中的太阳历图案一模一样。

    陈教授立刻对凹槽进行了测量和研究,他惊讶地发现,这些凹槽的位置和角度,竟然与天上的星宿相对应。“这可能是一个古老的天文观测装置,” 陈教授兴奋地说,“佤族先民或许通过这些凹槽来观测星宿,判断季节和时间。”

    岩龙则走到石台边,仔细观察着上面的痕迹。“这些凹槽是新出现的,” 他肯定地说,“上次我们来的时候,石台上还没有这些。而且,我在凹槽里发现了一些佤族古老的符文,只有历任魔巴才能解读。”

    林砚心中一动,她想起了母亲日记里提到的 “佤族秘语”。“岩龙,你能解读这些符文吗?” 她问道。岩龙摇了摇头:“我爷爷是最后一任魔巴,他还没来得及把所有的知识传授给我,就失踪了。不过,我奶奶手里有一本爷爷留下的《魔巴手记》,或许里面有解读符文的方法。”

    众人决定先将神树种子放回石台的陶罐里,再返回丙中洛寻找《魔巴手记》。当林砚小心翼翼地把种子放进陶罐时,奇迹发生了 —— 种子周围的蓝光渐渐消失,芽叶也重新恢复了嫩绿,甚至比之前更加生机勃勃。

    “看来我们找对地方了,” 陈教授松了一口气,“神树种子确实需要魂归谷的环境才能存活。不过,这些新出现的凹槽和符文,一定隐藏着更大的秘密。”

    回到丙中洛后,岩龙立刻去了奶奶家。他的奶奶已经八十多岁了,身体依然硬朗。当她听到众人的来意后,从床底下的木箱里取出了一本泛黄的牛皮纸手记。“这是你爷爷留下的,” 奶奶的声音有些沙哑,“他说,这本手记里藏着飘写林的终极秘密,只有在关键时刻才能打开。”

    林砚接过《魔巴手记》,只见封面是用佤族特有的皮革制成,上面刻着复杂的图腾。她轻轻翻开手记,里面的文字都是用古佤文写成,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种仪式和传说。陈教授立刻找来古佤文翻译专家,开始解读手记中的内容。

    经过几天的努力,翻译专家终于解读出了《魔巴手记》中的部分内容。手记里提到,飘写林是佤族的圣地,神树则是连接天地的桥梁。每一百年,神树就会结出一次 “魂晶”,“魂晶” 拥有强大的力量,既能治愈百病,也能带来灾难。

    而魂归谷的溶洞,其实是一个 “时空之门”,凹槽和符文是开启 “时空之门” 的钥匙。只有在特定的星宿位置下,用 “魂晶” 作为祭品,才能打开 “时空之门”,进入另一个维度的世界。

    手记里还提到,1958 年,岩龙的爷爷之所以要阻止地质队带走神树种子,是因为他预感到,神树种子的离开会导致 “时空之门” 失衡,引发灾难。而林砚的母亲,当年其实是为了保护 “魂晶”,才被岩龙的爷爷困在飘写林里,变成了 “飘写”。

    “这么说,我母亲还活着?” 林砚激动地抓住岩龙的手,眼里充满了期待。岩龙摇了摇头:“手记里说,变成‘飘写’的人,虽然灵魂还在,但身体已经消失了。要想让她恢复人形,必须找到‘魂晶’,并在‘时空之门’开启时,用‘魂晶’的力量唤醒她的灵魂。”

    陈教授沉思片刻:“根据手记里的记载,下一次‘魂晶’出现的时间,就在下个月的满月之夜,而且那天的星宿位置,正好能打开‘时空之门’。我们必须在这一个月里,找到‘魂晶’的下落。”

    众人开始根据《魔巴手记》中的线索,在飘写林里寻找 “魂晶”。手记里提到,“魂晶” 藏在神树的根部,而神树的根部位于飘写林最深处的 “鬼潭” 底下。“鬼潭” 是怒江支流的一个深潭,传说里面住着水怪,从来没有人敢靠近。

    为了找到 “魂晶”,林砚决定亲自潜入 “鬼潭”。她请来了专业的潜水教练,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潜水训练。岩龙则每天都去 “鬼潭” 边祭祀,祈求山神保佑林砚平安。

    满月之夜越来越近,林砚的潜水训练也接近尾声。出发前的晚上,林砚独自一人来到飘写林的神树下,她抚摸着树干,轻声说:“妈妈,我一定会找到‘魂晶’,让你恢复人形。”

    满月之夜终于到来。这天晚上,天空格外晴朗,星星布满了夜空,正好与魂归谷溶洞里的凹槽相对应。林砚、陈教授、岩龙以及几名研究人员,带着潜水装备,来到了 “鬼潭” 边。

    “鬼潭” 的水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月光洒在水面上,泛着诡异的光芒。岩龙点燃了三炷香,插在潭边的石头上,嘴里念念有词,进行着祭祀仪式。“山神啊,请保佑我们找到‘魂晶’,唤醒林砚母亲的灵魂。”

    祭祀仪式结束后,林砚穿上潜水服,戴上潜水镜,深吸一口气,纵身跳入了 “鬼潭”。潭水冰冷刺骨,能见度很低,林砚只能依靠手电筒的光芒,在水下摸索。

    下潜到大约十米深时,林砚看到了神树的根部。根部粗壮无比,缠绕在一起,像一张巨大的网。她仔细搜索着根部周围,突然,一道微弱的红光吸引了她的注意。

    林砚游过去,发现红光来自一个小小的水晶石,水晶石嵌在神树的根部,散发着温暖的光芒。“这一定就是‘魂晶’!” 林砚兴奋地伸出手,小心翼翼地将 “魂晶” 从根部取了下来。

    就在林砚准备上浮时,突然,潭水开始剧烈波动,一个巨大的黑影从她身后袭来。林砚回头一看,只见一只体型庞大的水怪,正张着血盆大口,向她扑来。

    林砚来不及多想,立刻加快速度向上游。水怪在后面紧追不舍,它的尾巴拍打在水面上,发出巨大的声响。就在林砚快要浮出水面时,水怪突然咬住了她的潜水服。

    岸上的岩龙听到动静,立刻拿起佤族长刀,跳入潭中。他挥舞着长刀,向水怪砍去。水怪被岩龙的气势吓住,松开了林砚,转身向潭底游去。

    岩龙拉住林砚的手,带着她浮出了水面。众人立刻围上来,将林砚拉上岸。林砚瘫坐在地上,大口喘着气,手里紧紧攥着 “魂晶”。“太好了,我们找到‘魂晶’了!” 她激动地说。

    众人带着 “魂晶”,立刻赶往魂归谷的溶洞。此时,满月已经升到了天空的正中央,星宿的位置正好与溶洞里的凹槽相对应。陈教授立刻指挥研究人员,将 “魂晶” 放在凹槽的中央。

    当 “魂晶” 放入凹槽的瞬间,整个溶洞突然亮了起来。凹槽里的符文开始闪烁,一道光柱从凹槽中射出,照在溶洞的顶部。顶部的岩石渐渐裂开,一个圆形的洞口出现在众人眼前,洞口周围萦绕着彩色的光芒 —— 这就是 “时空之门”。

    “时空之门” 开启了,里面传来一阵悠扬的歌声,仿佛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呼唤。林砚知道,这是母亲的声音,她立刻站起身,准备走进 “时空之门”。

    岩龙拉住了她的手:“林砚,你要小心。我们不知道‘时空之门’后面是什么样的世界,也不知道进去后还能不能回来。” 林砚坚定地说:“为了妈妈,我必须进去。无论前面有什么危险,我都不怕。”

    陈教授递给林砚一个定位仪:“这个定位仪能帮你确定位置,如果你遇到危险,就按下上面的红色按钮,我们会想办法救你。” 林砚接过定位仪,点了点头,然后一步步向 “时空之门” 走去。

    走进 “时空之门”,林砚感觉自己像是穿越了一条长长的隧道。隧道里充满了彩色的光芒,耳边传来各种奇怪的声音。不知过了多久,林砚终于走出了隧道,来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

    这个世界里,天空是淡紫色的,地面上长满了奇花异草,远处的山峰高耸入云,云雾缭绕。林砚四处张望,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正站在一片花海中,向她招手。

    “妈妈!” 林砚激动地跑过去,抱住了那个身影。没错,这就是她的母亲!母亲的脸上带着温柔的笑容,和她记忆中的一模一样。“砚砚,我终于等到你了。” 母亲的声音有些哽咽。

    母女俩相拥而泣,诉说着这些年来的思念。林砚告诉母亲,她为了寻找她,经历了很多困难,也遇到了很多善良的人。母亲听了,感动得热泪盈眶:“谢谢你,砚砚。是你让我重新获得了生命。”

    林砚和母亲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待了三天。母亲告诉林砚,这个世界是佤族先民开辟的 “秘境”,这里的环境没有受到任何污染,充满了神奇的力量。神树的 “魂晶” 就是来自这里,它是秘境的能量源泉。

    母亲还告诉林砚,当年她被岩龙的爷爷困在飘写林里,变成 “飘写” 后,灵魂被吸入了秘境。这些年来,她一直在秘境里等待,等待着有人能找到 “魂晶”,打开 “时空之门”,将她唤醒。

    “现在,我终于可以和你一起回家了。” 母亲笑着说。林砚点了点头,她知道,是时候离开秘境,回到现实世界了。

    临走前,母亲带着林砚来到秘境的中心,那里有一棵巨大的神树,比飘写林里的神树还要高大。神树的根部,结满了小小的 “魂晶”。“这些‘魂晶’是秘境的馈赠,” 母亲说,“它们能治愈更多的人,也能保护飘写林的生态环境。你把它们带回去,交给陈教授,让他用科学的方法,让这些‘魂晶’发挥最大的作用。”

    林砚小心翼翼地收集了一些 “魂晶”,然后和母亲一起,走进了 “时空之门”。当她们再次回到魂归谷的溶洞时,众人都围了上来。看到林砚和她的母亲,大家都激动不已。

    “太好了,你们平安回来了!” 岩龙高兴地说。陈教授则接过林砚手里的 “魂晶”,兴奋地说:“有了这些‘魂晶’,我们就能进行更多的研究,为人类的健康和生态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回到丙中洛后,林砚的母亲逐渐适应了现实世界的生活。她经常去飘写林的生态保护站,给孩子们讲述佤族的传说和秘境的故事。岩龙则根据《魔巴手记》中的记载,重新整理了佤族的文化和仪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佤族文化。

    林砚则继续用她的相机,记录着怒江的美丽风光和佤族人民的生活。她出版了一本新的摄影集,名为《怒江秘境:时空之门的另一端》,里面记录了她在秘境中的经历和母亲的故事。摄影集一经出版,就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让更多的人关注到了怒江和佤族文化。

    一年后,飘写林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在 “魂晶” 的作用下,神树长得更加茂盛,周围的植被也更加丰富。生态保护站里,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他们在这里学习佤族文化,体验佤族的生活。

    陈教授的研究也取得了重大突破。他利用 “魂晶” 中的成分,研发出了一种新型的药物,能有效治疗多种癌症,为无数患者带来了希望。同时,他还根据秘境中的生态环境,提出了一套全新的生态保护方案,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林砚和母亲则成立了一个 “佤族文化传承基金会”,致力于保护和传承佤族的传统文化。她们在丙中洛开办了一所佤族文化学校,邀请当地的老艺人担任老师,教授孩子们佤族的语言、文字、音乐、舞蹈和手工艺。

    岩龙也成为了佤族文化的重要传承人。他经常带着佤族的歌舞团,到全国各地演出,让更多的人了解佤族的文化魅力。同时,他还积极推动佤族传统节日的复兴,每年的佤族新米节、火把节,都会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参与。

    这天,林砚、母亲、岩龙和陈教授再次来到飘写林的神树下。阳光透过枝叶洒在地上,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柱。神树的枝叶随风摇曳,仿佛在向他们招手。

    “我们一定会守护好这片土地,守护好佤族的文化。” 林砚坚定地说。母亲、岩龙和陈教授都点了点头,他们知道,这是他们共同的责任,也是他们新的征程。

    怒江的江水依旧咆哮,飘写林的雾气依旧弥漫,但这里已经不再是神秘而危险的秘境,而是充满了生机与希望的家园。林砚知道,她的探险故事还没有结束,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还有更多的秘密等待着她去发现,更多的责任等待着她去承担。(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左眼见飘心中喜叁不错,请把《左眼见飘心中喜叁》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左眼见飘心中喜叁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