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阜贵搓着手,脸上堆着不太自然的笑容,站在林凡临时宿舍的门口,显得有些局促。
“三大爷,进来说吧。”林凡把他让进屋,心里大概猜到了他的来意。厂里关于“集资”的风声,看来已经透过各种渠道,吹到了四合院这些“消息灵通人士”的耳朵里。
阎阜贵在椅子上坐下,眼睛四下瞟了瞟,才压低声音说:“林凡啊,我呢,也不跟你绕弯子。听说……厂里,或者说你那边,最近有点……资金上的困难?”
林凡不动声色:“三大爷您消息挺灵通。厂里发展快,确实需要更多资金支持。”
“是是是,发展好,我们都高兴。”阎阜贵连忙点头,往前凑了凑,“那个……我还听说,厂里可能……可能允许职工,自愿……支援一下厂里建设?就是……出点钱,厂里到时候连本带利还,还有……奖励?”
他话说得含糊其辞,但意思很明显了。
林凡看着阎阜贵那精于算计又带着渴望的眼神,心里明白了。这阎老西,是看准了这是个“赚钱”的机会,又担心风险,跑来探口风了。
“是有这么个初步设想,还在研究阶段。”林凡没有把话说死,“主要是为了南方新项目能尽快上马。参与完全是自愿,风险也得自己掂量。”
“明白,明白!自愿,自愿!”阎阜贵连连点头,试探着问,“那……要是参与的话,这利息……能比银行高多少?奖励……又怎么算?”
林凡心里苦笑,这阎阜贵,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他按照和李厂长商定的口径,含糊地说:“具体细则还没最终定,但肯定会让支持的职工不吃亏。至少比存银行定期划算。”
阎阜贵的小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他盘算着,林凡现在这么有本事,南方搞得那么大,肯定赔不了。这机会可比他把钱藏在炕席底下,或者借给院里人收那三瓜两枣的利息强多了!
“那个……林凡啊,”阎阜贵下了决心,声音更低了,“要是这事儿真定了,你……你得给三大爷留个名额!我家里……还有点闲钱,支持厂里建设,也是应该的嘛!”
看着阎阜贵那生怕错过这班车的模样,林凡心中感慨。这大概就是民间资本最原始的动力——对财富增值最朴素的渴望。连阎阜贵这样精于算计、谨小慎微的人都被吸引来了,说明这条路,或许真的能走通。
“行,三大爷,要是方案批了,我第一个通知您。”林凡给了他一个定心丸。
阎阜贵心满意足地走了。他这一来,反而让林凡对“集资”这件事,多了点不一样的信心。
接下来的几天,林凡闭门不出,根据李厂长的要求,精心炮制了一份措辞极其谨慎、几乎剔除了所有敏感字眼的“职工自愿参加生产发展基金”试点方案。他把“集资”包装成了“爱国爱厂、互助发展”的行为,强调了“保本”、“付息”、“奖励”而非“分红”,并将试点范围严格限定在南方加工点的建设上。
这份新方案由李厂长亲自带去部委汇报。又是一番激烈的讨论和博弈。最终,正如李厂长所料,部委领导在反复权衡后,给出了一个“原则上不予提倡,但鉴于特区特殊情况及企业发展急需,可小范围、小额度试点,加强监管,观察效果”的模糊批复。
没有明确支持,但也没有一棍子打死。这就够了!
拿到这个尚方宝剑(或者说护身符),林凡和李厂长都松了口气。试点方案迅速在红星轧钢厂和三产公司内部小范围传达。
消息一出,果然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反应最激烈的,当属刘海中一家。刘海中在家里拍着桌子大骂:“胡闹!这是变相剥削!林凡这小子,就是要把咱们辛辛苦苦攒下的血汗钱骗走!光齐、光福,你们谁也不准参与!”
然而,他的大儿子刘光齐私下里却跟媳妇嘀咕:“爸就是老脑筋!林凡现在什么势头?跟着他干能吃亏?我看这事儿靠谱!咱家那点钱存银行才几个利息?”
不仅刘光齐,厂里和公司里不少见识了林凡本事、又对南方市场充满期待的年轻工人和技术骨干,都跃跃欲试。他们相信林凡的能力,也看好项目的前景。
阎阜贵自然是第一时间就把自己压箱底的两千块钱取了出来,小心翼翼地用布包好,交给了林凡指定的财务人员,还千叮万嘱一定要把凭证写清楚。
更让林凡意外的是,傻柱不知从哪儿听说了这事,居然也揣着五百块钱找来了。他瓮声瓮气地对林凡说:“林凡,我傻柱没啥大钱,这钱你拿着,算我支持厂里建设。我信你不是胡来的人!”说完,把钱往桌上一放,扭头就走。
林凡看着那叠厚厚的、带着油渍的零整钞票,心里有些触动。这傻柱,虽然浑,但关键时刻,有种胡同串子的义气。
短短一个星期,通过这种半公开的内部动员,林凡竟然筹集到了一笔远超预期的资金!虽然总额对于庞大的产能扩张计划来说仍是杯水车薪,但这第一笔来自民间的资本,如同久旱后的甘霖,让南方加工点的项目,看到了立刻启动的希望!
林凡立刻指示财务人员,做好每一笔资金的登记、出具凭证,并按照承诺,支付了比银行同期利率高出不少的第一期利息。
拿到利息的阎阜贵,笑得见牙不见眼,连走路都带风。刘光齐也偷偷拿着利息回家,在刘海中面前扬眉吐气了一番,把刘海中气得够呛。
资金到位,林凡一刻不停,南方加工点的选址、前期平整、以及通过韩春明的渠道订购二手设备的工作,立刻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