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路拐进老城区的巷子时,天已经擦黑了。路灯是去年刚装的,瓦数不高,昏黄的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青石板路上投下斑驳的影子。陆辰背着书包走在巷子里,鞋底踩过积水的洼坑,发出轻微的“啪嗒”声,身后林风的那句“明天帮你一起打听”还在耳边打转,可他的心思早就飘回了家里——早上出门时父亲皱着的眉头、母亲藏在围裙下的手,总让他心里发紧。
巷子尽头就是他家的老房子,两层小楼,墙皮有些脱落,门口挂着的红灯笼还是去年春节挂的,边角已经褪成了浅粉色。陆辰刚走到门口,就听见屋里传来压抑的叹气声,不是父亲的,是母亲的。他放轻脚步,推开门,没先喊“妈”,而是站在玄关处往里看。
客厅里只开了一盏台灯,暖黄色的光打在母亲身上。她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一件陆辰的旧校服,针脚在灯光下穿梭,缝补着袖口磨破的地方。父亲则坐在对面的木椅上,手里捏着一支烟,烟蒂已经积了很长一截灰,他却没抽,只是盯着桌角的一张纸条出神,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
“妈,爸,我回来了。”陆辰把书包放在玄关的柜子上,走了过去。
母亲听到声音,手里的针线顿了一下,抬头看向他,立刻挤出笑容:“回来啦?饿不饿?锅里还热着菜,我去给你盛。”说着就要起身,却被陆辰按住了胳膊。
“妈,我不饿,先坐会儿。”陆辰的目光落在桌角的纸条上,那是一张折叠的便签,边缘已经被揉得发毛,隐约能看到上面写着“欠款叁万元”“月底还清”的字样。他心里一沉,前世就是这张催债条,压垮了父亲,也让家里的日子彻底陷入泥潭——父亲当年听了工友的撺掇,把准备给陆辰上大学的钱投进了一个“高息理财”,结果不到三个月,平台就卷款跑路了,不仅本金没了,还欠了放高利贷的三万块。
“爸,这纸条……”陆辰指了指桌角。
父亲像是被戳中了痛处,猛地把烟摁在烟灰缸里,声音沙哑:“没什么,就是……之前跟朋友借的钱,人家催着还了。”他不敢看陆辰的眼睛,把头扭向一边,“你别管这些,好好复习准备高考就行。”
“三万块,月底还?”陆辰没绕弯子,直接把纸条拿了起来。上面的字迹潦草,末尾还画了个歪歪扭扭的“押”字,他认得,这是巷口开小卖部的刘叔的字——刘叔平时看着和气,其实背地里放高利贷,前世就是他带着人来家里砸门,逼得父亲差点从二楼跳下去。
母亲的眼圈瞬间红了,她拉着陆辰的手,声音带着哭腔:“辰子,你别担心,妈跟你爸再想想办法,实在不行……就把你姥姥留下的那只镯子卖了。”
“不行!”陆辰立刻打断她。那只银镯子是姥姥临终前留给母亲的,母亲平时舍不得戴,只有过年才拿出来擦一擦,卖了镯子,母亲心里该多难受?他攥紧母亲的手,掌心的温度让母亲稍微平静了些,“妈,镯子不能卖,钱的事,我来想办法。”
“你?”父亲转过头,看着陆辰,眼神里满是怀疑,“你一个学生,能有什么办法?这钱你别管,我明天就去工地找老板预支工资,再跟亲戚借借,总能凑够的。”
可陆辰知道,父亲去预支工资只会被老板刁难——前世父亲就是去工地找老板,不仅没拿到钱,还被骂了一顿,回来的路上摔了一跤,腿肿了半个月。至于亲戚,前世母亲跑遍了所有亲戚家,要么说“家里也紧”,要么干脆闭门不见,根本没人愿意帮忙。
“爸,你别去工地,也别找亲戚。”陆辰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笃定,“我有个办法,能在月底前凑够三万块,而且不犯法,也不用借别人的。”
这话一出,父亲和母亲都愣住了。母亲拉着他的手更紧了:“辰子,你可别干傻事啊!咱们穷归穷,不能走歪路!”
“妈,我不会的。”陆辰笑了笑,走到电视柜前,打开了电视。屏幕亮起,正好在播晚间新闻,主持人拿着话筒,身后是奥运场馆的建设画面:“距离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还有158天,奥运纪念币第一组将于本月15日正式发行,市民可通过银行网点、指定古玩市场预约购买……”
画面里闪过纪念币的图案,正面是奥运五环,背面是福娃贝贝的形象,银光闪闪的。父亲和母亲还没反应过来,陆辰已经指着屏幕说:“爸,妈,就是这个——奥运纪念币。”
“纪念币?这能赚钱?”父亲皱着眉,显然不相信,“不就是个硬币吗?能值几个钱?”
“爸,您听我说。”陆辰拉着父母坐在沙发上,把书包里的草稿纸拿出来,一边写一边说,“这次发行的奥运纪念币,面值1元,发行价12元一枚,但是您知道吗?前世……我听同学说,这种纪念币刚发行的时候,因为抢的人多,市价会涨得特别快,最多的时候能涨到18块一枚,而且出手特别容易,古玩市场里有的是人收。”
他故意把“前世经历”说成“听同学说”,怕父母觉得他说话没谱。其实他记得清清楚楚,前世他有个同学的爸爸是做收藏的,就是靠倒卖第一组奥运纪念币,半个月赚了两万多——当时他还觉得是运气,现在想来,那是因为奥运热度加持,纪念币短期供需失衡,根本不愁卖。
“12块买,18块卖,一枚能赚6块?”母亲算了算,眼神里露出惊讶,“那要是买1000枚,就能赚6000块?”
“不止。”陆辰点头,“要是咱们能多凑点本金,买5000枚,就能赚3万块,正好够还外债。而且发行时间是15号,今天是11号,还有四天时间准备,月底前肯定能卖出去,一点都不耽误还刘叔的钱。”
父亲还是皱着眉,没说话——他一辈子老实本分,从没做过“倒卖”的事,总觉得这钱赚得不踏实。“辰子,这靠谱吗?万一砸在手里卖不出去,咱们不是更麻烦?”
“爸,肯定靠谱。”陆辰看着父亲的眼睛,语气格外坚定,“您想啊,奥运会是咱们国家第一次办,全国人都关注,纪念币肯定抢手。而且我已经打听好了,市区的古玩市场里,有好几个摊位专门收纪念币,就算到时候市价降了,咱们也能以15块一枚卖出去,最少也能赚3块一枚,绝对不会赔。”
他没说“打听好了”是前世的记忆,只说“打听好了”,让父亲放心。其实他心里比谁都清楚,第一组奥运纪念币的热度有多高——前世直到奥运会结束,市价都没低于16块,短期套利根本没风险。
父亲沉默了一会儿,看着桌角的催债条,又看了看陆辰认真的样子,终于松了口:“行,那……那咱们试试。可是辰子,咱们手里没那么多钱啊,买5000枚得6万块,家里现在连1000块都拿不出来。”
提到钱,陆辰心里早就有了打算。他从口袋里掏出存钱罐的钥匙——那是个蓝色的陶瓷小猪,是他十岁生日时母亲送的,这些年他的零花钱、压岁钱都存在里面。“妈,您帮我把存钱罐拿过来。”
母亲把存钱罐抱过来,陆辰打开底部的盖子,把里面的钱倒在桌上——大多是一元、五角的硬币,还有几张十元、二十元的纸币。三人一起数,数了三遍,总共是826块5角。
“这是我的零花钱,能买68枚,赚408块。”陆辰把钱归拢好,“剩下的,我明天找林风借点——他家虽然也不富裕,但他爸妈是做小生意的,手里应该能凑个几千块,等咱们赚了钱,双倍还他。”
“找林风借钱?会不会太麻烦人家了?”母亲有点不好意思,“林风这孩子平时就帮你不少,再跟他借钱……”
“妈,林风是我最好的兄弟,他不会介意的。”陆辰笑了笑,想起前世林风把仅有的五万块都投给他创业,心里一阵温暖,“而且我跟他说清楚,这是赚钱的事,不是白借,他肯定愿意。”
父亲看着桌上的零钱,又看了看陆辰,眼神里的担忧少了些,多了些期待:“行,那明天你跟林风说说。要是能借到钱,咱们就去古玩市场买纪念币。要是借不到……爸再想别的办法。”
“肯定能借到。”陆辰拍了拍父亲的肩膀,“爸,您别担心,这次咱们肯定能把外债还上,以后家里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母亲看着父子俩,擦了擦眼角的泪,笑着说:“好,好,妈相信你们。我去给你盛菜,今天炖了排骨汤,给你补补脑子,明天还要好好学习呢。”
母亲去厨房盛菜,父亲把桌上的零钱小心翼翼地收起来,放进一个旧信封里,陆辰则坐在沙发上,打开手机——屏幕上还是那条陌生号码发来的“你很聪明”,他盯着短信看了一会儿,把号码存进手机,备注“匿名”。
他不知道这个“匿名”是谁,但他能感觉到,对方一直在盯着他。不过现在,他没心思管这些——先凑够钱买纪念币,帮家里还上外债,才是最重要的事。
晚饭时,母亲不停地给陆辰夹排骨,父亲也难得地多喝了两杯酒,话也多了起来,问他高考想考哪个大学,以后想做什么。陆辰一边吃,一边跟父母说“想考江城大学”“以后想做跟电脑相关的生意”,父母听得连连点头,客厅里的气氛终于不像之前那么压抑了。
吃完晚饭,陆辰回到房间,关上门,拿出草稿纸,开始算纪念币的成本和利润:
- 发行价12元/枚,目标购买5000枚,总成本60000元
- 自有资金826.5元,可买68枚,剩余需借59173.5元
- 林风处预计借20000元(最多,不能多借,避免他家里有压力)
- 剩余39173.5元,需要找其他渠道——比如打印店老板?
他想起之前做校园打印代理时,跟校外打印店的张老板关系不错,张老板平时总说“陆辰这孩子机灵”,或许可以跟张老板借点钱,用纪念币做抵押,或者给张老板分点利润。
不过这事得等明天跟林风借到钱再说。陆辰把草稿纸叠好,放进书包里,又拿出英语单词本,背了起来。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户洒在书桌上,照亮了他的侧脸,他的眼神格外专注——这是他重生后第一次真切地感觉到,自己正在一点点改变命运,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父母,为了那些他在乎的人。
只是他没注意到,手机屏幕又亮了一下,还是那个“匿名”号码,发来一条新短信:“奥运纪念币?有点意思。”
短信发过来不到十秒,就被撤回了。等陆辰看到手机提示时,只剩下“对方撤回一条消息”的字样。他皱了皱眉,点开“匿名”的对话框,里面空空如也,只有之前的两条短信。
是谁?怎么知道他要做纪念币的事?
是张浩?还是周虎的人?或者是其他他不知道的人?
陆辰握着手机,指节微微泛白。他原本以为,纪念币套利是件稳赚不赔的小事,却没想到,刚有想法,就被人盯上了。
这场看似简单的“赚钱计划”,好像突然变得复杂起来。他看着窗外漆黑的夜空,心里第一次有了一丝不确定——这三万块外债,真的能那么容易还上吗?那个隐藏在暗处的“匿名”,又会对他做什么?(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