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技委员会,这个名字听上去威风凛凛,代表着国家最尖端的未来。
可当祁明峰踏入分给他的副主任办公室时,才切实体会到什么叫百废待兴。
房间不大,一股陈旧木料和灰尘混合的味道扑面而来。
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一个掉漆的铁皮文件柜,就是全部家当。
墙角那部黑色的手摇电话机,看上去比他的年龄都大。
资料残缺,人才匮乏,设备老旧。
这就是他上任第一天,面对的烂摊子。
他才刚刚将上将任命书锁进家里的保险柜,转眼就从云端落回了最坚硬的地面。
也挺好,脚踏实地的感觉,更让人心安。
就在他拉开椅子,准备坐下时,脑海中熟悉的提示音准时响起。
【叮!宿主开启和平建设新篇章,身份转变:从战争之神到建国基石!】
【检测到宿主当前面临“万事开头难”的困境,特此发放建设期新手大礼包——【未来科技碎片X1】!】
【请宿主选择应用领域,系统将根据您的选择,具现化相关科技理论雏形。】
祁明峰的动作停顿了一下。
来了。
他在战争年代,靠着系统奖励的战术和精神力,为自己,为家族,打下了一片天。
如今到了和平年代,系统的奖励模式也随之改变。
科技碎片?
很好,这正是他现在最需要的东西!
他的眼前浮现出几个选项:【材料学】、【半导体技术】、【船舶工程】、【航空发动机】……
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他的意念直接锁定了最后一个。
【航空发动机领域】!
这四个字,是龙国几代军工人的痛。
更是他记忆中,孙子祁同伟那个时代,都未能彻底攻克的“心脏病”!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强大的空军,就等于被废掉了半条臂膀。
而没有一颗强劲的“中国心”,战机飞得再高,也不过是别人的靶子!
他要改变孙子的命运,就要从根源上,为这个国家,为祁家,补上每一块短板!
【选择确认!【航空发动机领域】科技碎片正在发放……】
瞬间,海量的信息流涌入祁明峰的脑海。
这些信息杂乱无章,有复杂的理论公式,有结构图,还有一些闻所未闻的材料名词。
虽然只是碎片,但其中蕴含的几个关键技术方向。
却像一道道闪电,劈开了他眼前所有的迷雾!
他豁然开朗!
当晚,国防科委办公室的灯,亮了整整一夜。
第二天一早,一份名为《关于我国第一代喷气式发动机跨越式发展的若干技术构想》的报告,被整整齐齐地摆在了委员会主任的办公桌上。
这份报告,是一颗重磅炸弹。
委员会内部的紧急技术研讨会上,气氛压抑得可怕。
“异想天开!简直是异想天开!”
一位戴着老花镜,从旧时代过来的航空专家,气得手都在发抖。
他指着报告上的几张结构图,激动地说道。
“涡轮叶片用复合层流冷却?进气道还要搞可变截面?”
“这……这在理论上都还只是个猜想!我们连最基础的离心式发动机都还没完全吃透,怎么可能一步登天!”
“是啊,祁副主任,您的心情我们理解,谁都想让我们的空军早日强大起来。”
另一位老专家也委婉地劝道。
“但科学研究,要一步一个脚印,不能好高骛远啊。”
几位中方专家的脸上,都带着一种复杂的表情。
既有对祁明峰“外行指导内行”的无奈,又有面对技术壁垒深深的无力感。
祁明峰坐在会议桌的一侧,面色平静,一言不发。
他只是静静地听着,将所有人的反应尽收眼底。
这些质疑,全在他的预料之中。
真正的重头戏,还没登场。
“我认为,这份报告与其说是技术构想,不如说是一位战功赫赫的将军,对未来的一份浪漫幻想。”
一个生硬的、带着明显口音的中文响起。
说话的,是列席会议的苏国专家组组长,鲍里斯。
一个身材高大,下巴刮得铁青的白人。
他拿起那份报告,用两根手指嫌弃地捏着,眼神中的轻蔑毫不掩饰。
“科学,是严谨的,是需要无数次实验和数据支撑的。”
“而不是靠着战场上的勇气和想象力,就能成功的。”
鲍里斯将报告扔在桌上,发出“啪”的一声轻响,让几位中方专家的肩膀微微一颤。
“我们苏国,愿意帮助龙国同志们建立自己的航空工业。”
他环视一圈,用一种教导的口吻说道。
“我们提供的方案,是基于现有技术,最稳妥,也最现实的道路。而不是这种……连理论基础都没有的小孩子的涂鸦。”
这话一出,会议室里几位中方专家的脸色都涨红了,既羞辱又愤怒,却无法反驳。
因为苏联人说的,是事实。
他们提供的技术和图纸,虽然落后,但却是目前唯一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主持会议的主任,在权衡许久之后,最终做出了决定。
“祁明峰同志的报告,体现了敢想敢干的革命精神,值得肯定。”
“但考虑到现实情况,这份构想……暂时先搁置吧。”
“等我们完成了对现有技术的消化吸收,再进行讨论。”
这个决定,等于宣判了报告的死刑。
紧接着,主任又宣布了另一个决定。
“关于祁副主任提交的,申请成立‘新型喷气式发动机预研项目组’的申请……经委员会讨论,暂时驳回。”
下马威。
一个结结实实的下马威。
所有人的目光,都下意识地投向了祁明峰。
他们想看到这位刚刚上任,就遭遇了迎头一棒的年轻将军,会是何种反应。
是愤怒?是沮丧?还是不甘?
然而,他们什么都没看到。
祁明峰的脸上,甚至连一丝波澜都没有。
他反而笑了,那笑容里带着一丝让人看不懂的深意。
要让这群被条条框框束缚住思想的象牙塔专家信服,靠报告,靠口水,是没用的。
只能用他们唯一听得懂,也唯一会敬畏的语言。
那就是技术。
绝对的,碾压性的技术!
会议结束,众人陆续离场。
祁明峰却站了起来,径直走到了正准备高傲离开的鲍里斯面前。
苏联专家组长扬起了下巴,居高临下地问。
“祁副主任,还有什么事吗?”
“如果你想说服我,我劝你还是放弃吧!”
“军事上的胜利,不代表科学上的认知。”
“鲍里斯同志。”祁明峰开口了。
“你说的没错,科学是严谨的。但你口中的‘现实’,不过是你们现有知识的边界,而不是科学的边界。”
鲍里斯愣了一下,脸色微变。
祁明峰向前踏了一步,目光如刀,直刺对方的眼睛。
“你说我的报告是幻想,说你们的方案才最现实。”
“那么,我向委员会申请,组织一场公开的技术辩论会。”
此言一出,正准备离开的几位中方专家全都停下了脚步,震惊地回头望来。
“主题,就是航空发动机。你,我,带着各自的团队,公开辩论。”
“谁对谁错,谁是幻想,谁是现实,让技术本身来说话。”
他死死盯着鲍里斯,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缓缓吐出三个字:
“你,敢吗?”(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