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李学文对于第一夫人的态度超乎了校长的预料,因此在车上,校长并没有跟李学文聊其他的。
而是将话题限制在了公务上,单单询问了淞沪前线的情况。
对此,李学文自然是求之不得,
坐在副驾驶上,对着淞沪前线的军事情况开始了条理清晰的分析。
从如今中日双方在淞沪战场上的敌我态势,到小鬼子援军可能主攻的方向,分别从战术和战略上出发,详详细细的给校长讲了一遍。
这一番话听得校长连连点头,脸上原本随意的表情逐渐变得专注和凝重,被李学文这清晰,务实且切中要害的分析深深吸引。
“嗯...言之有理,依你之见,我军当前最紧要之处何在?”
听到这个问题,李学文的心里的想法就是退出淞沪,避开小鬼子的舰炮优势,依托淞沪外围的国防工事层层阻击。
心里想归想,但是嘴上却不敢提。
谁都知道在淞沪这个地方跟小鬼子打仗国军要吃大亏,但是谁也不敢提出来。
淞沪战场不仅是军事前线,更是关乎全国民心士气的精神战场。
亚洲第一大城市,国内最繁华的城市,谁敢提出放弃?
军事是政治的延伸,淞沪必须要守,只有这一个选择,没第二条路能走。
思索了一下,李学文开口说道:“稳固现有防线,尤其是闻北,江湾,大场一线,深沟高垒,准备迎接敌军更猛烈的炮火和步兵冲击。”
“但同时,必须组建更多像学生麾下突击队一样的精锐机动力量,专司反击,逆袭,夜战,破袭,打击日军的后勤线,炮兵阵地和指挥节点,以攻代守,方能持久。”
“此外,必须尽全力保障杭州湾北岸等后方要地的安全,警惕日军大规模登陆包抄,若此处有失,我大军腹背受敌,局面将极为危险。”
这一番话,既有战略层面的考量,又有具体战术的建议,甚至点出了历史上鬼子杭州湾登陆的风险。
校长听完以后眉头紧皱,目前才九月份小鬼子的攻势虽然凶猛,但主流判断仍认为其主攻方向在市区和长江沿岸,大规模侧后登陆还没有人提出。
“杭州湾北岸?学文,你详细说说,为何特别关注此地?依据何在”
“回委座,此乃学生基于敌我优劣研判所得,日军最大优势在于其海军,淞沪正面战场,水网密布,加之我军顽强抵抗”
“其重型装备与兵力优势难以完全展开,进展缓慢,代价巨大,久战不下,其必然寻求利用绝对制海权,进行大规模侧翼迂回”
说到这里,李学文停顿了一下,给了校长消化的时间,随后继续说道:
“纵观淞沪地形,杭州湾北岸滩涂平缓,适宜大规模登陆作业,且距我淞沪主力侧后及通往南京之交通线极近。”
“一旦日军以此处为突破口,投入两至三个师团强行登陆,可迅速截断我大军退路与补给线,形成合击之势。”
“如若淞沪前线战局僵持,倭寇为了摆脱僵局,寻求速胜,极大概率会选择在此处冒险登陆”
李学文语气笃定,目光灼灼,仿佛已经看到了历史上那致命的一击。
但是,校长听完这番极具预见性的分析后,并未立刻表现出震惊或采纳,而是陷入了更长时间的沉默。
李学文的分析逻辑清晰,听起来有些道理,但结论实在太过惊人,与目前参谋部和情报部门做出的判断不符。
相比于李学文,校长更相信参谋部里面的高级将领。
沉吟良久后,校长这才开口:“此事关系重大,不可不察,这样,你将方才所言,特别是关于杭州湾北岸之风险,依据、以及你的应对建议”
“详细形成一份书面报告,呈交侍从室转我,我会命军令部结合各方情报,对此进行专项研究与评估。”
“是,学生明白”李学文立刻回答道。
对于校长会相信自己的判断,李学文根本没有丝毫的期待。
历史上十月份就有情报送来,说小鬼子要在杭州湾登陆,但是军委会依旧没有当回事,更别说李学文提前两个月预测了。
李学文之所以会现在提出,就是向校长证明自己在战略上的能力,为自己将来在更高层面获得话语权打下基础。
这份报告,就是他能力的证明,当未来某一天,他的预言成真时,今日这番话和这份报告,将成为他以后在国军中最大的资本。
就在这时,车辆缓缓减速。
司机轻声道:“委座,夫人,会场到了。”
校长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情绪,恢复了威严的神态,对李学文道:“好了,前线的事先放一边,先应对眼前的事,打起精神来。”
“是”李学文朗声应道。
汽车缓缓的驶入会场门口,上午有过一面之缘的未来大汉奸周坲海,此刻正恭恭敬敬的站在门口,等待着汽车的停下。
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李学文,只是一打眼,就知道对方是要干什么。
当即不屑的撇了撇嘴,这个老小子在自己面前还想玩溜须拍马这一套?想什么呢?
汽车刚一停稳,李学文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推开车门,如同一头猎豹般窜了出去。
不等周坲海反应过来,李学文腰部一个用力,一屁股将周坲海给挤开了半个身位。
与此同时,他的右手已经精准的握住了后排车门的把手,左手则习惯性地护在了门框上方,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尽显李长官的专业素质。
“委座,请下车”
等校长从车上下来,李学文轻轻的关上车门,转身看了一脸惊愕的周坲海一眼。
给了对方一个不屑的眼神,在心里暗想:你踏马什么档次,敢来抢李长官的活?(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