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榆苑的日子,如溪水般潺潺流淌,宁静而充实。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时代的洪流,总会以各种方式,波及到每一个角落,即便是这看似与世隔绝的山野田园。
这一日,一位不速之客,打破了桑榆苑的宁静。来者是一名年约二十、衣衫褴褛、面带菜色,眼神却异常明亮执着的青年。他跪在苑外,叩首不止,声称要求见“格物先生”(这是林微在民间行医著述后,一些知晓她不凡却又不知其真实身份的人,给予的尊称)。
楚瑾宸与林微正在院中修剪花枝,闻讯有些诧异。林微让侍女将青年带入。
那青年见到林微,虽不知其真正身份,却被她那沉静睿智的气度所慑,再次跪倒,双手奉上一卷污损不堪、却依稀可见字迹的旧书:“学生赵知拙,冒死求见先生!恳请先生救救我等,救救这世间被蒙蔽的学问!”
林微接过那卷书,翻开一看,心中猛地一震!这竟是一本前朝遗留的、关于天地运行、万物构成的笔记残卷,其中一些观点,虽粗糙古朴,却隐隐触及了她所知的某些科学原理的边缘!但更多的,则是被一些似是而非的玄学、甚至是“幽冥道”残留的邪说所污染、篡改!
“此书……你从何得来?”林微沉声问道。
赵知拙眼中燃起希望的光芒,激动道:“回先生,此乃学生家传。学生祖上曾为前朝钦天监博士,因坚持‘地圆说’、‘星体运行自有规律’,触怒权贵,被斥为‘妖言惑众’,家道中落,此书亦被列为**,几近失传。学生自幼痴迷此道,却发现世间流传之学,多被谬误与邪说充斥,真正探求万物至理之言,反而湮没无闻!学生……学生不甘心啊!”
他指着书中几处被朱笔篡改、附会上鬼神之说的段落,痛心疾首:“您看!明明是在论述潮汐与月亮之关联,却被强行解释为海神之怒!明明是在记录化石成因,却被说成是龙骨凤髓,祥瑞之兆!长此以往,世人皆醉,真理何存?!”
林微与楚瑾宸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震惊与凝重。他们没想到,在“幽冥道”的武力威胁之外,这种对知识的垄断、对真理的歪曲,同样是一种戕害世道、阻碍进步的巨大毒瘤。
“你欲如何?”楚瑾宸开口,声音带着久居上位的威严。
赵知拙被这气势所慑,却依旧鼓起勇气道:“学生……学生想请先生,以您的智慧和威望,拨乱反正!将这些被歪曲、被埋没的真知灼见,重新整理,公之于众!让学生这样的后来者,能有路可循,有灯可照!哪怕……哪怕只能照亮方寸之地,点燃星星之火!”
星火……林微看着眼前这个衣衫褴褛、却目光如火的青年,仿佛看到了无数个可能被埋没的求知灵魂。她想起了自己编撰的《格致新编》,那原本只是留给未来的一个念想。或许……时机到了?
她扶起赵知拙,温声道:“你的来意,我明白了。求真之路,道阻且长,你能有此心,殊为不易。且在此安心住下,容我思量。”
安置好赵知拙后,林微与楚瑾宸在灯下长谈。
“陛下,您觉得此事如何?”林微问道。
楚瑾宸沉吟道:“此子赤诚,其志可嘉。你所虑之事,朕亦有所感。盛世,不止于仓廪充实,武备强盛,更在于开启民智,明辨是非。若学问皆被垄断歪曲,盛世根基亦不稳固。只是……此事牵扯甚广,动辄得咎,需慎之又慎。”
林微点头:“臣妾明白。不能一蹴而就,需潜移默化。或许,我们可以借助医学馆和清异司的部分渠道,以刊印医书、农书、工巧之书为名,逐步夹带一些经过筛选、符合当下认知的格物致知之学?先从那些不被主流重视,却又切实关乎民生的领域开始?”
楚瑾宸眼中露出赞许之色:“此计甚妥。润物细无声。就让这星火,先从这桑榆苑,从这青年开始,慢慢点亮吧。”
此后,桑榆苑多了一位年轻的住客。林微开始系统地教导赵知拙,并非直接灌输现代知识,而是引导他如何辨别真伪,如何观察、实验、推理,如何从被篡改的故纸堆中,剥离出那些闪光的真理碎片。楚瑾宸则以其深厚的学识和政治智慧,为他剖析历代学问被扭曲背后的权力与利益纠葛。
赵知拙如饥似渴地学习着,眼中光芒愈盛。他知道,自己找到了一条真正的道路。
一年后,赵知拙带着林微整理的部分书稿和楚瑾宸的亲笔荐书(化名),离开了桑榆苑,前往京城的皇家医学馆,从一个最基础的文书做起。没有人知道他的来历,只知道他勤奋好学,见解独到。
许多年后,当赵知拙成为一代科学巨匠,其著作启迪了无数后人时,他总会想起西山脚下那个平凡的院落,和那对改变了他人生命运、也悄然推动了时代车轮的恩师夫妇。
桑榆非晚,星火可燎原。真正的传承,不在于权位的交替,而在于智慧与精神的点亮与传递。在这宁静的山野之间,楚瑾宸与林微,以他们的方式,继续为这个他们深爱的世界,播撒着希望的种子。(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