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晚上十点,爷爷才回来。
他眉头紧锁地走进院子,一屁股坐在板凳上,默默抽起烟。
奶奶端来一碗热汤面,放在桌上,轻声问,“怎么样?是不是有人受伤了?”
爷爷摇摇头,声音有些低沉:
“没啥事,雷声大雨点小。几个年轻人抢水抢急了,推搡几下而已。”
“那你叹什么气啊?”
“我回来的时候顺路去了趟西岭大塘,里面没水了。”
奶奶一愣,皱眉道,“不会吧……西岭大塘怎么也没水了?”
爷爷深吸一口烟,缓缓吐出烟圈:
“是啊,那地方地势低,按说不会干的。可今天我路过时,看了一眼,塘底只剩下淤泥了。”
他顿了顿,接着说:
“这天气太热了,再这么下去,怕是连山泉水都要断了。明天我打算去趟老邓婆家,找她算一卦。”
“你不是看不上人家的封建迷信吗?”
爷爷没说话,只是一个劲的抽烟。
……
次日清晨,天边泛着淡淡的灰蓝。
爷孙俩骑着电三轮,带着刚买的猪后腿,驶入一片翠绿的竹林。
他们来到一座不起眼的小院前。
院外的菜地里,老邓婆正低头忙碌着。
她身形佝偻,穿着一身黑衣,看起来与普通农家老太太并无二致。
见到爷爷,老邓婆放下手中的活计,缓缓直起身子,招呼道,“李老大来了啊。”
她又看向李临,眉头扬起,“这是你孙子吧?放暑假了?”
李临点点头,礼貌地回了句,“邓奶奶好。”
老邓婆笑了笑,眼角的皱纹挤成了一团,很是和蔼。
爷爷从车斗里拎出猪腿,笑着说道,“老嫂子,给你带了点肉。”
她没有推辞,淡淡地回了句,“有心了,进来吧。”
李临正要进屋,却被爷爷一拉,“你留在这里,我一个人进去。”
眼神严肃,让人不好拒绝。
李临只得无奈点头,找了个树荫静静等待。
大约一个小时后,房门忽然打开。
爷爷走出小屋,气愤地回头怒骂道:
“简直是胡言乱语!什么狗屁金星西移、月亮高轨,通通都是封建迷信!!”
老邓婆追了出来,眼神愤然,毫不示弱:
“你李老大脾气硬!别人怕你,我不怕你!我最后说一遍,我的东西不是封建迷信!”
爷爷懒得理她,戴上草帽,对李临招呼道,“临子,走了。”
李临挥挥手:“邓奶奶再见。”
老邓婆没有回应,只是站在门口,冷森森地对爷爷说道:
“信不信由你,反正我算了几十年卦,从来没错过。
“除非龙王爷显灵,否则中部地区,必然大旱,颗粒无收!”
……
到家后,奶奶已经做完午饭,正在刷快音。
手机里传来主持人低沉的声音:
“自去年11月以来,中部地区持续遭遇罕见干旱,多个省份达到重旱至特旱级别。
“受灾面积累计超47.7万平方公里,为1961年以来最严重旱情。
“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未来一个月内,将仍无有效降雨……”
爷爷听到预报,本就不佳的脸色愈发阴沉。
他摘下头上的草帽,挂在墙上。
一言不发地坐在餐桌前,拿起碗筷,沉声说道,“吃饭!”
奶奶似乎也察觉到爷爷心情不好,连忙放下手机。
她没说话,只是默默夹菜,偶尔抬头看看丈夫的脸色,又迅速低下头。
李临在旁边也不敢开口,只一个劲地扒饭……
下午一点左右,太阳已经升得老高,阳光刺眼而灼热。
李临坐在爷爷的电三轮后斗里,忍不住问,“我们家不是有自来水吗?为啥还要买矿泉水?”
爷爷握紧车把手,迎着风大声喊道:
“自从井干了以后,自来水厂就隔三差五地停水。不备点矿泉水怎么行?”
风从耳边掠过,带着一股干燥的土腥味。
李临缩在车厢后头,手扶着铁围栏,眯着眼,看着前方发白的路面。
不一会儿,他们来到街道。
爷孙二人从超市里搬了几箱矿泉水到车上,正准备走,一个穿着旧工装裤的女人朝爷爷点了点头。
“李叔。”那人声音有些沙哑,脸色疲惫。
“娟子啊。”爷爷应了一声,放下手中的水箱,“最近怎么样?”
娟子苦笑:
“还能怎么样,要是再旱下去,我家那五百亩田,估计到年底连租都交不上了……”
李临对这个女人还有些模糊的印象。
她早年丧夫,却没被击垮,不仅一个人扛起家中重担,还成了远近闻名的种田大户,干起活来比男人都凶。
小时候,她总是笑呵呵的,每次遇见自己,都会塞过来一把糖……
“那您忙着,我还有事。”
“娟子”和爷爷寒暄一阵后,摆摆手,转身离去。
风吹过来,卷起路边的灰尘,扑在脸上,干嗖嗖的。
回到家,吃过晚饭,李临走进浴室,拧开水龙头,只听“噗——”的一声,几滴水溅出来后,再也没了动静。
他皱皱眉,又用力转了几下,还是没水。
门外的奶奶说道:
“停水了吧?估计自来水厂那边又干了,今天洗不上澡了,擦擦吧。”
李临无奈,只得拎起一瓶矿泉水,倒进脸盆里。
水太少,洗完之后身上还是黏糊糊的,像沾了一层看不见的灰。
晚上,他躺在床上,浑身不舒服,翻来覆去睡不着。
风扇吹在脸上,嗡嗡响,反而更让人烦躁。
窗外传来狗叫声,远处还隐约有摩托车驶过的声音。
不知过了多久,李临才迷迷糊糊地进入梦乡。
然后……
那道低沉而谦卑的男声再次响起:
“主人,请创造您的眷属。”
高坐于王座之上的李临,丝毫没有犹豫,直接挥手创造。
……
社为土,稷为谷。
中华大地,自古以农为本。
从夏启肇始,绵延至今,农业的根脉深植于华夏文明的悠长岁月。
彼时,高踞九天、变幻莫测的风雨雷电,被视为左右收成丰歉、万民温饱的直接主宰。
于是,先民的敬畏与祈盼,凝结为一位位执掌天象的神祇。
司风之伯,布雨之师,掌雷之神,御云之君,乃至运转四时的司命。
皆是天地意志的化身,是农人仰望苍穹时最虔诚的叩拜对象。
然而,时光流转,先民们不再满足于祭祀众多各司一职的自然神明。
于是,一种更恢弘、更具包容性的图腾,在信仰的熔炉中凝聚成形,并最终升华为华夏民族精神图景中,至高无上的气象主宰——龙。
龙,腾跃于九霄,潜游于深渊,能大能小,能升能隐。集呼风唤雨、驱雷掣电、兴云吐雾之伟力于一身。
是超越单一自然神,沟通天地、调和阴阳、主宰水旱丰歉的终极象征。
……
随着李临最后一笔落下,一条蜿蜒若山脉起伏的苍青色神龙彻底成形。
百丈长的龙身,肌肉贲张,鳞甲铮铮,爪牙似精钢铸就。
一双龙眼深邃如渊,一对犄角锐利如锋,郁郁长须似银丝拂动。
真是威严堂皇,令人敬畏。
低沉而谦卑的男音再次响起:
“主人,请赋予您的眷属,最终的职责与第一个任务。”
李临直接宣告:
“神龙的职责,是沟通天地、调和阴阳、防止出现极端天气,护佑神州境内,风调雨顺。
“它的第一个任务,是转运水汽,普降甘霖,熄灭各地的旱灾。”
声音落下,百丈神龙深邃的双瞳,蓦然闪烁出灵动的光芒。
“昂——!!!”
一声悠长的龙吟。
那庞大的身躯化为一道苍青色流华,消失在梦境之中。
……
凌晨三点。
太平洋,菲律宾以东的海域上空。
苍青色的神龙轰然现身,龙首高昂,长尾舒展。
一双炯炯的神目微阖,似在感应天地间的气机。
龙鬃如幡,猎猎翻卷,铮铮鳞片在月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泽。
“昂——!”
百丈神龙,双目骤开,发出悠长的龙吟,身躯如星轮般盘旋。
毫密的鬃毛尽皆舒展,无形的玄奥力量自体内迸发,沟通天地,调运阴阳。
刹那间,大洋之上,狂风猝起,海浪滔天。
层层叠叠的乌云自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巨量的水汽被强行拽向高空,海洋与天空的温差急剧改变。
在苍青神龙不知疲倦的盘旋下,一团热带低压缓缓成形,不断增强……(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