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暗处的目光

    九月的江城理工大学,法国梧桐的掌状叶片刚染上浅黄,风一吹便有细碎的影子落在机械工程系的实验楼走廊。

    陆云背着半旧的双肩包走过 302实验室门口时,里面传来导师李教授拔高的声音:“你们这届毕业设计的整体水准,还不如去年的一半!尤其是结构优化这块,连基本的力学模型都做不扎实——”他脚步顿了顿,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包侧口袋里的硬物。那是一块指甲盖大小的黑色碎片,边缘泛着极淡的金属光泽,正是半个月前在巷子里救下被抢女孩时,从劫匪手中夺来的东西。后来他才知道,这东西叫“灵枢”。

    推开门的瞬间,所有目光都集中过来。李教授扶了扶眼镜,眉头皱成川字:“陆云,你的设计方案我看过了。上次跟你说的那个磁悬浮轴承改良思路,怎么又改回传统滚珠结构了?”办公桌上摊着他的毕业设计图纸,原本激进的参数被密密麻麻的修改液覆盖,曲线平滑得像一杯温吞水。

    陆云低下头,假装整理图纸边角:“我算了好几遍,磁悬浮的稳定性在低温环境下不达标,实际应用风险太高。”“风险?”李教授拿起图纸敲了敲,“你上个月在学术沙龙上可不是这么说的。当时你说……”“当时是我考虑不周。”陆云打断他,声音低了几分,“我查了些实际案例,很多企业还是更倾向成熟技术。”实验室里的同学交换着眼神。谁都知道陆云是系里的尖子生,去年还拿过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的金奖,没人相信他会因为“风险”退而求其次。只有陆云自己清楚,他不敢再触碰那些需要精密计算的设计——自从那晚灵枢在掌心发烫,他的大脑就像被装上了加速器,复杂的力学公式能在瞬间拆解重组,甚至能“看到”轴承转动时的应力分布云图。这种能力太诡异,就像揣着一颗随时会爆炸的炸弹。

    走出实验楼时,夕阳正沉在图书馆的尖顶后面,把天空染成熔金般的颜色。陆云沿着梧桐道慢慢走,口袋里的灵枢碎片忽然微微发烫,他猛地停下脚步,警惕地环顾四周。巷子里的场景突然涌进脑海:潮湿的墙壁上爬着青苔,劫匪的刀在昏暗中闪着冷光,女孩的哭声像细针扎在耳膜上。他当时只觉得手心一热,一股看不见的力量就从指尖涌出去,劫匪像被无形的手推了一把,重重撞在墙上晕了过去。事后他反复检查,既没有伤口,也没有异样,只有那枚碎片的温度迟迟不散。

    “陆云!”身后传来室友王磊的声音,他抱着篮球跑过来,满头大汗:“晚上去吃烧烤不?庆祝咱们毕业设计初稿过关!”

    陆云摇摇头:“不了,我还有点东西要改。”

    “又改?”王磊夸张地叹了口气,“我说你最近怎么回事,跟丢了魂似的。上次打篮球,你明明能断下对方的球,却故意慢了半拍——”

    “可能是没睡好。”

    陆云避开他的目光,快步走向宿舍。他不敢告诉任何人,那晚的力量爆发后,他总觉得有双眼睛在暗处盯着自己。有时是在食堂排队时,有时是在图书馆靠窗的位置,那种被窥视的寒意,像藤蔓一样缠在他的后颈。他不知道的是,这份直觉并非错觉。

    江城高新区的核心地带,“熵”科技大厦像一柄银色的利剑刺破云层。顶层办公室的灯光是冷白色的,没有一盏主灯,只有嵌在天花板里的灯带发出均匀的光,把整个空间照得纤毫毕现,却又透着刺骨的空旷。黑曜站在全息投影屏幕前,黑色西装的剪裁完美贴合他的身形,领口系着没有一丝褶皱的真丝领带。屏幕上的江城地图泛着淡蓝色的光晕,一个米粒大小的红点正在缓慢闪烁,旁边的数据流飞速滚动:【异常生物电信号脉冲,强度:Lv.1,坐标:江城理工大学西校门附近,持续时间:1.7秒,干扰源:50Hz工频电场】

    “第三次了。”他开口,声音低沉得像大提琴的最低音,没有任何情绪起伏。手指轻轻敲击着屏幕边缘,那里有一道几乎看不见的划痕——五年前那场爆炸留下的纪念。身后的技术人员陈默捏着数据板,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他穿着白色的科研服,袖口挽到小臂,露出手腕上的智能手环,上面显示着实时心率:98次/分。

    “黑曜长官,我们对比了前两次的信号特征,与‘灵枢’协议丢失的核心碎片匹配度达到 89%,但能量级别太低,只有理论值的 0.01%,像是……像是短路造成的瞬时放电。”黑曜转过身,灯光在他脸上投下明暗交错的阴影。他的眼睛是深褐色的,瞳孔边缘泛着极淡的灰色,像淬了冰的钢铁。

    “短路?”他重复了一遍这个词,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陈默,你跟了我三年,应该知道‘灵枢’的设计原理——它是生物电场与量子计算的结合体,没有‘短路’这种低级故障。”陈默的喉结动了动,低下头:“抱歉,长官。我重新分析了数据,发现信号爆发前 0.3秒,有一个微弱的神经电信号同步出现,频率与人类大脑的β波完全一致。所以我推测,是活体载体在无意识状态下激活了碎片。”

    “活体载体。”黑曜走到落地窗前,巨大的玻璃幕墙外是璀璨的江城夜景,车流像发光的河流在城市里蜿蜒。他的手指按在冰冷的玻璃上,映出五年前的画面:燃烧的实验室,坍塌的天花板,还有林默最后看他的眼神——那里面有不甘,有警告,还有一丝诡异的平静。

    “五年前事故后,我们回收了 17块‘灵枢’碎片,唯独缺失了最核心的协议模块。”他的声音很轻,像是在自言自语,“董事长说,它可能随着林默的脑波意识一起湮灭在爆炸里。现在看来,我们都错了。”

    陈默的呼吸顿了顿。林默这个名字,在熵公司是禁忌。那个天才科学家,既是“灵枢”项目的缔造者,也是把它推向深渊的人。五年前的爆炸不仅毁了整个研发中心,还让熵公司损失了上百亿的投资,更让“灵枢”的秘密成了永远的谜。

    “长官,”他小心翼翼地开口,“信号持续时间太短,而且周围有太多电磁干扰,我们无法精确定位。要不要扩大搜索范围?”

    “不用。”黑曜抬手打断他,“信号消失的区域集中在理工大学附近,目标很可能是那里的学生或教职工。启动‘清道夫’计划。”

    陈默的心脏猛地一跳。“清道夫”是熵公司的秘密行动小组,专门负责回收“灵枢”相关的异常物品和人员。他快速调出数据板上的指令界面:“搜索范围锁定理工大学及周边三公里?权限等级呢?”“优先非侵入式搜索。”黑曜的目光重新落回全息地图上,手指点在理工大学的位置,“接入江城所有医院的加密数据库,筛选近一个月内有神经损伤、异常脑电波记录的人员;调取理工大学的校医院档案、实验室使用记录,特别是机械工程系和生物工程系。”他顿了顿,语气变得不容置疑:“一旦发现匹配度超过 90%的目标,启动二级权限——可以使用伪装身份接触,必要时采取强制措施,带回公司进行深度检测。但记住,不能损伤载体的大脑,‘灵枢’碎片可能已经与神经组织融合。”“是!”陈默立刻点头,手指在数据板上飞快操作,屏幕上弹出一个黑色的图标,上面是一只衔着钥匙的乌鸦——“清道夫”的标志。

    办公室里重新安静下来,只剩下全息屏幕发出的微弱嗡鸣。黑曜看着屏幕上缓慢移动的“清道夫”部署路线,拿起桌上的一个黑色丝绒盒子。打开后,里面是一支银色的钢笔,笔帽上刻着一个小小的“L”字——林默的遗物。他旋开笔帽,里面没有墨囊,只有一个微型存储器。五年前他从爆炸现场找到这支笔时,存储器里只有一句话:“灵枢会找到新的宿主,熵的贪婪终将毁灭一切。”

    “找到新的宿主又如何?”黑曜低声自语,指尖摩挲着笔身上的刻痕,

    “林默,你太天真了。任何不属于熵的东西,我们都会亲手拿回来。”与此同时,陆云回到了宿舍。他反锁上门,拉上厚重的窗帘,从口袋里掏出那块灵枢碎片。碎片在台灯下泛着暗哑的光泽,触手微凉,不像傍晚时那样发烫。他把碎片放在桌上,打开电脑,调出一个加密文件夹。里面是他偷偷收集的关于“熵”科技的资料——这家公司以人工智能和生物科技闻名,却很少有人知道他们背后的秘密研究。

    半个月前救下女孩后,他总觉得“灵枢”这个名字很熟悉,直到在导师的旧论文里看到相关记载,才知道这是五年前一场爆炸中失踪的科研项目。鼠标指针停在一篇新闻报道上:《熵科技研发中心爆炸,天才科学家林默身亡》。配图是燃烧的大楼,浓烟滚滚。陆云放大图片,隐约能看到一个模糊的身影被抬上救护车,手腕上似乎戴着一个和灵枢碎片相似的装置。就在这时,桌上的灵枢碎片突然发出微弱的蓝光,屏幕上的新闻图片瞬间扭曲,变成了一串奇怪的符号。陆云吓了一跳,伸手去拿碎片,指尖刚碰到它,就感到一股电流顺着手臂窜进大脑,无数画面碎片般闪过:白色的实验室,复杂的仪器,一个戴着眼镜的男人正在操作电脑,屏幕上显示着“灵枢协议 V1.0”……“嗡——”电脑突然黑屏,灵枢碎片的蓝光也随之消失。

    陆云捂着额头,冷汗顺着脸颊流下,心脏狂跳不止。刚才那些画面里的男人,好像就是新闻里提到的林默。他不知道,此刻在熵科技大厦的监控中心,一个红色的警报灯突然亮起。屏幕上弹出一条提示:【检测到灵枢碎片主动信号,坐标:江城理工大学学生宿舍 3号楼 402室,匹配度 100%】黑曜看着屏幕上的坐标,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他拿起对讲机,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抗拒的命令:“清道夫小队,目标锁定。行动。”

    夜色渐深,江城理工大学的宿舍区渐渐安静下来。陆云把灵枢碎片藏进衣柜深处的旧书里,躺在床上,却毫无睡意。他总觉得窗外有什么东西在动,撩开窗帘一角,只看到漆黑的夜空和摇曳的梧桐树枝。但他没有看到,在宿舍楼下的阴影里,一辆黑色的轿车静静停着。副驾驶座上的男人戴着黑色墨镜,手腕上的智能手环显示着陆云的宿舍位置,屏幕上跳动着一行字:“目标:陆云,状态:休眠。等待指令。”暗处的目光,从未离开。(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灵枢:未来序列不错,请把《灵枢:未来序列》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灵枢:未来序列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