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茶馆

    离别总是伤感的,十二号一大早,王琼站在门口,看着陈渊父子俩离开,悄悄的抹了抹眼泪,任嬢嬢在一旁拍着她的肩膀:“大娃是见过大世面的,老陈也是个稳当人,放心嘛。”

    “他们都是要去办正经事。”

    “我还等着大娃去首都开一家饭店嘞。”

    王琼不禁破涕为笑:“他能够把矿上这个店店开下去就哦弥陀福了,首都那是个啥地方,也就他嘴巴上说说。”

    任嬢嬢调侃着:“我还是看好大娃的,他可是把分店店长的职位都许给我了。”

    两人说着话,冲淡了那离别的忧伤。

    车票是陈渊托关系买好的,先坐车到利州,然后在那里转乘。

    陈渊背着军绿色的帆布旅行包,陈昌骏也是民工打扮,看起来都普普通通,两人找了个空位坐下后,天色已经渐亮。

    哐当哐当的声音随着列车的前行而响个不停。

    这次出行,陈渊准备得很是充分,托王书记买了十二号晚上直达魔都的列车票,还是卧铺,这个没点儿关系还真搞不定。

    除了带上换洗的两套衣服,就是他收来的银圆还有近十万的现金。

    陈昌骏都担心坏了,生怕遇到抢劫的或者小偷,有些坐立不安。

    这可是八八年,不是后世处处摄像头的时代。

    而陈渊却是给自己老爸小声说着:“老汉儿,你放松点嘛,只要你不拿到喇叭喊,没有人晓得我们身上带了好多钱,就我们这打扮,一看就晓得是穷人噻。”

    话语刚落,有个刚刚去打了热水的中年眼镜,从过道路过时,不免多看了陈渊两眼。

    对方拿着军用水壶,压抑不住自己疑惑的心情,开口问道:“请问,你就是《活着》的作者,抓了个小诡子间谍的陈作家么?”

    陈渊眼角抽了抽,不失礼貌的笑着:“大哥认错了,我可能长得有点儿像。”

    “我也挺喜欢看他的书。”

    对方将信将疑的离开,陈昌骏那紧张的情绪,却被自家儿子那有些怂的样子惹得消散开来:“你咋不承认呢?”

    “你不晓得,我要承认的话,一路上别想清净了。”陈渊小声的说着。

    还好如今没有手机,对方也不能拿着手机里的照片或者视频来比对,于是回到座位时,那中年男子给同伴说着:“刚才遇到一个人,和报纸上还有新闻上的陈作家,长得特别像。”

    “我还问了一下,他说不是。”

    “小丹你不是见过对方么?”

    “就在中间那个位置。”

    一个留着妹妹头,别着草莓发卡的少女,穿着一套浅蓝色的运动服,她有些好奇的站起身来:“余叔叔,我去看看。”

    陈渊坐在靠窗位置,往脸上搭了张报纸,他老爸这时候正低着头把带着的包放在座椅下。

    所以,少女在车厢里走了个来回,怀疑搭着报纸假寐的人是陈渊,却又不好意思打扰,于是有些怅然的回到座位上:“没有看到,也许是不想被打扰吧。”

    取出单行本的《活着》,开口道:“这本书的结局,真的太惨了。”

    “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写出来的。”

    “我都看了两遍啦。”

    她身边坐着的中年,笑着道:“报纸上不是刊登了么,就是为了让你们明白,世界上并非都是美好,我像你这么大的年纪,连一条完好的裤子都没呢。”

    “那时候想要吃肉,砍竹子跑去镇上卖,半年都难得沾荤腥。”

    “从村里头到街上,天不亮就出发,要走到中午十一点钟。”

    “如果不是我去当了兵,复原回来有了工作,农村里的艰苦,你一样要经历。”

    “这书里的苦难,只是时代的缩影。”

    “所以才有间谍想要策反陈作家,以为这位作家是对国家不满,却没想到,把自己搭了进去。”

    颜洛丹点了点头:“陈作家真的好厉害啊,他是怎么发现那个记者是间谍的呀?”

    坐在她对面的余成光就笑道:“细节决定成败,小诡子还是有些大意了,不过以后咱们的斗争会更加艰巨,他们会潜伏得更加深沉。”

    “我们国家如今依然没有脱离贫困,那些狗东西亡我之心不死。”

    “想要从内部来破坏我们的团结。”

    于是,就连过道旁边的一个胖子也参加讨论,说着他爷爷当年就是抗战的一员,还是战斗英雄呢,提起小诡子就气得想要杀人。

    车厢里,随着列车的停靠,不停的有人上下,渐渐的变得热闹起来。

    打牌的,推着小车卖零食的,还有嚷着要去南边赚大钱的。

    陈渊和他老爸对面坐着两个老年人,带着一个背篼,里面装着干菜和几只鸡,还有不少的鸡蛋。

    味道虽然有些难闻,但是在这年代必须得适应。

    对面那老太太,皮肤黝黑,犹如枯树般干巴巴的,她和善的笑着:“不好意思啊,有点挡事了。”

    那老爷子,把背篼使劲儿的往他那边扯着。

    其实,这车上的农户特别多,有的坐两站就下车,为的就是把自家的蔬菜卖掉,等下午另一班车回返的时候坐上。

    也有弄了小吃的,比如一些鸡蛋,馒头之类。

    陈昌骏摆手道:“没得没得,你们两位是去进城卖菜啊?”

    老太太咧嘴笑着:“我们去看看小孙孙,我们儿子在利州安了家,平时也没有空,我们就把自己屋头的东西给他们带过去。”

    陈昌骏赞叹道:“那你们儿子能干嘞。”

    “我女子在利州读中专,我和老大就过去看看她。”

    于是,就这么攀谈起来,各自拿出自己的食物招待对方,快到中午的时候,列车到达了利州站,帮老人家把背篼给拿下火车,这才挥手告别。

    陈渊提着旅行包,而他老爸就背着帆布包,犹如去南方的打工仔。

    如今凤凰楼还在修建,还未成为后世的地标性建筑。

    嘉陵江浩浩荡荡,来往船只不绝。

    在锦绣中专对面找了家小餐馆,父子俩随便吃了点儿,这才趁着下课时间,请了一位同学去把锦绣喊到门口来。

    看到自家大哥和老爸,锦绣显得可开心了。

    “哥,老汉,你们咋来了?”她看到两人带着的大包小包,惊讶道:“你们这是要去魔都?”

    陈渊笑了起来:“我们家锦绣就是聪明,不愧是要考大学的料子。”

    “顺便给你带了些泡菜,还有香肠和腊肉,都是切好的,煮熟就能吃。”

    “我们晚上的火车,你放学了咱们一起去吃饭。”

    “刚才我看到有一家酸菜鱼,去尝尝味道。”

    而锦绣的同学还有老师,此刻也围了过来,现在整个学校,谁不知道陈锦绣的哥哥,是写《活着》的大作家,还是抓了间谍的英雄。

    简直就是传奇人物。

    热情差点儿把陈渊给淹没,还好有教导主任和校长出马,这些学生才回到了教室。

    听到上课铃声响起,锦绣也拿着父兄带来的东西,往课堂跑去。

    陈渊就和自家老爸,找了个茶馆,一毛钱一个人,还送一小碟的瓜子儿呢。

    听着那些大爷们吹牛,打长牌,闹得哦豁玄天。

    陈渊感慨道:“这种老茶馆以后难得见到咯,一毛钱就能喝一下午的茶,还能听别人冲壳子,安逸。”

    陈昌骏就提醒他:“你不把你东西看好嘛。”

    陈渊把脚搭在包上,嘿嘿一笑:“老汉你放心噻,哪怕他能飞檐走壁,都别想把我的包包偷走。”

    “可惜这茶馆里没有电视,不好打发时间。”

    茶馆老板听到这话,笑着说道:“小兄弟,我们旁边不远就有个报刊亭,报纸啥的都能买。”

    陈渊起身:“谢谢老板,那我去买点报纸和书过来看,你莫把我的茶水收走了哈。”

    老板乐道:“放心嘛。”

    报刊亭里各种杂志都有,这年代,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找不到的,陈渊还看到一些摆地摊的,卖着一些三四十年代的古旧物件和书籍。

    还有卖所谓的古董,上面都还有泥巴印子,一眼假。

    但是工艺没得挑,比如唐三彩的骆驼,汉白玉的弥勒佛,栩栩如生。

    陈渊买了本《说岳全传》和《三国演义》,还有厚厚的几沓报纸和一些杂志。

    回到茶馆时,顺便给老爸指了指关于国库券可以全国流通的消息。

    这让陈昌骏既有些兴奋,又有些紧张。

    他压低声音说道:“那我们中途就在合辉市下车,去把那里的国库券买了,直接去魔都,就不用走回头路了。”

    陈渊轻笑:“老汉你对做生意还是有天赋的嘛,阔以这么操作。”

    “而且我有内部消息,合辉市的国行想要出手一批十万的国库券,咱们九万五就能拿到。”

    “其实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咱们就是去买几张票,然后去另外一个城市高价卖出去而已。”

    “这可是国家允许的事情。”

    “只不过要全国到处跑,有点辛苦。”

    陈昌骏却是心跳有些加速,怒其不争的说道:“赚钱怕啥子辛苦,有挖煤辛苦?”

    “你看书,我研究研究这报纸上的新闻。”

    看着老爸那激动得微微有些颤抖的双手,陈渊轻咳一声:“好嘛。”(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火红年代,从摆摊卖蛋炒饭开始不错,请把《火红年代,从摆摊卖蛋炒饭开始》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火红年代,从摆摊卖蛋炒饭开始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