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真相渐进。

    离开山林,张新凭借着刑暮给的玉片信息和之前的一点积蓄,改头换面,绕开大道,朝着最近一个玉片上记录的、可能与“那个地方”运输线有关的码头——叙州(宜宾)码头赶去。

    她必须赶在“惊蛰”或唐门反应过来之前,找到确凿的证据,将这一切捅破!

    一路无话。数日后,她抵达了叙州。这是一座繁忙的江码头,商船云集,人员混杂。

    她没有直接去打听,而是在码头附近找了个活计,暗中观察。很快,她发现一家名为“安顺”的货栈颇为可疑。这家货栈生意并不算最好,却养着大批护卫,且经常在深夜有货物装卸,守卫极其森严。

    她重点盯上了这家货栈。

    这夜,月黑风高。又一艘没有标识的货船悄然靠上安顺货栈的私人码头。沉重的木箱被搬运下来。

    张新潜伏在远处的货堆后,屏息观察。

    就在货物即将全部入库时,异变突生!

    码头另一侧突然传来一声巨响!似乎是火药爆炸!紧接着,喊杀声四起!无数黑影从黑暗中涌出,直扑安顺货栈!

    不是官府的人!这伙人身手矫健,配合默契,出手狠辣,目标明确——直指那些刚卸下的货箱!

    是“惊蛰”?还是另一股势力?黑吃黑?

    码头上瞬间陷入混战!安顺货栈的护卫虽然拼死抵抗,却显然不是这伙突然出现的悍匪的对手。

    张新心脏狂跳!机会!

    她趁着混乱,悄无声息地绕到货栈侧面,利用早已探查好的一处排水口,钻了进去!

    货栈内部同样一片狼藉,看守都被吸引到了前面码头。她凭借着直觉,朝着最深处、守卫最严的库房摸去。

    库房铁门紧锁。但她发现了一条通风管道!

    不顾狭窄和污秽,她咬牙钻了进去。

    管道尽头,是一个巨大的库房。里面堆满了码放整齐的木箱。她撬开最近的一个箱子——里面果然是那种熟悉的、颜色诡异的矿石!

    她又连续撬开几个箱子,除了矿石,还有一些密封的陶罐,里面是提纯后的药粉!

    就是这里!这就是一条重要的中转节点!

    她强压激动,迅速取出随身携带的炭笔和纸(早已准备好),飞快记录下货箱上的标記、编号、数量。

    就在她准备进一步探查时,库房外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和打斗声!那個悍匪竟然这麼快就杀进来了!

    她连忙缩回通风管道深处。

    库房铁门被粗暴地撞开!几个蒙面悍匪冲了进来,为首一人目光扫过满库的货物,发出满意的笑声。

    “快!搬!值钱的全搬走!动作快!”

    匪徒们开始疯狂搬运货箱。

    张新心急如焚!这些证据绝不能让他们抢走!

    就在此时,库房外突然响起一阵极其尖锐的哨音!

    那为首的悍匪脸色一变:“媽的!官兵来了!撤!”

    他们顾不上再搬货物,扔下几具尸体,如同潮水般迅速退去。

    紧接着,杂乱的脚步声和呵斥声响起,大批举着火把的官兵冲了进来!

    “围起来!一个都不许放过!”

    张新躲在管道里,大气不敢出。

    官兵们迅速控制了库房,为首的将官看着满地的狼藉和货物,脸色铁青。

    “查!给本官仔细地查!这些到底是什麼东西!”

    师爷和仵作模样的人上前检验。

    片刻后,仵作惊骇地回报:“大人!这些矿石和药粉……都含有剧毒啊!这……这绝不是普通货物!”

    将官的脸色更加难看:“安顺货栈……好大的狗胆!竟敢私运如此大量的毒物!来人!查封货栈!所有账册、货物,全部带回衙门!相关人等,一律锁拿审问!”

    张新心中终于松了一口气!虽然过程曲折,但这些证据,终于落到官府手里了!而且是在众目睽睽之下!

    她趁着官兵清点货物、无人注意的间隙,悄悄从通风管道另一头钻出,逃离了货栈。

    接下来几日,叙州城内风声鹤唳。安顺货栈私运大量毒物的消息不胫而走,引发轩然大波。知府大人极度震怒,下令严查。

    张新将刑暮给的玉片上关於叙州码头的部分信息,以及自己记录的货单,用匿名的方式,设法递交到了知府衙门。

    数日后,调查有了惊人进展!顺藤摸瓜,竟然牵扯出了叙州通判,以及数名低级官员受贿渎职,为安顺货栈大开绿灯的丑闻!甚至还发现了货栈与数百里外另一处矿场的秘密往来账目!

    一条清晰的毒物运输链条,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暴露在阳光之下!

    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传遍川蜀,甚至朝着京城方向飞去!

    张新知道,她点燃的这把火,终于烧起来了!虽然距离最终的元凶巨恶还很远,但这是一个开始!一个足以让某些人坐立不安的开始!

    她不敢在叙州久留,连夜离开。

    下一步去哪?根据刑暮玉片上的信息,另一条更重要的线索,指向了长江下游的武昌。那里似乎有一个更大的转运中心。

    她再次踏上征途,心情却与以往不同。多了几分沉重,也多了几分决绝。

    真相的迷雾正在一点点散开,虽然核心依旧隐藏在最深处的黑暗里,但她已经看到了曙光。

    而此时的京城,某处深宅大院内。

    一份来自四川的急报被呈上。

    一只保养得极好的、戴着玉扳指的手拿起急报,缓缓展开。

    看着上面的内容,那只手微微颤抖起来。

    随即,一声压抑着极致愤怒的低吼在静室中响起:

    “废物!一群废物!”

    “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

    “看来……不得不本宫……亲自出手清理门户了。”

    灯影摇曳,映照出说话之人那张保养得宜、却因愤怒而扭曲的——女性的侧脸。

    她眼中闪烁着冰冷而毒辣的光芒,缓缓将那张急报,一点一点,撕成了碎片。

    武昌号称“九省通衢”,長江与汉水在此交汇,千帆云集,商贾辐辏,繁华远胜叙州。水汽混杂着码头特有的货物气息、人畜汗味,扑面而来,喧嚣鼎沸。

    张新随着人流踏上武昌码头的石阶,一身风尘被这滚滚红尘气瞬间吞没。她压低了斗笠,目光警惕地扫过鳞次栉比的货栈、船行和熙攘的人群。

    刑暮那薄如蝉翼的玉片上,关于武昌的标記最为复杂,牵扯到数家看似毫无关联的商号和码头,最终却都隐隐指向一个地方——“永昌货栈”。

    这家货栈规模极大,占据了码头最好的位置,门庭若市,伙计衣着光鲜,进出的货物箱笼上都烙着醒目的“永昌”标記,看起来再正经不过。

    越是如此,越显可疑。

    张新没有贸然靠近,而是在对街一家茶楼二楼临窗的位置坐下,要了一壶最便宜的粗茶,目光却始终锁定着永昌货栈的大门。

    一连数日,她像个最有耐心的猎手,观察着永昌货栈的运作规律。白日里,这里车水马龙,装卸的都是丝绸、瓷器、茶叶等寻常货物,账房先生拨弄算盘的声音清脆响亮。

    然而,每到子夜前后,总会有几艘吃水极深、却没有任何标识的乌篷船,如同幽灵般悄然靠上货栈后方一个极其隐蔽的小码头。那里的守卫明显不同于白日,个个精悍警惕,目光如鹰隼。

    货物搬运迅速而沉默,很快便送入货栈最深处的几间巨型仓房。那些仓房终日铁锁把守,窗户被封死,透不出一丝光亮。

    就是这里!这里绝对是“那个地方”毒物原料一个极其重要的中转和集散中心!

    但戒备如此森嚴,如何进去?如何拿到确凿证据?

    硬闯无异於送死。必须等待时机。

    这天傍晚,天色突变,乌云压顶,电闪雷鸣,一场罕见的暴风雨即将来临。码头上的人们纷纷收工避雨,永昌货栈也提前关闭了大门,只留下几个护卫看守。

    狂风卷着雨点砸落,天地间很快白茫茫一片。雷声轰鸣,掩盖了一切声响。

    机会!

    张新穿上早已准备好的蓑衣斗笠,如同鬼魅般潜出茶楼,借着风雨的掩护,绕到永昌货栈后墙。

    高墙耸立,墙头布满铁棘。但她早已观察好,有一处墙角因雨水常年冲刷,地基略有松动,且旁边有一棵高大的老树,枝桠伸入墙内。

    她攀上老树,冒着被雷击的风险,艰难地挪到伸向墙内的枝干上。雨水湿滑,几次差点失足坠落。终于,她看准机会,纵身一跃,双手死死扒住了墙头,铁棘划破了手掌,鲜血混着雨水淌下。

    她咬牙忍痛,翻过墙头,落入院内积水中。

    院内空无一人,护卫都缩到了屋檐下躲雨。借着闪电的光芒,她辨认方向,朝着那几间锁死的巨型仓房摸去。

    仓房铁门紧锁,但她发现一扇高处的换气窗似乎有些松动。她利用堆放在墙角的杂物,艰难攀爬上去,用随身的小刀撬开窗户插销,钻了进去。

    浓烈刺鼻的气味瞬间包裹了她!那是各种矿石、药粉混合在一起的、令人头晕目眩的怪味!

    仓库内没有灯光,只有闪电偶尔划过时,瞬间照亮眼前景象——堆积如山的木箱、麻袋、陶罐,一直码放到穹顶!数量远超叙州安顺货栈十倍、百倍!

    她心跳加速,迅速行动起来。撬开箱子,查看标記,记录数量。她甚至发现了一些装订成册的账本,上面清晰记录着货物的来源、数量、接收时间,以及……发往的下一个地点!其中多次出现了一个代号——“京畿·黄庄”!(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法医张新1825不错,请把《法医张新1825》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法医张新1825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