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苦兰之谜

    梁世琛的住所位于康城西郊的别墅区,当邢从舟和老周赶到时,火势已被控制,但整栋建筑仍然冒着滚滚浓烟,消防队员正在做最后的扑救工作。

    警戒线外围满了好奇的邻居和记者,警车和消防车的灯光在夜色中闪烁,映照出一张张紧张的面孔。

    “情况怎么样?”老周向现场指挥的消防队长出示证件后问道。

    “火势基本控制了,但建筑内部损坏严重。”消防队长抹了把脸上的汗水和烟灰,“起火点在一楼书房,初步判断是人为纵火,使用了助燃剂。”

    “有人员伤亡吗?”

    “发现一具男性尸体,在书房内。烧得面目全非,需要法医鉴定身份。”队长指向一旁被遮盖的担架,“但有点奇怪...”

    “什么奇怪?”邢从舟警觉地问。

    “尸体被发现时是坐在书桌后的椅子上,姿势很...端正,不像是在火灾中挣扎逃生的样子。而且...”队长压低声音,“我们在他旁边的地板上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图案,像是用什么耐高温的材料画的,火都没烧掉。”

    邢从舟和老周对视一眼,立即在消防队员的带领下进入现场。

    别墅内部弥漫着刺鼻的烟味和烧焦的气味,墙壁被熏得漆黑,地上的积水和灭火泡沫混合在一起,每走一步都发出噗嗤的声响。

    书房是受损最严重的区域,几乎被完全烧毁。书桌和书架都已化为灰烬,只有一些金属物品还保持着原形。

    那具尸体已被移出,但邢从舟注意到书桌残骸旁的地板上,确实有一个清晰的图案——一朵精致的兰花,线条流畅,即使在灰烬中也清晰可辨。

    “苦兰...”邢从舟喃喃自语。这一定是苏兰心留下的标记。

    技术队的同事开始现场勘查,邢从舟则仔细观察那个兰花图案。图案是用某种金属粉末绘制而成,经过高温后反而更加清晰可见。

    “这是一种特殊的防火材料,”技术队的小高检测后说,“通常用于工业高温环境。普通人很难搞到。”

    邢从舟蹲下身,仔细研究图案的细节。他发现兰花的中心花蕊处有一个微小的凹陷,像是原本镶嵌着什么东西。

    “这里原来有东西,”他指着凹陷处说,“可能是什么标志或者信物,被取走了。”

    老周面色凝重:“如果是苏兰心纵火杀人,为什么还要留下这么明显的标记?这不像是一个试图隐藏行踪的凶手会做的事。”

    邢从舟也有同感。这一切太过刻意,像是某种表演或者仪式。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宋冰发来的信息:“尸检有重要发现,速回。”

    法医中心解剖室内,宋冰正在对火灾中的尸体进行检查。虽然尸体烧焦严重,但通过牙科记录和DNA比对,很快确认了死者就是梁世琛。

    “死因不是火灾。”宋冰开门见山地说,指着X光片,“我们在死者颅骨后发现了一处骨折,是钝器击打所致。在火灾发生前,他已经死亡。”

    他杀!案件性质再次升级。

    “死亡时间大概是什么时候?”老周问。

    “根据胃内容物消化程度和尸斑情况,死亡时间在昨晚8点到10点之间,比火灾发生早了好几个小时。”

    邢从舟思考着这个时间差:“也就是说,凶手先杀害了梁世琛,然后纵火制造事故假象。”

    宋冰点头:“还有更奇怪的。”她指向解剖台上的一些样本,“在死者胃内容物中,我们发现了微量的苦兰生物碱,与赵乾体内的成分一致。”

    “又是苦兰...”老周皱眉,“这个苏兰心到底想干什么?”

    邢从舟却陷入沉思。两个案件都出现了苦兰生物碱,但使用方式完全不同:赵乾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服用,增强了对***苦味的感知;而梁世琛则是直接被杀,苦兰似乎没有起到实际作用。

    “苦兰生物碱的含量如何?”他问宋冰。

    “很低,不足以致命,甚至不足以产生明显的味觉增强效果。”宋冰回答,“更像是一种...标记或者签名。”

    标记。这个词触动了邢从舟的某根神经。他想起火灾现场的那个兰花图案,以及赵乾案件中糖画留下的隼造型。

    凶手不仅在杀人,还在每个现场留下特定的标志。这不仅仅是为了复仇,更像是在传递某种信息。

    回到局里,专案组立即召开案件分析会。两个命案,两个业界大佬,都与文物走私有关,都出现了“苦兰”的标记。

    “苏兰心显然是在清算二十五年前的旧账。”有刑警分析道,“赵乾和梁世琛可能都与那起文物丢失案有关,甚至可能是合伙作案。”

    “但为什么现在才来复仇?为什么等了二十五年?”邢从舟提出疑问。

    老周点头:“小邢说得对,这里面一定还有我们不知道的隐情。重点调查二十五年前的那起文物丢失案,特别是当时的细节和涉及人员。”

    调查组兵分两路:一队继续追查苏兰心的行踪;另一队深入调查二十五年前的旧案。

    邢从舟选择加入旧案调查组。他隐约感觉,答案就藏在过去的那起事件中。

    在市公安局档案室,他们找到了已经泛黄的案卷。二十五年前,康城大学考古系在河南某地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一批商周时期的珍贵文物,包括青铜器、玉器和甲骨文残片。

    这批文物运回学校后,由当时的研究生赵乾和苏兰心共同负责保管和初步整理。但在一个周末过后,保管室的门锁被撬,三件最珍贵的文物不翼而飞:一件龙纹青铜爵、一件玉琮和一块刻有重要文字的龟甲。

    案发后,警方调查了一个多月,但没有找到任何线索。最终,学校以保管不善为由,给了赵乾和苏兰心纪律处分。不久后,赵乾退学从商,苏兰心则远走他乡。

    邢从舟仔细阅读案卷中的每一个细节,注意到当时的一个调查记录:有学生称案发前夜看到梁世琛教授深夜进入过保管大楼,但梁世琛坚决否认,并表示当时在家备课,有妻子作证。由于缺乏其他证据,这个线索没有被深入追查。

    “梁世琛...”邢从舟喃喃道。如果当时梁世琛确实在现场,那么他在案件中扮演的角色就值得怀疑了。

    另一个细节引起了他的注意:案发后,苏兰心曾坚持认为文物是被“内部人”盗走的,但她的观点没有被重视。她在接受询问时特别提到保管室的钥匙不止两把,还有一把备用钥匙在系主任那里,但系主任声称那把钥匙一直锁在办公室,从未动用。

    邢从舟感到这些细节背后可能隐藏着真相。他请技术队帮忙查找当年涉案人员的现状。

    调查发现,当年的系主任已经去世,但他的儿子还保存着一些遗物。在征得同意后,邢从舟带人检查了这些遗物,意外地发现了一本日记。

    日记中,老系主任记录了对文物丢失案的私下调查。他怀疑梁世琛与文物盗窃有关,但苦于没有证据。其中一个细节特别引人注目:案发前一天,梁世琛曾以“安全检查”为由,借走过保管室的备用钥匙。

    “梁世琛拿了钥匙!”邢从舟几乎叫出声来,“他就是内鬼!”

    但为什么文物会失踪?梁世琛一个人能搬走三件大文物吗?赵乾和苏兰心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越来越多的疑问涌现出来。

    就在警方全力调查旧案时,一个意外的线索出现了。

    康城海关在例行检查中,拦截了一批准备出口的“工艺品”,实际上却是高仿文物。发货人使用的假身份信息,但收货方地址引起了邢从舟的注意——云南某地,距离苏兰心的“兰心苑”不到十公里。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批高仿文物的工艺水平极高,几乎与真品无异,其中一件仿制的龙纹青铜爵与二十五年前丢失的那件极为相似。

    “仿制得如此逼真,除非有真品作为参照...”邢从舟思考着,“或者,制作者当年亲眼见过真品。”

    一个大胆的猜想在他脑中形成:二十五年前,文物可能没有被盗,而是被替换为了高仿品!真正的文物仍然在某人手中,被用于制作仿制品。

    如果这个猜想成立,那么赵乾、梁世琛和苏兰心都可能参与了这起偷梁换柱的计划。但现在赵乾和梁世琛都被杀,只剩下苏兰心...

    “我们需要找到当年的真品文物,或者至少找到高仿品的制作工坊。”邢从舟向老周建议。

    通过对比近年来出现的疑似高仿文物案件,警方锁定了几家可能的地下工坊,其中最可疑的是位于邻市的一个陶瓷厂。该厂表面上生产日用陶瓷,但私下里可能从事文物仿制。

    邢从舟带队突击检查了这家工厂,果然在隐蔽的地下车间发现了大量文物仿制工具和材料。更令人震惊的是,他们在办公室的保险柜里找到了一些交易记录,显示与赵乾和梁世琛都有过合作。

    工厂负责人起初拒不配合,但在证据面前终于松口。

    “是的,我们为赵老板和梁教授制作过高仿品。”负责人承认,“但他们说是用于学术研究和展览替代,防止真品受损。”

    “那你知道真品在哪里吗?”邢从舟追问。

    负责人摇头:“这就不清楚了。我们只负责按提供的照片和数据制作仿品,从未见过真品。”

    “提供照片和数据的是谁?”

    “有时候是赵老板,有时候是梁教授。但最近一年...”负责人犹豫了一下,“是一个姓苏的女人,大概四十多岁,戴眼镜,右手有道疤。”

    苏兰心!她也参与其中!

    “她最近一次联系你是什么时候?”邢从舟急忙问。

    “大概一个月前,定制了一件青铜爵的高仿品,特别要求要在底部做一个微小的标记。”负责人回忆道,“是一个兰花的图案。”

    苦兰标记!苏兰心在策划什么?

    回到局里,邢从舟重新审视整个案件。所有的线索都指向苏兰心是凶手,但动机仍然不明。如果她也是当年盗窃案的参与者,为什么现在要杀害同伙?是分赃不均,还是另有隐情?

    他再次翻阅二十五年前的案卷,特别注意到了苏兰心的家庭背景调查。记录显示,苏兰心出身贫寒,父母早逝,靠奖学金和勤工俭学完成学业。案发后,她本可能面临更严重的处罚,但因为梁世琛的求情,最终只受到纪律处分。

    梁世琛为什么为她求情?只是因为师生情谊,还是有其他原因?

    邢从舟请技术队深入调查苏兰心的家庭背景,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苏兰心的父亲苏明远,曾经也是康城大学的考古学教授,二十五年前因意外去世,时间就在文物丢失案发生前一个月。

    档案显示,苏明远当年正在负责那个商周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但在发掘接近尾声时,因工地事故不幸身亡。官方记录是意外,但有一些模糊的记载暗示可能不是那么简单。

    难道苏明远的死与文物盗窃案有关?苏兰心的复仇不仅仅是为了文物丢失,更是为了父亲的死?

    这个猜想让案件有了新的方向。

    警方开始重新调查苏明远的死亡事件。

    二十五年前的记录很不完整,但通过走访当年的相关人员,邢从舟逐渐拼凑出了一些真相。

    苏明远是当时康城大学最年轻的考古学教授,才华横溢但性格直率,经常与系里的保守派发生冲突。他负责的商周遗址发掘取得了重大发现,但也引来了不少嫉妒。

    据当时的一名工地工人回忆,苏明远在去世前一天曾与某人发生过激烈争吵,似乎是关于某件重要文物的处理方式。第二天,苏明远就被发现死在发掘坑中,官方结论是意外塌方所致。

    但一名已经退休的老警察私下告诉邢从舟,当时现场有一些疑点没有被深入调查:苏明远尸体旁发现了一个不属于他的烟斗;塌方的位置也很奇怪,像是人为造成的。

    更重要的是,苏明远去世后,考古工作的领导权交给了梁世琛,而保管文物的任务则给了梁世琛的学生赵乾和苏兰心。

    “如果苏明远的死不是意外...”邢从舟思考着,“那么梁世琛和赵乾可能不仅盗窃文物,还涉嫌谋杀!”

    这样一来,苏兰心的复仇就有了更深刻的动机。她不仅是为了正义,更是为父报仇。

    但为什么等了二十五年?为什么选择现在动手?

    技术队对苏兰心的财务调查提供了一个线索:半年期前,苏兰心在境外的一家医院接受了昂贵的手术治疗。进一步调查发现,她罹患晚期癌症,生命只剩下 limited time。

    “她是在与时间赛跑...”邢从舟恍然大悟,“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所以决定完成复仇。”

    所有的拼图似乎都就位了:苏兰心为报父仇,策划了一系列谋杀,先是赵乾,然后是梁世琛。在每个现场留下苦兰标记,象征着自己的身份和复仇的理由。

    但邢从舟仍然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如果只是简单的复仇,为什么要把案件搞得如此复杂?为什么要用苦兰生物碱延长赵乾的痛苦?为什么要假扮吴启明误导警方?为什么要在梁世琛死亡现场留下那么明显的标记?

    这些行为背后,似乎还有更深层的目的。

    晚上,邢从舟在办公室熬夜整理案件材料,试图找出最后的答案。桌上摊满了照片、笔记和证据袋,包括那个装有罂粟籽的小袋子。

    他无意识地把玩着那个证物袋,突然注意到一个之前忽略的细节:罂粟籽的颜色和纹理有些微妙的不一致。大部分种子是深褐色的,但其中有几粒颜色稍浅,表面光滑得多。

    邢从舟立即请技术队对这些种子进行进一步检测。结果令人震惊:大部分种子确实是罂粟籽,但那些颜色较浅的颗粒却是一种罕见植物的种子,这种植物恰好是苦兰生物碱的来源!

    “原来如此...”邢从舟喃喃自语,“糖画中的罂粟籽不只是传统工艺,更是苦兰的隐喻和预告!”

    凶手不仅在杀人,还在每个现场留下线索,指向下一个目标和自己最终的动机。

    但还有一个问题:如果苏兰心是凶手,她现在在哪里?她的复仇完成了吗?

    凌晨两点,邢从舟的手机突然响起,是值班民警打来的。

    “邢警官,刚接到一个陌生电话,指名要找你。对方说...说是苏兰心。”

    邢从舟猛地坐直身体:“接过来!”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平静的女声:“是邢从舟警官吗?”

    “我是。你是苏兰心?”

    “是的。”声音冷静得出奇,“我想你已经猜到了大部分真相。但还有一个地方你没想明白。”

    “哪里?”

    “为什么是糖画?”苏兰心轻轻地说,“为什么我选择糖画作为第一个线索?”

    邢从舟愣住了。这个问题确实困扰着他。

    “明天上午十点,康城博物馆,青铜器展厅。”苏兰心的声音依然平静,“我会在那里等你一个人。带枪来吧,如果你认为必要。”

    “等等!为什么博物馆?你到底想干什么?”邢从舟急忙问。

    但电话已经挂断。

    邢从舟立即向老周汇报了这一情况。警方连夜部署,决定在博物馆布控,既要确保安全,也要争取逮捕苏兰心。

    但邢从舟心中有种不安的预感。苏兰心如此公然约见,肯定不是简单的自首或者对抗。她一定还有更大的计划。

    苦兰之谜即将揭晓,但这个真相可能比想象中更加沉重。

    窗外,康城的夜空没有星光,只有厚重的乌云低垂,预示着另一场雨的来临。

    邢从舟站在窗前,感觉自己正站在一个巨大谜团的中心,而这个谜团的答案,可能会改变许多人的命运。(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康城警事录不错,请把《康城警事录》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康城警事录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