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兵工厂的产能瓶颈,林平安的大胆想法

    说到这里的时候,耶科夫斯基向林平安竖起大拇指道:

    “不过我不吐不快的事情是,这个89式重机枪的设计图纸,当真是巧夺天工啊,竟然可以将一挺12.7MM的大口径机枪,设计到战斗全重不到三十公斤,一个寻常的士兵甚至都可以搬运起来移动,简直让人笑掉大牙啊。”

    “笑掉大牙?”

    林平安稍微一思考,就能理解耶科夫斯基想要表达的意思,其实是说,他对于这个枪械的设计感觉到非常惊喜,高兴的牙都有笑掉下来了。

    只是耶科夫斯基显然没有理解这成语使用的语境。

    不过说起来的话,其实这89式重机枪的诞生,倒是和苏联人还真是有脱不开的关系。

    因为当时国内的枪械设计师,看到了一本苏联人的杂质,吹嘘他们的一款12.7mm重机枪,战斗全重只有二十五公斤。

    这可把国内的枪械设计师给震撼到了,苦苦摸索,最终也只能就89式重机枪的战斗全重控制到二十六公斤。

    后来他们才知道,那杂志上在吹牛,说这个战斗全重的时候,根本没有算上下面沉重的三脚架。

    但是不管怎么样,89式重机枪都成为了同口径全世界最轻的一款重机枪。

    这款重机枪并不只是可以用来为步兵部队提供火力支援,同时也可以为部队提供基本的野战防空能力。

    毕竟这个时代的战斗机和轰炸机,为了保证对地攻击的有效性,必须降低飞行高度才行。

    可在这个时候,就会给地面火力攻击他们的机会。

    之前的马克沁和捷克式机枪,射程都比较有限,其实对于日军的战斗机和轰炸机,威胁都是有限的。

    但是89式重机枪的子弹口径更大,装药量也更大,射程自然更远,可以有效威胁到日军的战斗机和轰炸机。

    “不过不用担心,这种重机枪的结构相对来说还是很简单,后续可以将产能提升到每个月五十挺上下。”

    耶科夫斯基拍拍胸脯说道。

    “那就好,子弹方面的产能如何?”

    林平安此时有些关切地问道。

    其实冲锋枪和半自动步枪的生产速度,目前林平安还算是比较满意的。

    因为这些冲锋枪和半自动步枪,在给部队换装的时候,并不是要做到人手一支的,而是给每个步兵班配一支,便足以将整个步兵班组的火力得到一个巨大的提升。

    关键还是弹药,尤其是苏式武器的弹药,这在战场是没办法缴获的,他们只能自己生产了。

    耶科夫斯基骄傲地挺起胸膛道:

    “达瓦里氏,我就知道你对弹药的生产如饥似渴,你放心,我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将弹药生产的优先级提高。

    现在每个月可以生产四十万发各型号子弹,并且还能额外生产出来三百枚迫击炮弹。”

    “还有就是手榴弹,也可以做到每个月生产三千枚左右。”

    不得不说,耶科夫斯基所说的这些数字,让林平安夜颇为惊讶。

    四十万发子弹绝对不算少了,不仅仅能够弥补他们训练消耗,同时还能囤积下来不少。

    此时林平安看着那些正在开凿的岩洞说道:

    “后续所有的设备都开始运转起来,能将弹药生产提高到多少?”

    “大概每个月七十万发左右,如果有更多的原材料和设备的话,一百万也不是问题。”

    耶科夫斯基这般说道,“只是很可惜,根据我对你们国家的了解,想要获取原材料和设备是极为艰难的事情。”

    这么说着,他就有些惋惜地叹息了一声。

    其实整个仙人洞兵工厂的产能,已经在逼近极限了。

    往后的提升,将会相当有限。

    枪支的生产,最多稳定在每个月一千三百多支左右,哪怕是采取三班倒,也不会超过每个月两千支的水平。

    弹药生产也只能稳定在一百万发左右。

    这还是原材料供应充足的情况之下,若是没有稳定的原材料供应,那整个兵工厂甚至要停产。

    “设备和原材料确实是个问题啊。”

    林平安这么说着,其实也有些发愁。

    此时的他,脑子里面蹦出来了一个新的想法。

    武汉似乎有兵工厂,而且规模不小吧、、、、、

    想到这里,林平安心跳猛地加速了一下。(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从长征到长津湖,我气吞万里如虎不错,请把《从长征到长津湖,我气吞万里如虎》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从长征到长津湖,我气吞万里如虎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