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兵工厂产能提升,下一步的规划

    再加上之前总部送来的大批设备,已经足够让现在的仙人洞兵工厂的产能,逐步满足当下整个警卫旅的消耗和需求了。

    甚至还能多出来不少子弹和枪械,来给苏北地区的新四军使用。

    毕竟新四军现在的部队规模虽然在迅速扩张,但是武器装备方面,却是个问题。

    再加上胶东支队,也面临着同样的状况。

    林平安不能吃独食,对于兄弟部队,能帮助就多帮助,毕竟等到鬼子围剿,或是他们反攻的时候,这些都是他最值得信赖的帮手。

    除了兵工厂的设备之外,这次还有一些化工设备,以及发电设备,主要使用煤炭热发电,还有一些小型电机,可以建在溪流上,用水利发电。

    现在根据地内部,在临沂倒是有一座发电厂,但是在之前战斗的时候,被鬼子提前摧毁了,正好缺乏发电机,若是能够安装上去的话,至少能够供应整个临沂的用电。

    “这些设备,可以让咱们初步实现工业化了啊。”

    林平安啧啧道。

    齐林伟则道:

    “我们已经开始在东南亚,还有美国招募相关的人才了,主要是电力工程师,化学工程师,这些设备用不了多久,就能运转起来。

    等到下一趟我们回来,就把这些招募来的人才带过来。”

    “太好啦,我觉得可以不局限于这两个领域,例如纺织厂的设备和人才,或是卷烟厂的设备和人才等等,都可以进行购买和招募。

    咱们根据地需要发展经济,只是依靠着农村地区的小农经济肯定是不行的,要想办法尽快实现工业化生产才行。”

    林平安说出自己的下一步构想。

    “关键是,咱们靠着海边,货轮的运力很强,只要咱们给的钱足够,这些设备和人才一趟就能拉过来不少。”

    左明听了之后,眼睛就是一亮。

    “这靠着海边就是好啊,轮船运输能力很强,总部从北上通道购买苏联人的物资,一趟哪怕出动上百辆卡车和大量的马车,其实能够运送的物资加起来也抵不上一艘货轮的运输能力啊。”

    “没错,我看用不了多久,咱们都不需要总部再送物资来了,咱们自己生产出来的武器和物资,倒是可以反过来给其他兄弟部队送了。”

    林平安颇为乐观地说道。

    秦渡看几人乐呵呵地说着,这才道:

    “这些东西和人才倒是都可以去买和招募,可需要钱呢,我们过几日就要出发,旅长,您看这次批给我们多少经费啊?”

    林平安看向左明道:

    “大管家,得你说话了,我在这方面可没有你专业呢。”

    左明微闭双目,心算一下,这才说道:

    “这次能拨给你们五十万。”

    “这么多?”

    秦渡也很意外,心想咱们警卫旅这是发财了?之前最多也就是二三十万,这次直接给了五十万?

    左明笑呵呵地说道:

    “没错,这次重庆方面给了二十万元的奖励,还有一部分,是很多爱国群众主动募捐给咱们的,再加上从账上拨下来的二十万银元,加起来应该有五十万。

    如果在美国的募捐顺利,这次咱们用于设备和物资采购的经费,恐怕要达到一个相当惊人的数目了啊。”

    秦渡拍拍胸脯道:

    “这事儿就报给我们两个人了,而且我看一艘货轮都未必够用了,我想办法再去搞一艘二手货轮,到时候两艘货轮一起运送物资。”

    秦渡的那艘货轮,排水量不到一万吨,他当时从国府银行抵押贷款才买到的一艘二手货轮。

    只是谁能想到,后来国府败退之后,这贷款他也不用还了,捡了大便宜。

    若是能再搞到一艘同规格的货轮,那一次的货物运输能力,就能有上万吨。

    到时候不管是运送粮食等物资,还是运送工业设备,原材料,武器等等,都可以运送更多。

    将经费批给他们之后,秦渡和齐林伟两人,只是在根据地休息不到一个星期,就再次出发。

    此时,那些购买来的设备,也陆续完成了安装,根据耶科夫斯基的兵工厂产能报告。

    当下的仙人洞兵工厂,在连续多次的设备补充之后,已经完成了产能大爆发。

    轻武器方面,每个月可以生产五六式半自动步枪4000支,波波斯冲锋枪1000支。

    机枪则可以每个月生产转盘机枪两百挺,89式重机枪每个月生产80挺。

    子弹方面的产能提升最为明显,之前的产能在每个月一百五十万发左右,现在则已经超过了三百五十万发。

    除去训练和战斗消耗之外,当下的警卫旅,每个月可以储备近三百万发子弹。

    这三百万发子弹,有一部分会拨付给胶东纵队,还有一部分,则是会给新四军第四支队和第五支队。

    当然,新四军这边儿也是厚道的很,不管是枪械还是子弹,只要林平安送给他们,那他们也会拿出来一些东西作为交换。

    一般都是粮食,还有牲畜,家禽,甚至是布料,以及其他缴获鬼子的物资。

    这种交换并非完全对等,可对于林平安来说,新四军在苏北的力量越是强大,对于日军的牵制也就越大。

    火炮方面的产能,也得到不小提升,尤其是几次引进的中大型机床设备。

    现在他们每个月可以生产75MM迫击炮30门,37MM战防炮15门,75MM野战炮15门。

    至于更大口径的火炮,他们手里的这些设备肯定是不行的,需要更加大型的设备和压铸机器才行。(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从长征到长津湖,我气吞万里如虎不错,请把《从长征到长津湖,我气吞万里如虎》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从长征到长津湖,我气吞万里如虎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