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0 章 兄弟阎墙

    赵叹步步紧逼:“那你为何不让我同去?你孤身一人,在清河县还有命案在身,万一被人认出,如何是好?到时候哥哥没找到,再把二哥你给搭进去!这让我如何向大哥交代!”

    这番话,句句都是质问,却句句都透着关心。

    武松一个耿直汉子,哪里经得住这个。

    他本就觉得自己在山上没帮什么忙,现在再独自一人下山,此事有些不敞亮,被赵叹这么一说,更是愧疚难当,感动的眼眶都红了。

    武松再也控制不住情绪,他上前一步,给了赵叹一个结结实实的拥抱:“好兄弟!是二哥的不是!好!咱们一起去接我哥哥上山!”

    赵叹被他勒得快要喘不过气,脸上却不得不挤出一个笑容,总算把这头犟牛给稳住了。

    赵叹推开武松,捶了他一拳:“这才对嘛!你我兄弟,理当同去!”

    赵叹立刻去和林冲、吴用商议。

    林冲听闻他们下山,有些不放心,但兄弟情义大过天,他也不好阻拦,只是再三叮嘱他们万事小心。

    赵叹则拉着吴用,详细交代了山寨接下来的发展方向,从钱粮调度,到内政民生,都一一说明。

    “我不在的这段时日,山寨大小事务,皆由学究你和大哥商议定夺。”

    吴用心中剧震,他没想到赵叹对自己的信任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他郑重地对赵叹一揖到底。

    赵叹又派人叫回了朱贵:“朱贵头领,从北京到东京的必经之路上,有个叫黄泥岗的地方。我要你上足够的钱财,去那里开一家酒家。渡口酒肆的事务,就暂由杜迁头领代管。”

    众人面面相觑,这又是唱的哪出?

    朱贵也懵了,他试探的问道:“开这酒家是为了……?”

    赵叹摇了摇头:“天机不可泄露,时机未到,寨中人多嘴杂,此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你且记住,五个月后,这酒家我有大用!”

    大家看赵叹不肯说,就看向吴用,以为吴用能透露点什么。

    吴用见众人都看着自己,他也摇了摇头,心说看我有什么用,我也不知道啊!赵叹出招经常是天上一脚地上一脚,我也猜不出来啊!

    朱贵见也问不出什么,便领命告退。

    他和杜迁交接了一下酒肆的账务,日常的工作内容等,便收拾好行囊,带上两名机灵的喽啰,直奔黄泥岗而去。

    一切安排妥当,第二日天一亮,赵叹便与武松二人,换上便服,悄悄从后山小路下了山。

    冬日里寒风刺骨,官道上积雪未消,两人一前一后,默默赶路。

    赵叹心里其实也有些复杂。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和武松相处这么长时间,他对这个耿直的汉子还是有感情的。

    于情于理,他都不太想弄死武大郎,一个炊饼小贩,何其无辜。

    可问题是武大郎活着,武松心里那股子怨气和狠劲就出不来,况且武大郎活着,武松心里就永远有个顾及,顾及会变成他的弱点。

    而弱点,会生出无数的变数。赵叹最不喜欢的,就是事情超出他掌控的感觉。

    理智告诉他,一个无所顾忌,只忠于他赵叹一人的武松,才是他最需要的。可情感上,他又有些于心不忍。

    这一趟清河县之行,到底要拿那个武大郎,如何是好?

    杀,还是不杀?

    两人一前一后,就这么走了一天。

    天色擦黑时,一座齐整的城郭出现在地平线上,正是东平府。

    二人进了城,找了家门面干净的客栈住下。赵叹要了两间上房,又让小二切了两斤熟牛肉,烫了一壶热酒,再炒了几个热乎的小菜。

    奔波了一天,武松早就饿了,也不客气,抓起牛肉就大口嚼了起来。

    二人边吃边聊:“也不知我那哥哥如今怎么样了。他为人最是老实,成日里挑着担子卖炊饼,也不知这些年有没有被人欺负。”

    “我离家的时候,他还说要给我存钱娶个媳妇儿,好生照顾我。嘿,他自己都顾不过来,还惦记着我。”

    武松说着,自己先笑了起来,笑声里满是怀念。

    “炊饼……”赵叹咀嚼着这两个字,若有所思。

    心里有事儿的赵叹是吃也吃不香,喝也喝不下,他随口应着武松:“二哥放心,等到了清河县,定叫你们兄弟二人好好团聚。”

    武松不疑有他,又满上一碗酒:“好!干!”

    二人吃饱喝足,各自回房歇下。

    第二天,天还没亮透,赵叹就敲开了武松的房门。

    “二哥,起了。”

    武松早就醒了,正在擦拭他的朴刀。

    这东平府离清河县还有好几百里路,光靠两条腿走,走到过完年都到不了。赵叹可不想受那个罪,他直接在城里最大的车马行,花重金雇了一辆带车夫的马车。

    车夫是个五十来岁的干瘦老头,收了钱,话不多,只闷着头扬鞭赶路。

    马车在颠簸的官道上摇摇晃晃,赵叹靠在车厢里,闭着眼睛。

    武松则掀开车帘的一角,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荒凉雪景,心里却是越来越热乎。离家乡越近,那份埋藏了数年的思念就越是浓郁。

    “我小时候顽皮,有一次为了掏一窝鸟蛋,我从树上摔下来,把腿给磕破了,还是我哥把我背回去的。”

    “夏天的时候,我经常去河里摸鱼。我哥不让我去,怕我淹死,可他自己又不会水,只能在岸上干着急。每次我摸了鱼上来,他都先骂我一顿,然后再把鱼拿回去,给我炖鱼汤喝。”

    踏上归乡之路,武松的话也是多了起来,他絮絮叨叨地说着,全是些陈年旧事。

    赵叹有一搭没一搭地应着,心思却根本不在这上面。

    武松越是说他哥哥的好,赵叹心里就越是烦躁。

    他不断地说服自己:妈的!老子穿越到这个吃人的世道,不是来当圣母的!

    为了梁山大业,牺牲是在所难免的!

    “三弟?三弟?你想什么呢?”武松推了他一把。

    赵叹睁开眼,笑了笑:“没什么,在想等接了武植哥哥上山,该怎么安顿。山寨里如今百废待兴,正缺人手,武植哥哥一手炊饼做得那么好,不如就在山寨开个炊饼铺子,专门给兄弟们做吃食。”

    武松听闻,眼睛一亮:“这个好!这个好!我哥肯定乐意!”

    看着武松那张毫无城府的笑脸,赵叹也笑了,只是这笑容,却是有些发冷。(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水浒:从风雪山神庙开始不错,请把《水浒:从风雪山神庙开始》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水浒:从风雪山神庙开始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