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集:秘密侦查

    县公安局三楼会议室的空调坏了三天,七月的热浪裹着沉闷的空气灌进来,连墙上“执法为民”的标语都像是被蒸得变了形。雷杰站在讲台前,手里攥着“8.15”案的卷宗封皮,泛黄的纸张边缘被他捏得发皱。台下坐着二十多个人,一半是当年参与过案件侦办的老刑警,另一半是从各支队抽调的年轻骨干,每个人面前都摆着一杯凉透的茶水,杯壁上凝着水珠。

    “19年8月15号晚上11点20分,李某从‘快乐汉堡’下班,监控拍到她往学校方向走,最后一次出现是在东郊路口的路灯下——”雷杰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到每个角落,带着刻意压制的沉重,“三天后,她的遗体在月牙河滩被发现,颈部勒痕是尼龙绳造成的,身上有防卫伤,还提取到了不属于她的深蓝色纤维……”

    他按下遥控器,投影幕布上出现李某的照片。二十岁的姑娘扎着高马尾,白色T恤上印着“凌源师范”的校徽,笑容亮得像初秋的太阳。台下的老刑警老张突然别过脸,他当年是第一个赶到河滩的民警,至今记得那片被血染红的芦苇——五年了,他每次路过月牙河,都会绕着走。

    “当年我们排查了37辆轻型货车,走访了21个化纤厂,为什么没找到线索?”雷杰的目光扫过台下,在某个角落停顿了两秒——负责通讯系统维护的张伟坐在最后一排,穿着格子衬衫,袖口挽到小臂,左手食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手机边缘,像是在掩饰什么。“现在不一样了,省厅给我们调了最新的纤维成分分析仪,还派了DNA专家,我们有技术,有决心,这次必须把凶手揪出来!”

    台下响起掌声,年轻民警们的拳头攥得紧紧的,老刑警们的眼神里也燃起了光。只有张伟的掌声很轻,手指碰了两下就放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杯底的茶叶渣沾在嘴角,他却没察觉。

    雷杰宣布成立专案组,自己任组长,李刚任副组长,从刑侦、技侦、网安各抽两人——他特意点了张伟的名字:“张工,专案组的通讯保障就交给你了,加密频道要确保万无一失,不能出任何纰漏。”

    张伟猛地抬头,眼神闪过一丝慌乱,随即又低下头:“放心吧雷局,我保证没问题。”

    散会后,李刚走到雷杰身边,压低声音:“刚才张伟有点不对劲,你注意到没?”

    雷杰点点头,目光追着张伟的背影——他走得很快,像是怕被人拦住,“盯着他,但别露声色,暗线还在查。”

    明线的调查第二天一早就动了起来。专案组分成三个小组:走访组去李某当年的学校、快餐店和出租屋;物证组去证物库整理旧物证;技术组负责重新分析现场照片和痕迹报告。雷杰跟着物证组去了证物库,管理员老郑已经在门口等着,手里攥着一串钥匙,脸色不太好。

    “雷局,你们来得正好,”老郑的声音有点沙哑,“昨天我整理旧案证物,发现‘8.15’案的部分纸质记录受潮了,字迹有点模糊。”

    雷杰跟着他走进证物库,里面凉气森森,一排排铁柜贴着标签,“8.15”案的证物柜在最里面,柜门锈迹斑斑。老郑打开柜子,拿出一叠文件夹,最上面的《现场勘查笔录》边缘发潮,第7页关于轮胎印的描述,字迹晕成了一团黑,只能看清“轻型货车”“锯齿状花纹”几个字。

    “怎么会受潮?证物库不是有除湿机吗?”雷杰皱着眉,手指轻轻拂过潮湿的纸页,触感黏腻。

    “上周除湿机坏了,还没来得及修,”老郑的额头冒了汗,“我已经联系维修队了,明天就能来。”

    雷杰没再多问,让物证组的民警把能看清的记录复印,模糊的部分用相机拍下来,送到技术科尝试修复。走出证物库时,他看到张伟从走廊尽头走过,手里拿着一个工具箱,像是要去机房,两人对视了一眼,张伟立刻别过脸,快步走了。

    与此同时,走访组遇到了更大的阻力。组长小陈带着民警去东郊找当年的环卫工人王大爷,王大爷的家在一个破旧的平房里,门虚掩着,一个老太太坐在门槛上择菜,看到民警,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

    “你们是来问老王的事吧?”老太太的声音发颤,“他去年冬天走的,说是肺癌,可我总觉得不对劲——他去世前一周,有个穿黑衣服的男人来找过他,两人在屋里吵了半天,之后老王就天天失眠,还说‘有些事不能说,说了要遭报应’。”

    小陈心里一紧:“王大爷有没有跟您说过‘8.15’案的事?或者那个黑衣男人长什么样?”

    老太太摇了摇头:“他没说案子,只说‘当年多嘴了’。那个男人戴个帽子,看不清脸,个子挺高,左手手腕上有个蛇形纹身。”

    蛇形纹身——小陈立刻想起了“山猫”,但“山猫”已经跑了,难道还有其他同伙?他让民警给老太太做了详细笔录,留下联系方式,承诺有消息会及时通知她。

    而暗线的侦查,在档案室的霉味里悄悄推进。老王戴着老花镜,坐在靠窗的桌子前,面前摊着近五年的《通讯系统维护日志》。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在日志上投下光斑,他的左手不太灵活,翻页时需要用右手帮忙——19年的旧伤还在隐隐作痛,当年为了保护证据被歹徒砍伤,现在却要在这些纸页里找自己人的破绽。

    “找到了。”老王的手指停在2020年3月15日的记录上,维护人签名是“张伟”,备注写着“修复档案系统漏洞”,但下面没有领导签字,也没有系统故障的备案记录。他继续往后翻,发现张伟在“广场爆炸案”前一周,有三次“深夜维护”记录,时间分别是凌晨1点、2点、3点,每次都备注“通讯设备调试”,却没有任何调试报告。

    “这不对劲。”老王把日志放在抽屉里,锁好,然后拿出另一叠《人员调度表》——爆炸案前三天,张伟以“设备检修”为由,申请调取了专案组的通讯频率和行动路线,签字人是已经退休的老主任,而老主任后来跟老王说过,“当时张伟说雷局批了,我就签了,现在想想,他根本没拿批条。”

    老王把这些发现记在一个旧笔记本上,封面写着“家庭菜谱”,里面却密密麻麻记着侦查线索。他不敢用局里的电话,趁午休去街角的公用电话亭给雷杰打了个电话:“雷局,张伟有问题,20年改档案系统的记录没备案,爆炸案前还调了行动路线。”

    雷杰正在办公室看物证修复报告,听到这话,手指顿了一下:“王师傅,把证据藏好,别让任何人发现,我们晚上在人民公园见。”

    晚上七点,人民公园的凉亭里没什么人,老王把笔记本交给雷杰,还带了一张张伟的人事档案复印件:“他2018年结婚,妻子在一家珠宝店上班,去年年底突然辞职了,最近买了一辆奔驰,三十多万,以他的工资,根本买不起。”

    雷杰翻开笔记本,看着张伟的维护记录,眉头越皱越紧:“小陈的暗线正在查他的资金来源,你继续盯着他的档案,特别是他和赵天霸残部的关联。”

    小陈的临时据点在县城西边的一个老旧小区,租的是一楼的两居室,客厅里摆着四台电脑,屏幕上滚动着代码,三个技术专家戴着耳机,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小陈坐在窗边,手里拿着张伟妻子的银行流水,眉头拧成了疙瘩。

    “张哥,你看这个,”一个技术专家突然喊道,“张伟妻子的账户在今年5月20号,收到一笔35万的转账,来源是一个叫‘凌源市兴盛商贸有限公司’的账户,这个公司是个空壳,法人是个老太太,去年刚注册的,实际控制人查不到。”

    小陈凑过去,看着屏幕上的公司信息:“查这个老太太的身份,还有公司的注册地址。”

    “注册地址是东郊的一个废弃厂房,就是赵天霸以前的物流仓库旁边!”另一个专家补充道,“而且这个老太太,是赵天霸情妇柳燕的远房外婆!”

    线索一下子串起来了——张伟收了赵天霸残部的钱,帮他们泄露行动信息,还篡改了旧案档案。小陈立刻给雷杰发了条加密短信,汇报情况,然后让专家们继续深挖张伟的网络踪迹。

    “张哥,张伟有个暗网账号,经常在上面买加密通讯设备,还和一个境外账号联系频繁,这个境外账号的IP地址,和赵天霸在东南亚的藏身地重合!”专家的声音带着兴奋。

    小陈刚想让他们追踪这个境外账号,突然听到敲门声——是房东,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手里拿着一串香蕉:“小伙子们,最近天气热,给你们送点水果。”

    小陈心里一紧,他们租房子时说自己是“做软件开发的”,没提任何关于警察的事。他接过香蕉,笑着说:“谢谢王叔,不用这么客气。”

    房东却没走,靠在门框上,打量着客厅里的电脑:“你们这工作挺机密啊,天天关着门,上次我听到你们说‘行动’‘证据’,是不是上面派来的?我年轻的时候也想当警察,可惜没考上……”

    小陈的后背冒了汗,脸上却还得笑着:“王叔,您想多了,我们就是做普通软件开发的,赶项目呢,有点急。”

    房东聊了几句就走了,小陈却再也坐不住——房东知道了“行动”“证据”,万一传出去,或者他本身就和张伟有关联,后果不堪设想。他立刻让专家们停止工作,把硬盘拆下来,数据备份到加密U盘里,然后开始收拾东西。

    “张哥,我们要转移吗?”一个专家问。

    “必须转移,”小陈的声音很坚定,“把所有痕迹清理干净,电脑恢复出厂设置,垃圾带走,不能留下任何线索。”

    他们忙到半夜,才把东西收拾好,租了一辆民用面包车,把设备和资料搬到了提前找好的另一个据点——城郊的一个废弃仓库,里面只有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却足够隐蔽。

    第二天早上,小陈去小区门口的早餐店买包子,听到两个大爷在聊天:“昨天我听老王家的租客,好像是警察,在查什么案子,老王一喝酒就跟人说,他租客是‘大人物’。”

    小陈的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临时据点彻底暴露了,张伟很可能已经知道他们在查他。他立刻给雷杰打电话,汇报情况。

    雷杰接到电话时,正在证物库——老郑的腰“扭伤”了,请假在家,他亲自来整理“8.15”案的物证,却发现装深蓝色纤维的证物袋不见了!

    “雷局,我昨天还看到了,今天一早就没了!”接替老郑的年轻管理员急得快哭了。

    雷杰的脸色铁青——肯定是张伟趁老郑请假,偷偷进了证物库,拿走了纤维证据,想销毁线索。他一边让民警封锁证物库,调取监控,一边给小陈回电话:“暂停对张伟的网络追踪,他肯定有反侦察意识,再追会打草惊蛇。你集中力量查他妻子买车的资金流向,还有他爆炸案前的线下轨迹,找监控或目击者。另外,新据点一定要做好保密,别再出纰漏。”

    挂了电话,雷杰走到监控室,调取了证物库的监控——昨天下午3点,张伟穿着维修服,拿着工具箱进了证物库,停留了15分钟,出来时手里多了一个黑色塑料袋,正是装纤维的证物袋!

    “立刻去找张伟!”雷杰对着对讲机喊道,心里却清楚,张伟肯定已经跑了——他知道证据没了,据点也暴露了,不会坐以待毙。

    果然,民警去张伟家时,家里已经空了,妻子不在,衣柜里的衣服少了一半,桌上留着一张纸条:“雷局,我知道你在查我,我走了,别找了,有些事,你永远查不清。”

    雷杰捏着纸条,指节发白。他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街道,阳光刺眼,却照不进心里的阴影。张伟跑了,但他背后肯定还有人,旧案的证据没了,临时据点暴露了,明线的调查陷入僵局,暗线的侦查也遇到了阻碍。

    就在这时,老王打来电话,声音很激动:“雷局,我在张伟的旧档案里找到了一张照片,是他和马文斌的合影,2018年拍的,背景是天霸大厦!还有,他当年进公安系统,是马文斌推荐的!”

    马文斌——原来张伟是马文斌安插在公安系统的内鬼,马文斌倒了,他就投靠了赵天霸。雷杰的眼睛亮了——虽然张伟跑了,但马文斌的旧部还有很多,或许能从他们身上找到张伟的下落,还有旧案的真相。

    他拿起对讲机,对着专案组的所有人说:“同志们,虽然遇到了挫折,但我们的方向是对的。现在,我们分两路:一路查马文斌的旧部,找张伟的线索;另一路继续走访‘8.15’案的知情人,特别是王大爷的邻居,看看能不能找到那个黑衣男人的更多信息。我们不能放弃,一定要给李某和她的家人一个交代!”

    对讲机里传来整齐的回应:“收到!绝不放弃!”

    雷杰放下对讲机,走到投影幕布前,看着李某的照片。姑娘的笑容依旧明亮,像是在看着他,看着所有为正义奔波的人。他握紧拳头,心里默念:“放心,我们一定会抓住凶手,还你一个公道。”

    窗外的蝉鸣依旧聒噪,但会议室里的气氛却变得坚定起来。明线的阻力,暗线的挫折,临时据点的暴露,都没能打垮他们——因为他们知道,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而那个跑掉的张伟,还有隐藏在背后的人,迟早会被揪出来,为自己的罪行付出代价。

    秘密侦查还在继续,黑暗中的追踪从未停止。下一次相遇,必然是正义与邪恶的终极较量。

    (本集完)

    下集内容提示:技术突破

    小陈团队在紧张转移据点后,调整策略,利用其技术优势,另辟蹊径。他们设法恢复了张伟报废旧手机中部分被删除的数据,或是通过其他技术手段,获取了其与某个神秘号码在关键时间点进行短暂联系的铁证。这个神秘号码虽未实名,但追踪发现其活动区域与赵天霸情妇柳燕最后出现的地点有重叠。这一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使得张伟的内鬼身份基本坐实,并且将其与赵天霸残余势力直接关联起来。收网的时机即将成熟,但如何在不惊动其他潜在同伙的情况下精准控制张伟,并撬开他的嘴,成为下一个关键挑战。(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雷霆扫黑:光云守护不错,请把《雷霆扫黑:光云守护》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雷霆扫黑:光云守护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