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眼前第八世的总结。
赵谌沉默了许久,相比于之前几次来看,自己一直都在前进,这种前进不是说自己从逃亡到自立的成长,而是对历史的改变。
这一次,他更为清楚的看到了历史。
历史始终都在修正,并根据自己对历史的改变,让一切变得合情合理的发展。
比如说第六世的时候,岳飞的结局是不得志却善终,原因是自己的刚烈而死,将赵构架了起来,所有人的目光都看着他。
天下宋人,可以说,全都将目光放在了赵构身上,想要看他怎么做。
因此,南宋立国,其实是多了自己“霸道术”的一份参与,宋与金血仇无可化解,甚至仇视、灭金,就是绝对的政治正确!
赵构如果与金和解,哪怕是流露出半分的善意,都将会被天下人唾弃,南宋顷刻间分崩离析,哪个臣民敢说议和,就是宋奸!
一种极端的政治正确!
让后世宋人热血被激发,态度强硬,自然也庇佑了一众抗金武将。
因此,历史就朝着合理的方式修正。
岳飞没死,而是不得志,死亡结果改写,但结局终究是靖康耻,犹未雪的遗憾。
之前,他自然也意识到了,只是没这次这么直观的感受到历史的修正力。
这一世,自己的功败垂成,几乎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最终直接导致,偏移的历史线自我修正力度几乎是肉眼可见的那种。
怎么败的?战败的因素是多个串联的。
丹州几乎是被完颜活女顷刻间破掉,西夏入侵,没了曲端,泾原路也是瞬间被破。
还有赵佶和赵桓那狗爷俩,直接传位赵构,彼时天下人都能看到,陕境崩塌了,太子的京兆府成了一座孤城。
之后,再打掉自己的名分,让赵构称帝,腹背受敌之下,自己被视作叛逆。
如此,整个南宋立国,就与自己的思想理念,没有了半分关系。
自己造成的政治正确依旧存在,不过却是有利于南宋软弱的一方。
继承自己思想之人,也因此而遭到针对,可以堂而皇之的被打上逆党标签。
比如岳飞,依旧含冤而死!
这一刻,赵谌突然莫名想到了一个有趣的比喻:鲤鱼跃龙门。
“我只是一条带着金手指跳出历史洪流的鱼儿,化龙路上,总要经些风霜的……”
心底轻叹着,赵谌的目光看向总结后面。
“老朱还是个厚道人啊,老朱这份情得承啊,我记得朱仲八是南宋人吧?”赵谌想着,摇了摇头,调出记忆开始编辑。
第七世的进度条时长“05:45:56”,已经是好几部电影的合集时长了。
之后,赵谌的目光看向宗泽的进度条,也同样达到了两小时,一部电影的时长。
接下来,赵谌先是将完颜娄室的记忆,再次给了宗泽和曲端一人一份。
之后,又如法炮制,对从渭州府出发的席贡,以及从秦州出发的赵点二人的记忆,同样,进行了编辑注释。
至于从熙州出发的刘锡,赵谌则是没有干预,实在是他距离太远了,时间上来不及。
“二十八日,完颜娄室在绥德军,收到我从同州城离开的消息,而后赶往陇山南麓的出口,在宜禄和长武两处部署伏击……”
赵谌脑海中不断的思考着,接下来该怎么调度可用的兵,眼前跟着出现舆图。
目光定格在伏击圈谊禄所在。
“北部侧后方,就是完颜娄室的退路,这里必须要切断,此处需要安排一路人!”
“同一时间,在北边邠州赶往京兆府的人是从渭州府出发的席贡……”想到席贡,赵谌皱起眉头,席贡只是个被架空的文官。
这次前往京兆府,只带了二十几名甲士。
“北路必须要有靠得住的人,北部侧后方……”赵谌思考着,而后心中一动,目光从谊禄离开,朝着镇戎军所在的固原镇看去。
跟着,眼底浮现出一抹松快之色。
“可以让曲端命刘锜率领镇戎军,在曲端主力离开之后,或从渭洲出发,或是直接向东北部绕道,庆阳府东侧……”
“嗯,这些具体的行军路线,想必曲端会安排,总之我只要一点,”想及此处,赵谌的目光定在谊禄县,在北侧切断后路!”
“之后则是南路了,”赵谌的目光又放在凤翔府,“三月初一的时候,这个时间点,他已经从秦州出发,赶到了凤翔府。”
“赵点部,可以向东北方向前进,插入战场,也就是谊禄南部侧翼,之后进行攻击!”
“两路夹击,完颜娄室必死!”
此时,赵谌记忆中,那副舆图上,已经布满了一条条颜色各异,看起来不专业,但却是一目了然的,围歼完颜娄室布署图。
将出兵的路线部署规划好。
而后赵谌又将宗泽、曲端、席贡和赵点四人的记忆,重新进行编辑注释和修改。
这一次,把席贡的继承的记忆取消了。
虽然同样是经略使,同样是文官,可赵点和席贡有本质的区别。
被架空就不说了,可他自身也不够硬,根本没什么军事能力。
赵点就不一样了,是能领兵的。
很快,做完这一切,赵谌又想了想,确保没有什么遗漏之后,赵谌眼底浮现出一抹松快之色,而后目光放在“后世点评”上。
都重开了,不看心里实在痒痒。
想及此处,心随意动,第八页上的奇遇内容隐去,而后一条条后世评价跟着出现。
嗯,然而当看到第一条点评的时候,赵谌顿时就不开心了。
“谌,废太子也。汴京失守,间道奔陕,妄称尊号,旋为金师所平,陕境遂糜。”
——《宋史·钦宗本纪》
看到这条点评,赵谌脸有些发黑。
目光一路下移,看到的几乎是清一色的差评,对赵构恨得,简直牙痒痒。
“废太子谌,狼子野心。乘国危难,西奔僭号,不臣之迹昭然,实乃宗室逆首。”
——《宋高宗实录》
“谌在陕,苛暴寡恩,假恢复之名,行聚敛之实,陕民怨之,终致众叛亲离……”
——《宋史·叛臣传》
“彼勾结曲端等骄兵悍将,欲行割据之实,全然不顾君父蒙尘于北庭,其不孝不忠,可谓是旷古罕有……”
——《续资治通鉴长编·考异》
“伪太子谌,妄称制敕,擅封官职,使陕右纲纪大乱,实为金人内应而不自知也……”
——《三朝北盟会编》
一路看下来,连着十数条,正史记载的,几乎全都是差评。
就在赵谌不准备给自己找气受,就要赶紧重开第九世的时候,下面又冒出来几条一看就是野史的点评来。
这次倒几乎全是清一色的好评。
可是内容嘛,就是一些胡编乱造了。
“尝闻,陕右父老言,血胤王临难不惧,挥剑自裁,血溅朱雀门,金人为之夺气,真烈丈夫也!”
——《陔余丛考》
“同州城破,天降血雨。民间私祀曰‘小武帝’,言其虽未正位,而刚烈胜于真龙。”
——《杂识集》
“有溃卒潜出,云曾见‘太子’单骑冲阵,三入三出,力竭乃亡。此说虽近传奇,然关中壮士皆信之。”
——《齐东野语》
“废太子实未称帝,然陕军皆以‘陛下’呼之。其殉国后,遗民岁寒私祭,号‘哭庙’,百年未绝。”
——《枫窗小牍》
看着这些野史,赵谌一时间竟不知道该笑,还是该怎么。
总之,不入正史,野史遍地,入了正史,却又清一色的差评,这种感觉极其别扭。
摇了摇头,将这种不适压下心底,赵谌的目光继续下移。
这次出来的是武侠小说。
“他沉吟道:赵谌太子此人,文武双全,本是中兴之主。可惜执念太深,为复国不惜与邪魔合作,以至心性大变……”
——金大师《大漠英雄传》
“夜色如墨。
他抚着剑,剑身映出他苍白而英俊的脸。
‘他们都叫我血太子。’他轻笑,笑声里带着种说不出的寂寞与讥诮:
可是,你说,一个连自己的国和家都保不住的人,除了流血,还能做什么?”
——古大师《飞刀》
“他凝视着破碎的虚空,缓声道:
赵谌已踏出《战神录》最后一步,以身殉道。他追求的不是皇位,而是天道。
只可惜,这霸道的天道,终究吞没了他人性最后一丝温情……”
——黄大世《边荒传说》
“呵……”看着这几位武侠大师这一世,转眼就把自己写成反派的现实,赵谌只是瞟了一眼就不再关注,目光向下看去。
“近代文献,应该会好些……”赵谌看向下方浮现出的近代文献点评。
“赵谌陕西政权的短暂存在,是北宋灭亡后一次悲壮的政治自救。
其虽被南宋官方否定,却构成了宋金对峙初期北方抵抗运动的精神旗帜。”
——《历史大辞典》
“明太祖追谥赵谌为烈武帝,是对‘君王死社稷’这一儒家最高政治道德的肯定,也是对南宋初期妥协政策的一种隐性批判。”
——《明清政治符号研究》
“从‘僭逆’到‘烈武’,赵谌历史评价的演变,揭示了华夏正统观,在元明易代后的自我修正与重塑。”
——《华夏世界的记忆与遗忘》
“南宋初年,史书的篡改,堪称为历代最严重。高宗集团为维系其得位之合法性,系统性地污名化陕西义旅与赵谌……”
——《中国史学史》
“赵构之心,半是恐惧,半是嫉妒。
恐惧者,恐其侄凭借血统与军功,动摇其位;嫉妒者,妒其侄,竟敢行自己不敢行之‘战’字,反衬己身之屈辱苟安……”
——《南宋士大夫政治研究》
“将赵谌塑造为‘僭逆’,是赵构集团,构建自身‘唯一正统’的核心步骤。
此举不仅为对内镇压主战派提供依据,更向金人示弱,表明己方绝无复仇之志……”
——《宋金关系的研究》
“高宗对太子的迫害远超一般政治斗争,其背后是一种深层的合法性焦虑。
因自身得位于混乱,甚至有金人赐大位之嫌,故对任何可能挑战其法统的先帝血脉,都抱有近乎病态的警惕与敌意。”
——《皇权的焦虑》
“还好,近代文献的评价还是公正的,”赵谌松了口气,而后像是想到了什么,暗道:“南宋之后,有人给我正名了……”
想着,赵谌继续往下看。
“这位陕西的‘悲剧太子’,其政治遗产,在死后数百年被重新启用。
明王朝通过对他的尊崇,巧妙地与更具刚烈气质的汉唐传统对接,以区别于软弱的晚宋形象。”
——《帝国之暮:宋元明转型研究》
看到这里,赵谌眼底露出不出所料的恍然之色,“果然是明这一朝……”
其实从朱元璋给自己追封谥号,他就有所预料了,现在看来确实如此。
“赵谌的案例,展示了东亚史学中,成王败寇原则的复杂性。
最终的胜利者(明朝)有权重新定义历史的道德秩序,并为失败的英雄平反。”
——《中国史的思想》
“明朝,对赵谌,烈武帝的追封,是明朝构建其北伐合法性的一部分。
将一个被南宋否定的人物,塑造为英雄,本身就宣告了新王朝与旧王朝的决裂。”
——《东亚历史学报》
看完近代文献之后,与上次一样,接下来则是历史名人点评了。
然而,看到第一条的名人点评,赵谌差点笑出声,不由摇摇头道:“这话当赏!”
“娘希匹!赵构!格局太小!”
——《官邸内部讲话摘要》
“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南宋的士大夫。
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凶残到这地步。
一边是‘直把杭州作汴州’的狂欢,一边是血胤太子在陕境的啼血。
这吃人的礼教,何时才是一个尽头!”
——鲁迅《无花的蔷薇之二》
嗯,迅哥儿的言辞还是那么犀利,也没有让我失望!赵谌满意点头。
“你是人间四月天,笑声点亮四面风,却成了被遗忘在关中的孤城,刀光与朔风里,寂寞地完成了一首最壮烈的挽歌。”
——林徽因《悼陌生的王子》
“这次多了个林徽因吗,这写的,就跟情书似的……”赵谌脸上不由露出笑容。
之后,还有很多民国时的名人大文豪,都是耳熟能详的人物。随便一人的评论,如果引用到小说传记,都足以被审了又审的那种。
这些人物的评价,无一不是正面的。
之后,就是网友点评环节了,网友的画风就简单粗暴,还搞笑的多了。
“赵构:打不过金人,还打不过史官?论篡改历史,李世民只是个弟弟,我构皇才是集大成者!【狗头】”
——吃瓜群众。
“朱元璋追封烈武帝,这波操作,就是隔着时空啪啪打赵构的脸,干得漂亮!”
——头撞到玻璃要忍着。
“这操作,李世民看了直呼内行!人家也就改改《实录》,赵构这是直接把太子从历史线上删了号啊!论狠,还是你构狠!”
——爱你的极品毛尖。
“赵构这傻币改史改得裤裆都漏风了!李世民看了都得递烟喊声哥……”
——金刚葫芦妹。
“赵构:我虽然丢了半壁江山,但我拥有了完整的史书!朱元璋:不,你没有……”
——真相只有一个。
“老朱登基当天,除了昭告天地之外,连夜在赵构坟头蹦了个迪……”
——没有瞎想的我。
“曰了狗了!赵构团队改史的水平比他的军事水平高一百个李世民!可惜朱元璋直接掀桌了:演你妈呢,老子给他谥号!”
——键盘家。
“赵构把史书当擦腚纸,然后老朱追封烈武帝,把擦腚纸又糊他脸上了,哈哈……”
——泥头车创死驰名双标。
“感谢老朱!给咱家烈武帝官方认证!”
——烈武帝野生后援会。
看着一条又一条冒出来的网友点评,赵谌郁闷的心情也舒缓了不少。
之后又看了看,然后默默开启了第九世。
“……”(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