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古刹之幸

    只剩下粗重不一的呼吸声,以及东妙看清了说话者是江昭宁后僧袍下摆那无法控制的、细微的抖动声。

    江昭宁的目光转向禅广大师,微微颔首示意。

    “现在请东山县委江书记给诸位法师,诸位同仁讲话。”

    “江书记?!”所有的僧众面露惊骇之色,东山县城说一不二的人物?

    这样的人也来了?

    这重视程度有些逆天!

    “诸位稍安勿躁。”江昭宁语调沉稳。

    他的目光扫过场中一张张神色各异、但皆屏息凝神的脸,最后落定在智远身上。

    “智远大师非是寻常大德。”

    “诸位可知,他乃省佛协理事、市佛协秘书长,乃正信道场培养的科班精才。”

    “毕业于国内顶尖佛学院,四年寒窗,精研三藏,佛学造诣深厚,经义解悟精熟,禅修功夫扎实。”

    “论典藏功底、说宗门机要、辩修证次第,在当代佛法大师中实属翘楚!”

    禅广大师也不失时机,接过话,他眼中闪过真切的欣赏,“正如江书记所言,智远大师可谓……满腹经纶,才学横溢!”

    “更难得持戒精严,德行高远。”

    “实为我禅门真正薪火相传的人物!”

    他的声音微微扬起,在空旷处激起回音。

    引得众多僧人眼中精光闪现,不由自主频频点头,脸上的不安被一种隐隐的期待所取代。

    禅广大师的话语带着由衷的推重,“清凉寺历经千年,法脉曾何其昌盛!”

    “历代高僧祖德何其巍巍庄严!然近岁因循萎靡,法运不彰。”

    “幸得政府明察,特礼请智远大师于此危难之际,重振寺宇!”

    “智远大师非空有其名之辈,其才其德,深契佛祖禅心奥义,实乃上佳之选!”

    “由智远大师执掌清凉寺法席,乃古刹之幸,僧众之福。”

    禅广大师目光灼灼,“老衲深以为幸,亦信心满怀!”

    “相信假以时日,在智远大师的清净律己与如法行持下,清凉寺必能拨乱反正,涤除浊气,归复庄严清净之根本!”

    “使此千年古道场,真真正正……成为一方清修向道的福田净土。”

    最后一句,字字千钧,激荡人心。

    所有的目光,此刻都聚焦在智远大师身上。

    这位新晋方丈依旧神色平静,无喜无悲。

    他缓步上前,在法座前站定,双手缓缓合十,举至胸前。

    他的动作从容而坚定,目光澄澈,缓缓扫过台下每一张神色各异的面孔。

    在东妙那张惨白失魂的脸上,也未作过多停留。

    “阿弥陀佛。”他的声音清朗平和,不高亢,却奇异地压住了礼堂内所有残余的躁动,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承蒙江书记,佛协、宗教局信任,禅广大师抬爱,诸位法师同道不弃,智远德行浅薄,才疏学浅,唯深感责任重大,如履薄冰。”

    他微微一顿,声音里注入了一种沉静而坚定的力量:“小僧来此,非为名利,只为护持道场,光大法门。”

    “自当与众位同道,同心同德,精进修持,参禅明理,以戒为师,弘扬正法。”

    “清凉古刹,农禅并重本是祖训,亦当遵循。”

    “唯有脚踏实地,持戒清修,方能涤除积弊,重振宗风。”

    智远大师的声音带着一种奇异的韵律感,清晰平稳地继续流淌:“共参无上菩提妙理,返照清净本来面目。”

    前一句如经文颂唱,后一句若老禅机锋!

    智远大师的话,让江昭宁频频点头。

    他的目光变得深邃而悠远,仿佛穿透了礼堂的屋顶,望向了这座古刹历经沧桑的飞檐斗拱,“我衷心希望广大僧众,在智远大师的引领之下,让这千年道场,真正回归它应有的样子——清净、庄严、和合、精进。”

    “应有的样子”这五个字,他说得异常清晰,如同重锤敲响洪钟,余音在骤然又归于寂静的礼堂内久久回荡。

    东妙依旧僵立在原地,头颅深深地垂着,几乎要埋进胸口。

    江昭宁那平和的话语落在他耳中,却字字如刀,句句似箭,冰冷地刺穿了他最后的侥幸。

    他感到自己正被一股无形的、沛然莫御的力量,彻底剥离出这座他苦心经营、视若私产的寺庙。

    那卷厚重的工业布匹下所掩盖的一切,似乎正被这新升起的日光,无情地照亮。

    一股灭顶的寒意,从脚底直冲天灵盖。

    将他彻底冻结在这初升的阳光与冰冷的现实之间。

    宣布完毕后。

    江昭宁与禅广大师及随行人员在智远方丈的恭送之下,下寺门离去。

    山门巍峨,古刹肃穆。

    最后一声悠扬的钟声余韵袅袅散去,如同沉入深潭的石子,只留下圈圈看不见的涟漪,轻轻拂过寺院中那株千年银杏苍老的枝干。

    智远方丈双手合十,宽大的僧袖被山风微微鼓起。

    他立于石阶顶端,身形沉稳如山,目光平静地追随着三辆黑色公务车缓缓驶离寺院下的停车场。

    车窗外,几抹阳光斜斜地映照在江昭宁沉静的脸庞上。

    他隔着玻璃,微微颔首,目光与智远隔短暂交汇。

    车轮碾过寺前青石板铺就的坡道,发出低沉而规律的声响。

    车内,檀香残留的气息与新式皮革的味道交织在一起,有些奇异。

    王涛坐在江昭宁侧后方,看着窗外急速倒退的寺庙飞檐和古松剪影。

    他忽然低笑一声,打破了车内短暂的宁静:“江书记,看禅广大师他们现在也安安稳稳坐在这小轿车里了……”

    “啧,江书记,和尚现在坐上车了?”

    “都说佛法无边,可还得四个轮子往山下溜。”

    话语里带着一丝惯常的、不易察觉的调侃意味,目光却谨慎地投向江昭宁。

    江昭宁的目光并未从窗外流动的山景收回,只是唇边掠过一丝极淡的、几乎难以捕捉的弧度,声音平稳得像山涧深潭的水:“王涛,时代洪流,泥沙俱下,也裹挟着众生前行。”

    “出家人也是众生。”

    “他们不能腾云驾雾,难道还不能与时俱进?”

    “佛法讲随缘不变,不变的是那颗菩提心,至于行住坐卧,那便是‘随缘’二字了。”

    “不能与时俱进,难道要佛法自绝于人间烟火么?”

    他的语气平淡,却自有一股不容置疑的份量,仿佛在陈述一个再朴素不过的真理。

    王涛闻言,脸上那点调侃的笑意立刻收敛,唯余恭敬,连忙应道:“是,书记说的是,是我眼界浅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从县委书记问鼎权力巅峰不错,请把《从县委书记问鼎权力巅峰》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从县委书记问鼎权力巅峰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