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政事?二十殿下才十三岁,皇上的厚爱真是惹眼。昨晚的事,群臣可都看在眼里。”时君棠觉得老皇帝是真爱惹事啊。
“族长,你说皇上会盼着寻常人家的天伦之乐么?”小枣挺好奇的,皇上好像完全没把皇子们当一回事啊。
“身为九五之尊,应该没时间去想这些普通人的事情。”时君棠很难想象像老皇帝这样从太子垂髫时便着手布局的帝王,心中能存几分温情:“去三余居。”
马车辘辘行过清晨街市,时君棠让巴朵绕过早市,她能听听这一天的新闻。
市井人声鼎沸。
果然,针对昨天的事,不少聪明人都猜出皇帝要易储的心思。
“太子殿下贤明在外,你们说皇上为何对太子殿下不满意啊?”
“皇上年纪大了,你们说会不会是这里......”那人指了指脑袋没敢往下说。
不过大家都知道指什么。
“不太可能吧,前几天皇上还下了惠民诏书,今年家中有八十岁以上老者,免除一年赋税呢。”
“是啊,而且皇上是个好皇上,说不定是太子殿下真做了什么咱们不知道的事惹皇上生气了。”
周围的人都点点头,显然对于这个结果,他们颇能接受。
议论声渐远,时君棠落下青绸车帘,道了句:“姜还是老的辣啊。”一年的免税就换来老百姓的站位。
太子觉得得到了朝中臣子和代表文人的书院支持就有了胜算,可相比几十年执政的皇帝,早将天下人心化作棋枰,明显棋高一着。
三余居。
自黄金通道开了后,卓叔和窦叔哪还有什么清闲的日子,两人虽不在黄金通道前方,但仅是后方诸事,都系在两人的身上。
门铺遴选,勘定仓址就够他们忙了,更别说还要定全下规,调拨人手,周转银钱。
往后还要清点甄别这些奇珍异货的品相,开裁定市价等等。
而等时君棠来时,两人已经将这些都整理成册及时地交到她手中。
时君棠此刻手中拿着的便是两人这些日子以来连日勘定的铺面修缮图与人事名录。
“再有一个月,货就会陆续到达。家主,一开始我和老窦还挺担心各世家掣肘,如今连郁家都入了局,这颗心总算能落回肚里。”卓叔道。
“是啊。我现在算是明白为何当初家主谈判桌都没上就给郁家一成利的原因了。”郁家是家主拿来当镇压石的,窦叔笑笑说:“枉我做生意多年,眼界和格局还是没家主来得大啊。”
时君棠轻敛图卷:“窦叔可别这么说。二位是我自幼追随的楷模,日后诸多大事,仍要倚仗叔叔们扶持。”
二人相视而笑,郑重长揖。
卓叔声如洪钟:“能随家主开此亘古未有的商道,纵前路万难,我二人必护持左右,让家主没有后顾之忧!”
“有两位叔叔在,我无比安心。”时君棠又道:“这黄金商道待做上个七八年,除了郁家还会有不少世家加入,所以咱们要趁着这些年将整个商道的商机都牢牢把握在手里。”
“家主是不想垄断吗?”
“垄断的后果,只会四面树敌。老话说得好,活水方能不腐,独食终将饿死。八年的时间也够了,待把商机与人脉都抓在手里,就算有世家加入,亦是要跟着我们的规矩来。”
“明白了。”
“对了,”卓叔朝外喊了声:“兴昌,卫之,进来见过家主。”
两名三十左右的青衫男子应声而入,步履沉稳。
“族长,京城铺子的事就交给兴昌和卫之打理了。”卓叔道:“这两个孩子是我们一手栽培起来,也时常跟随家主做事。家主也熟。”
毛兴昌与华卫之执礼如仪:“拜见家主。”
时君棠微微颔首。这些年,卓叔和窦叔培养了不少的人,这两人是其中的佼佼者:“以后辛苦二位了。”
“愿追随家主。”两人行礼后告退。
“举贤不避亲,卓叔,窦叔,俊材和兴尧也都长大了,他们从小跟着你们身边耳濡目染学了不少的本事。也可以让他们来铺子帮忙做事。”卓俊材和窦兴尧是卓叔和窦叔孙辈中最伶俐的两人,结果,考了几年的童生还是没考上。
但拨算盘有天赋。
“遵家主安排。”俩人应下,他们两家的至亲都在时氏一族做事,奈何儿子辈里并没有杰出做生意的人,兜不住生意他们也不好意思把位置给自家人。
大丛是允许"工商杂类"参加科举的,他们就想着让最为聪明的两小子参加科举,结果聪明劲不在读书上,读不动,真的读不动。
“还有一事,姒家在迷仙台和学院的恩怨,外面传的不多。”时君棠示意小枣将修缮图收起来拿回家慢慢看:“不能让这事埋没了。”
“知道了。”
初十那日,来京过年的时氏旁支陆续启程。
时君棠亲自送行到一里外的长亭,且在每辆马车上都塞满了各种好东西:珍稀补品、海外奇玩、儿孙辈的各式玩意,连金银首饰都一应俱全。
也因此,这些族人对时君棠都很满意,什么女子为尊大逆不道这些都不存在,在真金白银面前,都看实力。
“家主,你看七叔公九叔公带着时明良和时明辰两人,对这些旁支热情得不得了,以为这样就能支持他们庶出一族吗?”火儿看不顺眼极了,低骂了句:“白眼狼。”
“族长就不该答应他们能争族长之位。”小枣亦道:“如今不仅这些旁枝,就连一些朝中大臣,世族的人,他们联系的都很殷勤呢。”
时君棠望着那群忙碌身影:“不答应他们就不争了吗?答应了,他们还能光明正大地来,反倒清净。”只是他们这一折腾,这嫡庶之别又搬上了台面,让她先前苦心经营的和睦表象付诸东流。
瞧瞧不远处三叔公五叔公一脉只与嫡系旁支往来,界限分明如同楚河汉界,实在太明显了。
连学堂里学子们也都较着劲。
不过也好,这一争起来,嫡庶的子弟们一个个都在努力读书,就连明琅,明轩,明泽都被波及,日夜勤学不辍。
就在时君棠上马车回城时。
巴朵匆匆过来:“族长,姒家的人和书院的人在大街上打起来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