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帆的手指在控制台上停顿片刻,随即划过屏幕,将那条仅存在0.3秒的旧标识符记录锁定并隔离。他没有多言,只是轻点几下,切断了所有非核心模块的数据通路。主系统进入封闭分析模式,空气循环声低得几乎不可闻。
“开始吧。”他说。
周婷抬头看了他一眼,指尖已在终端上滑动。全息投影缓缓展开,中央浮现出三行加粗文字:
**泡沫第一定律:市场情绪超载先于政策响应;**
**第二定律:流动性幻觉催生杠杆失控;**
**第三定律:崩塌始于最自信的多头。**
这是系统在过去七十二小时内,对百年金融史完成深度回溯后提炼出的核心结论。数据源覆盖1929年大萧条、1987年黑色星期一、2000年互联网泡沫、2008年全球危机等七次重大动荡。每一条定律背后,都是数万次模拟推演的结果。
“这不像策略,倒像判决书。”李航低声说。
“但它准。”陈帆调出1929年的对比图谱。左侧是当年纽约交易所的真实K线走势,右侧则是由三定律重构的预测模型。两条曲线在关键节点完全重合——情绪峰值出现在崩盘前11天,政策信号滞后6天释放,而第一个主动平仓的机构,正是当时持股最多的家族信托基金。
“不是它预测了崩塌,”周婷看着数据流,“是它证明了每一次‘意外’都早有征兆。”
他们开始尝试将理论封装为可执行框架。第一步是量化“情绪超载”。系统提取了过去百年的媒体语义变化节奏、交易量增速偏离值、新开户增长率三项指标,构建了一个动态阈值模型。当综合指数突破临界点,即视为第一阶段启动。
难点在于第二定律的“流动性幻觉”。这种感觉无法直接测量,只能通过行为反推。团队调用了神经拟态服务器中存储的交易员生理信号数据库,结合大宗交易延迟成交率、融资融券余额增速异常波动等数据,建立了一套间接验证机制。
“问题来了。”李航皱眉,“如果这套东西真能提前识别泡沫,那我们自己操作时,会不会反而成为触发崩盘的那个变量?”
“不会。”陈帆回答得很干脆,“因为我们不制造趋势,只响应结构变化。真正的危险从来不是发现规律的人,而是那些明明身处其中却假装看不见的人。”
争论持续到深夜。最终,他们在策略层加入了多重缓冲设计:所有信号必须经过三级验证,且至少延迟两个交易时段才生成建议;实盘指令需人工确认,禁止自动执行;输出端去除原始参数,防止逻辑逆向破解。
测试版策略包上线首日,便捕捉到东南亚某新兴市场的异动。该国股市在过去三个月上涨42%,外资流入速度翻倍,本地券商纷纷推出高杠杆产品。系统标记其处于“第二定律激活区间”,提示风险积聚。
“可以试一次。”周婷说。
“再等等。”陈帆盯着热力图上缓慢爬升的情绪熵值,“它还没到顶。”
第二天上午九点十七分,系统弹出红色提示:“最自信的多头出现密集建仓行为。”监测显示,该国最大主权基金在昨日逆势增持蓝筹股比例达18%,且未设置止损。
陈帆点头:“现在可以了。”
策略包自动生成应对路径:反向配置避险资产组合,包括黄金ETF、日本国债与离岸人民币短债;同时布局做空衍生品,采用分批入场方式,每次不超过总额的15%。
模拟结果显示,在未来一个月内若发生回调,预期回报率为29.4%,最大回撤控制在12%以内。相比以往同类策略,风险调整后收益提升2.3倍。
“这不是打败市场。”李航看着结果,“是学会了不在它的高潮时刻伸手。”
内部评审会定在第三天下午。三人围坐在指挥中心的环形桌前,投影不断滚动着百年数据对照案例。周婷提出最后顾虑:“如果我们公开这个模型,监管会不会认为我们在诱导市场恐慌?”
“那就别叫模型。”陈帆说,“叫研究。”
他决定以学术论文形式发布《泡沫三定律》的核心思想,仅保留宏观层面的观察结论,隐去具体算法和参数逻辑。对外宣称这是基于历史规律的哲学性总结,而非交易工具。
“我们不是在操控,是在提醒。”他说,“就像气象台发布台风预警,没人会怪预报员制造了风暴。”
峰会当天,会场座无虚席。陈帆站在讲台后,没有使用PPT,只播放了一段视频。画面左侧是百年间七次泡沫破裂前的市场真实走势,右侧则是经三定律标准化后的统一模型。时间轴被压缩至相同长度,所有曲线惊人地重叠在一起。
现场鸦雀无声。
一位白发经济学家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另一位常年唱多的评论员低头翻看笔记,手指微微发抖。十七分钟后,角落传来一声极轻的叹息:“原来贪婪也有形状。”
没有人提问。也没有人质疑。
回到总部已是傍晚。指挥中心灯光微亮,主屏仍停留在全球热力图界面。东南亚市场情绪指数已升至橙色的区域,主权基金继续增持的消息刚刚传出。
“他们还在买。”周婷说。
“所以快了。”陈帆坐回主控台前,调出策略包运行日志。最新一轮评估已完成,系统自动标记为“A级可用”。
李航忽然开口:“你说,一百年前的人看到这套东西,会不会也觉得不可思议?”
“一定会。”陈帆目光未移,“但他们照样经历了同样的崩溃。”
周婷将一份加密文件上传至学术期刊平台,标题为《关于市场非理性扩张的三个历史共性观察》。提交成功后,她关闭窗口,转而打开内部监控界面。神经拟态服务器运行稳定,内存占用正常,冷却系统温度维持在36.2度。
陈帆没有动。
他的视线落在新兴市场板块的一个小点上。那里还没有任何预警信号,但资金流动速率正在悄然上升。他调出过去十天的开户数据,发现夜间交易频次增加了37%。
他把这段数据拖进分析框,新建一个临时模型。
参数输入完毕,按下运行键。
屏幕闪烁了一下。
结果尚未生成。
散热风扇转速轻微提升。(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