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暗涌

    何雨柱照例是天蒙蒙亮就推着自行车出门,车把上挂着的布兜里,有时是食堂提前分好的几根肋排,有时是内部处理的猪板油。

    他如今在食堂说话很有分量,这些旁人难弄到的东西,他总能想法子匀出一点。

    回院时,车后座偶尔会绑着个麻袋,露出白菜或是土豆的一角。

    他不多言语,进出都低着头,但那份从容,却比任何炫耀都更扎某些人的眼。

    贾家的日子越发难熬。棒梗的腿入了冬就没舒坦过,夜里常能听见他压抑的抽气声。

    贾张氏咳得更凶了,蜡黄的脸上只剩一双浑浊的眼睛,时常透过窗纸的破洞,死死盯着何雨柱进出院。

    秦淮茹更是瘦得脱了形,眼下的乌青浓得化不开,下班回来,脚步都是飘的。

    小当和槐花缩在屋里,不敢大声说话,院里别的孩子放炮仗的嬉闹声传来,她们也只敢扒着门缝偷偷看。

    这天傍晚,何雨柱拎着一条用草绳拴着的、冻得硬邦邦的带鱼回来,正准备开门,贾张氏像幽灵似的从她家那低矮的门帘后闪了出来,堵在他面前。

    “柱子……”她声音嘶哑,带着一股破风箱般的喘息,“行行好……棒梗……棒梗疼得直打滚,嘴里没味儿,就想口腥荤……你这鱼……”她浑浊的眼睛死死盯着那条带鱼,干裂的嘴唇哆嗦着。

    何雨柱脚步没停,侧身想绕过去。

    贾张氏却猛地伸出枯柴般的手,想抓他的胳膊。何雨柱手腕一翻,避开了。

    “张大妈,”他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厂里医务室有止痛片,街道也有救济粮。您该去那儿。”

    “那些顶什么用!”贾张氏声音陡然尖利起来,引得几家窗户后面探出脑袋,“那些官面上的东西,能落到我们孤儿寡母头上?你就当可怜可怜孩子!以前淮茹没少帮你洗洗涮涮,你就一点旧情不念?”

    这话带着钩子,想把过往那点模糊不清的“情分”扯出来当筹码。

    何雨柱心里冷笑,以前秦淮茹是帮过他,可贾家从他这里捞走的好处,早十倍百倍地还回去了。

    他不再搭话,掏出钥匙开门。

    贾张氏见他要走,一屁股坐在地上,拍着大腿嚎起来,声音凄厉:“没天理啊!见死不救啊!老贾啊,你睁开眼看看啊……”鼻涕眼泪糊了一脸。

    何雨柱“哐当”一声推开门,跨进去,反手就要关门。

    贾张氏的哭嚎卡在喉咙里,变成一种绝望的呜咽。

    就在这时,秦淮茹拖着疲惫的身子回来了,看到这一幕,脸瞬间惨白。

    她没看何雨柱,也没扶贾张氏,只是低着头,快步走过去,用力把还在干嚎的婆婆拽了起来,几乎是拖回了屋里。

    门帘落下,隔绝了外面的目光,也隔绝了里面的绝望。

    屋外贾张氏压抑的咒骂和秦淮茹低低的劝阻声隐约传来。

    他面无表情地把带鱼挂到屋梁上,生起火炉。

    冰冷的带鱼在温暖的空气中,渐渐沁出水珠。

    他并非铁石心肠,但深知这口子一开,往后便是无穷尽的纠缠。

    这院里的善心,从来喂不饱贪婪,只会养大胃口。

    刚清净没一会儿,门外又响起了阎埠贵那特有的带着算计的咳嗽声。

    何雨柱皱了皱眉,没应声。

    阎埠贵却自己推门进来了,脸上堆着笑,手里还拿着两张皱巴巴的报纸。

    “雨柱,忙呢?看看,刚出的报纸,有新精神。”他把报纸递过来,眼睛却瞟向屋里,尤其是墙角那半袋子白面和梁上的带鱼。

    何雨柱没接报纸:“三大爷,有事直说吧。”

    阎埠贵干笑两声,搓着手:“那什么……雨柱啊,眼看要过年了,你家就一口人,厂里发的工业券……有富余的吧?我家解成媳妇想买个暖水瓶,旧的漏得不成样子,票总也凑不齐……你看,能不能先挪一张给我?过了年我想办法还,肯定还!”他话说得漂亮,眼神里却满是笃定,仿佛何雨柱必然不会拒绝。

    何雨柱心里那股厌烦又升腾起来。这阎老西,算计到他头上了,连工业券都惦记。他直接回绝:“对不住,三大爷,券我也有用处,想添件过冬的棉袄。借不了。”

    阎埠贵脸上的笑容瞬间冻住,语气也冷了下来:“雨柱,你现在是混好了,眼里就没老邻居了?一张工业券而已,至于这么小气?发扬一下风格嘛!”

    “风格?”何雨柱抬起眼,目光锐利地盯住他,“三大爷,我讲风格的时候,换来的是什么?是得寸进尺!我的券,我的东西,怎么用,是我的事。您要缺暖水瓶,找街道反映去,别总盯着我这儿。”

    这话毫不客气,撕破了阎埠贵那层虚伪的面皮。他气得脸通红,指着何雨柱:“你……你好!何雨柱!算你狠!咱们走着瞧!”说完,愤愤地摔门而去。

    何雨柱冷哼一声。

    他知道,这下是把阎埠贵彻底得罪了。

    但他不在乎。

    这院里的人,你退一尺,他进一丈。只有亮出底线,才能换来清静。

    接下来的日子,院里果然消停了不少。贾张氏没再闹腾,大约是秦淮茹说了什么。

    阎埠贵也躲着他走。

    何雨柱乐得清静,每天上班下班,盘算着过年的事。

    他买了肉,腌了鱼,甚至还托食堂采买的关系,弄来一只难得的冻鸡,日子安排得井井有条。

    这天他休息,正在屋里和面准备蒸馒头,门外传来一阵沉稳的敲门声,不像是院里那些人试探性的敲法。

    何雨柱擦了擦手,开门一看,愣住了。

    门口站着一位穿着半旧蓝色中山装、风尘仆仆的中年人,眉眼间有几分母亲的影子。

    “舅?”何雨柱又惊又喜,“您怎么来了?”

    舅舅笑了笑,眼角皱纹舒展开:“调回北京工作了,安顿下来就赶紧来看看你。好小子,真成大人了!”他走进屋,打量着收拾得干净利落的屋子,炉火正旺,面盆里发着面,点点头,“嗯,像样!一个人能把日子过成这样,比你妈强!”

    舅甥俩多年未见,有说不完的话。舅舅问起他的工作,问起院里的情况。

    何雨柱大致说了说,没提那些糟心事。

    舅舅是明白人,听他语气,看这院里的光景,心里也猜到了七八分。

    他没多问,只是说:“日子是自己过出来的,别管旁人怎么说。站稳了,比什么都强。”

    何雨柱心里一暖。舅舅的到来,像阴霾里透进的一束光。

    他张罗着和舅舅一起包饺子,剁馅、和面、擀皮,屋里充满了久违的烟火气和亲情。

    而此刻,院里其他人家,却仍是另一番光景。

    贾家冷锅冷灶,秦淮茹还在为几分钱奔波;阎埠贵家为了一张工业券唉声叹气;刘海中家也失了往日的喧闹。北风卷过院落,吹得各家单薄的门窗哐哐作响。

    何雨柱和舅舅围坐在炉边,吃着热腾腾的饺子。

    窗外是四合院惯常的沉寂,窗内是难得的温暖。

    何雨柱知道,往后的路不会平坦,院里的暗涌也不会停止。

    但至少在这个寒冷的时节,他不再是孤身一人。

    这份突如其来的亲情,给了他更多的底气,去面对那四方院墙内,永无休止的人情冷暖。(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四合院:从教训许大茂开始不错,请把《四合院:从教训许大茂开始》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四合院:从教训许大茂开始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