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章 一家子都被卖光了,还享什么福?

    如果放在现代,作为家里最小的五岁小孩儿,李牧承想要参与家庭决策,肯定老早就被大人给轰走了,连个屁都不敢多放的那种。

    可这里是古代,是男人当家做主为全家撑起一片天的地方。尽管李牧承只有五岁,但却是实打实的二房男丁。

    迎着姐姐担忧又忐忑的眼神,李牧承知道她在想什么。

    无非是觉得自己一个孩子改变不了她配冥婚的命运,反倒会被爷奶责骂。

    “放心二姐,有我在,决不会让他们就这么把你卖了。”

    此刻的李牧承浑身上下散发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气势,特别唬人。

    等到李二丫反应过来的时候,小小的李牧承已经大摇大摆的走进了堂屋。

    进了屋才发现,除了大房的大姐和三房那三朵金花以外,李家全员到齐。

    无良爷奶都已经坐好,娘亲这会儿已经不再嚎啕大哭了,改为呜呜咽咽的小声抽泣着。

    自己的便宜老爹则是一副老实巴交认命的庄稼汉模样。

    再看一眼在屋子里的其他人——

    大伯坐在椅子上面无表情,顶着一双不知是熬夜用功读书还是被掏空了身子的黑眼圈。

    三叔则还是那副精明相,脸上总是似笑非笑,看着就不好对付。

    三婶儿戴着银耳钉和银发钗,像个富太太一样坐在三叔身边,眼神都懒得给唯一站在堂屋里的二房一家身上。

    听说自家三叔娶了三婶儿还是攀了高枝儿,在城中酒楼里做账房先生的工作也是三婶儿的爹给安排的。

    正因为这样,自己的偏心爷奶平日里对三房一家向来是客客气气,有什么脏活累活都是丢给他们二房。

    屋里气氛沉闷,李老头拿起烟袋锅,吧嗒吧嗒开始抽起了烟。

    因着家里要供养一个会吃钱的读书人,李老头买的烟丝都是劣质品,实在是呛人。

    好在李老头心疼抽多了消耗大,只浅浅的吧嗒两口就停了。

    李牧承忽然想,但凡李老头放开了抽,怕是邻里邻居的都得以为李家屋子里头着火了,拎着水桶端着水盆,敲锣打鼓的就得来救灾。

    这里是李家村,整个村里都是李氏一族本家人。

    古代本就家族观念强,再加上李家老大是村里唯一一个童生,不然就无良爷奶做出拿二房当死契下人使唤这种丢人现眼的行为,早就被制止了。

    就在李牧承思索时,偏心奶奶忽然开口了。

    “照我说,二丫这都不算什么事儿。”

    “赵家看不上二丫,无非是觉得她太瘦了。只要咱们在半个月内把二丫喂得白白胖胖,那不就行了?”

    其他人听了这话也觉得有理,只是养胖李二丫,肯定是要吃好吃的。

    只要买好吃的,那肯定是要用钱的。这不?提到花钱,一大家子人难得一致的全都一声不吭了。

    为了供大伯读书,家里的条件越发差了。

    平日里作为壮劳力的爹一天最多也只能吃两顿饭,还得是在农忙的时候。

    连带着老两口也全都是饥一顿饱一顿的,哪还有闲钱用来喂胖二丫。

    这时李老头咳了咳,看向坐在一旁笑眯眯的儿子道:“老三啊。”

    “爹,您有啥事要吩咐?”

    “你是酒楼里的账房先生,酒楼经常出门采买,想来价格也会比普通人家单独买要便宜得多。从明儿起让酒楼采买的伙计帮忙,每天捎一些便宜的大骨头、猪肺猪肠一类的回来给你二侄女补补身体。”

    又看向一边面色不善的老太太,“老婆子,给老三拿一百个铜板。”

    李牧承冷眼旁观,三叔有些迟疑并没有说话。

    三婶的脸色变化太快,都能开染坊了,一会青一会白一会黑的。

    李牧承默默在心底回忆了一下上次和老爹去集市时的物价。

    大骨头比起肉来是便宜不少,可补身体总不能只要骨头棒,上面没有任何肉。

    带点肉的大骨头,一百个铜板顶多够买四次。

    要把自家姐姐养胖,这一百个铜板的购买力明显不足。

    李牧承懂了,这无良爷奶是连三叔一家也算计上了。

    很显然,三房两口子也想到了这一点。

    可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平日里在他们手里抠银子供大哥读书也就算了,毕竟家里有个读书人,说出去也十分体面。

    尽管老大屡试不中,但对于老三媳妇的商户娘家来说,也算是一种希望。

    毕竟商人地位低下,若是没有个当官的护着,很难把生意做大做强。

    万一李家老大哪一年突然走运,还真就考中了呢?

    秀才虽然不一定能当官,但至少也能找个私塾当先生教书育人了。

    只要手底下能培养出一些读书人,尊师重道的读书人一定会想办法报答恩师。

    到那个时候,他们三房再和老大一家算一算这些年的付出。老大就算是为了脸面和读书人的风骨,这个恩他也得报。

    可只给一百个铜板就想让自家帮忙给老二家的死丫头片子买大骨头?这话怎么说出口的?

    李老三状似随意的接过铜板,面上依然笑呵呵的,谁也看不透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行,这事儿包在我身上,爹放心,儿子一定把这事儿给您办得妥妥的。”

    眼看着自家媳妇儿就要原地炸开,李老三连忙丢过去一个安抚的眼神。

    李老头满意的摸了摸胡须,唯有李老太一脸肉疼的盯着老三手里的铜板。

    看着他把铜板全都装进了荷包里,牙齿磨的咯嘣作响。

    就在她准备张嘴嚎一两声时,忽然砰的一声响起。

    只见李老头狠狠一拍桌,把旁边坐着的老婆子吓了一大跳。立马像一只寒风中的鹌鹑一样,缩着肩膀坐在椅子上抖啊抖。

    李老头这才收回视线,环视一圈家中的小辈,清了清嗓子,朝着李老大的方向看去。

    “这么多年,咱们光顾着老大一家,的确忽视了老二和老三了。等你们大哥考上了秀才,以后再考个举人,你们的好日子也就跟着来了。”

    “老大啊,待你有出息的一天,不可忘记两个弟弟一家这么多年的付出,可记得了?”

    李老大连忙站出来对着全家人转圈作揖,好听话张口就来。

    “爹娘的教诲,儿子一直铭记于心。待我功成名就之时,定是全家跟着享福之日。有我一口吃的,就绝不会让全家喝稀的。”

    李牧承在一旁听的直撇嘴。

    只要不是傻子,恐怕都能看得出来这就是爷爷奶奶联合大伯一家给另外两房画的大饼,还是连个芝麻都不舍得给多画一粒的大饼。

    偏偏自家亲爹是个憨的,吃得喷香。

    眼看着又要像从前一样被糊弄过去,一想到自家姐姐未来的悲惨遭遇,李牧承也顾不得旁的了,用带着稚气的声音问道:

    “大伯说是要带我们享福,先是卖了我姐姐,接下来是不是要卖了三叔家的三个姐姐,卖无可卖了是不是就要卖我了?”

    “等我们都被卖了,那这福留着给谁享?”

    整个堂屋里忽然响起这么一道稚嫩的声音,气氛顿时变得有些奇怪。

    虽说童言无忌,但孩子的话虽然幼稚,却往往更真实。

    三婶瞬间一个激灵,还真就顺着李牧承的话往下想了。

    是啊。

    他们全家都知道老头子为了老大能考功名付出多少,只给一百个铜板就想让他们买半个月大骨头,不就为了给老二家的丫头补身体,免得赵家那位地主老爷瞧不上退回来卖不出去吗?

    今天能为了大伯哥卖老二的闺女,明天就能卖他们三房的闺女。

    不等大房走上仕途,一大家子都被他们给卖光了,还能享什么福?(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穿越农家子,不科举,难道种地?不错,请把《穿越农家子,不科举,难道种地?》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穿越农家子,不科举,难道种地?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