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章 发现目标,采摘!

    大乾朝等级森严,从穿衣打扮上也能区分阶级。

    但凡穿错衣裳,戴错配饰,不仅本人会受到相关律法的制裁,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整个家族都受到牵连。

    偶尔听哪家在京城有当奴才的亲戚得了恩典,准许回乡下探亲时提到过京城的繁华。

    一大群人围着坐,听对方提到京里那些贵人的二三事。

    皇帝与中宫皇后皆为明黄色,皇太后若为皇帝生母,或是上一任中宫皇后,才可身着明黄色,否则只能穿与明黄色相近的鹅黄色。

    亲王、一品大员及一品诰命夫人和后宫四妃才准穿着象征着贵气的紫色,且花纹也都十分讲究。

    当然,这些距离李牧承过于遥远。李牧承所在的镇子里也遇不到如此身份高贵的人。

    就目前李牧承所见过的,可以总结为三大类。

    一是如同整个李家村的人,穿着的都是粗布麻衣。女人的配饰更是以麻布头巾、头绳与木制簪子为主。

    二是住在镇上,像赵财主家一样的商户,穿着的虽然同为纻麻所制衣衫,但却非寻常之物,而是有着“筩(t【表情】ng)中黄润,一端数金”这种极为昂贵的能在光照下折射出星星点点微光的名贵织物。

    没办法,商户的地位也很低,绫罗绸缎这些只配皇亲国戚与在朝为官的名门望族们才可穿着。

    如同三婶这种娘家有些资财的商户,头上戴的最贵的饰品也只能是银饰,金饰是无论如何都不敢戴的。

    为了彰显他们有钱,只能想发设法的在麻衣上做功夫了。

    第三种就是如同李牧承那位大伯一样的读书人,也是最好区分的。

    他们的衣裳是难得的细棉布,童生为青色儒衫,秀才则为白色儒衫。

    读书人的娘子穿衣风格也与读书人类似,放在现代来讲,那就是同款情侣装。

    再往上是什么颜色,李牧承就不知道了。毕竟他所在的这个小镇上,见到的读书人最厉害的也只是秀才了。毕竟县令县丞这种人穿着的都是官袍。

    这也是为何大伯屡试不中,家里人也会咬牙继续坚持供他读书的原因之一。

    只有读书人才能改变普通人的阶级命运,但凡大伯能成为一个九品芝麻官,家里人能捞到的好处只多不少。

    除了可以不再交田税,衣食住行都能得到极大的改善。

    可想而知赵家出的这十两银子买断钱,在这个偏远小镇的购买力有多惊人。

    李牧承想到的快速赚钱法子,当然不是老老实实的一点一点捣腾各种吃食或小商品一个铜板一个铜板攒出来。为今之计只有一种法子,卖方子。

    李牧承虽然也想卖菜谱,只可惜这个时代的调料并不齐全。

    虽说他也可以去找一些孜然、胡椒一类的东西碾成粉卖出去,但这些实在是耗时耗力,且李牧承也不知道这些东西能不能在这边找到。

    药铺里虽然也有这些东西,但他手里连一个铜板都没有,拿什么买?

    好在他在穿越前特别喜欢看非遗一类的短视频和访谈,脑子里有不少存货。

    在现在这个一穷二白的阶段,还真就有一个特别合适的非遗文化——传统植物染料染色技艺。

    尽管普通百姓用不到这些,但能在镇上做大买卖的人,手里的铺子可不是只有一两个那么简单。

    李牧承相信,只要自己把成品给做出来,这个方子对方一定会感兴趣。

    李牧承睁开双眼从咯吱作响的木板床上坐起来,扒着缺了角的木窗缝往外瞧。

    阳光明媚,院中无人,正是可以偷偷溜出去的好时机。

    传统植物染料染色技艺以茶叶、花卉和水果、中药等植物根茎天然原料为基础。

    再通过水萃取法提取染料,辅以草木灰、明矾等物进行手工染色。

    幸好买下李家村附近山头的人家心善,准附近的村民可以在山的外围随意采摘些野果子和猪草一类的。

    否则光是准备原材料,就要费好大一番功夫了。

    索性需要的许多植物多且并不起眼,就算是去山的外围采上一些也不会引人注目。

    小小的李牧承背着比自己没小多少的竹篓子,路过溪边朝着山的方向走去。

    几乎是小小的身影刚消失,在溪边围在一起洗衣裳的村妇们无比唏嘘感叹。

    “瞧瞧这可怜见儿的,我孙子比他还大两岁呢,到现在我都不舍得他干活。李老头真不是个东西,这么作践自己的亲孙子。”

    “要我说他家老大考了这么多年秀才都没中,肯定是被他老子娘给害的。天天净干那遭天打雷劈的事,真当老天爷瞎呐。”

    “行了都小点儿声吧,万一有哪个大舌头去老李家通风报信说些有的没的,小心那一家子不讲理的又来你们家闹。”

    一群人嘻嘻哈哈说起了旁的事,而这时的李牧承也终于到了目的地。

    擦了擦额头上沁出的一层薄汗,李牧承随手揪了一把黑紫色的小果实往嘴巴里塞。

    没办法,他太饿了,走了这么远要没力气了。

    记忆里这东西的学名叫龙葵,长得像小葡萄,酸酸甜甜的。

    重点是这东西除了好吃且漫山遍野、田间地头随处可见以外,还是天然的染色剂,自然成为了李牧承要采摘的植物之一。

    等到李牧承装了大半个背篓的植物下山后,眼里的激动根本藏不住。

    难怪老人们常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山里的物资果然很多,等自己有钱了,也要买一个山头玩玩。

    与以往不同的是,李牧承这个时间回家,肯定会遭到奶奶劈头盖脸的责骂。

    今日的李家倒是安静,一向连个好脸色都懒得给二房一个的爷爷,竟然拿着个烟袋锅,破天荒的朝着自己咧嘴一笑。

    “承小子回来了啊,快把猪草放下,洗洗手去吃饭吧。”

    李牧承心道:放下是不可能放下的,根本就不是给猪吃的。

    只见李牧承眨巴着一双大眼睛,状似受到惊吓一样挪着小碎步往后退。

    “这是我留给自己吃的野果子,我不想被饿死。”

    一听李牧承背了野果下山,李老头瞬间口齿生津,眯着眼睛把烟袋锅放在桌上站起身,大步朝着李牧承的方向走来。(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穿越农家子,不科举,难道种地?不错,请把《穿越农家子,不科举,难道种地?》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穿越农家子,不科举,难道种地?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