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嘴巴,闭起来。”
李牧承特别平淡的六个字刚说完,小墩子果然闭着嘴巴只会呜呜,那叫一个乖巧听话。
李牧承又扫了村子里的其他小孩儿一眼,见他们都老老实实的喊木头大哥的样子,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居然因祸得福,这么快就混成了孩子王。
以后有这么多小弟,再有一些需要跑腿儿采摘什么的活计,完全可以使唤人了。
估摸着时间也差不多,李牧承也不打算继续在这浪费时间了,拍了拍小墩子的脑袋,这才缓缓站起来。
“再让我看到你带头欺负人……”
“不敢了不敢了!木头哥的话我都记住了,以后我都不敢了!”
“行了,都散了吧。”
李牧承走到小圆圆面前,发现这小丫头的手心因为刚才摔倒都擦破皮了。
看到这么小的小丫头为了自己受伤,心里顿时有些过意不去。
抓起对方的小手轻轻吹了吹。
“我没事的木头哥,你忘了我家里是做什么的了吗?等我回家之后,我会自己找药草给自己敷上的。”
李牧承不放心,说什么也要亲自送小圆圆回家。
看到小圆圆家里有明矾的时候,双眼再次一亮。
虽然自己也能找到明矾石打磨碾成粉,可耗时耗力。
这会儿看到了,就想要动用口袋里热乎乎的铜板买一点。
小圆圆一眼就看出来了李牧承想要的东西,想到自己爷爷和爹爹都说过,只要放在院子里的普通草药和药材,都可以随便她用。
小圆圆迈开双腿,直接给李牧承装了一小包。
“这……”李牧承见这小丫头这么上道,顿时有些愣住。
“木头哥这些东西你拿回去吧,今天要不是你帮我们出头,我和铁牛哥肯定要被小墩子给欺负了,爷爷常说要知恩图报,这些东西你就收下吧。”
看着小圆圆一副小大人的模样,李牧承有些哭笑不得。
正好这明矾是自己需要的东西,居然小丫头白送那自己没有不要的道理,接过对方手里的一小包明矾,李牧承捏了捏对方有些婴儿肥的小脸蛋。
“既然这样那我就收下了,等我赚钱去镇上了一定给圆圆带好吃的。”
回去的路上,李牧承脚步都欢快了不少。
兜里有铜板的感觉,真是太好了!
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洗干净手,再把浸泡在龙葵汁液的布料翻个面。
然后在空罐子里加入明矾和清水,将布料拧了拧。确保布料保持湿润且不会滴水后,将之慢慢放在了装着明矾水的罐子中继续浸泡了一刻钟。
这一刻钟的时间,李牧承也没浪费了。
抓紧时间冲进小厨房,拿起专门留给他的两根手指那么宽的一小块窝窝头,就着水吃喝完毕,又回到了房间内。
端了一个小木盆,把罐子里的一小块布料拿出来反复搓洗。
等到终于不掉色了,才把布料挂起来晾晒。
只是等布料晒干后拿到屋子里后,李牧承再一次傻眼了。
这颜色……怎么有点不太对呢?
本以为龙葵果是紫黑色的,布料也该是大差不差的颜色。顶多有点偏暗红罢了。
可这颜色不就是传说中的“天缥(pi【表情】o)色”嘛?
像初雪冰面消融的水痕,又似晨露浸润的竹梢,带着不染尘埃的清透感。
是那种仰头望天时,介于青与蓝之间的浅淡色泽,如天空般明净,似被天光淬染过,极为雅致舒服的颜色。
《诗经》里曾写过“缥兮缥兮,流离之子”,清代吴敬梓也曾写过“蓬窗窥天缥,江水真安流”来形容天缥。
这颜色也不错,好歹没犯了贵人的忌讳,倒也算是一种可以不挑阶级,可自由穿着的色彩之一了。
若是将之与金银绣线相结合,做那些贵族人家穿着服侍的配饰色或是织就“风送云舒”纹样,绝对能增添几分雅致超脱之气。
好东西,绝对是好东西!东方美学永远都是最拿得出手的!
只待明日破晓,搭乘牛车去镇上,找布行或绣坊卖配方了。
二房两口子的冷战还在继续,李牧承也没想到,太阳刚落山,亲爹就抱着个变了色的枕头一脸无奈的站在了自己的破床边上。
李牧承都懒得问,就知道定然是娘亲把爹给赶出来了。
换做往常,娘亲是不敢这么做的。毕竟再如何这里也是老李家的地盘,当儿媳妇的撵人家老两口的儿子忒不像话。
但今日出了卖二丫的事,老两口就算是看不顺眼也没法说什么。
李老二更是知道自己理亏,也知道自己过于软弱。
这会儿除了老老实实抱着枕头出来,到儿子屋子里凑活一宿外,没有任何想法。
可李牧承住的是老李家堆放杂物的房间,木板床本来就小得可怜。
李牧承这么个小不点儿躺着都不能伸直双腿,更何况是李老二这么个大人呢?
“你接着睡你的,爹躺地上凑合一宿就行。”
李牧承心想:你不睡地上还能躺天上吗?就知道说废话。
对于有这么个不争不抢只知道埋头苦干的软包子爹,李牧承心里也是有怨的。
但凡他能硬气一些,也不至于全家给大伯一家为奴为婢,当无私奉献的吸血包。
同样都是要供大伯读书的人,三叔一家的日子别提多滋润了。
就那这次卖李二丫的事来说,三叔家里的三丫和四丫,哪个不比二丫长得壮实些?
为啥爷奶宁愿卖了手脚麻利,能在家里当个成年劳动力使唤的二丫,也不敢提三房的孩子?
唇亡齿寒的道理,李牧承宰清楚不过。若是这个包子爹支棱不起来,二房这一支往后也难站起来。
毕竟这个时代孝道重于一切,以后自己就算是有出息了,也不可能对自己这个包子爹不管不顾。
到时候他要是个脑子拎不清的,以孝道来要挟自己迁就偏心爷奶,恐怕自己也免不了头疼。
说起来也是挺无奈的,如今这个时代的量刑标准还真是一言难尽。
就连罪犯都能靠着是否孝顺,又是如何孝顺,孝顺到什么程度作为衡量减刑的标准。
以至于愚孝的人特别多,如老李家老两口这样处事风格的老人并非个例。
只不过那些人家顶多是偏心,毕竟家里没有会疯狂吞钱的读书人。
这些事以后再想,为今之计还是先睡饱了要紧,免得耽搁了明天的正事。
明天有好一场头脑风暴的硬仗要打呢,不保持精神满满的状态可不行。
整个李家村都静悄悄的,唯独李二丫的房间还亮着昏黄的煤油灯。
“二丫,这么晚了怎么还没睡啊?”
李二丫抬起头,正好和自家娘亲对视上。
“娘,你怎么过来了?”
母女俩手拉着手坐在桌边,说着小话。
谁也没想到,李二丫突然提到了李牧承。(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