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李牧承依然没有开口的意思,甚至还微微蹙起了眉头。绣坊少东家放在桌下的另一只手紧了紧,最终还是咬了咬牙,比了个八的手势。
“八两银子,不能再多了。”
绣坊少东家心里苦啊。
自从她带着弟弟来到这个小镇上,一路以来的艰辛和不易浮现脑海。
都知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从前也是锦衣玉食的大小姐,何尝有过这样的苦日子?
换做从前,整个绣坊里连管事和绣娘都算在内,一个月零用钱只花销二两银子,根本是想都不敢想。
这还是在镇子里,所有东西都要花钱买的缘故。
若换成镇上的普通人家,或是乡下有亲戚或庄子提供各类蔬果木材等物,怕是一家老小一年到头也就六两左右的花销。
一张方子能抵一年多的花销,这个价格不算低了。
李牧承眯了眯眸子,见对方的确是不再松口了,也知道这个价格可能已经到顶了。
只是他最低也需要十两银子保底,这八两银子明显不够看。
看来还是得再想个办法凑出另外的银子才行,且一旦姐姐被赎回,就是和老李家一大堆亲戚决裂的时候。
想到日后杂七杂八的支出都得二房自己想办法,李牧承就觉得还是要找一个能够确保每月都有固定进项的收益来源才行。
自己年纪小,能搭上一条来钱的路子实属不易。能够和小孩儿面对面心平气和谈生意的人并不多,好不容易抓到一个冤大头,必须得抓住了猛薅羊毛才是。
“这样吧,这张方子我可以八两银子卖给你,但我有一个条件。”
绣坊少东家略一挑眉,“小公子请讲。”
“我还要根据我这方子制作出的成品,销售利润的四成。”
绣坊少东家的脸色瞬间难看了许多,连语气都冷了不少。
“小公子未免太过狮子大开口了,小心你人小胃口小,吃多了撑得慌。”
李牧承当然知道对方不会同意,可谈生意就是这样,有来有往的拉扯才能做到彼此都满意。
若是上来就报个自己理想的分成,怕是对方还是不满意,继续压价。
“若你不愿,那我便把方子拿回家中,让家中长辈找别家谈便是,告辞。”
李牧承完全不担心对方会真的放弃他的方子,毕竟那位少东家有多喜欢自己带来的成品,他还是看得到的。
尽管对方已经尽量将情绪控制住了,可一瞬间的微表情还是瞒不过从头盯到尾的人。
果然,李牧承快速收起帕子,转身就朝着门口走去。
才挪了一步,就听身后的声音再次响起。
“两成!顶多两成!”
李牧承头也不回,继续往前走。
“三成!若是三成也不行,你就找别家吧!”
李牧承满意了,笑着转过身。
“劳烦准备笔墨纸砚,立契书为证吧。”
这下,绣坊少东家震惊了。
看着对方和自己弟弟年纪相仿,却能一个人自信从容的谈生意不说,还识字,甚至会写?果然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
李牧承唯一烦躁的点,便是自己这双手软的像奶油小面包。
拿起笔时,若不仔细控制着,怕是写出来的字会像歪歪扭扭的毛毛虫。
待契书写好,李牧承检查了好几遍,确认不会留下任何漏洞给对方钻后,终于满意了。
直到此刻,李牧承才知道这位少东家的名字——郑盼儿。
接下来只需要去官府备案,确定了契书的合法性便可。
只是两人一个是刚及笄的女子,另一个是五岁的孩童,谁去官府走一趟都不合适。
好在镇上最有名望的人就在斜对面的医馆内,绣坊派人去医馆走了一趟,没一会儿就带回了加盖府印的契书。
“一式三份,一份放在官府之中,一份放在我这里,另一份还请小公子带走。”
和契书同时奉上的,还有八两银子。
李牧承提笔唰唰写好龙葵染色配方递给对方,又想到绣坊平日里也是会接成衣的活计,想必会有不少碎布头。
“不知贵绣坊可有多余的碎布头?又是如何售卖的?”
不少贫苦人家舍不得买整块布料,都是买些碎布头什么的,衣裳哪里破了就补到哪里。
更有甚者直接拿碎布头拼接起来做新衣裳,毕竟碎布头便宜得很,几文钱就能买半背篓。
“你这话说的就见外了,咱们以后是要常来常往的,碎布头而已,想要就全都拿去便是。”
原本绣坊少东家打算给李牧承装上一麻袋的,可见到李牧承小小一个,又觉得装多了他可能也拿不动。
最终只是找了个背篓,特意挑拣了一些块头稍微大一些,四五种颜色的碎布头装了小半背篓。
“多谢郑姐姐。”
李牧承要碎布头是为了赚钱大计,并非是想要背回家让娘亲和姐姐给做新衣裳用的。
毕竟李牧承对补丁摞补丁的衣裳没什么兴趣,也庆幸大伯家的堂哥比自己大了两岁。
平日里也十分注重礼数,没做出上树掏鸟蛋,爬房顶掀稻草瓦片的事儿来。
虽说一直都在捡对方的衣裳穿,虽说有些旧但好歹没破,还算是体面。
这些碎布头若是用好了,想来那二两银子很快就能赚回来了。
郑盼儿笑着将李牧承送走,还不忘了把桌上那两碟没动过的糕点给李牧承包了起来。
李牧承并没有推辞,一来自己有信心会让对方赚到钱,这点儿小东西没必要拒绝。二来家中姐姐和娘亲常年食不果腹,身体缺营养,吃点儿好些的点心也能开心一阵子。
三嘛……
“给伯伯添麻烦了,多谢伯伯。”
李牧承这次找的借口是去镇上抓药的,如今手里有纸包,就不用浪费铜板买药草掩人耳目了。
李牧承下了牛车,将铜板抓出来要塞给赶牛车的老伯。
“你这孩子!我也是顺带捎上你而已,哪里能要你的铜板?快回家去吧,别让家里人等急了。”
实在是推搡不过,李牧承只能感激的对着对方再次深施一礼,感慨世上还是好人多啊。
目送牛车离开,李牧承深深地将对方的身影刻在脑海里。(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