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来了!别敲了!”
李牧承三婶吴氏刚洗完衣裳回来,正在忙着晾晒。听到大门被人敲响,急忙将湿哒哒的手在围裙上随意抹了抹,应了声后快速朝着门口走来。
门打开的一刹那,看见昨天晚上还说今天可能要忙到很晚才能回家的男人出现在门口,有些回不过神来。
“你咋回来了?不是说今天酒楼里会特别忙吗?”
李牧承突然探出一颗头,“三婶,我三叔他……唔!”
李牧承是打算和他三婶打个招呼问声好的,无奈他三叔现在心里慌得不行,生怕李牧承再说出换三婶言论。
自家这母老虎的脾气可不是开玩笑的,那是有棒子真往自己身上抡的虎娘们儿。
吴氏这才看到门口还有一个人,原本有些疑惑的脸瞬间变得冰冷无比。
李牧承也能理解,毕竟三婶平等的瞧不起住在村里的所有亲戚。
尤其是二丫姐喝的骨头汤,吃的肉所花费的钱,全是在三叔三婶手里抠出来的。
“他怎么来了?你为啥带他回家?”
三婶才不管李牧承还是个孩子,直接来了脾气,摔摔打打的,走路时跺脚都带着力道。
也好在镇上的地面都是用青石砖铺好的,但凡是乡下那种夯实的土地,怕是要被三婶留下好几个脚印了。
“我可告诉你李老三,咱家现在都快揭不开锅了。三个闺女年纪还小,这会儿都已经拿起针线做绣活儿贴补家用了。”
李牧承都已经听习惯三婶的抱怨了,只是听到三婶说着说着就突然哭了起来,顿时有些懵。
“你一定是嫌我不能生儿子,可这是我的错吗?有点钱就被你爹娘拿走,天上要投胎到我肚子里的儿子看见了,生怕以后过苦日子,转头就进了别人的肚子。”
李牧承眼皮狠狠一跳,封建迷信这玩意儿真是要不得。
他很想告诉三婶,生不出儿子只可能是三叔的错。
偏偏三婶的哭声和抱怨声夹杂到一起,声音越来越大。
“好了好了,承小子今天过来是老家那边有事情,老爷子让他来传话的。我总不能带着他在酒楼上工吧?被东家瞧见了不好。”
三婶吴氏果然不闹了。
夫妻俩回到房间,轻轻关上了门。
李牧承坐在外屋,听见里面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先是三婶压低了嗓子的埋怨声,断断续续的,像是在哭诉什么。三叔的声音更低,带着哄劝的意思。
接着是衣料摩擦的声音。
然后安静了片刻。
李牧承一愣,显然明白了什么。
他琢磨着要不要回避一下,刚起身想往院子里走,就听见里面传来三婶压抑的轻哼。
声音很轻,很细,像是蚊子叫。
李牧承的小脸瞬间红了。
这大白天的干啥呢?少儿不宜啊!
他赶紧坐回原位,准备装作什么都没听见。
可耳朵却不由自主地竖了起来。
里面的动静越来越明显。
三叔的喘息声粗重了些,三婶的声音也从最初的抗拒变成了配合。偶尔传出几声细若游丝的娇吟,听得李牧承浑身燥热。
床榻吱呀吱呀的,有节奏地响着。
大约过了一炷香的时间,里面的动静渐渐平息。
三婶的声音带着满足后的慵懒,软绵绵地说着什么。三叔低声回应,语调温柔得像在哄孩子。
又过了一会儿,房门才重新打开。
三叔先出来,整理着衣襟,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得意。三婶跟在后面,头发有些散乱,脸颊还泛着红晕,走路的姿势都柔软了许多。
她看见李牧承的目光,脸更红了,赶紧低下头去整理鬓角的碎发。
“承儿,你今天就留在这里玩儿,晚上你三叔接你一块回村子。”
至于李老三,这会儿再次出了门。
李牧承才不信三叔是去酒楼干活了。
酒楼的东家既然已经发话,他今天不在酒楼里也照常发工钱,他一定不会去。指不定这次跑出去是为了打听那位姓郑的才女,想要借着自己这层关系套近乎。
对于这些李牧承毫不在意,先不说三叔能不能找到人,就算是找到了又能如何?
拿钱砸?
一个酒楼的账房先生拿钱收买绣坊少东家,那不是做梦呢嘛。
美男计?
拉倒吧,就他三叔这张脸,丢人堆里都找不着。除了经常扒拉算盘的指关节有点突出,其它都不明显。
用甜言蜜语的话术?
都是商人,郑盼儿是正儿八经的商户出身,比三叔更加能说会道。
可以说只要郑盼儿自己不想说,什么秘密他都别想撬出来。
李牧承的三叔还真就是出门去询问有没有人认识一位姓郑的姑娘去了。
镇上人口虽然也不算少,可隔三差五碰面的也都能混个脸熟。
李老三和另外两个账房先生轮流站在柜台里收钱,认识的人自然不会少。
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整个镇上就没有一户姓郑的人家。倒是那家最近特别火的绣坊少东家姓郑,恰好也是个姑娘家。
李老三决定去碰碰运气。
原本郑盼儿是不打算在绣坊里忙活的,奈何回到自己的房间后越想越不对劲。
别的诗也就算了,那最后一首诗还专门给四季酒楼做了宣传。
李牧承那臭小子还真是满嘴跑火车,就算他大伯有才华,还能提前预判到诗会的内容和举办地点吗?
郑盼儿突然想到李牧承开玩笑似的那句话,他说那些诗都是他创作的。
嘶……难道那些诗真的是李牧承者一个五岁小孩儿写的?
一想到这里,郑盼儿便坐不住了。果断起身走出了房间,直奔绣坊大门外。
看着光秃秃的门边,郑盼儿摩挲着下巴,眼里闪过一道光芒。
她想通了!
等到李牧承下次再过来,自己非要让他提笔写一副对联,试试看他还有没有再写出其他诗词的能力。
要是这小子还能写出来,就证实之前那几首诗肯定都是他写的。
要真是如此,自己就是遇见了一个神童啊!
如此才华,将来必定能名动大乾。
等到那个时候,自己的绣坊楹联是神童亲提,绣坊的名气也能一并打响,未必就比那四季酒楼差!
李老三刚走到绣坊门口,就看到了一个身姿纤细的姑娘在盯着绣坊门口频频点头。
又见那女子微微提起裙摆,笑意盈盈的小跑进绣坊之中,连忙快步跟了进去。(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