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农村女孩心思强(二)

    晓燕拖着行李箱站在村口老槐树下时,正是初秋的清晨。晨雾还未散尽,将远处的稻田染成一片朦胧的绿,空气中飘着成熟稻谷特有的清甜。她抬头望着树干上那道熟悉的刻痕 —— 那是十二岁那年,她和林风一起量身高时留下的,如今刻痕已被岁月磨得浅淡,却仍清晰地印在她心底。

    “晓燕?真是你啊!” 村口杂货店的张婶掀开布帘探出头,看到晓燕的瞬间,脸上堆满了惊喜,“这才刚开学没多久,你咋回来了?”

    晓燕放下行李箱,笑着迎上去:“张婶,我申请了休学,想回来帮村里做点事。”

    “休学?” 张婶愣了愣,随即压低声音,“你这孩子,是不是在城里受委屈了?那大学多金贵啊,咋能说休学就休学?”

    晓燕知道张婶的心思,村里人本就觉得她能考上重点大学是 “飞出山沟的金凤凰”,如今突然回来,难免会有闲话。她没有多解释,只是笑着递过从城里带回来的水果糖:“您放心,我是真的想回来。对了,我爸妈最近还好吗?”

    正说着,远处传来熟悉的脚步声,晓燕回头,看到父亲扛着锄头朝这边走来,母亲跟在后面,手里提着一篮刚摘的豆角。看到晓燕,母亲手里的篮子 “咚” 地落在地上,豆角滚了一地,她却顾不上捡,快步跑过来抱住晓燕,声音哽咽:“丫头,你咋回来了?是不是在学校出啥事了?”

    晓燕拍着母亲的背,眼眶也有些发红:“妈,我没事,就是想你们了,想回来看看。”

    父亲站在一旁,黝黑的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眼神里藏着难掩的担忧:“有啥话,回家说。”

    回到家,院子里的石榴树结满了红灯笼似的果子,晓燕想起小时候,林风第一次来家里,还帮她摘过石榴,不小心被树枝划破了手,却笑着说 “这石榴比城里的甜”。她正发愣,母亲端来一碗糖水鸡蛋,絮絮叨叨地问起城里的生活,父亲则坐在门槛上,默默抽着旱烟。

    “爸,妈,我这次回来,是想帮村里卖农产品。” 晓燕放下碗,认真地说,“我在学校学了电商运营,咱们村的大米、花生、土鸡蛋都好,就是没销路,我想试试把它们卖到城里去。”

    母亲愣了愣:“卖东西?那不是要去镇上赶集?咱们家这点东西,哪够卖啊?”

    “不是赶集,是在网上卖。” 晓燕拿出手机,打开购物软件,“您看,城里人都喜欢原生态的农产品,咱们把家里的东西包装好,拍点照片传到网上,他们就能下单,到时候咱们再寄过去。”

    父亲放下烟杆,皱着眉头:“网上的东西不靠谱吧?人家把钱打过来了,咱们不给人寄东西咋办?或者咱们寄了东西,人家不给钱咋办?”

    晓燕知道父母的顾虑,农村人对网络交易本就陌生,加上之前村里有人被网络诈骗过,大家对 “网上的事” 都带着警惕。她没有急着反驳,只是说:“爸,您放心,我会先找靠谱的平台,还会和买家签合同,保证咱们和买家都不吃亏。而且,我还想找林风大哥帮忙,他在城里有资源,说不定能帮咱们联系到更多客户。”

    提到林风,父亲的脸色缓和了些。这些年,林风每年都会来村里几趟,给晓燕带书,给村里的孩子捐学习用品,还帮着修过村头的小桥,村里人都知道他是个靠谱的人。

    “林风这孩子是不错,” 父亲点了点头,“但也不能总麻烦人家。你要是真想做,就先试试,要是遇到难处,再想办法。”

    晓燕知道,父亲这是默许了。她心里一阵激动,立刻拿出笔记本,开始规划起来:先统计村里各家各户的农产品产量,再设计包装,然后联系快递公司…… 她越想越有干劲,仿佛已经看到了村里的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的场景。

    第二章 林风的助力

    林风接到晓燕电话时,正在办公室整理项目资料。看到来电显示 “晓燕”,他立刻放下手里的工作,接起电话:“晓燕,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了?是不是在学校遇到什么事了?”

    “林风大哥,我回村里了!” 电话里传来晓燕清脆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我申请了休学,想帮村里卖农产品,做电商,想请你帮个忙。”

    林风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休学?你怎么突然决定回村里了?是不是有什么难处?”

    “没有难处,我是真心想回来。” 晓燕连忙解释,“咱们村的农产品那么好,却卖不出去,我学了电商,想试试帮大家打开销路。我知道你在城里有很多资源,能不能帮我联系一些超市或者电商平台,帮咱们村的农产品做推广?”

    林风听着晓燕坚定的语气,心里既欣慰又有些担忧。他知道晓燕心思强,决定的事就不会轻易放弃,但农村电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涉及到供应链、物流、包装等很多问题,以晓燕一个人的力量,恐怕很难做好。

    “晓燕,你有这个想法很好,但农村电商没那么简单。” 林风耐心地说,“你先别急着做,我这周末过去一趟,咱们一起看看村里的情况,再制定详细的计划,好不好?”

    “真的吗?那太好了!” 晓燕的声音里充满了喜悦,“林风大哥,我等你过来!”

    挂了电话,林风立刻开始整理资料,他从网上找了很多农村电商成功案例,又联系了几个做电商平台的朋友,询问他们对农产品推广的建议。周末一大早,他就开车带着满满一后备箱的东西出发了 —— 有给晓燕父母的营养品,有给村里孩子的文具,还有一些电商运营的书籍。

    车子刚到村口,就看到晓燕站在老槐树下等他。她穿着一件简单的白色 T 恤和牛仔裤,头发扎成马尾,脸上带着笑容,看起来比在城里时多了几分干练。

    “林风大哥!” 看到林风,晓燕快步跑过来,帮他搬东西,“你怎么带这么多东西啊?”

    “给叔叔阿姨和村里的孩子带的。” 林风笑着说,“对了,你统计好村里的农产品产量了吗?”

    “统计好了!” 晓燕拿出笔记本,“我这几天跑了村里二十多户人家,统计了大米、花生、土鸡蛋、蜂蜜的产量,还拍了照片。您看,这是咱们村的大米,颗粒饱满,煮出来的饭特别香;这是土鸡蛋,都是散养的鸡下的,蛋黄特别黄……”

    林风看着晓燕认真的样子,心里暗暗佩服。才几天时间,她就把村里的情况摸得这么清楚,还做了详细的记录,这份细心和毅力,比很多城里的年轻人都强。

    “做得很好。” 林风点点头,“不过,光有这些还不够。咱们还得解决物流和包装的问题。农村物流不方便,运费高,要是包装不好,东西运到城里就坏了,会影响口碑。”

    晓燕皱了皱眉头:“我也想到了这个问题。物流方面,我问过镇上的快递公司,他们说如果量大的话,可以给咱们优惠,但咱们现在还没多少订单,他们不愿意降价。包装方面,我想自己设计,用咱们村里的竹子或者芦苇做包装,既环保又有特色,但不知道怎么操作。”

    林风想了想:“物流的事,我来帮你联系。我认识一个快递公司的老板,他之前做过农村电商的物流,说不定能给咱们优惠。包装的事,咱们可以找村里的手艺人帮忙,比如李大爷,他编竹篮很厉害,咱们可以请他帮忙编一些竹篮,用来装鸡蛋或者蜂蜜。另外,我还可以帮你设计一个品牌 logo,用咱们村的名字‘青禾村’命名,突出原生态的特点。”

    晓燕眼睛一亮:“真的吗?那太谢谢你了,林风大哥!有你帮忙,我觉得这事一定能成。”

    “不用谢我,” 林风笑着说,“我也是真心想帮咱们村做点事。对了,咱们还得给农产品做检测,确保质量安全,这样才能让城里的消费者放心。我认识一个农产品检测机构的朋友,我可以帮你联系,让他们过来给咱们的农产品做检测。”

    接下来的几天,林风陪着晓燕跑遍了村里的各个角落。他们一起去李大爷家,商量编竹篮的事;一起去镇上的快递公司,谈物流优惠;一起去农产品检测机构,送样品检测。晓燕的父母看到林风这么帮忙,心里很感激,每天都做很多好吃的招待他。

    村里的人一开始对晓燕做电商的事还持怀疑态度,看到林风这么支持她,又看到他们实实在在地在做事,态度也渐渐转变了。有人主动来找晓燕,想把家里的农产品放到网上卖;有人帮忙打扫仓库,用来存放农产品;还有人帮忙打包、贴快递单…… 整个村子都因为晓燕的回来,变得热闹起来。

    半个月后,青禾村的农产品终于在网上上架了。晓燕给店铺取名 “青禾村原生态农产品店”,店铺首页放着青禾村的风景照片,还有农产品的检测报告和包装设计图。林风帮她写了详细的产品介绍,突出农产品的原生态和安全性,还帮她做了一些推广,在朋友圈和社交媒体上分享店铺链接。

    一开始,店铺的订单很少,每天只有几单,晓燕心里有些着急。林风安慰她:“刚开始都这样,消费者需要一个了解和信任的过程。咱们再想想办法,比如做一些优惠活动,或者找一些美食博主帮忙推荐。”

    晓燕点了点头,开始琢磨做优惠活动。她推出了 “买二送一” 的活动,还设置了满减券,吸引消费者下单。同时,她还联系了一些美食博主,免费给他们寄样品,请他们帮忙写测评。

    没想到,几天后,一位知名美食博主在网上分享了青禾村的大米,说 “这是我吃过最香的大米,煮出来的饭带着淡淡的稻花香,让人想起小时候外婆家的味道”。这条测评很快就火了,很多网友看到后,都纷纷去晓燕的店铺下单买大米。

    订单一下子多了起来,每天都有几百单,晓燕和村里的人忙得不可开交。他们白天打包、贴快递单,晚上还要统计订单、联系快递公司。晓燕的父母也过来帮忙,母亲负责做饭,给大家补充体力;父亲负责搬运货物,确保快递能及时发出。

    林风也经常过来帮忙,有时候晚上忙到很晚,他就住在村里的小旅馆里。有一次,因为订单太多,快递包装不够用了,晓燕急得快哭了。林风看到后,立刻联系城里的包装厂,让他们连夜赶制一批包装,第二天一早就送了过来,解了燃眉之急。

    就在晓燕以为一切都会顺利进行的时候,麻烦却来了。有一天,晓燕接到一个买家的投诉,说收到的土鸡蛋有一半都碎了,要求退款。晓燕连忙道歉,给买家全额退款,还承诺下次下单免费送一盒鸡蛋。可没过几天,又有几个买家投诉,说收到的花生受潮了,口感不好。

    晓燕心里很委屈,她明明每天都检查农产品的质量,包装也很仔细,怎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她坐在仓库里,看着堆积如山的订单,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

    林风刚好过来帮忙,看到晓燕在哭,连忙走过去:“晓燕,怎么了?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

    晓燕擦了擦眼泪,把买家投诉的事告诉了林风。林风皱了皱眉头,拿起一个装鸡蛋的竹篮看了看,又拿起一袋花生检查了一下,说:“我知道问题出在哪了。鸡蛋虽然用竹篮装着,但竹篮之间没有缓冲,运输过程中容易碰撞破碎;花生是用塑料袋装的,密封性不好,遇到潮湿天气就容易受潮。”

    晓燕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那咱们该怎么办啊?要是再有人投诉,店铺的口碑就坏了。”

    “别着急,咱们现在就改。” 林风说,“鸡蛋方面,咱们可以在竹篮里铺上一层泡沫,每个鸡蛋之间用纸板隔开,再用防震膜包起来,这样就不容易碎了;花生方面,咱们换成密封袋包装,再在外面套一个防水袋,防止受潮。另外,咱们还得在快递单上注明‘易碎品’‘防潮’,提醒快递公司注意。”

    晓燕点了点头,立刻召集村里的人,按照林风说的方法改进包装。大家一起动手,剪泡沫、折纸板、封密封袋,忙到深夜,终于把所有的订单都按照新的包装方式处理好了。

    第二天,晓燕又主动联系之前投诉的买家,向他们道歉,并解释了改进后的包装方式,承诺如果再出现问题,会双倍赔偿。买家们看到晓燕态度诚恳,又积极解决问题,都表示愿意再相信她一次。

    果然,改进包装后,再也没有出现过鸡蛋破碎、花生受潮的情况,店铺的口碑也慢慢恢复了。订单量越来越多,不仅有个人买家,还有一些超市和餐馆也来批量订购。晓燕看着每天增加的订单,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她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第四章 乡村教育的微光

    随着农产品电商的成功,青禾村的经济状况有了明显改善。村民们的收入增加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晓燕却没有满足,她看着村里的孩子们,心里又有了新的想法。

    青禾村只有一所小学,学校里只有两名老师,负责教一到四年级的学生。学校的教室很简陋,桌椅都是旧的,黑板也有些斑驳,教学设备更是匮乏,除了几本课本,几乎没有其他的教学资源。很多孩子因为家里穷,或者觉得读书没用,小学毕业后就辍学在家,帮家里干农活。

    晓燕想起自己小时候,因为喜欢读书,却没有足够的书籍和学习资源,只能靠林风给她带书。她不想让村里的孩子重蹈自己的覆辙,她想为村里的孩子们建一个更好的学校,让他们能接受更好的教育。

    她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林风。林风听后,非常支持:“晓燕,你这个想法很好。教育是农村发展的根本,只有让孩子们接受良好的教育,才能改变农村的未来。我可以帮你联系一些公益组织,争取他们的支持,还可以帮你筹集资金,用来改善学校的教学条件。”

    晓燕很感动:“林风大哥,每次我遇到困难,你都能帮我。要是没有你,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咱们是朋友,互相帮忙是应该的。” 林风笑着说,“不过,这事不能只靠咱们两个人,还得争取村里人的支持。咱们可以先开个村民大会,把这个想法告诉大家,听听大家的意见。”

    晓燕点了点头,和林风一起去找村支书。村支书是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一直很关心村里的教育问题,只是苦于没有资金和资源,一直没能改善学校的条件。听到晓燕的想法,他非常高兴:“晓燕,你这孩子真是有心!要是能把学校建好,那可是咱们村的大好事啊!我这就召集村民开会,咱们一起商量怎么干。”

    村民大会上,晓燕把建学校的想法告诉了大家。一开始,有些村民不太理解,觉得现在村里的经济刚好起来,应该先改善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把钱花在学校上。还有些村民觉得,孩子读不读书都一样,反正将来也是要在家干农活的。

    晓燕没有急着反驳,而是给大家讲了自己的经历:“我小时候也觉得读书没用,直到林风大哥给我带了很多书,我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正是因为读书,我才能考上大学,才能帮村里卖农产品。如果咱们村里的孩子都能好好读书,将来他们就能用更多的知识来建设咱们村,让咱们村变得更富裕、更美丽。”

    林风也在一旁补充:“我已经联系了一些公益组织,他们愿意为咱们村的学校捐赠教学设备和书籍。我还会发动身边的朋友,为学校筹集资金,用来翻新教室和修建操场。咱们只需要出一些人力,就能把学校建好,这对咱们村的孩子们来说,是一件受益终身的事。”

    村民们听了晓燕和林风的话,心里渐渐动摇了。有个村民说:“晓燕这孩子说得对,咱们不能让孩子跟咱们一样,一辈子待在村里,没见过大世面。我愿意出人力,帮着建学校。”

    “我也愿意!”

    “我也愿意!”

    越来越多的村民表示支持,大家纷纷报名,愿意为建学校出一份力。村支书看到大家积极性这么高,心里很高兴,立刻成立了建校筹备小组,由晓燕负责联系公益组织和筹集资金,林风负责制定学校的建设方案,村民们则负责出人力,帮忙搬运材料、翻新教室。

    很快,建校工作就开始了。村民们自发地来到学校,有的帮忙拆旧桌椅,有的帮忙粉刷墙壁,有的帮忙搬运砖块和水泥。孩子们也在一旁帮忙,捡捡垃圾。(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左眼见飘心中喜肆不错,请把《左眼见飘心中喜肆》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左眼见飘心中喜肆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