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我没事,” 苏晓笑着说,“今天我带你去一个好地方,保证你会喜欢。我们去阳城西边的‘青坪山’,那里的秋景可美了,现在正是赏秋的好时候。”
林风见她眼里满是期待,便不再提让她休息的话,笑着应道:“好啊,只要是你推荐的地方,肯定不会差。”
两人简单吃了点早餐,便朝着青坪山出发。去青坪山需要乘坐城郊的班车,班车沿着蜿蜒的公路行驶,窗外的景色渐渐从城市的烟火气变成了乡村的宁静。道路两旁的树木叶子已经染上了秋霜,有的金黄,有的火红,像是大自然打翻了调色盘,绚烂夺目。
苏晓靠在车窗边,手指着窗外的景色,兴奋地给林风介绍:“你看那边,那片稻田已经成熟了,金黄一片,再过几天就要收割了。还有那边的柿子树,挂满了红彤彤的柿子,像一个个小灯笼,特别好看。”
林风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到了一片金黄的稻田,微风拂过,稻穗轻轻摇曳,泛起层层金浪。不远处的山坡上,几棵柿子树格外显眼,红彤彤的柿子在绿叶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诱人。他拿出手机,拍下了这美丽的景色,也悄悄拍下了苏晓专注介绍的侧脸。
大约一个小时后,班车到达了青坪山脚下。下了车,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空气中夹杂着泥土和树叶的清香,让人神清气爽。青坪山不高,但山势连绵,山上植被茂密,是阳城人周末休闲爬山的好去处。
山脚下有一条石板路,蜿蜒通向山顶。苏晓率先踏上石板路,“走吧,我们沿着这条路往上走,山顶有一个观景台,可以看到整个青坪山的秋景。”
林风跟在苏晓身后,沿着石板路慢慢往上走。石板路两旁长满了各种树木,枫叶红得似火,银杏黄得如金,还有一些不知名的树木,叶子呈现出深浅不一的绿色,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偶尔有几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打着旋儿飘到地上,铺在石板路上,像是给小路铺上了一层彩色的地毯。
苏晓走得很轻松,时不时停下来,弯腰捡起一片形状好看的叶子,夹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里。林风跟在她身后,看着她弯腰捡叶子的身影,红衣白裙在五彩的树林中格外显眼,像是一朵盛开在秋日里的红玫瑰。
“林风,你快来看这个!” 苏晓突然停下脚步,朝着林风招手。
林风快步走过去,只见苏晓指着一棵树上的小鸟,“你看,这是我们阳城特有的‘红尾雀’,羽毛是不是很漂亮?”
林风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只小巧的鸟儿停在树枝上,尾巴是鲜艳的红色,翅膀是灰褐色的,正叽叽喳喳地叫着,声音清脆悦耳。“真好看,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鸟。”
“它很怕人,我们小声点,别吓到它。” 苏晓轻声说道,小心翼翼地从背包里拿出画板和铅笔,快速地勾勒起红尾雀的轮廓。她画画的时候很专注,眉头微微皱起,眼神认真而坚定,林风看着她的侧脸,心中不由得生出一股敬佩之情。
等苏晓画完,红尾雀似乎察觉到了他们的存在,扑棱着翅膀飞走了。苏晓看着画纸上的红尾雀,满意地笑了笑,“还好,赶在它飞走之前画下来了。”
“你画得真好,栩栩如生。” 林风由衷地赞叹道。
苏晓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只是随便画画,算不上好。”
两人继续往上走,路上遇到了几个爬山的村民,他们看到苏晓,都热情地打招呼:“晓丫头,又来爬山啦?”
“是啊,张爷爷,李婶,” 苏晓也笑着回应,“这是我的朋友林风,第一次来青坪山,我带他来看看。”
村民们友好地打量着林风,笑着说:“小伙子,欢迎来青坪山,我们这儿的风景可美了,好好逛逛。”
林风笑着点头道谢,心中不禁感叹,阳城的人真是热情淳朴。
大约走了一个半小时,他们终于到达了山顶的观景台。观景台是用木头搭建的,周围围着栏杆。站在观景台上,整个青坪山的景色尽收眼底。远处的山峰连绵起伏,被五彩的树叶覆盖,像是一幅巨大的油画。山脚下的村庄炊烟袅袅,稻田金黄,河流蜿蜒,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乡村画卷。
“太美了!” 林风忍不住感叹道,他从未见过如此壮丽的秋景。
苏晓走到栏杆边,张开双臂,感受着山间的微风,“我每次心情不好的时候,都会来这里,看到这样的景色,所有的烦恼都会烟消云散。”
林风走到她身边,看着她脸上轻松愉悦的笑容,轻声问道:“你也会有烦恼吗?”
苏晓转过头,看着林风,眼神中带着一丝复杂的情绪,“当然会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比如我,有时候会觉得自己的画技不够好,不知道以后能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画家。”
林风看着她,认真地说:“我觉得你画得很好,很有天赋,只要坚持下去,肯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画家。”
苏晓听到林风的话,眼中闪过一丝光芒,“谢谢你,林风,有你这句话,我更有信心了。”
两人在观景台上站了很久,静静地欣赏着眼前的美景,偶尔聊上几句,气氛温馨而美好。太阳渐渐升到了头顶,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我们找个地方吃点东西吧,我带了零食和水。” 苏晓从背包里拿出一个野餐垫和一些零食,铺在观景台旁边的草地上。
林风帮忙把零食摆好,两人坐在野餐垫上,一边吃着零食,一边聊着天。苏晓给林风讲了很多她小时候在青坪山的趣事,比如和小伙伴们一起上山采野果、捉蝴蝶,在小溪里摸鱼捉虾等等。林风听得很入迷,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个充满童趣的场景中。
“那时候真开心啊,没有那么多烦恼,每天就是想着怎么玩。” 苏晓感慨地说,眼神中带着一丝怀念。
“是啊,小时候的时光总是最美好的。” 林风也深有感触地说,他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在乡下奶奶家的日子,那时候的他,每天和小伙伴们一起在田野里奔跑,在小河里嬉戏,日子过得无忧无虑。
吃完东西,两人收拾好野餐垫和垃圾,继续在山上逛了一会儿。苏晓带着林风去了一处小溪边,小溪的水清澈见底,水底的鹅卵石清晰可见。苏晓脱掉鞋子,赤脚走进小溪里,溪水冰凉刺骨,让她忍不住打了个寒颤,但脸上却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林风,你也下来试试,很舒服的。” 苏晓朝着林风招手。
林风有些犹豫,“这样会不会太凉了?”
“没事,就一会儿,体验一下嘛。” 苏晓笑着说。
林风拗不过她,也脱掉鞋子,小心翼翼地走进小溪里。溪水确实很凉,但踩在光滑的鹅卵石上,有一种别样的感觉。苏晓在小溪里蹦蹦跳跳,时不时弯腰捡起一块好看的鹅卵石,递给林风。
两人在小溪里玩了一会儿,直到太阳渐渐西斜,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下山的时候,苏晓的脚步明显慢了下来,脸上也露出了疲惫的神色。林风看在眼里,主动说道:“我来帮你背背包吧,看你好像很累的样子。”
苏晓愣了一下,随即笑着说:“不用,我自己能行。”
“别客气了,我是男生,力气比你大。” 林风不由分说地从苏晓肩上接过背包,背在自己肩上。背包不算太重,但里面装着画板、画笔和一些零食,还是有一定分量的。
苏晓看着林风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轻声说道:“谢谢你,林风。”
“不用谢,朋友之间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林风笑着说。
两人沿着石板路慢慢下山,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一路上,他们没有太多的话语,但气氛却格外温馨。林风能感受到苏晓的疲惫,也能感受到她内心的柔软,他觉得,自己对苏晓的好感越来越深了。
回到市区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下来。苏晓邀请林风去她家吃晚饭,林风有些犹豫,“这样会不会太打扰了?”
“不会,我爸妈都知道你,他们也很欢迎你去家里做客。” 苏晓笑着说。
林风盛情难却,只好答应了。苏晓的家住在老城区的一条小巷里,是一座两层的小楼,院子里种着一棵桂花树,桂花盛开,香气扑鼻。
苏晓的父母非常热情,看到林风,连忙招呼他坐下,还端来了水果和茶水。苏晓的妈妈在厨房里忙碌着,准备晚饭,苏晓则在一旁帮忙打下手。林风坐在客厅里,和苏晓的爸爸聊天,苏晓的爸爸是一位退休教师,知识渊博,和林风聊得很投机,从阳城的历史文化聊到当下的社会热点,两人有很多共同话题。
不一会儿,晚饭就做好了。餐桌上摆满了各种菜肴,有红烧鱼、炒青菜、炖鸡汤,还有苏晓妈妈亲手做的阳城特色小吃 “米糕”。饭菜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
“林风,别客气,就像在自己家一样,多吃点。” 苏晓的妈妈热情地给林风夹菜。
“谢谢阿姨,您做的菜真好吃。” 林风一边吃着,一边赞道。
苏晓的爸爸笑着说:“喜欢就好,以后常来家里做客。”
晚饭在温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饭后,林风帮忙收拾了碗筷,然后和苏晓一家人道别。苏晓送林风到巷口,“今天谢谢你陪我去青坪山,我玩得很开心。”
“我也很开心,” 林风笑着说,“还要谢谢你的家人,他们都很热情。”
“那我们明天还能见面吗?” 苏晓问道,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
“当然可以,明天我们去哪里?” 林风问道。
“明天我带你去阳城的‘古村落’看看,那里有很多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很有特色。” 苏晓说。
“好啊,明天见。” 林风点头说道。
两人互相道别后,林风转身离开。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脑海里不断浮现出今天和苏晓在一起的画面,还有苏晓家人热情的笑容。他觉得,自己越来越喜欢阳城这座城市,也越来越喜欢苏晓这个女孩了。
第四天早上,林风起得比平时更早了一些。他洗漱完毕后,特意换上了一件干净的外套,然后来到民宿门口等待苏晓。
没过多久,苏晓就来了。她今天依然穿着红衣白裙,白色的球鞋擦得干干净净,脸上带着甜美的笑容。“林风,早啊!今天我们去古村落,可能要走很多路,你准备好了吗?”
“早就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出发。” 林风笑着说,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两人乘坐公交车前往古村落,公交车行驶在乡间的小路上,窗外的景色充满了田园气息。大片的稻田已经收割完毕,只剩下光秃秃的稻茬,远处的村庄错落有致,炊烟袅袅,像是一幅宁静的水墨画。
大约一个小时后,公交车到达了古村落的入口。下了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面刻着 “古村落” 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石碑旁边有一棵古老的樟树,树干粗壮,枝叶繁茂,据说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这就是我们阳城有名的‘李家古村’,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村里保存了很多明清时期的古建筑,还有一些古老的习俗。” 苏晓指着古村落,给林风介绍道。
林风看着眼前的古村落,心中充满了好奇。他跟着苏晓走进古村落,一条青石板路贯穿整个村落,路两旁是一座座保存完好的古建筑。这些建筑大多是青砖黛瓦,飞檐翘角,门上挂着木质的牌匾,上面刻着各种古朴的字体。有的建筑门口还挂着红灯笼,透着一股浓浓的古意。
村里的人不多,大多是一些老人和孩子。老人们坐在门口的石凳上,晒着太阳,聊着天,孩子们则在巷子里追逐嬉戏,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村落里。看到林风这个陌生人,他们并没有表现出排斥,反而友好地打招呼。
苏晓带着林风一家一户地参观,给林风介绍每一座建筑的历史和特色。他们走进一座名为 “李氏宗祠” 的建筑,宗祠的规模很大,分为前殿、中殿和后殿。前殿的门上挂着一块牌匾,上面刻着 “李氏宗祠” 四个大字,字体雄浑有力。中殿摆放着李氏祖先的牌位,牌位前香火缭绕。后殿则是一些关于李氏家族历史的展览,有古老的照片、书信和农具等。
“这座宗祠是李家古村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每年清明节的时候,李氏家族的人都会来这里祭祖,场面非常热闹。” 苏晓介绍道。
林风看着宗祠里的一切,心中不禁感叹,中国的传统文化真是博大精深。
他们还参观了一座名为 “绣花楼” 的建筑,绣花楼是一座两层的小楼,楼上有很多窗户,窗户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据说,这座绣花楼是古代李家小姐绣花、读书的地方。苏晓带着林风走上绣花楼,楼上的房间布置得很精致,摆放着一些古老的家具和绣花工具。站在窗户边,可以看到整个古村落的景色,视野开阔。
“你看,从这里看下去,古村落的景色是不是很美?” 苏晓指着窗外说道。
林风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只见青石板路蜿蜒曲折,古建筑错落有致,远处的山坡上长满了绿树,景色确实很美。“嗯,太美了,就像一幅画一样。”
两人在绣花楼里待了很久,苏晓还给林风讲了很多关于李家小姐的传说故事,听得林风津津有味。
离开绣花楼,他们又去了村里的一家手工作坊,这家手工作坊主要制作阳城特色的 “竹编” 工艺品。作坊里,几位老人正在熟练地编织着竹编,竹条在他们手中上下翻飞,不一会儿,一个精美的竹篮就编织好了。
苏晓告诉林风,竹编是阳城的传统手工艺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这些竹编工艺品不仅美观实用,还蕴含着阳城人民的智慧和汗水。林风看着那些精美的竹编工艺品,不禁感叹道:“真是太厉害了,这些老人的手艺真好。”
作坊的老板看到他们,热情地邀请他们坐下,还给他们展示了一些制作竹编的工具和材料。苏晓对竹编很感兴趣,还向老人请教了一些编织的技巧,老人耐心地给她讲解,苏晓学得很认真。
林风在一旁看着,觉得苏晓认真学习的样子很可爱。他拿起一个小巧的竹编挂件,挂件是一个小兔子的形状,非常可爱。他问老板:“这个挂件多少钱?我想买一个。”
老板笑着说:“小伙子,喜欢就拿去吧,不要钱,就当是送给你的礼物。”
林风有些不好意思,“这怎么好意思呢,还是给您钱吧。”
“不用,我们这儿的人都很热情,你是晓丫头的朋友,就是我们的朋友,送你一个挂件算不了什么。” 老板说道。
林风只好收下了挂件,感激地说:“谢谢老板。”
离开手工作坊,已经到了中午。苏晓说:“我们去村里的一家餐馆吃午饭吧,他们家的‘农家菜’很有特色,都是用村里自己种的蔬菜和养的家禽做的,味道很鲜美。”
林风点了点头,跟着苏晓来到了那家餐馆。餐馆是一座古老的四合院,院子里种着一些蔬菜和花卉,环境很清幽。他们找了一个空位坐下,服务员递上菜单,苏晓点了一份 “炒青菜”、一份 “炖土鸡” 和一份 “农家豆腐”。
不一会儿,菜就端了上来。炒青菜翠绿欲滴,口感清爽;炖土鸡香气扑鼻,鸡肉鲜嫩多汁;农家豆腐口感细腻,味道鲜美。林风尝了一口,忍不住赞道:“太好吃了,这才是真正的农家味道。”
苏晓笑着说:“喜欢就多吃点,不够我们再点。”
两人一边吃着饭,一边聊着天。林风问苏晓:“你以后打算一直在阳城发展吗?”
苏晓愣了一下,随即说道:“我不知道,我现在还在上大学,毕业后可能会先去大城市闯一闯,看看外面的世界,但是我肯定会经常回阳城的,这里是我的家,我舍不得离开。”
“那你以后想成为一名画家,是想画阳城的风景,还是想画其他地方的风景呢?” 林风又问道。
“我想画很多地方的风景,” 苏晓说,“但是我最想画的还是阳城的风景,因为这里有我最美好的回忆,有我熟悉的人和事。等我以后画好了,我想在阳城开一个画展,让更多的人了解阳城,喜欢阳城。”
林风看着苏晓眼中坚定的光芒,心中不由得生出一股敬佩之情,“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的,到时候我肯定会去看你的画展。”
苏晓笑着说:“好啊,一言为定。”(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