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林家老宅寻遗物(一)

    林风站在林家老宅门前时,正是初秋的午后。风里裹着桂花香,混着老宅墙角那丛野菊的清苦,一下就撞进了他的鼻腔,勾得心里某个角落阵阵发疼。这是他离开老宅的第十五年,也是父亲林正明去世后的第三个月。

    老宅的木门还是当年的样子,深褐色的木材上布满了裂纹,像老人脸上沟壑纵横的皱纹。门楣上那块 “林家宅院” 的木匾,漆皮已经剥落大半,露出里面浅黄的木头底色,只有 “林” 字的最后一笔还残留着些许暗红,像是多年前溅上的血迹,在岁月里褪成了模糊的印记。

    林风伸出手,指尖触到木门的瞬间,一阵冰凉顺着指尖蔓延到心口。他记得小时候,每次放学回家,只要轻轻一推,这扇门就会 “吱呀” 一声打开,父亲总会坐在堂屋的太师椅上,手里拿着一本线装书,见他回来,就会放下书,笑着喊他 “阿风,过来吃点心”。可现在,那把太师椅还在吗?父亲的笑声,又还能在哪里寻到?

    他从口袋里掏出钥匙,那是父亲临终前攥在手里的东西。钥匙是铜制的,上面刻着简单的花纹,边缘已经被磨得光滑,带着父亲手心的温度,仿佛还残留着父亲最后的气息。林风深吸一口气,将钥匙插进锁孔,轻轻一转,“咔嗒” 一声,锁开了。

    推开门的瞬间,一股混杂着灰尘、霉味和旧木头气息的味道扑面而来,让他忍不住咳嗽了几声。阳光透过门廊上的格子窗,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漂浮着无数细小的尘埃,像是被惊扰的精灵,在光影里不停地飞舞。

    老宅的院子还是记忆中的模样。院子中央有一口老井,井栏是青石雕琢的,上面布满了细密的纹路,那是多年来人们提水时留下的痕迹。井边的那棵老槐树,树干已经粗壮得需要两个人合抱,枝叶却不如从前茂盛了,几片枯黄的叶子在枝头打着转,随时都会落下。

    林风沿着院子里的青石板路慢慢往前走,每一步都像是踩在记忆的碎片上。他记得小时候,夏天的晚上,父亲会搬一张竹椅坐在老槐树下,给他讲林家的故事。父亲说,林家祖上是做药材生意的,曾经富甲一方,这老宅就是祖上留下来的产业。可后来家道中落,到了父亲这一辈,就只能靠着老宅旁边的几亩薄田度日了。

    他走到堂屋门口,推开那扇雕花木门。堂屋里的一切都蒙着一层厚厚的灰尘,显得格外破败。正中央的八仙桌上,还放着一个青花瓷瓶,瓶身上的花纹已经模糊不清,瓶口积着一层灰,像是多年没有被触碰过了。八仙桌旁边的太师椅,正是父亲当年常坐的那把,椅背上的锦缎已经褪色、破损,露出里面的木架。

    林风走到太师椅前,轻轻拂去上面的灰尘。他记得小时候,最喜欢坐在父亲的腿上,听父亲讲那些古老的故事。父亲的声音低沉而温和,像老槐树的年轮,一圈圈刻在他的心里。可现在,椅子还在,父亲却不在了。

    “爸,我回来了。” 林风喃喃自语,声音里带着一丝哽咽。他知道,父亲让他回来,不仅仅是为了看看老宅,更是为了寻找一件东西 —— 一件父亲临终前说的,藏在老宅里的遗物。父亲说,那件遗物关乎林家的过往,也关乎他的未来。可父亲没来得及说清楚遗物到底是什么,藏在老宅的哪个地方,就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林风环顾着堂屋,目光落在了墙角的一个柜子上。那是一个老式的红木柜,柜门上雕着精美的龙凤图案,只是颜色已经变得暗沉。他记得小时候,父亲从来不让他靠近这个柜子,说里面放着林家的重要东西。难道遗物就藏在这个柜子里?

    他走到红木柜前,试着打开柜门,可柜门却纹丝不动,显然是被锁上了。他在柜子周围仔细摸索,希望能找到钥匙,可找了半天,什么也没找到。就在他有些失望的时候,目光无意间落在了柜门上的龙凤图案上。他发现,龙的眼睛是用一颗黑色的珠子做的,而那颗珠子似乎可以转动。

    林风试着用手指转动那颗黑珠子,只听 “咔嗒” 一声,柜门竟然开了。他心里一阵激动,连忙打开柜门。柜子里铺着一层暗红色的绒布,上面放着一个木盒子。木盒子看起来很旧,上面刻着复杂的花纹,像是某种符咒。

    他小心翼翼地拿起木盒子,打开一看,里面放着一本线装书,还有一封信。线装书的封面是深蓝色的,上面写着 “林氏药谱” 四个大字,字迹苍劲有力,显然是出自古人之手。而那封信,信封上没有署名,也没有地址,只有一行字:“吾儿亲启,待林家后人归时,方可拆阅。”

    林风的心跳瞬间加速,他知道,这封信里一定藏着关于林家的秘密,也藏着父亲让他寻找的遗物的真相。他颤抖着双手,拆开信封,取出里面的信纸。信纸已经泛黄,上面的字迹有些模糊,但依然能看清上面的内容:

    “吾儿,当你看到这封信时,想必我已不在人世。林家祖上世代行医,积累了无数珍贵的药方,这本《林氏药谱》便是林家的传家之宝。可惜,清末年间,战乱纷飞,林家遭人陷害,家道中落,许多药方也因此失传。我毕生的心愿,便是能将《林氏药谱》传承下去,让林家的医术重现当年的辉煌。

    当年,我将《林氏药谱》藏在红木柜中,是为了保护它不落入坏人之手。如今,你已长大成人,我将这本药谱交给你,希望你能完成我的心愿,将林家的医术传承下去,救济世人。切记,医者仁心,不可为名利所惑,否则,必遭天谴。

    另外,在老宅的后院,有一间密室,里面藏着一些祖上留下的药材和医疗器械,你可一并取出,用于行医。密室的入口在老槐树的根部,你只需将老槐树下的一块青石板移开,便可看到入口。

    吾儿,父虽不在,但心与你同在。望你不忘初心,坚守医者之道,切勿辜负林家列祖列宗的期望。”

    林风读完信,早已泪流满面。他终于明白,父亲让他寻找的遗物,就是这本《林氏药谱》,还有那些藏在密室里的药材和医疗器械。父亲是希望他能继承林家的医术,将林家的传统传承下去。

    他紧紧抱着《林氏药谱》,仿佛抱着父亲的期望,抱着林家的未来。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的人生将不再迷茫,他有了新的目标和方向。

    林风擦干眼泪,将《林氏药谱》和信小心翼翼地放回木盒子里,然后揣在怀里。他按照信上所说,往后院走去。

    后院比前院还要荒凉,杂草已经长到了膝盖高,一些不知名的藤蔓缠绕在墙壁上,将墙壁覆盖得严严实实。阳光很难穿透茂密的枝叶,后院里显得有些昏暗,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潮湿的气息。

    林风走到老槐树下,仔细观察着老槐树的根部。老槐树的根部粗壮,盘根错节地扎在土壤里,周围散落着一些青石板。他按照信上的提示,开始寻找那块可以移动的青石板。

    他蹲在地上,一块一块地摸索着青石板。青石板都很重,他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将几块青石板移开。就在他快要放弃的时候,他发现其中一块青石板的边缘有一道缝隙,似乎比其他的青石板更容易移动。

    他深吸一口气,双手抓住青石板的边缘,用力一推,青石板竟然真的被推开了。下面露出一个黑漆漆的洞口,一股阴冷的气息从洞口里冒出来,让他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林风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打开手电筒功能,往洞口里照去。洞口下面是一段陡峭的石阶,石阶上布满了灰尘和蛛网,看起来已经很久没有人走过了。

    他犹豫了一下,不知道下面会有什么危险,但一想到父亲的期望,他还是鼓起勇气,沿着石阶慢慢往下走。石阶很滑,他走得很小心,生怕一不小心摔下去。

    走了大约十几级石阶,他终于来到了密室的门口。密室的门是用石头做的,上面刻着一些奇怪的符号,像是某种古老的文字。他试着推了推门,门却纹丝不动。

    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他突然想起了《林氏药谱》。他从怀里掏出木盒子,打开一看,《林氏药谱》的第一页上,画着一个和密室门上一样的符号。他试着将手指按在那个符号上,然后转动了一下。

    只听 “轰隆” 一声,密室的门竟然缓缓打开了。林风心里一阵激动,连忙走进密室。

    密室里很宽敞,里面摆放着许多架子,架子上放着一个个陶罐和木盒。他用手机照了照,发现陶罐里装着各种药材,有些药材他认识,比如当归、人参、黄芪,还有一些药材他从来没有见过,看起来非常珍贵。木盒里则放着一些医疗器械,比如针灸用的银针、手术刀、镊子等,这些医疗器械虽然已经有些陈旧,但依然保存得很完好。

    密室的角落里,还放着一个大箱子。林风走到箱子前,打开一看,里面放着一些账本和书信。他随手拿起一本账本,翻开一看,上面记录着林家祖上做药材生意时的账目,时间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书信则大多是林家祖上与其他药材商的往来信件,里面提到了许多关于药材贸易和医术交流的内容。

    林风一边翻看这些账本和书信,一边感叹林家祖上的辉煌。他知道,这些东西不仅仅是林家的遗物,更是中国中医药文化的珍贵遗产。他一定要好好保护这些东西,将林家的医术传承下去。

    就在他沉浸在这些发现中时,他突然听到密室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他心里一惊,是谁会来这里?难道是父亲提到的坏人?

    他连忙关掉手机的手电筒,躲到一个架子后面,屏住呼吸,仔细听着外面的动静。脚步声越来越近,然后停在了洞口的位置。接着,他听到有人在说话,声音很沙哑,像是一个老人。

    “这么多年了,没想到还有人会来这里。” 老人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惊讶,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

    林风心里更加紧张了,他不知道这个老人是谁,也不知道他来这里的目的。他握紧了拳头,做好了随时应对危险的准备。

    就在这时,老人的脚步声又响了起来,慢慢走进了密室。林风从架子的缝隙里往外看,只见一个穿着灰色衣服的老人,手里拿着一个手电筒,正在四处张望。老人的头发和胡子都已经花白,脸上布满了皱纹,看起来有七八十岁的年纪。

    老人的目光扫过架子上的药材和医疗器械,然后落在了那个大箱子上。他走到箱子前,打开箱子,翻看了里面的账本和书信,脸上露出了复杂的表情。

    “林家的后人,果然没有让人失望。” 老人喃喃自语,声音里带着一丝欣慰。

    林风听到老人的话,心里更加疑惑了。这个老人到底是谁?他为什么会知道自己是林家的后人?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从架子后面走了出来,对着老人抱了抱拳,说道:“晚辈林风,见过老人家。不知老人家是何人?为何会来此地?”

    老人转过身,看向林风,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我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是来帮你的。” 老人说道,“你父亲林正明,是我的老朋友。他临终前,曾给我寄过一封信,说如果你回来寻找林家的遗物,让我过来帮你一把。”

    林风听到老人的话,心里顿时松了一口气。他连忙说道:“原来是父亲的朋友,晚辈失敬了。多谢老人家前来相助。”

    “不用客气。” 老人摆了摆手,说道,“你父亲是个好人,他一生都在为传承林家的医术而努力。现在,这个重任落在了你的肩上,你可不能辜负他的期望啊。”

    林风点了点头,坚定地说道:“老人家放心,晚辈一定会努力学习林家的医术,将林家的传统传承下去,不辜负父亲和林家列祖列宗的期望。”

    老人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现在,我带你去看看一些更重要的东西。”

    老人说着,转身走到密室的一面墙前,用手在墙上摸索了一会儿,然后按下了一块石头。只听 “咔嗒” 一声,墙上竟然出现了一个暗格。暗格里放着一个精致的木盒,木盒上刻着 “林家秘宝” 四个大字。

    老人将木盒取出来,递给林风,说道:“这是林家最珍贵的东西,里面装着林家祖上流传下来的秘方,还有一枚象征林家医术传承的玉佩。你一定要好好保管,千万不能遗失。”

    林风双手接过木盒,心里充满了感激。他知道,这个木盒里的东西,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他郑重地说道:“老人家,晚辈一定会好好保管这个木盒,绝不会让它遗失。”

    老人点了点头,说道:“好。现在,你已经找到了林家的遗物,接下来,你就要开始学习林家的医术了。我会在这里待一段时间,帮你整理这些药材和资料,教你一些基本的医术知识。等你掌握了一定的基础,我再离开。”

    林风连忙说道:“多谢老人家的悉心教导,晚辈感激不尽。”

    “不用谢。” 老人说道,“我也是在完成你父亲的嘱托。好了,我们现在就开始整理这些东西吧。”

    林风点了点头,和老人一起,开始整理密室里的药材、医疗器械、账本和书信。他知道,他的新生活,从这一刻开始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林风便在老人的指导下,开始了对林家医术的学习。老人自称陈老,是一位退休的老中医,年轻时曾和林风的父亲一起学医,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每天清晨,天还没亮,林风就跟着陈老在后院的空地上练习太极拳。陈老说,学医先养身,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地为病人治病。太极拳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让人的心静下来,培养医者所需的沉稳和耐心。

    林风虽然以前也练过一些武术,但太极拳的招式缓慢、柔和,与他之前所学的截然不同。刚开始练习的时候,他总是跟不上陈老的节奏,动作也显得很僵硬。但他没有放弃,每天都坚持练习,渐渐地,他的动作越来越熟练,也越来越感受到太极拳的魅力。他发现,在练习太极拳的时候,他的心会变得格外平静,所有的烦恼和焦虑都会烟消云散。

    练习完太极拳,林风就和陈老一起整理密室里的药材。陈老会教他认识各种药材,讲解每种药材的性味、归经、功效和用法。林风学得很认真,他把每种药材的特征和功效都记在笔记本上,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及时向陈老请教。

    有一次,林风看到一种药材,形状像人参,但颜色是紫色的,他从来没有见过。他好奇地问陈老:“陈老,这种药材是什么啊?我怎么从来没有见过呢?”

    陈老笑着说道:“这种药材叫紫河车,是一种非常珍贵的药材。它其实是人类的胎盘,经过加工炮制而成。紫河车性温,味甘、咸,归肺、肝、肾经,具有补肾益精、益气养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虚劳羸瘦、经常遗精、不孕少乳、久咳虚喘等病症。不过,由于紫河车的来源比较特殊,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使用了。”

    林风听了陈老的话,心里有些惊讶。他没想到,人类的胎盘竟然也是一种药材。他连忙把陈老的话记在笔记本上,同时也对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除了认识药材,陈老还教林风如何炮制药材。炮制是中医药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炮制,可以改变药材的性味和功效,降低药材的毒性,提高药材的疗效。陈老手把手地教林风炒、炙、煅、煨、蒸、煮等各种炮制方法,林风学得很用心,很快就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炮制技巧。

    下午的时候,林风就开始学习《林氏药谱》。《林氏药谱》里记载了许多珍贵的药方,有些药方可以治疗一些疑难杂症,在现代医学看来,都是难以治愈的疾病。林风一边阅读《林氏药谱》,一边结合陈老的讲解,慢慢理解每个药方的配伍原理和用法用量。

    有一天,林风在阅读《林氏药谱》的时候,看到一个治疗肺痨的药方。他好奇地问陈老:“陈老,肺痨在现代医学上叫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治疗起来非常困难。这个药方真的能治疗肺痨吗?”

    陈老笑着说道:“这个药方是林家祖上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确实有治疗肺痨的功效。不过,中医药治疗疾病讲究辨证论治,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不同,用药也会有所差异。所以,在使用这个药方的时候,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林风点了点头,说道:“我明白了。中医药治疗疾病真是太神奇了,竟然能根据不同的人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左眼见飘心中喜肆不错,请把《左眼见飘心中喜肆》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左眼见飘心中喜肆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