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不能想当然

    通过股权交易,让魏盛发彻底退出永辉公司,拆除了这颗定时炸弹,消除了潜在风险,从此以后,永辉公司被纳入四通集团的业务板块,专注于稀土新材料的生产。

    对外招聘的总经理到位后,石云峰撤回到四通集团总部,但新任总经理只负责永辉公司的日常管理,稀土新材料的后续开发与项目建设,仍由石云峰亲自掌控。

    稀土新材料项目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后,永辉公司内部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出于对合作伙伴的尊重,石云峰打算当面向盛凯金属研究所通报这些情况,并顺便了解唐新民团队在钕铁硼永磁材料新产品开发方面取得的进展,以便为二期工程做准备。

    到了盛凯金属研究所,石云峰首先跟技术科的陈科长见面,向老陈通报了永辉公司近几个月发生的变化,陈科长一方面感谢石云峰对合作伙伴的尊重,另外,他最关心的是这些变化对接下来的进一步合作是否有影响。

    “恰恰相反,通过这些变化,更有利于咱们双方的进一步合作,因为刚刚退出永辉公司的股东以开采加工稀土资源起家,不赞成永辉公司从事稀土新材料的开发与生产,现在排除了内部干扰,今后的决策没有肘制,合作双方更容易达成共识。”

    陈科长点了点头,但也有些疑惑,“石总,你回集团公司掌控全局去了,今后的合作,我们跟谁对接呢?”

    “我应该先说这件事,”石云峰急忙解释,“虽然回到集团公司,但跟盛凯金属研究所的合作,甚至涉及稀土新材料的所有事务,仍由我亲自负责,双方的对接跟以前一样,没有任何变化。”

    老陈这才放下心来,“石总,我们期待跟贵公司展开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合作,请问你要不要跟我们所的领导见个面?”

    石云峰对此并不在乎,“领导们也很忙,要不要跟他们见面,悉听尊便。陈科长,我这次过来,还想跟唐工交流一下,并去他们课题组看看。”

    “这个好办,我先陪你去唐新民的课题组,跟他交流工作上的事,晚上让我们的所领导给你接风,盛凯金属研究所跟永辉公司合作这么长时间了,你到我们这里也不下五六次,领导们还没出面请你吃顿饭,他们觉得过意不去,如果这次办完事你也悄无声息地走了,即使事后被领导们知道,我也得挨批。”

    “所领导们没必要那么客气,不过既然陈科长这么盛情,我必须听从你的安排。”

    陈科长陪着石云峰来到唐新民课题组,见唐工正聚精会神地跟同事们做试验,他们静静地站在不远处,没有上前打扰,过了好一阵,有位实验室工作人员看见老陈和石云峰站在后面,便在唐新民胳膊上拍了一下,又往后面指了指,“师傅,来客人了。”

    唐新民转过身来,大吃一惊,“石总,你什么时候到的?事先怎么没来个电话?”

    石云峰淡然一笑,“我出差路过这里,顺便过来看看。”

    陈科长补充道:“石总已经到了一会儿,我们在技术科谈了一些事情,他要过来看望你们,并了解科研开发进展,为稀土新材料二期工程做准备。”

    “我也正好有一些事情要跟石总交流,”唐新民把手头的工作交给他的助手,“走吧,到我办公室去。”

    唐新民的办公室比机关科室的条件简陋多了,除了一张老式办公桌和一把椅子,只有一张长条椅,既无茶几,也没有饮水机,甚至没有一次性纸杯。

    本想给客人沏杯茶,唐新民拿起茶盘里的一只茶杯,尴尬地笑了笑,“石总,我们这里没有一次性茶杯,这些杯子都是用过的,我怕不卫生。”

    石云峰显得无所谓的样子,“没关系,我没那么讲究。”

    旁边的陈科长更觉得尴尬,“石总,还是去机关接待室谈吧。”

    唐新民也同意老陈的建议,“对,去接待室,那里比较方便。”

    陈科长给机关办公室打了个电话,让工作人员准备一下,三人来到接待室,茶几上已经摆着新沏的茶水,还有一盒名烟。

    坐下后,唐新民介绍了这段时间的科研进展,着重介绍了在晶界扩散方面取得的成果,包括重稀土氧化物液相覆盖热处理法和重稀土蒸镀扩散法,这两项技术开发不仅小试结果很理想,放大试验也很顺利,工艺技术参数非常稳定,已经具备工业化生产条件,唐新民认为可以进行二期工程的施工准备。

    “但是,”唐新民话锋一转,从专业技术的角度指出了晶界扩散技术的不足之处,他认为晶界扩散法受制于磁体厚度的限制,随着磁体厚度的增加,矫顽力提高的效果将随之减弱,由于重稀土是从磁体表面向其内部扩散,因此,重稀土在磁体内呈梯度分布。有关研究表明,随着由磁体表面至内部距离的增大,也就是磁体厚度的增加,重稀土的含量逐渐降低,当磁体超过一定厚度时,晶界扩散法无论采用任何处理工艺,提高矫顽力的效果都不明显。

    晶界扩散法虽然能在提高矫顽力的同时不降低剩磁,还能节省重稀土的用量,但扩散深度有极限,这就不可避免地限制了磁体厚度,也就限制了磁体的用途。

    为了克服晶界扩散法的不足之处,唐新民团队紧跟国内外稀土永磁材料研究的前沿技术,对传统双合金法进行了技术改进,现已取得初步成果。

    课题组在气流磨中加入预粉碎的重稀土源粉,使其与磁粉一道进行微粉碎,在此过程中,一方面对粒度进行控制,另一方面使粒径不到一微米的重稀土源粉均匀地分散包覆在主相合金磁粉颗粒周围,在烧结过程中,重稀土掺入主相晶粒边界,形成重稀土与钕铁硼的合金。

    据唐新民介绍,采用该方法,在获得相同矫顽力的情况下,重稀土用量降低了百分之三十五,而使用相同数量的重稀土,其矫顽力将提高百分之十五。最为关键的是,双合金法对磁体厚度没有限制,这将极大拓展其用途。......

    这就是石云峰愿意跟唐新民进行面对面交流的原因,因为每次当面交流,不仅能给他带来稀土永磁材料领域更多的信息,而且他能从交流过程中接触到新的知识。

    听到这里,石云峰插话问道:“唐工,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你跟我讲了两层意思,第一,晶界扩散法的两种工艺都已完成开发,可以准备二期工程了;第二,你们又开展了对传统双合金技术的工艺改进,但现在只是实验室取得了初步成果。是这样吧?”

    “是的,这就是我要向你当面汇报的工作内容。”

    “我想问一下,既然双合金法对磁体厚度没有限制,还将极大拓展产品用途,我们是否可以等到双合金法开发成功后,直接在二期工程中采用这种工艺?”

    “石总,你的意思,不想在二期工程中采用晶界扩散法?”

    “我只是问你有没有这种可能。因为效果一样,但晶界扩散法对磁体厚度有限制,而改进后的双合金法没有这方面限制。”

    唐新民点了点头,“石总,我理解你的意思,按照技术发展逻辑,用双合金法替代晶界扩散法,你的思路是对的。但是,采用晶界扩散法生产的磁体,有其独特的用途,而这种独特性,是双合金法生产的产品替代不了的,这就是晶界扩散法在国内外稀土新材料领域不仅没被淘汰,而且还在不断创新的原因。”

    唐新民的这番解释,让石云峰意识到有些事情不能想当然,“唐工说得对,虽然双合金法可以制造任意厚度的磁体,但磁体特性才是关键,两种工艺不存在替代的可能。”

    在石云峰跟唐新民交谈过程中,陈科长出去了一趟,当他回到接待室,已到下班时间,“到点了,你们两位交流得怎么样?”

    “我们交流的很好,该下班了。”

    “别走,刚才我向林所长汇报了石总来访的情况,他告诉我,今天晚上所里出面给石总接风,没有出差的所领导全部出席作陪,他要我跟唐工也参加,所以,咱们三个一起去饭店,等会儿有车来接。”陈科长叮嘱道。

    十来分钟后,听见有车在楼下鸣笛,陈科长趴在窗户看了看,“接咱们的车来了,走吧。”

    石云峰等三人到达酒店包间时,里面已经有好几个人在等候,但他只认识林副所长。

    进屋后,林副所长主动迎上来跟石云峰握手,“欢迎石总!我先向你介绍一下,”从主位上的盛凯金属研究所一把手梁所长,到分管后勤的张副所长,一共四位,石云峰跟他们一一握手致意。

    梁所长拉着石云峰的手,显得很亲切,“早就听说石总是我们的合作伙伴,两个单位的合作已经结出硕果了,才第一次见到你,不管什么原因,都是我们礼数不周,还请石总海涵。”(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稀土:大国锁钥不错,请把《稀土:大国锁钥》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稀土:大国锁钥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