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二次来

    工厂是非常消磨人的意志力,特别是固定在一个位置上的一线工人。

    高强度的重复性工作,非常让人没有新鲜感。

    可是人需要一份自己能够掌握技能的工作,同时企业也需要一位熟练工人来完成任务。

    相互妥协中,维持着彼此的存在。

    这样也就有了陈晓克现在想再次穿越看看的想法。

    他不知道那里具体是什么情况。

    虽然从网上查阅了一些资料,能够看到国家已经安定,虽然还有许多土匪,但大的战争已经没有了。

    可是具体的情况谁又能知道呢?

    只是陈晓克还是希望能过去看看。

    也算是有不一样的体验。

    年轻人总是要闯一闯。

    ……

    接下来就是准备工作。

    首先就是按照老人提示的不能带电子产品,所以就不能带手机。

    那么就需要带一块机械表,来看时间。

    机械表他就从网上找了一下,看中一块二手的上海牌老表,价格在500多块。

    还有钱。

    这个时期,还是人民币的旧币时代,动辄就是一万两万的面值,可是这种钱币在网上价格还是非常贵。

    因为它已经退出流通环节,变成了古董收藏品了。

    陈晓克看了一下价格,再查了一下面值,就果断选择从古玩市场买了20块仿制的银元。

    这种银元,银的含量跟民国生产的是一样,只是它不是真的袁大头和孙大头,而是现在仿制的。

    这样的银元就可以拿到其他时代使用,也是硬通货。

    只是这样的银元就需要210一块。

    主要成本就是23克的银。

    所以按照国际银价,这样的银元价格就低不了。

    为了不被坑,陈晓克找了他的同学李雪,李雪就是干古玩行业的。

    虽然不是钱币类,但有这方面的渠道。

    李雪还问陈晓克要银元干什么,陈晓克胡乱编了一个理由,搪塞过去。

    虽然国内基本解放,但是社会毕竟还没有完全安定,在防身上,陈晓克选择带上一个甩棍。

    这东西看着不像武器,避免被查,但是杀伤性还是可以。

    接下来,还买了一个老式的军挎铝水壶,灌满水有一升,足够他喝半天的。

    那个时代可没有卖矿泉水的地方。

    喝生水或者不卫生的水,可要提防着闹肚子。

    这也是老人给陈晓克的提醒。现代人的肠胃可是娇嫩的很。

    喝水不对了,分分钟给你闹意见。

    摩托维修工具和少量的备件也是必不可少的,防止过去后摩托车坏了,可就不好回来了。

    还有要备着一小桶汽油。

    防止没找到加油的地方。

    还有地图。

    哪怕是一张简易的地图也是需要的。

    要不然去了1950年,太多地理位置都已经出现变化。

    地图也需要从网上找。

    只是过去国内,除了主要城市会有印制地图出售,一般小地方,虽然政府和军方也会测绘,但是地图并不向外出售。

    所以网上也没有。

    只有一个大略村庄的粗略位置图。

    只是陈晓克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南昌驻扎坦克部队的位置。

    好在他已经知道大的位置是南昌,实在不行到地方再问,总有办法解决的。

    陈晓克杂七杂八想了一堆要准备的东西,前后快10天才收集好,都装在一个帆布挎包里,这才算是完成准备工作,开启了第二次穿越之旅。

    ……

    陈晓克依旧还在那条农机道路上,驾驶着摩托。

    只是这次他停在路头,望着路的另一头,心情却有那么一丝紧张。

    但是既然决定了,他不想回头,看看时间,他记下来,给油松刹车,摩托缓慢加速,一点点冲起来。

    很快他就看到光幕。

    按照老人的说法,看到光幕后不需要再提高速度,只需要开进去就行。

    所以陈晓克的速度这次并不快。

    这次穿过光幕,陈晓克的头脑就没有没有再出现快速闪过的画面。

    他也睁着眼睛穿过去。

    感觉自己就像穿过了一门,门里门外的风景完全不同。

    好在还是上次过来的土路,周边的情况也没有太大的变化。

    陈晓克这一下也把心放在肚子里。

    这次陈晓克计划去南昌城里看看,亲身体验一下50年代的风情。

    摩托车先开到一个村子,陈晓克询问一下去南昌的路。

    这才知道他所在的位置是在南昌城的东南,进贤门外的杨家太镇附近。

    距离南昌城还有十里路。

    这对于摩托车来说,也就是一脚油门的事。

    ……

    一路的颠簸,很快就到了进贤门一带。

    只是这里的城墙已经拆了大半,砖石散落一地,几个工人正拿着铁锹清理残垣。

    城门楼子倒还立着,只是上头“进贤门”三个大字已经斑驳不堪,门洞两侧贴着新政府的宣传画,画的是工农兵团结一心、建设祖国的景象,颜色鲜亮,与灰暗的城墙形成鲜明对比。

    驶入城内,街道两旁多是二层木结构小楼,间或有几栋西式砖房夹杂其中。

    店铺已经开张,幌子在秋风里飘摇。

    一家茶馆门口聚着些人,听那跑堂的吆喝:“新到的庐山云雾,一杯解千愁啰!”跑堂肩上搭着条泛黄的毛巾,声音却洪亮得很,穿透了摩托车的轰鸣。

    沿马路前行,还能见到几处战争留下的痕迹。一栋洋楼半边墙塌了,露出里面的房间,像是被撕开的玩具盒子。

    废墟旁却已经搭起了新的摊子,卖些日用杂货。一个老汉蹲在路边,面前摆着几个竹编的笼子,里头装着活鸡,咯咯地叫着。

    摩托车经过一处广场时,陈晓克看到一群学生正在集会。他们穿着统一的蓝色制服,唱着《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歌声整齐而充满希望。

    广场中央竖着一根高高的旗杆,五星红旗在秋风中猎猎作响。

    几个戴红袖章的人在维持秩序,神情严肃而自豪。

    陈晓克也驻足在这里观看。

    后世这种群众活动可是不多了。

    而且味道也不太一样。

    歌声停止时,陈晓克突然感觉有人拍了自己的肩膀。

    他猛的一回头,却看到上次的坦克车长,正在冲着他笑。(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1950年的机械师不错,请把《1950年的机械师》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1950年的机械师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