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入朝

    冲天炉安排下来,可是陈晓克看着其他破烂设备也要继续维修出来。

    这样工厂也就多了几台可用的设备。

    “刘师傅,邹师傅,魏师傅,咱们开个会。”陈晓克把几位核心人员叫到简陋的办公室。

    他铺开一张纸,上面简单画着工厂的布局和现有的设备清单。“几位师傅,现在的局面是,活儿多到干不完,这是好事。但凭咱们现在这几台老牙车(当地方言,指老旧的机器),就算大家三班倒,累吐血也啃不下来。”

    他指向窗外工业局批条子淘换来的、堆在院子角落的那几台锈迹斑斑的废旧设备:“咱们下一步的生死线,就是它们!必须用最快的速度,把这些‘废铁’修好、改造好,让它们转起来!这是我们扩大产能唯一的、也是最快的出路!”

    刘师傅点点头,眉头紧锁:“经理,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可这些老家伙,缺胳膊少腿的,好多铭牌都看不清了,配件根本没地方找,修起来难度不小啊。”

    “困难肯定有。”陈晓克语气坚定,“但这也是检验咱们厂真正技术实力的试金石!刘师傅,您经验最丰富,总体协调和技术把关就靠您了。”

    他看向新来的两位老师傅:“邹师傅,这些旧设备里,有一台老式夹板锤,锈得最厉害,但它们是热加工的基础。您是老锻工,热处理和锻打的专家,修复它们的任务,非您莫属!需要什么材料,你提出来,我去想办法淘换。”

    邹永根搓了搓大手,黝黑的脸上露出郑重之色:“经理放心!锤子交给我!别看我老邹话不多,跟铁疙瘩打了一辈子交道,它们啥脾气我门清!保证让它重新烧起来,锤起来!”

    “好!”陈晓克用力点头,然后看向魏长水:“魏师傅,那台最复杂的、缺了半个齿轮箱的旧铣床,还有那台导轨磨损严重的老式龙门刨,就交给您了!您是装配和刮研的行家,恢复精度是您的拿手好戏!需要加工什么配件,咱们自己的车床铣床随您用,如果材料不足,你跟我说。”

    魏长水推了推眼镜,仔细看了看窗外那两台大型设备,眼中闪烁着技术人特有的挑战欲:“经理,刘师傅,这活儿有难度,但有意思。交给我吧,给我点时间,想想办法,应该能把它收拾利索了。”

    “不仅仅是修好,”陈晓克最后强调,“咱们的目标通过修复这些旧设备,锻炼咱们的队伍,提升咱们的技术。同时,要用修复好的设备,去生产更急需的产品,甚至…去制造、改造出更适合我们需求的专用工装、夹具!我们要像滚雪球一样,让咱们厂的加工能力,自己滚起来,越滚越大!”

    这个务实而富有挑战性的计划,让几位老师傅都听得热血沸腾。他们经历过战乱和失业,深知有一个能让自己施展手艺、被尊重、还能为国家出力的平台是多么珍贵。

    很快,整个“前进机械修理厂”如同一个大型的“设备医院”和“技术练兵场”,投入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自力更生”运动。

    邹师傅带着几个学徒,围着那台破烂的冲天炉,敲敲打打,砌筑耐火砖,修复鼓风机。

    魏师傅则把那台旧铣床大卸八块,清洗、刮研、调试,找不到的齿轮就画图让刘师傅在自家车床上想办法“车”一个代用的。

    刘师傅坐镇中枢,一边盯着日常生产,一边协调设备和技术难题。

    陈晓克也在各种打着下手。

    院子里,火星四溅,锤声叮当,机床轰鸣,学徒们穿梭忙碌,充满了粗粝而蓬勃的生机。

    10月25日,中国宣布正式入朝参战。

    广播和报纸上全面刊登了消息,一时全国都沸腾起来。

    实际上陈晓克已经查到,志愿军在19日就已经入朝,这时第一次战役已经打响,没有隐瞒的意义,就宣布正式参战。

    经过四个多月的宣传,中国人民大致已经明白,朝鲜战争的情况。

    是美帝国主义扶持伪南朝鲜政权,进行反对朝鲜人民独立统一的战争。

    而美帝还悍然入侵我国边境,大有一副要打垮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后,继续入侵中国的架势。

    所以人民群众虽然才过上安稳日子一年多,但对于国家出兵进行抗美援朝的伟大战争,都是非常拥护。

    虽然这不免还是有人忧心忡忡,但是经历过抗日战争的国人,还是明白,不能让美国人靠近鸭绿江。

    要不然日本帝国主义的故事可能要重演。

    “……中国人民志愿军已于10月19日跨过鸭绿江,入朝参战!……美帝国主义不顾我国政府一再警告,悍然扩大侵略战争,把战火烧到了我国边境鸭绿江边,严重威胁祖国安全!……全国人民必须动员起来,支援前线,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街上的广播声在机床的轰鸣中显得有些断续,但每一个字都像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工厂里的噪音仿佛瞬间降低了几个分贝。

    邹师傅停下了手中的锤子,直起腰,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和泥灰,侧耳听着,黝黑的脸上眉头紧紧锁住。

    魏师傅停下了刮刀,扶了扶眼镜,透过车间的大门,望向远处喇叭的方向,神色凝重。

    刘师傅从一台车床边走过来,手里还拿着一个量规,静静地听着。

    几个学徒也停下了手里的活,互相看了一眼,眼神里充满了惊讶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广播还在继续,阐述着战争的正义性和必要性,号召全国人民增产节约,支援前线。

    短暂的寂静后,刘师傅率先开了口,声音有些沙哑,却异常坚定:“都听到了吧?老话怎么说来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美国佬想把战火烧到咱家门口,咱就不能答应!咱们工人虽然不能上前线扛枪,但咱们手里的活儿,就是咱们的枪炮!”

    他举起手里那个刚车好的坦克履带销轴,提高声音:“咱们多生产一个合格的零件,前线的坦克就能多跑一公里,就能多打一发炮弹!咱们修复一台设备,就能生产出十倍百倍的零件!这就是咱们的战场!”

    邹永根师傅重重地“嗯”了一声,拿起大锤,更加用力地砸向炉体的耐火砖缝,仿佛那砖缝就是敌人的脑袋。他闷声闷气地对学徒说:“火泥再和稠点!这炉子,必须尽快点起来!前线等着用钢呢!”

    魏长水师傅没说话,只是重新俯下身,手中的刮刀动得更稳、更仔细了。他负责恢复机床的精度,他知道,机床的精度,就是未来零件质量的保证,丝毫马虎不得。

    陈晓克感到一股热流涌上心头,混杂着对战争的忧虑和作为后方一员的责任感。他大声对工人们说:“刘师傅说得对!咱们‘前进厂’的每一个人,从现在起,都是抗美援朝生产线上的一员!咱们加一把劲,前线就多一分胜算!从今天起,所有部队来的订单,优先排产,加班加点也要按时保质完成!”

    没有更多的豪言壮语,广播结束后,工厂里的金属撞击声、机床轰鸣声、砂轮摩擦声,反而变得更加密集、更加有力。每一个人的动作都似乎更快了几分,眼神也更加专注。(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1950年的机械师不错,请把《1950年的机械师》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1950年的机械师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