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大学数学中心。
杜彬院士正在研究一篇数学论文,题目叫做《七种高阶定式的近似变换》。
这是《应用数学学报》马上要刊载的论文,主题对应标题,讲的就是几种高阶定式的近似变换方法。
杜彬就是论文审稿编辑,审稿时给了论文极高的评价。
即便审稿已经通过,他还是忍不住继续研究,想计算出论文中各个变换形式的‘近似程度’以及对方程求解结果的影响。
一次又一次反复验算,他发现几种变换的近似程度是不同的,但都可以用‘极为近似’来评价。
最重要的是,无论代入任何一种高阶偏微分方程,对求解结果的影响都微乎其微。
在完成了一次带入线性偏微分方程的运算,并发现和使用傅立叶变换求得的结果几乎一致后,杜彬顿时忍不住感叹,“好啊,真好!”
“带入变换来求解,方程变得简单,求解速度要快的多。”
“这几个变换,都能当公式来用了。”
他说着抑制不住分享欲,看向对面的年轻人,“魏杰,发你个论文,仔细看看,把里面的变换形式背下来。”
“做计算,很有用啊!”
魏杰担任数学中心副研究员、首都大学助理教授,并得到杜彬院士的看重,是数学中心重点培养的青年人才。
听到杜彬的话,他顿时好奇什么样的论文,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
“七种高阶定式的近似变换……”
“作者是,张明浩?”
魏杰把‘张明浩’三个字咬的很重,语气中明显带着惊讶。
“有什么不对吗?”杜彬凝着眉头疑惑问道。
魏杰马上解释道,“我刚刷了刷微博,有个热搜的主角就是张明浩,是江州大学的博士生……应该不是一个人。”
他下意识做出判断。
一篇能被杜彬院士看重的论文,作者不可能是个博士生。
“江州大学?博士生?”
杜彬一愣,马上道,“什么热搜?详细说说……”
“算了,我看看!”
网上的信息,结合老朋友孟国庆的只言片语,杜彬马上做出判断,“就是他!”
“怎么回事?”
“这么优秀的博士生,会因为学术造假被开除?就读江州大学,连入学都被质疑?”
简直荒谬!
杜彬看着网上的信息,越看就越生气,干脆拿出手机打了个电话。
“施承乾,我是杜彬!”
“你们学校怎么回事?那么优秀的一个博士生,入个学还闹上了?”
“看看网上都说的什么,赶紧处理一下,还当校长呢,不行赶紧辞职!”
对面是施承乾。
江州大学校长、西南数学研究院院长、科学院院士……
施承乾的头衔很多,也正因为头衔多,他的工作也非常忙。
刚参加完国外的数学会议,下了飞机就要去首都参加个经费预算会,忙到脚不沾地也根本没关注大学事务。
大学事务也不用关心。
学校各类事务都有专人来处理,校长也基本不用做什么。
现在老朋友打来电话怼上几句,施承乾怎么想都有点冤枉,他赶忙问了一下,也知道了两件事——
第一,有个博士生因为入学问题上了新闻。
第二,这个博士生极为优秀,发了让杜彬赞叹不已的数学论文,好像还牵扯一个什么校企合作项目?
他忙着去开会,也抽空就给宣传部主任杨丽萍打了个电话,“杨主任,新闻的那个事,赶紧处理!”
“我就说一点,一定要维护这个博士生,明白了吧!”
“您放心吧!”
杨丽萍赶紧回应,“我们开会讨论过了,一定全力维护自己的学生……”
她还是第一次接到施承乾的电话。
这个事,连施校长都关注了,而且也给了同样的处理原则。
“赶紧的,快一点!”
杨丽萍放下电话,着急的催促起来,“公告写好了吗?”
“用词一定要注意,再改改,我还要拿给郭书记看呢!”
“连施校长都催了!”
舆论发酵的速度太快了。
一个小时以前,微博上就只有评论、转发多的帖子。
现在则登上了热搜,关键字为#二月清退三月入学#,相关帖子的转发、评论人数,迅速上了个新台阶。
大量网友去江州大学账号下留言。
那不能叫留言,而是质疑、怒骂,甚至诋毁……
不到一个小时,账号置顶帖子的评论数量就高达上千条。
这种情况,常规的处理方法先是锁定不允许评论,或者是精选评论不显示。
江州大学账号没有这样做,他们的做法是快速发出了公告。
不是针对舆情成立调查组展开调查,而是直接说了结论。
公告第一句就明确说明——
“张明浩的成绩极为优异,并具有突出的科研才能,完全符合江州大学博士生入学标准!”
下面做了三条补充,针对的就是网络舆情问题了。
第一条说了三月份博士生招生情况,张明浩是常规流程入学。
第二条内容比较犀利,说的是‘实验数据造假论文’。
“经调查,‘涉嫌实验数据造假论文’只是一篇实验数据记录,并不涉及博士生毕业需求。
论文不存在数据造假的理由,更不会涉及学术道德问题。”
最后一条则是澄清谣言,“网传‘背景深厚’为不实谣言,望广大网友不信谣、不传谣……”
一个公告,上来就强调张明浩的优秀,明显做出强硬力保的姿态。
在江州大学的公告发出去以后,相关舆论一下子就火热起来,#江州大学公告#迅速成为网络搜索关键字,其热度比#二月清退三月入学#还要高的多。
究其原因,网友从未见过如此高校展示如此‘强硬’的姿态。
舆论主角被东港大学清退,再快速转到江州大学读博,常规去想都觉得有问题。
江州大学发的公告,开篇就强调张明浩非常优秀,否定网络传言的同时,就连东港大学的调查结果都否定了。
“这么强硬?”
“不断强调张明浩很优秀,他真有那么优秀吗?”
“江州大学可以啊!调查都不调查,直接下结论说没问题!”
“这姿态,看起来占理啊!”
舆论风向发生了悄然变化。
有自媒体人站出来,很专业的对公告内容进行解析。
“江州大学的公告中,最核心的是实验数据造假问题。
他们说‘论文不存在数据造假的理由,更不会涉及学术道德问题’,什么意思呢?
一个是,论文内容是实验数据记录,发的期刊很差,连进行最低学术评价标准都达不到。
另外,因为只是数据记录,算不上研究成果,不会影响到博士生毕业问题,也就不存在数据作假的理由。
没有作假理由,当然不牵扯学术道德问题。”
“说白了,一篇垃圾论文,有什么可造假的?编造数据有什么意义?”
这样一解释,众多网友都明白过来。
一篇不涉及博士毕业的实验记录,当然就没有理由去编造数据。
问题来了——
“如果江州大学说的是真的,为什么东港大学调查认定了学术造假,还把张明浩清退了呢?”
“同样一件事,调查结论不一致,究竟谁对谁错!”(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