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潜入

    三天后

    沙特宰赫兰空军基地

    一辆军用制式路虎越野汽车正向着机场方向疾驰,开车的是戴着墨镜的冯-斯特林中士,他身材高大,面容冷峻,泛着青色胡茬的下巴线条硬朗有型。

    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是比利-盖尔森中尉,他们俩刚刚从达曼城返回,办妥了两个科威特人一百万美金赠款的相关文件,正是心情愉悦的时候。

    路虎汽车的磁带播放着摇滚乐强劲旋律,比利-盖尔森中尉兴奋的跟随着节奏摇摆,心情好极了。

    “嘿,酋长……我们发财了,发财了!”

    “这些科威特人可真有钱,我现在真心理解萨达姆了,换做是我和他们做邻居,也忍不住要抢一把。”

    “只要完成了这次营救任务,拿到的钱足够在谢菲尔德买一栋体面的大House,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独立的房间,我和埃米莉还可以再要一个baby。”

    “上帝啊,这太美妙了。”

    比利-盖尔森中尉难以压抑兴奋的心情,嘴里喋喋不休的嚷着。

    当他发现强劲的摇滚音乐声干扰太大,便伸手调低了旋钮,摇滚音乐声立马小了下来。

    冯建平有些诧异的转头看过来,比利-盖尔森中尉耸了一下肩,说道;“没别的意思,酋长,只是这音乐声太大了,影响到我们要谈的事儿。”

    “什么事儿?”

    “我已经和机长凯恩少校说好了,今晚的行动,他带着沃克中尉一起飞,全程配合我们的行动,加上他们两个分钱。”

    “Ok,我没问题,这种事儿就不要再扩大了。”

    “放心吧,都是信得过的伙计,那些美国佬比我们还疯狂,竟然还想着能多做几笔生意。”

    “差不多点得了,BBC的报道不是说了吗?伊拉克人被炸的挺不住了,已经有撤退的迹象,能碰到一次就谢天谢地了。”

    “确实如此,先把这笔生意做了再说。酋长,你真的决定了吗,服役期满就不再续签合同了?”

    “是的,我想过回安定的日子,来海湾之前,已经向伦敦大学提交了申请。”

    “那好吧,实在太遗憾了,军方肯定会尊重你的选择。我也是受命征询你的意见,和我想的差不多。”

    搭载这支特种作战分队的黑鹰直升机,隶属于美国陆军航空部队,机长凯恩少校和副机长沃克中尉都是美国人,也会参与这次营救行动。

    这次前往达曼城,冯建平与比利-盖尔森中尉在五星级酒店面见了科威特商人阿齐兹先生,谈拢了今晚营救行动的价码。

    阿奇兹先生慷慨的给出了240万美元,并且预付了一半,剩下的等营救行动顺利结束后,付清剩余款项。

    虽然电视报道了,伊拉克入侵军队已经有撤退的迹象。

    可身家亿万的阿齐兹先生依然担心,他的家眷会被伊拉克人裹挟,一并带回伊拉克,若真是那样可就糟糕透顶了。

    与之相比

    支付给特种小队的这笔钱,就显得很划算了。

    至于那位侥幸获救的阿努德王子,今天晚些时候将搭乘客机飞往伦敦,与在那里的家眷汇合,他也算是流亡伦敦的科威特王室有功之臣了。

    当夜色低垂

    沙特宰赫兰机场依然繁忙,跑道上不断地有战机起降,尖利的发动机啸声不时的传来,到处都是忙碌的军人身影。

    来自英国第22特别空勤团的特战小队准备再次出击,冯建平抱着自己的AW狙击步枪走在最前面,身后是“大山”托德和其他队员。

    他们准备搭乘的黑鹰直升机已经启动热机,转动的螺旋桨产生强烈气流,吹的脸部肌肉都变形,于是急忙跑步登上飞机。

    冯建平进入机舱后,就看到两个诺大的充气艇,几乎占满了机舱后部,这是今夜行动中最重要的家伙什儿。

    其他的队员有说有笑的登上直升机,他们今天格外兴奋,就连向来寡言少语的“孤狼”阿克都笑嘻嘻的,与伙伴们开起了玩笑。

    一架又一架黑鹰直升机在夜色中腾空而起,向着各自的目标地飞去……

    四十多分钟后

    凯恩少校驾驶的黑鹰直升机悬停在距离海岸线十几公里远的海面上,从机舱里先后扔下了折叠两个充气艇,迅速充气展开。

    直升机舱里面的九名队员顺着绳索,分别滑落到两个充气艇上,整个过程顺滑无比,这都是一群老鸟了。

    这种便携式充气艇额定乘员5人,稍微超载也没问题,用于营救阿齐兹先生的一位妻子和三个儿女恰恰好。

    黑鹰直升机随即离去,很快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

    科威特是一个无河之国,境内没有一条河流,城市所需的淡水有两个渠道,一个由伊拉克用轮船运输而来,另一个则是海水淡化工厂。

    在科威特城的沿海地区

    有多达七家海水淡化工厂,每一家海水淡化工厂都耗资十数亿美元,运用当今时代最新的欧洲科技。

    这些海水淡化工厂在发电的同时,运用反渗透技术淡化海水,提供给整个城市人口使用。

    在夜色的掩护下

    这些海水淡化工厂高高铁塔上璀璨的灯光,就成为了指引航向的鲜明标记,在十几公里外都能清晰的看见。

    当整个城市因为灯火管制漆黑一片时,这矗立在海湾边的高耸铁塔灯光格外耀眼。

    不是伊拉克人不想关闭海水淡化工厂的铁塔灯光,而是这些海水淡化工厂一天都不能停止生产。否则,数十万伊拉克入侵大军就将陷入水荒中。

    伊军每天都需要数百万加仑的淡水,再加上当地城市人口所需,这就是个天文数字,从外部输入简直天方夜谭。

    好在多国联军不会摧毁海水淡化工厂,也不会轰炸科威特城内的民用建筑,重点是城郊的军事目标。

    执行轰炸任务时,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军多使用高精度的战斧导弹和小直径精确制导炸弹,伊军是否执行战时灯光管制影响不大。

    在漆黑的夜色中

    一前一后两个充气艇悄悄的抵达了海岸边,借助建筑的掩护,士兵们将充气艇藏了起来。

    随即打开包裹,开始换装。

    这里是阿齐兹先生提供的登陆目标点,原本是海岸游艇俱乐部,自从伊军入侵以来就荒废了。

    作为特种小队的精确射手,冯建平迅速找了一处射界良好的三层楼房,来到楼顶建立射击阵地。

    他不参与后续的行动,而是蹲守在这里,与“大山”托德,“狐狼”阿克和“哑巴”萨维尼奥这三人,分开守住这个登陆点,接应行动人员后撤。

    “楼顶狙击阵地就位,Over。”

    “收到,保持警戒。”

    “遵命长官。”

    “1号机枪阵地就位,Over。”

    “2号机枪阵地就位,Over。”

    “保持隐蔽,注意观察,有任何异动及时通报。”

    “遵命,长官。”

    换上伊拉克人军装的是“乐师”贝尔纳多-席尔瓦与“商贩”鲁本-迪亚斯,这两人都是南欧的面孔,与阿拉伯人较为相像,而且会说阿拉伯语。

    在英国第22特别空勤团里,每一位士兵都是多才多艺,会多国语言的不在少数。

    根据规定

    官兵们每精通一门外语,每个月都可以多获得182英镑补贴,可以叠加享受,上不封顶。

    冯建平就精通国语,粤语,德语和西班牙语,每个月额外可以拿到738英镑语言补贴,相当的哇塞。

    从冯建平位于三楼楼顶的狙击阵地看过去,外面黑黝黝的街道上,顺着路边停了不少伊拉克军车还有坦克,有不少伊军士兵往来走动。

    换上伊拉克军装的贝尔纳多-席尔瓦与鲁本-迪亚斯两人,从荒废的游艇俱乐部院子里悄悄的溜出去,就这么大摇大摆的走上了街头。

    没过一会

    一辆伊军军用卡车就开了过来,停在了他们走出去的路口,比利-盖尔森中尉与其他两名行动队员迅速从后面登上卡车,随即绝尘而去。

    看到一切顺利,冯建平不由的长出了一口气。

    剩下的只有等待,相比较那些行动队员,冯建平的心中还是有些紧张,只能默默的祈祷“上帝保佑”。

    这些伊军士兵军纪松弛,警惕性也不高,竟然有人坐在坦克上抽烟,大声的聊着天,声音远远的传来。

    根据阿齐兹先生提供的信息

    他的豪宅距离游艇俱乐部约2.3公里,也是在海岸边。

    那里是一片富人区的别墅,伊军入侵后,也有很多伊军高官住在那里,附近警戒的士兵较多,在海边也有固定哨卡。

    在那里登陆,危险性太大了。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很快二十多分钟了,离开的行动小队还没有返回,冯建平的内心不由得揪了起来。

    难道说,营救不顺利?

    他趴在坚硬的水泥楼面上,身体能感受到经过白天暴晒的坚硬屋顶的温热,已经出了一身汗,依然警惕的警戒四周。

    这时候

    就见到一枚战斧导弹划过夜空,径直向不远处的街区俯冲了过去,然后一声惊天动地的炸响,爆炸火光映亮了半边天际。

    这让冯建平内心紧张起来,这枚战斧导弹爆炸的方向,正是比利-盖尔森中尉率领行动小队前去的方向,这是出了什么事儿?(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从海湾风暴开始不错,请把《从海湾风暴开始》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从海湾风暴开始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