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李世民的忧虑

    次日,王府后花园的暖阁内。

    苏婉清有些局促地坐在锦凳上,她还是第一次被邀请到王府的内院。

    眼前这位传说中的平阳昭公主。

    镇北王府真正的女主人,比她想象中更加美丽,也更加令人敬畏。

    李秀宁并未穿着华丽的宫装,只是一身寻常的居家襦裙,但那份久经沙场与上位者独有的气度,却让苏婉清不敢有丝毫懈怠。

    “苏妹妹,不必拘谨,坐。”李秀宁亲自为她倒了一杯茶,动作优雅,语气温和,“昨日听王爷说起你,他对你的才学可是赞不绝口。今日一见,果然是人中龙凤。”

    “王妃谬赞了,婉清愧不敢当。”苏婉清连忙起身。

    “坐下说。”李秀宁微笑着按了按手:“在我这里,没那么多规矩。”

    “我听闻,苏妹妹的家族,在江南也是有名的望族。只是不知,苏家是因何故,不愿依附李唐,反而选择千里迢迢,投奔我们这尚在纷争中的幽州呢?”

    这个问题,问得十分直接,甚至有些尖锐。

    毕竟一个大家族,完全可以让李世民加封一下,虽然不会成为多大的官员。

    但是发展一下还是能在江南占据一席之地的。

    苏婉清心中一凛,她抬起头,迎上李秀宁那看似温和的目光,沉默了片刻。

    毕竟眼前之人说到底也是李唐嫁过来的闺女,要是自己说一些大逆不道的话。

    哪怕是更加惹人不喜,但现在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无奈,苏婉清喃喃的说道:“民女斗胆,但请说出话要是招惹到了王妃,请王妃勿怪。”

    李秀宁摆了摆手:“妹妹说就行,相信你应该也听说过我,对于一些凡俗之语我也不会过于在乎!”

    听到这话,苏婉清才继续说道。

    “回王妃,因为苏家看的不是眼前,而是长远。”

    “李唐虽已占据中原,但其根基在于关陇贵族,与我等江南士族,终究不是一路人。”

    “更何况,当今天子手段太过酷烈,非仁主之相。”

    “而王爷在幽云之地所行之新政,减租减息,兴修水利,重用寒门,鼓励工商,每一项,都让婉清的父亲看到了不一样的未来。”

    “不一样的未来。”

    李秀宁点了点头,又问道:“可江南富庶,李唐如今正是需要钱粮的时候,想必对江南大族拉拢甚重,苏家举族北迁,舍弃的恐怕不是一点半点的家业吧?”

    苏婉清闻言,也没有了藏着掖着的打算。

    不知道为什么,看着眼前的王妃,她突然就有种知己的感觉,是那种同为聪明人的感觉。

    “王妃有所不知,我苏家经营百余年,靠的并非是摆在明面上的田产与商铺。”

    “江南的丝绸与茶叶,天下闻名。”

    “官面上的商路,如今确实大半都掌握在朝廷与依附于朝廷的商贾手中。”

    “但我苏家,历经三代人,暗中开辟并掌控了数条从江南腹地,绕过官方关卡,直通海外与北方草原的秘密商道!”

    “如今……只要王爷愿意,婉清随时可以将这几条商道,重新启用!”

    暖阁内,瞬间陷入了寂静。

    李秀宁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

    饶是她见惯了大风大浪,此刻也被苏婉清抛出的这个礼物给震撼到了。

    这分明是一把能直插李唐心脏,从其经济命脉上狠狠抽血的利刃!

    李秀宁缓缓放下茶杯,看着眼前这个清丽脱俗,却胸藏乾坤的女子,露出了发自内心的,无比灿烂的笑容。

    ………………

    长安城,太极宫,甘露殿。

    殿内灯火通明,温暖如春,殿外却是寒风呼啸,吹得廊下的宫灯摇曳不定。

    李世民身着一袭玄色常服,独自一人站在那副巨大的舆图前。

    目光却没有聚焦在任何一处,显得有些空洞。

    在他脚边,一卷来自百骑司的加急密报,已经被他紧紧攥成了一团。

    “镇北王李岩麾下靖海军司初战告捷,于登州外海,仅以三艘试验战舰,便全歼一支规模庞大的西夷海寇舰队。”

    “其舰体坚固,炮火猛烈,航速惊人,据俘虏交代,其中有一主炮射程远达两里,开炮之声如天雷滚滚,中者船毁人亡!”

    西夷海寇是谁,李世民并不关心。

    他关心的是,李岩,那个他一生中最大的对手。

    在他完全没有留意到的领域,已经悄无声息地磨砺出了一柄足以威胁他帝国腹心的利剑!

    更重要的是李岩的那所谓的火炮!

    “吱呀!”

    殿门被轻轻推开,两道身影悄然步入。

    为首一人,面容清癯,眼神睿智,正是大唐首相房玄龄。

    紧随其后的,则是一位神情果决,目光如刀的男子,正是以善断闻名的杜如晦。

    “陛下,深夜召臣等前来,可是……幽州又有异动?”

    李世民没有转身,声音低沉地响起:“玄龄,克明,你们来看看这个。”

    一名宦官连忙捡起地上的纸团,呈递给二人。

    房玄龄与杜如晦凑上前,一目十行地扫过,两人的脸色,也随之变得无比严肃。

    杜如晦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两里射程的天雷?这是何物?我大唐最精锐的床弩,抛射重箭,极限也不过五百步!这岂不是说,他的战船,能在我军攻击范围之外,对我等进行随心所欲的屠杀?”

    房玄龄想得更远,他轻轻吸了一口凉气。

    “陛下,此事之危,不在于一战之胜负。”

    “玄龄,说下去。”

    李世民缓缓转过身,深邃的眼眸中,是前所未有的忧虑。

    “诺。”

    房玄龄对着舆图,伸出了手指:“陛下请看,我大唐的命脉,一在关中,二在江南。关中有潼关之险,又有我大军驻守,固若金汤。但江南呢?”

    他的手指顺着漫长的海岸线划过:“从江淮到岭南,海岸线何止千里!我等素来重陆轻海,海防形同虚设。以往,不过是防备些许倭寇与海匪,尚可应付。可如今,李岩有了如此利器,便如同一头猛虎,拥有了翅膀!”

    “他可以不从陆路与我等硬撼,而是自海上南下。”

    “随意择一处登陆,便可直插我江南腹心!我等大军主力皆在北方,根本无法及时驰援。”

    “届时,江南财赋之地糜烂,天下动摇,后果不堪设想!”(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我,随身军火库,铸就盛唐帝国不错,请把《我,随身军火库,铸就盛唐帝国》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我,随身军火库,铸就盛唐帝国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