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问答之谋

    与此同时,另一座豪华的驿馆内,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悠扬的胡琴声中。

    几名身姿曼妙的吐蕃舞女正舒展着腰肢。

    大唐鸿胪寺卿韦挺。

    不得不说,这家伙是真的会享受。

    斜倚在铺着厚厚毛毯的软榻上,眯着眼,端着一只金杯。

    一名随行的副使凑了过来,在他耳边低语。

    “韦大人,下官这几日出入,听到城中有些不好的传闻。”

    “哦?”

    韦挺懒洋洋地睁开一只眼,“什么传闻?”

    “都在说北边那个反贼李岩如何如何好,说他的东西如何如何精良,甚至有人说,我们大唐请赞普出兵,是想让他们去当炮灰!”

    “噗!”

    韦挺一口酒差点喷出来,他像是听到了天底下最好笑的笑话,哈哈大笑道。

    “炮灰?哈哈哈!一群连字都认不全的蛮夷,也懂什么叫纵横捭阖?”

    “他们懂什么叫势吗?”

    他轻蔑地摆了摆手,对那些风言风语嗤之以鼻。

    “你懂什么?这叫蛮夷畏威而不怀德!他们懂什么炼钢?懂什么贸易?”

    “不过是那个李岩的走狗,在背后搞的一些上不得台面的小动作罢了!”

    “想靠几句鬼话,就抵得过我大唐天子的金口玉言?”

    “抵得过一位货真价实的公主殿下?”

    倒不是说韦挺有些短见,因为在他的心底,也确实是这么想的。

    毕竟只要跟大唐联姻,成为同盟国。

    那么对方的地位那绝对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看着吧,那松赞干布晾了我们几天,不过是在故作姿态,抬高价码罢了。”

    “他一定会跪倒在天可汗的皇恩浩荡之下!”

    “至于那个王玄策,不过是个跳梁小丑,等赞普答应了我们的条件。”

    “本官第一个就请赞普将此人拿下,绑到长安,看那李岩的脸面往哪儿搁!”

    副使看着自家大人这副模样,张了张嘴,无奈还是把剩下的话咽了回去,躬身退下。

    韦挺则再次举起金杯,对着翩翩起舞的舞女,惬意地笑道。

    “来,接着奏乐,接着舞!”

    他丝毫没有意识到,在他醉生梦死之时。

    决定他此行成败,乃至他个人荣辱的天平,已经彻底倒向了另一边。

    次日,布达拉红宫。

    晨光穿过高大的窗棂。

    两侧的廊柱上,描绘着雪山与雄鹰的壁画,充满了高原独有的雄浑与神秘。

    吐蕃的大小贵族,部族首领,分列两侧,气氛肃穆。

    他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殿门的方向。

    所有人都知道,今天将是决定吐蕃未来走向的一天。

    在内侍悠长的唱喏声中,两拨使者,一前一后,走入了大殿。

    走在前面的是大唐鸿胪寺卿韦挺。

    他今日特意换上了一身崭新的绯色官袍,头戴幞头,腰束玉带,气度俨然。

    紧随其后的,是王玄策。

    他依旧是一身简洁干练的青色长衫,没有华丽的配饰,唯有腰间悬挂的一枚镇北王府令牌,昭示着他的身份。

    高坐于王座之上的松赞干布,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大唐使臣韦挺,参见赞普。”

    韦挺微微拱手,算是行了礼,语气中带着几分居高临下的意味。

    “镇北西域都护府大都护,王玄策,参见赞普。”

    王玄策则躬身一揖,礼数周全,不卑不亢。

    “两位使者,免礼,请坐。”松赞干布抬了抬手。

    待两人落座后,韦挺迫不及待地清了清嗓子,率先开口。

    经过这几日的晾晒,这位吐蕃赞普,应该已经充分理解了天威难测的道理。

    “赞普。”

    韦挺的声音在大殿中回响:“本官奉大唐天子之命而来,所为何事,想必赞普已经思虑清楚。我皇恩泽广布,仁德盖世,愿将文成公主下嫁赞普,并册封赞普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此乃旷古烁今之荣耀!”

    “一旦盟约达成,吐蕃便是我大唐最坚实的臂助,共享天朝荣光!”

    他说到这里,故意顿了顿,斜睨了一眼身旁的王玄策。

    “至于某些跳梁小丑……”

    他意有所指地笑道:“不过是窃据一隅之地的反贼,其使者所言,无异于梦呓。赞普乃是雪域雄主,当知良禽择木而栖的道理。”

    “依附于皓月,方能得其光辉,若与萤火为伍,只会被黑暗吞噬。”

    “本官相信,赞普定能做出最明智的选择!”

    这番话,说得傲慢至极,不仅将李岩贬得一文不值,更是将在场的吐蕃君臣,都置于一个需要被施舍和点化的地位。

    殿内不少吐蕃贵族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起来。

    他们虽然敬畏大唐,但骨子里同样有着属于高原民族的骄傲。

    然而,出乎韦挺意料的是,松赞干布脸上并未露出他所期待的那种感激之色。

    松赞干布静静地听他说完,而后这才开口说道。

    “韦大人说完了?”

    “说完了。”

    韦挺抚着胡须,一副胜券在握的模样。

    “请赞普决断。”

    松赞干布摇了摇头:“在决断之前,本赞普有几个问题,想请教韦大人。”

    “赞普请讲。”韦挺显得十分大度。

    松赞干布身体微微前倾:“本赞普听说,在北方的草原上,一张上好的牛皮,可以换来一整车的茶叶和铁器。”

    “不知我吐蕃的牛羊皮货,若运到长安,可否也享有此等待遇?大唐对于我吐蕃商贾,税率几何?可有专门的贸易区?”

    “呃……”韦挺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这个问题,他从未想过。

    在他看来,这些不过是商贾小贩们关心的细枝末节,与国之大策何干?

    支支吾吾了半天,韦挺只能含糊其辞地说道。

    “这天朝物产丰盈,自然不会亏待了赞普的子民。”

    “至于税率,自有朝廷法度,按章程办事即可。”

    说了,但等于什么都没说。

    殿内,以论科耳为首的一众贵族,眼中已经露出了失望的神色。

    松赞干布面无表情,继续问道:“第二个问题,本赞普听闻,中原有一种新型的炼钢之法,能日产精钢千斤,所铸兵甲,坚不可摧。”

    “若我吐蕃与大唐结盟,不知天子可否将此等强国之术,与我等共享?以助我吐蕃将士,也能披上坚甲,手持利刃?”(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我,随身军火库,铸就盛唐帝国不错,请把《我,随身军火库,铸就盛唐帝国》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我,随身军火库,铸就盛唐帝国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