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南征十条,大秦三三计划!

    王翦始终牵挂着南征这事。

    公孙劫已将其写进三三计划。

    并且派遣郑国前往长沙郡。

    令他协助监御史禄,督造灵渠。

    同时征募粮草,转运至南方各郡。

    李信和任嚣也没闲着。

    这些年都在忙着操练戍卒。

    主要是让他们适应南方气候。

    秦国虽还未南征,却已开始运作。诸多秦商翻越五岭,打着自由贸易的口号,深入五岭刺探情报。

    自兵推结束后,王翦依旧在谋划。回想着兵推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结合公孙劫所言简单整理出个作战计划。

    “王老将军请说。”

    王翦取出簿册,轻声道:“长话短说,老夫将所想的划为十条。战略部署方向,则依昔日兵推。兵分两路,西路军攻西瓯夺取桂地。东路军抢占梅岭,攻取东瓯。具体战术是以打促和,通过武力震慑越人,再派遣行人游说劝降。以和辑百越之策,尽可能的减少死伤,方便未来治理。”

    “嗯。”

    公孙劫点了点头。

    这是秦国南征的核心战略。

    也是这些老将深思熟虑后的。

    没错,这对士卒而言很难受。

    但秦国历史上就是这么干的。

    否则就会深陷岭南泥潭。

    岭南疆土摆在这。

    越人藏至山林,是真没法子。

    就西瓯便号称有十万大山!

    不这么做,又能如何?

    上位者往往需要做出取舍。

    公孙劫知道对士卒不太好。

    打下岭南后更要留戍当地。

    很多人恐会心有不甘!

    可这是秦国的必经之路。

    他们这代不打,以后就要打。

    到那时,还能打吗?

    秦始皇其实想的很透彻,他就负责开疆拓土。二世就暂缓兵戈,施恩于民。通过此法就能快速收拢民心,皇权也能平稳过渡。

    “老将军所提十条是什么?”

    “第一条,防范水蛊瘴气。”

    “第二条,逢林勿入!”

    “第三条,不饮生食生水!”

    “第四条……”

    “……”

    “第十条,将越人视为秦人。就如当初的义渠,也能为秦所用。鼓励秦卒和越女通婚,同时尊重当地越人的习俗。”

    提到战事,王翦话都说的更利索。

    言罢,他便将簿册送上。

    公孙劫则是笑着点头。

    “这十条说的甚好。也不枉费子瓠师兄多日主持兵推,还想出各种法子苛责诸位老将军。本相代子瓠师兄,向二位将军致歉。”

    “丞相说笑了。”王翦是赶忙起身回礼,“吾等其实都知道,张苍做的这些都是为了兵推,也是为秦国着想。蒙武虽有些不满,却也只是一时气急而已。”

    “还好是一时气急啊……”张苍缩了缩脖子,战战兢兢道:“武成侯是不知道啊,我现在都是躲着蒙家走。上回碰见蒙毅,他差点没吃了我!”

    “哈哈哈!”

    王翦顿时笑了起来。

    捋着白须。

    他们这就只是打趣而已。

    并不是说真的要对张苍动手。

    张苍再不济也是荀子高徒。

    他背后还有公孙劫作为靠山。

    他们这些老将或许会有些冲动,但能混迹朝堂数十年,就没一个是傻子。公是公,私是私。兵推这事乃是公事,他们也都是为秦国南征着想,不至于说真的结下死仇。

    “我看他就是故意的。”王贲则背着手,淡淡道:“我可都听大兄说了。蒙公是有意请张苍为治粟内史,只是被他拒绝了。”

    蒙武是真不擅长治粟内史这活。

    他知道自个是临时担任。

    可这些账目太过繁琐。

    现在是全靠蒙毅相助处理。

    反观张苍精通数术,与公孙劫共同制定出什么算盘、表格、公孙数字。就算账这事,秦国除了公孙劫就要数张苍最出色。他还编撰整理出《九章算术》,已是官吏必修书籍。

    实话实说,由张苍担任治粟内史是最合适的。能力在这,爵位差不多也够。靠着这些年立下的功劳,加上伐楚之战的军功,目前已爵至十四级右更,担任九卿完全足够。

    只是依旧被张苍婉拒了。

    反而是推荐上卿王戊担任。

    张苍本身就看的很开。

    生性洒脱,不在乎名利。

    现在作为中庶子,日子过的美滋滋。每天只要协助公孙劫处理政务,还能打着干活的旗号跑来蹭饭。要真的担任治粟内史,还能过的如此潇洒?

    “此事本相也有听说。”公孙劫看向王翦,轻声道:“蒙武已多次请辞,认为无法胜任治粟内史。治粟内史位列九卿,掌管谷物、金玉之贮。本相也见过王戊,他确实也精通数术,这些年来一直都在幕后出谋划策。由他担任治粟内史,倒也合适。”

    王戊位列上卿。

    上卿属于是位比九卿。

    这职位自古就有,算是卿大夫体系中的一环。位列公之下,是卿里面最高级别。秦国自有国情,目前已经本土化为官僚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上卿能参与廷议。

    属于是皇帝的近臣秘书。

    经常需要协助处理政务。

    还是九卿的预备役,当九卿出了意外或是请辞,就会由上卿担任。

    王戊位列上卿。

    并且还是王翦长子。

    他继承了王翦的智谋,这些年来皆在咸阳中枢。秦始皇也很器重他,但始终没有掌控实职。现在王翦王贲辞官告老,王氏影响力锐减,这时候提拔王戊为治粟内史就很合理。

    “此事还是问过陛下的好。”

    “嗯,我已派人通知。”公孙劫面露微笑,“届时还会提拔蒙毅为上卿。”

    “陛下想必是会同意的。”

    王翦微笑附和。

    人事任命权极其重要。

    特别是九卿这种级别的,不是想请辞就能请辞,也不是想当就能当的。哪怕公孙劫目前承玺监国,也没资格这么做。

    没错,秦始皇也许不在意。

    但这么做明显就是逾矩。

    王翦见过很多受宠的官吏。

    结果就是不懂分寸,最终被清算。

    人事任命权不容他人染指。

    否则就容易滋生党羽!

    最终甚至能抗衡皇权!

    这是秦始皇绝不允许的事!

    现在看来,公孙劫就始终很有分寸,没有仗着宠信就胡作非为。也正是如此,所以公孙劫才能走的如此长远啊……(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被赵王赶走,始皇拜我为丞相不错,请把《被赵王赶走,始皇拜我为丞相》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被赵王赶走,始皇拜我为丞相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