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科举雏形,王朝周期律

    公孙劫话说的是相当难听。

    今日本来是其乐融融。

    他其实并不想如此苛责,奈何他们咄咄逼人,怪不得他将这些人的心思戳破。

    秦国选拔官吏的制度很多。

    最重要的就是郎官制,但人数较少,往往能出牧郡县担任长吏。至于地方乡吏,则有不同。需要当地三老举荐,或是自身有爵位傍身,如此就能参加考试。考的主要就是秦律,足足有十八种。通过考试的,就能为乡吏。

    贵族往往希望掌握上升通道。

    这就是人性使然。

    太学一出,会有很多意外。

    没人知道是好是坏。

    所以保持现状就是好的!

    他们的子嗣能作为【任子】,在学室中学习。加上他们悉心教导,当个县吏是绰绰有余。秦国主张宰相起于州部,而猛将发于卒伍。只要再稍微运作,以后就能成为内史廷臣!

    所以反对的不止淳于越。

    就连冯去疾、王绾都不支持。

    先前蒙武和赵亥也知劝不了公孙劫,所以就说府库钱粮不足。当然,财政吃紧肯定是真的,但也是变相的劝阻。想着等秦始皇回来后,再做定夺。

    万万没想到啊……

    公孙劫能想到此法。

    叔孙通这时赶忙起身,笑呵呵打着圆场道:“丞相息怒。淳于博士并非此意,只是这太学一出,恐会动摇根基。他也是担心丞相安危,加上不胜酒力,才会失言。”

    “呵……”

    公孙劫顿时冷笑。

    他举起酒樽,一饮而尽。

    这件事他已写进三三计划。

    也就是必须得要完成!

    自他监国起,就发现各郡皆有问题。特别是偏远的燕齐之地,急缺基层秦吏,很多都是由军吏转至地方为吏。

    基层乡吏有诸多政务。

    经常需要押送徭役刑徒离去。

    如此,地方就会缺少官吏。

    另外,百家是秦国大一统的最后块拼图。历史上秦国选择了更为粗暴的法子,直接焚书绝了百家的根。至汉武帝时期,选择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至此百家彻底绝迹。

    公孙劫很清楚这点。

    他选择较为温和的手段。

    将百家大贤忽悠至太学。

    而后以修书为由,阉割他们的思想。保留部分有利的东西,并且加以融合至他的源学内。他不是要罢黜百家,而是要他们能为秦所用。

    太学将会成为秦国的最高学府!

    各种思想激烈碰撞。

    掀起一场场工业革命。

    确保秦国的工艺领先地位!

    太学只是开始,未来还能引申出科举制。只不过做事得要循序渐进,以后再慢慢来。但万事开头难,他必须要确保太学顺利建立。

    此事牵扯甚多!

    这也是公孙劫如此强势的原因。

    太学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前面他们嚷嚷着没钱没粮,公孙劫便用些手段,自筹钱粮修太学。现在又找各种理由,那公孙劫自不会给他们面子!

    淳于越愤然坐下。

    此刻心里头也很是不甘。

    可他又能如何?

    这些年来,他们也都很清楚。公孙劫要做的事,从来没有做不成的。也许有人驳斥反对,但最后依旧能做成。

    鲍白令之这时也站起身来,提醒道:“丞相通过这所谓的众筹,募得了多少钱粮?未来又打算如何招揽弟子?莫非也全都要出三十万钱?”

    “现在已有三千五百万钱!”

    “这……这么多?!”

    一时间众人皆是哗然。

    就连杨端和都愣住了。

    他前面还寻思着公孙劫是钱不够,所以才办这生辰宴,为的就是收礼凑钱。没曾想现在已有数千万钱,省着点花完全足够了。

    因为这年头人工不值钱。

    反正有免费的刑徒徭役能用。

    只要管他们的饭就好。

    至于木料?

    只需一句话就能砍伐。

    “这算少的了。”张苍接过话茬,淡淡道:“师弟要求可相当高,不是光有钱就行。得要有诚意且忠心,弟子也需要有些天赋,不是什么歪瓜裂枣都能进太学的。”

    别看他云淡风轻的。

    先前可是相当肉痛。

    因为拒绝了很多豪商。

    没办法,现在咸阳太富裕了……

    可以说掌握秦国七成以上的财富。

    光富户就足足有十二万户!

    巴氏为了入学资格,投了66万钱。而后又想要得到茶叶的承包权,又砸二百万钱,并且只有短短十年。巴氏没这么多现钱,就选择分期付款,还打算用粮帛抵钱。

    很多富户能接受的是十万钱,甚至是更少。毕竟他们家里头没巴氏这么富裕,对子嗣的投资也就这点能力,他们可全都被张苍拒绝了。

    “至于弟子方面……”公孙劫笑了笑,“诸位都能送弟子入学,束脩也不用多贵,每年十石粮食就行,自然也是有爵者优先。”

    这就是区别对待。

    但也更为符合秦国国情。

    有官爵傍身的人肯定不一样。

    公孙劫也没指望就能全改了,好歹是打个巴掌给颗糖吃,总要给他们些甜头尝尝的。

    “如此倒是还行。”

    “束脩也很便宜。”

    “有丞相坐镇,吾等也就放心了。”

    “但那些大贤愿意入侵吗?”

    一道道眼神同时看了过去。

    周青臣顿时缩了缩脖子。

    就连素来不服公孙劫的淳于越,都没问这么愚蠢的问题。公孙劫作为荀子高徒,昔日就颇有名气。他和很多人的关系都不错,并且都很服他。只要公孙劫开口,他们自然会来。

    况且他们敢不来吗?

    现在是法家独大,百家势微。儒家虽是显学,可并不受秦国推崇,只是在民间较为流行。

    至于其他家派就更惨了。

    比如说曾为显学的墨家,现在也就秦墨混的稍微好些。但秦国也是用其才,不用其思想。秦墨主要就负责修造军械工器,治国方面压根轮不到他们。

    至于名家、道家、阴阳家……他们现在生存状况堪忧。有些混的甚至还不如方士,学说几乎是要断代灭绝。

    秦国组建太学,毫无疑问是给了他们个机会。如果能把握住,最起码能生存下来。否则过不了多少年,他们就会彻底消失!

    “报——禀丞相!”

    “何事如此慌忙?”

    “陛……陛下……到了!”

    “啊?”

    公孙劫面露诧异。

    政哥这就回来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被赵王赶走,始皇拜我为丞相不错,请把《被赵王赶走,始皇拜我为丞相》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被赵王赶走,始皇拜我为丞相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