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兵分两路,北面消息

    郑彪无奈叹息道:

    “城内出了奸细,与武松里应外合,破了苏州城。”

    “师父不在,我等也不是那武松的敌手。”

    包道乙听了,抬头看向北面苏州城方向,说道:

    “无妨,如今贫道已修成道法,再与我杀回去,夺回那苏州城。”

    包道乙不把武松放在眼里,非常有自信。

    郑彪、方天定却面露难色。

    “怎的,你等不想夺回苏州城么?”

    郑彪有些无奈,说道:

    “师父修成道法,杀那武松自然不在话下。”

    “只是我等刚刚从苏州败逃归来,麾下兵马已经所剩不多。”

    “若要去时,须得回杭州整顿兵马,再往苏州交战。”

    包道乙看着身后的残兵败将,问道:

    “还有多少兵马?”

    方天定叹息道:

    “所剩只怕不过3万人而已。”

    “你不是在苏州有15万兵马,如何只剩这些?”

    包道乙看出郑彪、方天定战败,可是没想到输得这么惨。

    方天定不说话,郑彪叹息道:

    “师父,我等且回杭州城。”

    “方才我已传令宣州、湖州,调动兵马往杭州城集结。”

    “太子先前也已上奏陛下,请求发兵增援。”

    “武松那厮夺取了苏州城,必定要再来夺取杭州的。”

    “我等只需在杭州城,等着武松那厮到来便了。”

    包道乙黑着脸不说话。

    他对郑彪、方天定很不满。

    15万兵马,两倍于武松的兵力,居然最后杀得只剩下3万多。

    真蠢材也!

    “那便去杭州。”

    包道乙黑着脸,转身往回走。

    郑彪、方天定跟着往杭州去,一路上收拢残兵败将,慢慢地走。

    ...

    扈三娘和张翼、李俊、费保一行人从苏州出来,划船过了太湖,抵达宜兴城。

    到了城内,扈成、史进得知后,带着庞斌、庞卫两人出来迎接。

    见到自家妹子,扈成心中欢喜,问了苏州的战况,又说了此来的目的。

    费保四人刚到宜兴,还不曾认得,李俊介绍了一番。

    阮小二、阮小五和阮小七听闻费保等人是湖面上的好汉,都热络了几分。

    一众人进了府衙坐下,史进和扈成坐在正首,扈三娘、张翼、李俊和费保等人在两侧坐了。

    史进开口道:

    “我等先差人前去打探,看那宣州、湖州何时调兵。”

    “只待他们兵马调动,我等便开始动兵。”

    扈三娘却说道:

    “依我看,如今便要出兵攻打。”

    “他们若是合兵一处,到了杭州城集结,那里城池坚固,如何能打得下来?”

    “宣州、湖州都是小城池,杀他容易。”

    扈成听了,觉着有道理,说道:

    “若是能够在宣州、湖州多杀些贼兵,多少是好的。”

    “若是等他们走了,到了杭州城,又是一场恶战。”

    大家都觉得扈三娘说的有道理。

    史进拿来地图,说道:

    “既如此,那便同时分兵,我等各自领三万兵马,去攻打宣州、湖州。”

    从江宁府出发的时候,武松带了四万多兵马到宜兴城。

    这些时候,有不少来投靠的,扈成、史进将他们都收入麾下,兵马到了六万。

    如今分兵,刚好一人一半。

    扈成说道:

    “如此最好,只是不知大郎你要去取宣州,还是取湖州?”

    史进看向李俊、阮小七几人,说道:

    “你与三娘一道,我与张翼、李俊、阮小二、费保兄弟等人一道。”

    “李俊兄弟他们是擅长水军的,我便去攻打湖州。”

    扈成点头道:

    “既如此,我与三娘去宣州,庞斌、庞卫兄弟跟随我兄妹去宣州。”

    庞斌、庞卫点头道:

    “那宣州都是山林之地,正好我们兄弟去。”

    宣州在西面的山区,湖州在平原水边。

    庞斌、庞卫本是山中的药农,正好合适。

    张翼看了看两边,说道:

    “听闻宣州如今是方腊的叔叔方垕镇守,麾下有不少的将领。”

    “我对水性不熟,却对山林熟悉,不如我也去宣州。”

    史进觉得也可以,李俊加上阮小二他们,总共有10个副将,扈成那边才3个,着实薄弱了。

    “那你便与三娘他们同去。”

    当下定了,扈成和史进各自分兵3万,各自出发,往宣州、湖州去。

    不说扈成、扈三娘和史进兵分两路。

    且说武松在苏州城内休整,神医孙邈全力救治伤兵。

    除了官军,受伤的贼兵也一同救治。

    等平定方腊,这些贼兵也都是自己人。

    说白了,上面打来打去,死亡的都是普通百姓。

    城内秩序恢复后,武松骑了一匹马,带着李二宝,出了西门,走了约莫五里地,看见一座单孔半圆形石拱桥。

    武松停在桥边,运河上舟船稀少,没有传说中万船云集的场景。

    这里是江南运河的枢纽之地,本该十分繁华热闹的。

    抬头看去时,旁边有一座寺庙,就是著名的寒山寺。

    唐代诗人张继,曾写下著名的《枫桥夜泊》。

    武松从枫桥缓步走向寒山寺,沿路上有不少百姓。

    武松大军入城,并未劫掠骚扰百姓,还把方天定留下的军粮拿出来赈灾,百姓都很感激。

    走进寒山寺,里面的僧人依旧念经诵佛。

    走了一遍,武松从寺庙出来,站在运河边上,看着稀疏往来的船只出神。

    李二宝站在武松身边,也看着运河上的船。

    几个漂亮的娘子在船上对着李二宝招手...

    “好漂亮的娘子。”

    李二宝笑呵呵对武松说道。

    武松望着运河,说道:

    “江南富庶之地,说的便是这里。”

    “待我破了方腊,占了两浙路、淮南路,我便有的是粮草。”

    “再将西夏的兵马往东调遣,会兵应天府,足以争夺天下势力。”

    李二宝知道武松要造反,但对于天下局势、粮草、兵马,李二宝懂的不多。

    他只想着跟随武松便是,要打仗就打仗、要杀人就杀人。

    到了最后,肯定是一场富贵。

    看过寒山寺、枫桥,武松回到苏州城。

    何运贞又从应天府送来军报,童贯和蔡京、高俅兵分两路,准备再次进攻辽国。

    蔡京、高俅在霸州、雄州,麾下是松江一干人等。

    童贯则集结了秦凤路的兵马,种师中、种师道兄弟两个听从童贯的调遣,各自统领20多万兵马。

    林冲看过后,说道:

    “便是给他百万兵马,最后依旧是大败而归。”

    卢俊义问道:

    “二郎,依我看方腊气数已尽,破他不过数月的时间。”

    “若是我等灭了方腊,只怕就要夺走兵权。”

    武松点头道:

    “不错,我计较的便是这个。”

    “我若是迅速灭了方腊,蔡京、高俅必定夺我兵权。”

    “所以,我要等金国南下时,再灭了方腊。”

    这是一个算计,只有等金国南下,攻破汴梁,那时候蔡京、高俅自顾不暇。

    武松就可以趁机控制两浙路,把官吏全部换成自己的人,实际掌控江南富庶之地。

    说到这里,武松看向欧阳雄,说道:

    “由你物色管理人选,将他们委派到各州城。”

    “还有江宁府,我要把赵鼎调离,控制江宁府。”

    欧阳雄不傻,他感觉到了一些事情,只是不好说破。

    他当然站在武松这边,因为他已经是武松的党羽了。

    “此事我来处置。”

    欧阳雄答应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我,武松,靠科举无敌!不错,请把《我,武松,靠科举无敌!》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我,武松,靠科举无敌!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