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前进机械厂

    大年初一,天光微熹。

    林默被窗外鞭炮声唤醒,他睁开眼,太阳穴隐隐作痛,喉咙也有些干涩。

    “贪杯,喝多了。”

    林默想起昨晚最后那杯被张救援硬劝着抿下的,呛喉的高粱酒,撑着坐起身,揉了揉额角。

    年轻的身体充满了活力,尽管有些头晕,但充实的感觉是实实在在的。

    “回头得多锻炼了。”林默暗自思忖。

    前世忙于科研和管理,疏于身体,最后也差不多熬垮了,这一世,有了重来的机会,有了更重要的使命,必须要有一副能扛得住高强度工作和压力的好身板。

    他换上一条旧运动裤和一件工装改的棉背心,推开宿舍门,寒风扑面,带着昨夜残留的硝烟味和冰冷的雪气,瞬间让他精神一振。

    厂区里比平时安静许多,工人们都在享受这难得的短暂假期。

    他沿着厂区的主干道开始慢跑。

    一路上,过年的节日感扑面而来。

    家家户户的门上都贴上了手写的春联和崭新的“福”字,窗户上贴着简单的红色窗花。

    孩子们穿着难得的新衣,或者至少是洗得干干净净的旧衣服,口袋里揣着寥寥无几的鞭炮和小摔炮,嘻嘻哈哈地追逐嬉闹,偶尔点燃一个,“啪”的一声脆响,就能引来一阵欢快的惊呼。

    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混合着硫磺、油炸食物和炖肉香气的独特味道,这是这个时代的春节味道。

    林默看到有老师傅在门口扫雪,见到他跑过,都会停下手中的活计,笑着问候:“林厂长,过年好!起来锻炼啊!”

    “过年好!徐师傅!活动活动!”林默也笑着回应。

    “厂长,吃了没?家里有刚炸的油糕!”

    “还没呢,一会回去下点面条,就麻烦了,谢谢您嘞!”

    跑过家属区,他甚至被几个大胆的娃娃拦下,塞了一把水果糖,然后嘻嘻哈哈地跑开。

    运动了约莫半小时,身上微微出汗,头脑也彻底清醒,林默慢慢跑回自己的单身宿舍楼下。

    然而,刚到门口,他就愣住了,原本简陋的宿舍门口,不知何时,竟然堆起了一座小小的“礼物山”!

    这些东西五花八门,都用干净的报纸、布头或者网兜装着,摆放得甚至有些整齐,显然不是随意丢弃的垃圾。

    林默惊讶地走上前,仔细看去:一网兜还冒着热气的白面馒头,个个又白又胖,顶上点着红点,下面压着一张纸条,歪歪扭扭写着“祝厂长新年好——钳工一组”。

    几个染成红色的鸡蛋,用红纸托着,放在一个小碗里,一小布袋炒得喷香的瓜子花生,一饭盒一看就是自家做的油炸撒子,金黄酥脆。

    甚至还有一双崭新的、针脚密实的棉布鞋,鞋底纳得厚厚实实,里面塞着一张纸条:“厂长天天跑车间,费鞋。俺家婆娘做的,别嫌弃。——王铁柱”

    一小坛密封好的腌咸菜。

    几副手织的毛线手套。

    ……

    林默看着这堆东西,每一样都不值什么钱,甚至显得土气,但是这比他以前坐上绝密项目负责人时收到的贵重礼物要开心的多。

    每一样都是工人们的心意。

    他们用自己所能想到的最好的方式,来表达对这位带领他们过上好日子的年轻厂长的感谢和祝福。

    没有华丽的言语,没有功利的目的,只有这种沉甸甸的真诚。

    他小心地将这些礼物一样样搬回屋里,这些东西,他不能拒绝,不然那是伤了大家的心。

    刚把东西归置好,门口就传来了何建设的声音:

    “小林厂长?在宿舍吗?”

    林默打开门,何建设穿得整整齐齐,手里还提着两包用牛皮纸包好的点心站在门口。

    “何厂长?快请进。”林默连忙让开身。

    何建设一进门,就看到屋里还没来得及完全收好的各式礼物,愣了一下,随即笑了:

    “看来厂长您这年礼收得不少啊。大家的心意都实在。”

    林默也笑了:“是啊,受之有愧。何厂长你这是?”

    “哦,厂长,今天不是初一嘛,按规矩,咱们厂领导得去市里给相关部门的领导拜个年,走动走动。”

    何建设解释道,“赵主任那边肯定得去,工业局、工委的几个领导家也得走到。东西我都准备好了,咱们一会儿就去?”

    “应该的。”

    林默点点头,这是人情世故,必不可少。

    他快速洗漱了一下,换上一身干净的中山装,便和何建设一起出了门。

    两人骑着自行车,穿行在节日里的宁北市街道上。

    街上比平时热闹,走亲访友的人们提着糕点、水果罐头,脸上洋溢着节日的笑容。

    骑到一个十字路口等红灯时,何建设看着马路对面,忽然叹了口气,用下巴指了指对面一个厂区:“厂长,您看那边。”

    林默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马路对面,是“宁北市前进机械厂”的大门。

    与红星厂门口频频有车辆人员进出不同,前进机械厂的大门紧闭着,门口冷冷清清,只有门卫室里一个老头缩着脖子在烤火。

    厂区的烟囱没有冒烟,车间也寂静无声,高大的厂房窗户用木板钉着,门口悬挂的“欢度春节”的横幅,似乎也耷拉着,有气无力,和过年的氛围格格不入。

    “前进机械厂…”林默想起来了。

    “唉,”何建设语气带着一丝复杂,“老牌厂子了,以前比我们红星厂规模大,效益好。”

    “这次…这次军部的订单,他们好像也争取了,但没争到。听说他们生产的是坦克履带改进方案,测试没通过…”

    “过年前,就被市里定了性,取消军工厂资格,全体工厂军转民,组织上不再负责厂子的生存,但是军转民哪是那么好转的,工人只发基本生活费,都回家待着了,你看这大过年的,一点生气都没有。”

    何建设的声音里,有一丝感慨,也有一丝红星厂侥幸过关的后怕。

    林默默默地看着对面那片死寂的厂区。

    市场竞争,或者说计划调整下的资源配置,就是如此残酷。

    一步跟不上,可能就是万丈深渊,前进机械厂的今天,差点就是红星厂的昨天。

    “所以啊,厂长,”何建设转过头,看着林默,语气变得有些犹豫和谨慎,“我在想…咱们厂现在虽然订单多,生产忙,但…但这毕竟是特殊状态,后面这订单量…会不会一下子就掉下来?

    “到时候,咱们要是现在盲目扩招、扩建,摊子铺得太大,就怕…就怕步了前进厂的后尘啊。”

    昨晚喝酒吃饭时,林默隐隐透露年后要扩大厂房的想法。

    对这个决定。大家看法不尽相同。

    何建设顿了顿,继续说道:“我的想法是,咱们现在是不是先稳扎稳打,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和人员,挖掘潜力,提高效率。”

    “扩建的事儿…是不是可以再观望观望?毕竟添设备、盖厂房、招新人,都是大投入。”

    何建设的担忧不无道理,这是典型的稳健型思维,也是这个时代很多企业管理者的普遍心态。

    林默看着眼前冷清的前进机械厂,又回想起自己宿舍门口那堆满满的、带着体温的礼物,以及车间里工人们那充满希望的眼神。

    他缓缓地摇了摇头,目光变得坚定而深远:“何厂长,你的担心我明白。但是,我们不能只看眼前。”

    他指着红星厂的方向:“我们的订单,是因为我们的产品,性能超越了原有装备,真正解决了部队的痛点。即使局势稳定下来,部队换装的需求依然存在。”

    “更重要的是,”林默的声音提高了些许,“我们不能只满足于生产63式。‘红箭’项目必须搞下去,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新项目。“

    “我们需要更大的厂房,更先进的设备,更多的人才!现在正是我们红星厂抢占技术制高点、做大做强的最好时机!如果因为担心未来而缩手缩脚,那我们和…和对面的前进厂,在思维上又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可是…”何建设还想说什么。

    “没有可是。”林默打断他,语气斩钉截铁:

    “扩建,不仅是为了应对眼前的订单,更是为了红星厂未来的发展!这件事,必须尽快提上日程。”

    “难道想前一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再来一遍吗?全厂几百号人都忐忑不安,担心生存,必须要防范于未然,未雨绸缪。”

    说到这里,何建设顿时回想起几个月前那段折磨痛苦的日子。

    没日没夜地想法子,想方案,把厂子保下来。

    林默趁热打铁,看着何建设的眼神真诚:“何厂子,我们要把眼光放长远。红星厂的目标,绝不仅仅是活下去,而是要成为全国最好、最强的军工企业之一!我们要让我们的工人,永远不用担心下岗,永远能昂首挺胸地拿工资!”

    何建设看听着林默描绘的宏伟蓝图,再对比对面一片死寂的前进机械厂,心中的疑虑渐渐被一种更大的憧憬所取代。

    他被说动了。

    随即,深吸一口寒冷的空气,重重地点了点头:

    “厂长,我明白了!是我想得太保守了。”

    “你说得对!咱们红星厂,不能只看脚下,还得看将来!”(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重生78,从接手军工厂开始不错,请把《重生78,从接手军工厂开始》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重生78,从接手军工厂开始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