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我要向首长为你请功!

    总装备部灯火通明了一夜的会议室里,大家伙虽然疲惫,但是眼神里是浓浓的浓浓的兴奋。

    “各位专家!”

    李振华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情况已经明朗,‘启明星’的性能,经过我们初步验证,远超预期!”

    “现在,我要求各位,立刻成立一个临时鉴定小组,由钱老牵头,利用部里的一切资源,对这台样机进行最全面、最严格的评估!”

    “我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看到一份足以支撑前线列装的、权威的鉴定报告!”

    他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加重:“我知道大家一夜未眠,很辛苦,在这里给大家由衷的感谢。”

    “但前线将士在流血,在等待,我们必须争分夺秒!午饭我让食堂送到会议室来,大家就在这里,边干边吃!有问题吗?”

    “没问题!”

    “部长就放心吧,我们这把老骨头还撑得住!”

    “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再熬个通宵也值!”

    专家们群情激昂,纷纷表示。

    到了他们这个级别和年纪,名利早已看淡,真正能让他们废寝忘食的,正是这种能够实实在在提升国防力量的重大突破。

    这也是他们一辈子的最后追求了。

    就这样,会议室内立刻变成了一个高效运转的临时鉴定中心。

    专家们分成几个小组,有的负责对样机进行极限环境测试,例如振动、高低温。

    有的负责用更精密的仪器复核各项光电参数,去核对红星厂提交的那份厚厚的测试报告,评估其严谨性和可靠性。

    看着大家伙动起来,李振华也没有离开,他就坐在会议室隔壁的办公室,随时听取进展汇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随着一项项测试数据的出炉和复核,专家们脸上的表情越来越振奋。

    所有的数据都指向同一个结论——红星厂提供的报告非但没有夸大,甚至在某些方面还略显保守!

    这台看似粗糙的工程样机,其稳定性、环境适应性和核心性能指标,完全达到了,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设计预期!

    中午时分,食堂送来了简单的饭菜,但几乎没人顾得上好好吃。

    钱老院士嘴里叼着个馒头,手里还拿着刚刚出炉的强光冲击测试数据,兴奋地对李振华说:

    “部长,没问题!绝对没问题!强光保护机制有效,自动恢复时间比预想的还短!这设计太巧妙了!”

    下午两点,经过近十个小时不间断的紧张工作。

    一份由所有在场专家联合签名、措辞严谨、数据详实的《关于“启明星”微光夜视仪工程样机的鉴定评估报告》正式呈送到了李振华部长的案头。

    报告的结论部分用加粗的字体写道:

    “经专家组全面鉴定,‘启明星’微光夜视仪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同期同类装备先进水平,部分指标居于领先地位。”

    “技术成熟度(TRL)评估为7级具备小批量试生产并装备部队进行实战检验的条件,建议立即启动列装程序。”

    看到这梦寐以求的结论,李振华部长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用力一拳锤在桌面上,震得茶杯乱响:

    “好!好一个红星所!好一个林默!”

    他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立刻抓起那部红色的保密电话,先是直接拨通到最高首长那里,作出简单的汇报的情况后,又接通了宁北红星研究所。

    …

    同一时间,宁北,红星研究所。

    林默刚刚从电视机厂的建设工地回来,身上还沾着些灰尘,整个人看上去灰扑扑的。

    虽然“启明星”成功了,但电视机厂的事情千头万绪,马为国虽然踏实,但毕竟初次独当一面,很多大事还需要他去帮忙把关。

    他正准备喝口水,歇口气,桌子上的红色保密电话急促地响了起来。

    “我是林默。”林默对着电话喊道。

    “林默同志!我是李振华!”电话那头传来李部长难以抑制的、充满喜悦的声音。

    林默立刻挺直了腰板,打着招呼:“部长好!”

    “好!我很好!非常好!”

    “有你林默和红星厂在,我觉得我状态非常好。”

    李振华连说了三个好,声音洪亮:

    “首先告诉你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昨天晚上你送过来的微光夜视仪工程样机,总部专家组的鉴定报告刚刚出来了!”

    “你们的‘启明星’,性能全面达标,综合水平国际先进!总部正式决定,立即列装!”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听到总部正式确认和“列装”二字,林默的心还是剧烈地跳动起来,一股热流涌遍全身。

    “太好了!部长!这下前线战士们总算不会被压着打了。”林默的声音也带着激动。

    “现在,我正式向你下达命令!”

    “你仔细听着!”

    李振华的语气变得严肃而正式,“红星研究所,必须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以最快速度,完成第一批1000台‘启明星’微光夜视仪的生产任务,交付部队使用!”

    1000台!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巨大的订单,又将再一次考验红心肠的紧急生产动员能力。

    “是!部长!保证完成任务!”林默毫不犹豫地接下军令状,胸脯拍得直响,

    李振华接下来的话,更是让林默心头一暖:

    “林默啊,我知道你们厂现在资金困难,大张旗鼓搞电视机也是为了自救,这批订单的货款。”

    他顿了顿,清晰地说道,“总计一千万元人民币,我会特事特办,责令相关部门,在三天内,先行全额拨付到位!你们要专款专用,全力保障生产!”

    一千万!先行全额拨付!

    在这个全国上下军工系统经济特殊困难的时候,这无疑是总部最大的信任和支持!

    有了这笔巨款,红星厂所有的资金困境都将迎刃而解!

    电视机项目的后续投入、“启明星”的扩产、甚至研究所的进一步发展,都有了坚实的保障!

    “感谢部长和组织的信任和支持!红星所绝不辜负您的期望!”林默感谢道,

    “不,这是你们应得的!”李振华毫不掩饰他的赞赏:

    “林默同志,你带领红星所,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连续攻克了新型火箭筒、高能炸药,现在又是微光夜视仪这样的国之重器!”

    “你是我军工战线的骄傲!我要向最高首长为你,为红星所全体科研和生产人员,向中央请功!”

    挂断电话,林默站在原地,久久无法平静。

    即使两世为人,碰到这样的情况他依旧心潮澎湃。

    窗外,阳光正好,整个厂区都沐浴在金色的光辉中,

    他知道,一个全新的阶段,即将开始了。

    …

    京都,李振华放下电话,他来回踱了几步,总觉得仅仅一个电话和订单,还不足以表达他此刻的心情和总部对红星所的重视。

    林默这个年轻人给他太多的惊喜了。

    他坐回办公桌,思考良久,铺开一张专用的公文纸,拿起毛笔,沉吟片刻,开始亲自挥毫:

    嘉奖令

    宁北红星军工技术研究所并全体干部职工:

    【你所在林默同志带领下,秉持高度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使命担当,锐意进取,勇攀高峰,在极短时间内,成功研发出“启明星”微光夜视仪】

    【该装备性能卓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我军夜战装备重大空白,对巩固国防、提升我军战斗力具有里程碑式意义……为此,特予以通令嘉奖!】

    【望你们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为国防军事化建设再立新功!】

    总装备部

    李振华

    一九七九年X月X日

    写完嘉奖令,他觉得还不够。

    他又拿出一份《个人立功建议报告》,郑重地写下了林默的名字,在立功等级一栏,毫不犹豫地填上了“一等功”。

    这是和平时期军人所能获得的极高荣誉。

    即使是前世的林默,也只是在朱雀项目完成主体框架时,才被授予了一等功。

    那一年,他已经40来岁了。

    做完这些,李振华凝视着窗外,一个更大胆的想法在他脑中成型。

    红星研究所目前只是正团级,但其就目前所展现出的研发实力和战略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个级别所能承载的范围。

    甚至一些国家重点的大研究所都比不上红星厂的科研产出。

    要支撑它后续更深远的发展,比如微光夜视仪的持续改进、其他前沿技术的探索,必须给予更大的平台和资源。

    想到这里,他不在犹豫拿,起内线电话,接通了相关部门,下达命令:

    “我是李振华,关于宁北红星军工技术研究所的建制级别问题,我建议,立即进行研究论证,我个人的建议是,考虑将其提升为副师级单位!请尽快拿出方案报批!”

    “收到,首长!”

    …

    宁北,下午时分。

    林默在处理完“启明星”订单的初步部署后,再次来到了位于城西的原无线电三厂,如今厂区已经挂上“红星电子设备厂”的崭新牌子。

    厂区内,马为国穿着工装,正在总装线末端紧张地踱步,等待着第1台工程样机下线。

    看到林默来了,他像是找到了主心骨,连忙迎上来。

    “林厂,您来了!正好,第一台电视机,马上就要下线了!”马为国的声音带着紧张和兴奋,眼袋大大的凸起。

    林默点点头,走到总装线终点。只见流水线上,一台完成了所有内部组装和电路连接的电视机芯,正被工人们小心翼翼地套上一个深棕色木质纹理的塑料外壳。

    外壳设计是典型的七十年代末风格,方正厚重,正面是巨大的14英寸球面显像管窗口,右侧垂直排列着频道旋钮、微调旋钮、音量旋钮和电源开关,所有的标识都是中文。

    顶部还有两根可以拉出的拉杆天线用于接收信号,

    用林默后世的眼光来看,,这个外观有些过于太朴实,甚至有些笨拙,但是却充满了这个时代特有的工气息,

    符合这个时代的独特美感。

    外壳合拢,最后几颗螺丝被拧紧,一台完整的、崭新的“红星”牌14英寸黑白电视机,正式下线!

    “通电!测试!”马为国的声音下达命令。

    技术员深吸一口气,接通电源,按下那个硕大的电源开关。

    “咔哒”一声。

    显像管玻璃壳后方传来轻微的高压嗡鸣声。

    几秒钟后,屏幕中心先是出现一个明亮的光点,随即光点迅速拉开,形成一条水平亮线。

    接着亮线上下展开,瞬间充满了整个屏幕——光栅出现了!均匀、明亮,没有几何失真!

    “光栅良好!”技术员报告。

    接着,信号源接入,电视屏幕上,瞬间跳跃出清晰、稳定、对比度适中的黑白测试方格信号图!

    “图像稳定!”

    “伴音清晰!”

    “灵敏度良好!”

    一系列检测工序完成后,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

    工人们看着这台由自己亲手组装完成的,图像如此清晰的产品,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马为国激动地握着林默的手:“林厂,成功了!第一台样机,完全达到设计标准!”

    林默仔细检查了图像质量,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台电视机的表现,完全符合甚至超越了这个时代的主流水平,尤其是在图像稳定性和伴音清晰度上,凭借他提供的一些优化设计,具有太多的优势了。

    “很好!老马,辛苦了!通知下去,参与首台样机生产的工人和技术人员,本月每人奖励20元!”林默当场宣布,再次引来一片欢呼。

    “不过,这仅仅是开始。”林默对马为国说,开始亲自布置任务:

    “接下来,你们要立刻进行小批量试生产,严格质量控制,同时,销售团队要立刻组建起来,制定营销策略,我们的产品,不仅要质量过硬,更要卖得出去!”

    “我要在最短时间内看见红星牌电视机扑向全市。”

    “然后向全国铺展开!”

    “最后要卖到全世界,去赚外汇,去赚西方国家们的钱!”

    林默看着那台带着时代印记的“红星”牌电视机,慷慨激昂的说道。

    “明白,林厂!”马为国重重地点点,神情亢奋,

    说话间,夜幕降临,红星厂和红星电子设备厂都齐刷刷亮起灯火,恍若白昼,工人们开始进行通宵作业!(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重生78,从接手军工厂开始不错,请把《重生78,从接手军工厂开始》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重生78,从接手军工厂开始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