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番禺区,一栋略显老旧的三层民居楼内,黄明亮家住在二层。
自从胸前别上了那枚刻着编号的红星厂厂徽,揣着那本红彤彤的工作证从宁北总部学习归来后,黄明亮感觉自己的人生,豁然开朗,连呼吸都带着一股前所未有的踏实。
以前,他在街坊邻居、三姑六婆的眼里,是个什么形象?
高中毕业,没个正经工作,整天在火车站、码头“混世界”,靠着点小聪明和脸皮厚,挣点不上台面的“辛苦钱”。
虽然脑子活络,偶尔也能给家里捎回些稀罕水果、便宜电子表,但终究是不是长久之计。
父母没少为他叹气,在邻居面前也总觉得矮了一头。
可现在,一切都不同了!
“明亮仔,食咗饭未啊?”楼下开小卖部的阿婆,以前见他顶多点点头,现在老远就笑着打招呼。
“阿亮,听说你进了大单位?还是国营的?厉害喔!”以前一起在火车站揽活,暗地里较劲的同伴,语气里也带上了羡慕和一丝讨好。
“黄家小子这下可出息了!是正儿八经的军工厂!铁饭碗!”这是母亲在菜市场遇到老街坊时,对方带着由衷的赞叹。
“国企员工”,“军工厂”,这两个词在广州这个商品经济意识觉醒最早的地方,依然拥有着无与伦比的份量和光环。
它代表的不仅仅是稳定的收入和福利,更是一种国家的保障。
叫吃“皇粮”!
这段时间以来,黄家父母走在巷子里,腰杆都挺直了不少,脸上常年萦绕的那丝愁云也消散了。
当然了,也并非所有的街坊邻居都看好黄明亮,也夹杂着一些怀疑和妒忌。
“诶,你说他那个什么办事处,就两个人?一个主任,一个司机?这算哪门子单位?”
“就是,我看他每天也没干啥正事啊,不就是到处晃悠,跟人喝茶聊天,看看报纸,记点东西?这也能叫工作?”
“怕不是个皮包公司吧?挂着国营的名头……”
“军工厂?卖电视机的军工厂?没听说过啊……”
这些议论,或多或少传到黄明亮耳朵里。
他听了,心里有些不忿,但更多的是无奈。
他没法跟这些街坊邻居详细解释什么叫“市场信息收集”,什么叫“客户关系维护”,什么叫“物流协调前置”。
在他们根深蒂固的观念里,工作就应该是在车间里开机床、在田里挥锄头,在办公室里写写算算那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干活”。
像他这样,看似“游手好闲”,却能拿固定工资,实在有些难以理解。
黄明亮只能把这些憋屈压在心里,更加努力地去完成林默交代的任务。
他每天早早来到办事处,打扫卫生,整理文件,然后就开始他就骑着自行车穿梭于各大百货商场,电器行。
记录不同品牌电视机的价格,促销活动,去码头,货运站打听最新的航运信息和仓储价格,
与一些初步建立起联系的本地小商贩,运输队头头喝茶,从他们那里了解市面上流传的各类商业信息和政策风声,定期给已签约的汉斯先生发传真,沟通货物生产进度,确认发货安排……
他知道林默看重他,就是看重他对本地情况的熟悉和这股子钻营的劲头。
这天上午,几辆挂着军牌覆盖着厚重绿色篷布的解放牌CA141大货车,带着低沉轰鸣,缓缓驶入了这条平日里只有自行车和行人穿梭的狭窄巷道,最终稳稳地停在了红星厂办事处所在的那栋民居楼下。
庞大的车身几乎堵住了半边巷子,立刻引来了左邻右舍的围观。孩子们兴奋地围着车轮转悠,大人们则纷纷从窗户,或放下手中的活计聚拢过来,好奇地张望着。
“做咩啊?咁大阵仗?(干什么啊?这么大阵仗?)”
“还是个军牌,是军车啊?来我们这里做什么?”
“是不是找黄家那个仔的?他那个单位……不是说是军工厂吗?”
“是真是假还不知道呢,谁知道他说的是不是真的。”
在街坊邻居的议论声中一岁穿着崭新中山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胸前厂徽擦得锃亮的黄明亮,带着司机阿强,精神抖擞地从办事处小跑出来。
他手里拿着一份厚厚的货物清单:
“各位师傅辛苦了!”
黄明亮用带着粤语口音的普通话,对从驾驶室跳下来的带队干部和司机们说道,“东西都准备好了,就在楼上临时仓库,麻烦大家帮忙装卸一下!”
“没问题,黄主任!”带队干部显然提前得到过交代,对黄明亮很是客气。
随着篷布被掀开,车厢门打开,搭好跳板,一件件用硬纸箱精心包装,外面印着鲜明“红星”商标和电视机轮廓图案的货物,被工人们小心翼翼地从二楼办事处旁边的临时小仓库里搬运出来,再整齐地码放进军车宽大的货厢里。
纸箱上是清晰的文字和图案:
“红星牌14英寸黑白电视机!”
“红星牌18英寸彩色电视机!”
一箱,两箱,十箱,一百箱……
很快,第一辆货车的车厢就被密密麻麻的纸箱填满!
然后是第二辆,第三辆……
围观的街坊邻居们,从一开始的好奇,渐渐变成了惊讶,最后是彻底的目瞪口呆!
“我的天!全是电视机!”
“黑的,彩的都有!这么多!”
“这得值多少钱啊?”
“这些都是黄明亮他们公司的货?”
“他不是说就两个人吗?怎么能有这么多货?”
当有人忍不住,凑上前询问带队干部时,得到的回答更是让他们倒吸一口冷气:
“我们是奉命来协助红星电子设备厂,运送首批出口货物到港口的,这批一共是1000台彩色电视机,1000台黑白电视机,都是发往国外的!”
一千台彩电!一千台黑白电视!出口国外!
这几个关键词组合在一起,如同几道惊雷,在狭窄的巷道里炸响!
之前那些还在心里嘀咕“皮包公司”,“不务正业”的人,此刻脸上火辣辣的。
所有的怀疑,在这实实在在堆积如山的货物面前,被击得粉碎!
能一次性调动这么多军车运输,能拥有如此大批量,而且还是出口的紧俏商品。
这能是皮包公司?
这能是不务正业?
短暂的寂静之后,是沸腾的议论!
“哇!黄家仔真是发达了!”
“原来他每天忙的那些,是真的在做大生意啊!”
“出口啊!赚的是外汇!厉害!太厉害了!”
“我就说嘛,明亮这孩子打小就聪明,肯定有出息!”
“他爸妈这下可享福了!”
众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正在现场指挥装车,不时在本子上记录什么的黄明亮身上时,已经充满了毫不掩饰的羡慕,敬佩,甚至是一丝巴结。
先前那些质疑的声音,此刻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交口称赞。
更有行动派的三姑六婆,一溜烟地跑回自己家,或者直接奔向了黄明亮父母所在的地方。
“黄师傅!黄阿姨!恭喜啊!你们家明亮可太有本事了!”
“是啊是啊,这么多电视机,还是出口的!了不得!”
“阿亮现在有对象没有啊?我娘家有个侄女,在纺织厂上班,模样标致,性格也好……”
“我认识一个姑娘,是小学老师,知书达理,跟你们家明亮正般配!”
……
黄明亮的父母被突如其来的“说媒大军”包围起来,听着周围不绝于耳的夸赞,又看着远处儿子忙碌而自信的身影,激动得眼圈发红,手足无措,
只知道一个劲地说“谢谢”,心中的喜悦几乎要满溢出来。
黄明亮虽然忙着指挥,但周围邻居态度的戏剧性转变,他尽收眼底。
不过他并没有因此得意忘形,反而更加挺直了腰杆,心中涌动着一股滚烫的热流。
他知道,这一切的尊重和认可,不是冲他黄明亮个人,而是冲他背后那个名字——红星厂!
是红星厂给了他这个平台,是林默给了他这个机会和信任!
他深吸一口气,将胸腔中翻涌的情绪压下,更加卖力地投入到工作中。
每一个箱子的清点,每一辆车的装载,他都亲自核对,确保万无一失。
货物全部装载完毕,车队缓缓驶离,前往港口,围观的邻居们久久没有散去,依旧在兴奋地议论着。
黄明亮没有耽搁,立刻回到办事处,拿起电话,先联系了西德的汉斯先生,用越发熟练的商务英语,向他确认了货物已发出、船期和预计抵达时间等详细信息。
与汉斯沟通完毕,他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郑重地摇通了通往宁北总部的长途电话。
经过几次转接,听筒里传来了声音。
“林所,我是广州办事处黄明亮。”
黄明亮缓缓说道,“向您汇报,首批交付汉斯先生的货物,1000台彩色电视机,型号XC-18;1000台黑白电视机,型号XH-14,已于今天上午十点二十分,全部装车完毕,发往广州港三号码头。”
他语速平稳,开始详细汇报细节:
“货物包装完好,数量经过三方办事处,运输方,港口接货方,共同清点,准确无误。”
“使用的运输车辆是省军区后勤部协助协调的军牌货车,共计五辆,车号分别是……”
“预计抵达港口时间为今天下午两点,届时办事处阿强会随车前往,协助办理入港和报关手续。”
“相关海运提单号和船名航次,待港口确认后,我会立即传真给汉斯先生并同步报备总部。”
“整个装运过程顺利,无任何货物破损或意外情况发生。”
黄明亮事无巨细,将整个发货流程汇报得清清楚楚,逻辑清晰,数据准确,没有任何含糊和遗漏。
电话那头的林默,静静地听着,脸上逐渐露出了欣慰和满意的笑容。
他能从黄明亮条理分明的汇报中,感受到这个年轻人身上发生的变化,不再是那个在火车站靠小聪明揽活儿的“街边仔”,而是一个开始具备职业素养,值得信赖的下属。
这份细致和沉稳,尤为可贵。
“很好,明亮,你做得非常好。”
林默的声音带着赞许,透过电话线传来,清晰地落在黄明亮耳中,
“整个过程安排得井井有条,汇报也很清晰专业,这批货物是我们打开国际市场、树立信誉的第一炮,你这一步,走得很稳!”
听到林所长的肯定,黄明亮只觉得一股暖流涌遍全身,鼻子甚至有些发酸。
他强忍着激动,大声回答道:“谢谢林所夸奖!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我一定会继续努力,绝不辜负您的信任和厂里的培养!”
“嗯,”林默的语气温和而充满力量,“明亮,记住你现在的感觉。记住红星厂能带给你什么,也记住你能为红星厂创造什么。”
“外面的世界很大,机会很多,但根子要扎得正,步子要踏得稳。广州办事处是我们重要的前沿阵地,把它交给你,我放心。继续好好干,红星厂不会亏待任何一个认真做事的人,你的舞台,也绝不止于此!”
林默的话,既是对他这段时间工作的肯定,也是对他未来的激励,黄明亮紧紧握着听筒,用力地点着头。
“是!林所!我记住了!我一定好好干!”
挂断电话,黄明亮依然久久站在原地,胸膛剧烈起伏。(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